从“演员”到“导演”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导”?“导”什么?本人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加以浅谈。
  
  一、设置情景——导趣
  
  导趣,即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进入角色,应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例如:胰导素这一部分的知识比较枯燥,又难以理解,教师可设置一些科学、有趣的疑问来引入:切除胰腺的狗,它的尿会引来许多的蚂蚁,这是为什么?学生对这一问题由好奇产生兴趣,就会产生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直到最后掌握胰导素的全部知识。
  这种有教师设置趣味性很强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程序中重要的一环。
  
  二、精心设问——导思
  
  导思,即引导学生开动思维机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教师的思考代替不了学生的思考。现在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坐着却悠闲自得。所以,如何开动学生的思维机器,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学习,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应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有疑方思,教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由浅入深地设置一些梯度性的疑问,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方法一:教师提出一系列梯度性的疑问,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种子的结构及萌发”部分知识时,可设置如下一些问题:种子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其主要部分是什么?新植物的幼体是什么?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有哪些异同点?种子萌发的内因是什么?外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思考,总结得出结论。此法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方法二:教师提出系列由表及里的疑问,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来解决问题。在学习一些动植物形态结构的内容时可用此法。如在学习“鲫鱼的外形”时,教师可在每张桌子上放一只剩有鲫鱼的玻璃水缸,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总结。⑴鲫鱼的体型有什么特点?这有何意义?⑵鲫鱼的体色有何特点?这有何意义?⑶鲫鱼的头部有哪些器官?体表覆盖什么?身体两侧有何特点?⑷鲫鱼是如何运动的?分别剪去背鳍、胸腹鳍、尾鳍,鲫鱼的运动姿势有何变化?⑸观察鲫鱼是如何呼吸的?这系列探索性的趣味疑问正切中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加上教师的点拨与纠正得出结论,从而实现从具体的表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飞跃。
  总之,教师精心准备的一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梯度性疑问,就会像“无形的魔棒”拨动学生的思维,使之随着教师预先设计的程序旋转,去主动地完成整个学生过程。
  
  三、拓宽思路——导仪
  
  导仪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适时注意挑起矛盾,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全班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如在学习“人口与环境”一节时,就可让学生讨论“我国人口增长多快及带来的问题”具体围绕以下3个小问题进行: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是什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各小组讨论激烈,气氛很浓。学生还谈到了课文中未涉及到的社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就业问题、超生游击队等),拓宽了思路,训练了发散思维。又如学习“遗传”和“传染病”后,可出:遗传病一定是传染病?传染病一定是遗传病吗?学生分组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二者的区别。再如,学习“蒸腾作用”概念后,可出:植物进行蒸腾不是在浪费水分吗?如果植物停止了蒸腾作用,结果会怎样?以此挑起争议,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达成共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植物体进行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它为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提供了动力。从而很自然地归纳出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这种挑起矛盾,拓宽思路的方法,备受学生欢迎。
  
  四、培养能力——导技
  
  导技,即知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及技能。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故初中生物教材实验设置较多,但在一些实验设施较薄弱的学校,许多实验往往流于“纸上谈兵”。这是一种不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师应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知道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实验课中,教师应先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实验目的,正确的操作步骤,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若现象不明显或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成功,再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原理。
  有些实验可鼓励学生在自己家中利用生活用品多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如把一个鸡蛋及几根大鱼刺浸在食醋中,随时间的推移观察其变化,并分析原因。当家中买回猪心或鱼、鸡等,可利用这些现成的材料进行解剖,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等等。
  另外,教师在课余或节假日多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做一些调查。如调查一下学校或当地小森林的植物种类;调查一下当地某水域中的原生动物或藻类的种类;调查一下当地的水污染状况,等等。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无疑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物学科学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应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由于学习已不再是阶段性的,而是终生的,所以,要保证以后的人才能时刻适应社会的要求,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而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正是具体的执行者,如何做好,以上为本人几点心得体会。
  
