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热2号”红茶香气组成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dh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构成,为“桂热2号”红茶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红茶工艺(CT)、新红茶工艺(XG)将“桂热2号”茶树鲜叶制成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并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香气成分,分析香气特征。[结果]“桂热2号”红茶主要香气成分有咖啡因、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醇、2-甲基丁醛、水杨酸甲酯、橙花醇等。“桂热2号”红茶香气主要表现为甜毫香和花果香,XG能将工夫红茶香气特性从花果香到甜香转化,且持久性更好。[结论]新工艺(XG)能影响桂热2号红茶的香气及综合品质。
  关键词 桂热2号;工夫红茶;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香气组成
  中图分类号 TS272.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9-0216-04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roma components of "Guire 2" black tea, and provide dat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uire 2” black tea.[Method]Using the traditional black tea technology and new black tea technology to make “Guire 2” black tea. Apply sensory quality evaluation and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to measure the aroma characters and components.[Result]The main aroma components of “Guijia 2” black tea were caffeine,linalool,benzyl alcoho,benzaldehyde,phenylethyl alcohol,2methylbutanal,methyl salicylate,nerol and so on. The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Guire 2” black tea was sweet fragrance and floral or fruity fragrance,XG made aroma characteristics convert floral or fruity fragrance to sweet fragrance, meanwhile,the aroma lasts longer.[Conclusion]The new technology(XG)can affect Guire2 black tea quality and aroma components.
  Key words Guire 2;Congou black tea;SPME;GC-MS;Aroma component
  紅茶是国内外茶叶市场主销茶类,据统计,2017年世界红茶产量379.4万t,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红茶出口1403万t,占出口总量的78.3%,位居所有茶类第一位[1]。但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红茶品质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水平。“桂热2号”茶树品种[(桂)登(茶)2006010]是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种,其芽叶肥壮、持嫩性好、芽毛特多、内含物丰富、适制性广,适合用来制作红茶,所创制的金毫红茶以其持久的甜毫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
  按感官上把红茶香气初步分为花香、果香、花果香、甜香等,这种分类方式过于笼统主观,不能客观体现红茶的呈香特点,茶叶中香气物质是由性质不同、含量差异悬殊的多种物质组合而成的,只占干物质的0.01%~0.05%,却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2],香气成分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感官审评更为客观详细。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对于提取茶叶挥发性成分有良好的表现,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检测,现已从红茶中分离出几百种香气成分[3]。任洪涛等[4]对云大种红茶进行多种方式相结合萎凋加工,挥发油含量从0.012%增加至0.023%,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醛、水杨酸甲酯等显著增加,青叶醇、青叶醛等显著减少;阳景阳等[5]对花香型黄观音红茶的研究发现,新工艺较传统工艺红茶(E)-呋喃芳樟醇氧化物、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苯乙醇及香叶醇的含量均有所提升,花香更明显;学者们对“桂热2号”的红茶[6]、白茶[7]、黄茶[8]适制性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已初步建立工艺流程,但并未针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
  “桂热2号”作为优良的茶树品种,系统研究还较少,通过GC-MS香气成分分析来指导“桂热2号”的加工生产是一次新的尝试。该研究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组成,确定呈香物质,为改进“桂热2号”工夫红茶制茶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名优茶叶种植基地的“桂热2号”单芽、一芽一叶鲜叶,试验于2018年9—10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名优茶厂进行。制茶阶段主要仪器设备有热风萎凋槽、6CR-35型揉捻机、YX-6CFJ-10B型全自动红茶发酵机、6CTH-9型茶叶烘焙提香机、簸箕、包茶布。检测阶段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质谱联用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茶叶感官审评专业用具。   1.2 试验方法
  1.2.1 制样方法。秋季采摘“桂热2号”单芽、一芽一叶鲜叶备用。
  传统方法(CT):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做形→烘干→精制→成品茶。新工艺(XG):鲜叶→晒青→萎凋→揉捻→发酵→做形→毛火→摊凉→足火→精制→成品茶。CT1:“桂热2号”单芽,传统方法制红茶。XG1:“桂热2号”单芽,新工艺制红茶。XG2:“桂热2号”一芽一叶,新工艺制红茶。CT2:云南种一芽一叶,传统工艺制红茶。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