  五、保证时间——导问
  
  每一堂课,甚至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处处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不能一灌到底。
  初中学生平时课余敢于提出好多问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现象随处可见,但在课堂上,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要问时,学生往往沉默不语,不愿发问,究其原因,一是心理素质差,一发言就胆怯;二是害怕提出的问题,别人笑话;三就是不善于积极思考,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确实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教学想长的民主氛围。首先,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可亲可近,厚爱后进生,让其敢问;其次教给学生方法(反问法、变化法),引导学生会问,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提倡好问。如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一节后,一个学生马上举手提出:我家邻居杨洁,她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她却一个眼皮双,一个眼皮单,是怎么回事?另一个学生提出:我在报刊上看到,患爱滋病的母亲生的孩子也患爱滋病,爱滋病是遗传病还是传染病?学习了“蜘蛛”结网捕虫后,一学生问到:为什么蛛丝能粘住昆虫却粘不住蜘蛛自己呢?学完“蛔虫”后,学生提出: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能防止消化液的侵蚀,使蛔虫安全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猪肉蛔虫体表没有角质层,它为什么也能安全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平常倡导的问是分不开的。
  
  六、重视运用——导练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习题以及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选择、填空、识图、判断、简答)。
  ⑵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⑶紧扣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提高。
  ⑷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
  如笔者教学“植物”部分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移栽植物最好在幼苗期?而且移栽要有遮荫?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为什么卧室不能放过多的花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七、了解学情——因势利导
  
  教师要扮好导演角色,就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学有所得。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利用迁移规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并重视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谈话、练习、书面调查等形成了学生原有基础,这是备课、备学生的前提。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探索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模糊知识。如在探索动物与植物的区别时,有的学生回答:植物复杂,动物简单(受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的影响,学生误认为动物很简单)。这时,教师不能武断地评价是错误的,而应趁势引导,接着发问:植物为什么复杂?动物为什么简单?学生回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植物复杂动物简单。从而归纳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这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主要区别之一的结论。但并不能说明动物就比植物简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导”上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629000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其他文献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而构造直角三角形,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一般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与基础知识就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较少并且题量较广,以下几例分析解答题,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航海问题  航海问题主要包括求航行的时间,求航行速度,有否触礁危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或两个直角
期刊
中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教育培养任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和深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增速,英语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广,其在交际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学习英语,学会英语,掌握英语的必要性日益增强,所以,作为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基础教育教学的中学英语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中学英语教师担负着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奠基工程的特殊任务,仅仅能够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会教学
期刊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中仅高一上册关于撔聰的内容就不下15处,这其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提炼和总结,无论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看,对这些撔聰的涵义和特点进行总结,不仅可以增大学生的知识容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现将其汇总如下: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关于“新”的内容,它们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意义,还有其实质性的含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试着将这些内容逐个进行了总结,并打印成表格,发给学
期刊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要有法,但无定法,这一点众所周知,用统一的模式去要求不同的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与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不相符的。  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大都有以下相同的形式: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由课题谈自己的想法;3、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学习;4、总结学法后自学。首次见到这样的课觉得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见多了便感到迷惑: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环境采取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政治课很难适应他们的口味,这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如何上好一堂政治课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巧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每一节课的开头,教师要认真备课,采用恰当的方法,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讲“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讲述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壮士外出执行任务,临行时,主人请一位女子弹琴为他送行,那
期刊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
期刊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以全新的姿态面向21世纪的战略行动,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活动。在培养跨世纪高
期刊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抢占21世纪的制高点,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实施创新型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那么,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
期刊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背,通过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以求抛砖引玉。    一、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
期刊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规范性、逻辑性、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激励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是教师最基本的语言行为标准。由于幼儿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特别在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使用的语言除了需要符合以上标准外,更多的是要语言生活化、体态化、艺术化、结构简化。    一、幼儿教师语言的生活化    幼儿在园学习的内容既包括认识周围世界和发展心智的认知经验和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