  1.2.2 SPME参数。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提取茶叶香气物质,根据GB/T 8303—201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9]中的紧压茶试样制备法,取出粉末茶样,混匀、磨碎,然后称取1 g茶样放入萃取瓶中,萃取温度120  ℃,保温20 min,吸附时间3 min。SPME进样针:50/30 μm DVB/CAR/PDMS (Dibinylbenzene/ Carboxen/ polydimethylsiloxane)。
  1.2.3 GC-MS分析條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60 m×250 μm×0.25 μm);进样口温度270 ℃;升温程序:40 ℃(保持5 min),以15 ℃/min升温至280 ℃(保持5 min),以15 ℃/min升温至305 ℃(保持5 min);分流比10∶1,流速2.0 mL/min。质谱条件:SCAN扫描范围29~550 m/z。
  1.2.4 GC-MS分析。
  由GC- MS分析得到的质谱数据经计算机在NIST标准谱库的检索,依据相关资料对各峰加以确认,鉴定样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组成分相对含量。
  1.2.5 感官审评。参照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10]进行密码审评。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审评
  工夫红茶品质因子为外形(25%)、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10%),综合得分XG1>XG2>CT1>CT2。XG1总体评分最高(92分),在外形(92分)、香气(94分)、滋味(92分)方面表现较好,但叶底肥嫩尚红亮,叶底表现不如CT1。香气方面,XG1、XG2都表现为甜香、花果香持久,CT1表现为花果香明显,CT2为花果香,表明“桂热2号”红茶香气主要为甜香和花果香,新工艺能将“桂热2号”红茶香气特性从花果香到甜香转化,且持久性更好。
  2.2 茶样GC-MS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4种茶样共检出58种香气物质,其中醇类18种、醛类12种、酮类3种、酯类1种、碳氢化合物8种、酸类2种、其他类14种,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醇类、咖啡因、醛类、酯类、其他类、酸类、碳氢化合物、酮类。CT1、XG1、XG2、CT2可鉴定峰面积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0.45%、88.75%、92.74%、89.98%。CT1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咖啡因(28.691%)、芳樟醇(17.477%)、苯乙醇(8.027%)、橙花醇(7.106%)、水杨酸甲酯(5.598%)、苯甲醇(2.676%)等;XG1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咖啡因(27.984%)、芳樟醇(20.998%)、苯乙醇(9.343%)、水杨酸甲酯(4.138%)、2-甲基丁醛(2.555%)、异戊醛(2.209%)等;XG2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咖啡因(34.975%)、苯乙醇(9.882%)、水杨酸甲酯(6.905%)、芳樟醇(5.724%)、苯甲醇(4.158%)、冰醋酸(3.748%)、橙花醇(3.268%)、苯乙醛(2.979%)等;CT2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咖啡因(37940%)、芳樟醇(6.792%)、糠醇(4.767%)、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4.212%)、苯乙醛(4003%)、水杨酸甲酯(3.152%)、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2.929%)、2-甲基丁醛(2.301%)、2-甲基吡嗪(2.301%)等。
  CT1、XG1、XG2共有的香气物质23种,分别占81.76%、82.03%、81.75%,其中苯甲醇(芳香)、苯甲醛(杏仁味)、苯乙醇(玫瑰花香)、2-甲基丁醛、水杨酸甲酯(薄荷香味)、橙花醇(柑橘香)、咖啡因、芳樟醇(玉兰花香)的含量较高,这些物质奠定了“桂热2号”红茶的香气基调。香气成分的含量差异是区分红茶种类的重要因素之一:CT1的反式-3-乙烯-1-醇、3,4-DIMETHYL-2,5-DIHYDRO-1H-PYRROL-2-ONE、水杨酸甲酯、橙花醇显著高于CT2,特别是橙花醇高出了312.90%;而CT1的二甲基硫、异戊醛、2-正戊基呋喃、苯甲醇、芳樟醇、苯乙醇的含量低于CT2。XG1的异戊醛、2-甲基丁醛、2-正戊基呋喃、芳樟醇、橙花叔醇含量高于XG2,其中芳樟醇尤为明显(高出266.84%);而XG1的冰醋酸、糠醛、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醛、橙花醇、咖啡因含量低于XG2,其中咖啡因较为明显。综上得知,红茶经过晒青摇青过程后,香气特征由花香向甜果香的转化,新工艺“桂热2号”成品红茶表现为甜香明显、香味持久;以单芽和一芽一叶为原料的“桂热2号”红茶香气也有区别,单芽红茶的芳樟醇含量更高且咖啡因含量较低。
  CT2的苯乙醇、芳樟醇、橙花醇、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的含量显著低于CT1、XG1、XG2;CT2的咖啡因、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苯乙醛(似风信子香气)、糠醇、2(5H)-呋喃酮、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显著高于CT1、XG1、XG2,“桂热2号”红茶香气表现为甜毫香+花果香,云南滇红香气表现为花果香。   3 结论
  (1)“桂热2号”红茶主要香气成分有咖啡因、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醇、2-甲基丁醛、水杨酸甲酯、橙花醇等。与云南滇红比较主要香气成分类别差异不大,但各香气成分所占比例有较大区别,“桂热2号”红茶中的苯乙醇、芳樟醇、橙花醇、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等成分显著高于云南滇红。传统工艺条件下,“桂热2号”红茶香气感官表现为甜毫香+花果香,云南滇红香气表现为花果香,总体香气评价 “桂热2号”红茶优于云南滇红。
  (2)4个茶样中XG1总体表现最佳,XG1工艺为“桂热2号”单芽鲜叶→晒青(晴天傍晚,地表温度30 ℃,30 min)→萎凋(至手握微感刺手)→揉捻→发酵(4~5 h)→做形→毛火→摊凉→足火→精制→成品茶。新工艺将乌龙茶晒青工艺与红茶传统工艺相结合,利用太阳紫外线及日光温度促进茶叶中香气物质(芳樟醇等)生成及转化,使“桂热2号”红茶香气特性从花果香到甜香转变,且香气持久性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7年度世界茶叶产销形势发展报告[J].茶世界,2018(12):24-36.
  [2] 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9-49.
  [3] 赵丹,吕有才.红茶香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45-46,83.
  [4] 任洪涛,周斌,方林江,等.云南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3):187-191.
  [5] 阳景阳,冯红钰,何文,等.花香型黄观音红茶加工技术及内含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4):155-157.
  [6] 罗莲凤,梁光志,蓝庆江,等.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适制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239-241.
  [7] 罗莲凤,马仙花,梁光志,等.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6):847-850.
  [8] 李子平,梁光志,阳景阳,等.花香型桂热2號黄茶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3):142-143,182.
  [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3—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分析安徽省近10年粳稻生产情况以及审定推广的粳稻品种在区试中的产量、米质和抗性表现,指出安徽粳稻在生产推广和育种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加强选育适合安徽肥力水平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粳稻新品种,同时要加大对粳稻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合理布局粳稻生产功能区、树立安徽粳米品牌,以提升安徽粳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安徽省;粳稻;育种;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1.2+2
期刊
摘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上海唯一培养动物诊疗行业人才的动医专业,在全面对接上海4个品牌建设,从坚持“双主体育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对接行业标准,实现教学内容符合岗位需求;开发动物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培养“双师双能”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社会影响力等5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经验。  关键词 双一流;动医专业;人才培养;上海  中
期刊
摘要 [目的]鉴定引种甘蓝型油菜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方法]从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种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以当地品种山油2号为对照,在山南扎囊县进行筛选试验,比较分析其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早熟、稳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甘蓝型油菜品种(系)GH04、GH08、GH11生育期分别为125、129、129 d,产量分别为3 517.5、4 330.7
期刊
摘要 对浙江省10个地级市2014—2016年建设的66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研,涉及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并与2014年项目初期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比对;同时对进出水进行采样、检测并分析,总结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为其他地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去除率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酱香型白酒糟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85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将其随机分成A、B、C 3组进行饲喂,A、B组均为添加0.6 kg发酵酱香型白酒糟的日粮组,C组为基础日粮组。[结果]试验结束时,A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C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B组(P<0.05)。奶牛日粮中添加发酵酱香型白酒糟可以增加奶牛的采食量,提
期刊
摘要 以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构建2个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于2014年6月分别栽植2组不同的湿地植物。通过2016、2017年2、6、10月对潜流人工湿地进水口、出水口的水质进行监测,研究了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和配置不同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预处理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是34.46%、50.02%、34.69%、12.89%。栽种引
期刊
摘要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我国的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同国家的污染治理模式有不同的适用体制,同一个国家内部的治理模式也不同。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不同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发展背景、基本架构和模式效益,总结出这些模式对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启示,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治理主体  
期刊
摘要 [目的]科学研究与评价沮漳河流域污染物排放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沿沮漳河流向选取6个断面,于2015—2016年分别进行取样与样品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沮漳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在时间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其中下游的TN 和CODCr显著高于中上游。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沮漳河主要污染物为TN,其次是TP
期刊
摘要 根据杭州市临安区近17年(2001—2017年)的降水监测数据,对临安区酸性降水的变化特征、离子化学组成、变化趋势和酸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7年降水pH年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酸雨形势有所改善;降水中的水溶性阴离子以SO42- 和NO3-为主,水溶性阳离子以NH4+和H+为主,酸雨污染特征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应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得出降水主要离子来自于人为活动源、地
期刊
摘要 采用SMART、TargetP和MrBayes工具对烟草泛素激活酶E1成员的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tUAE1、NtUAE2和NtUAE3均含有E1_FCCH、E1_4HB、UBA_e1_thiolCys、UBA_e1_C和ThiF结构域,且NtUAE2和NtUAE3含有信号肽;泛素激活酶E1各成员均定位于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其可靠性级别为1;烟草泛素激活酶E1的进化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