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窗幽念万物恬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m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属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明代陈继儒撰。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我们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初读书名,心便恬然。斗室小窗,幽然洞开,清风明月、日光树影,穿行自如。幽坐窗前,揽卷闲读,心内恬然,万物亦然。如果说《菜根谭》和《围炉夜话》如同阅历颇丰的前辈端坐堂中规劝世人,苦口婆心,《小窗幽记》更似世外高人斜倚老树娓娓道来,清雅脱俗。与传统儒家经典劝人积极入世不同,书中所言又融合了道家和佛家指导人在自然之中寻得内心平和、体悟自然之道的思想,真正体现了儒释道三家合一。
  向天地自然问道
  世间万象,纷扰人心。天地虽宽,而人心有时狭窄得难容芥蒂。這一宽一狭之别、人心之间隔,似一双不速之手,时时扰乱人的心弦。人心不堪其扰,难免发出处世艰难之叹: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天上浮云游走,似奔马,似群羊,似高山,似游丝;一切显得那么纯真自在。清澈泉水流淌,纤弱婉转,时而低吟,时而高亢,一路东去。自然界的变化都是这样明明白白、毫无掩饰,但人世间的变幻却常令人无法捉摸,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纵然身披蟒袍,金玉满堂,最后也难免荒草没冢。人间悲欢离合接踵而至,循环不息,让人难以把持情绪。世态变幻莫测,天地万物何时生、何时灭使人捉摸不透,而沧海桑田之变化更是奇妙若幻影。但当我们看到空中飘动的浮云时,却让人似乎可以找出其变化的常情:“变”才是常情,“空”才是真旨。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时刻都在变化。即使在浪花的流转中也蕴藏了无尽的旨趣,令人兴味颇浓。德诚禅师的《船居》说得好“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船虽空,心已满。当物欲横流,人心难安之时,能填满人心的,或许只有那一船明月了。过多地计较得失,最后只会落得将大好韶光轻抛,心内悠然消耗。既然如此,人为什么要对终将逝去的东西那样执着呢?要知道,放下才是得到。
  笑对生活的理由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自然美景往往美艳绝伦,但大美之景也往往在倏然之间。譬如天边明丽的云霞、幽谷之中的流水之音,看过、听过便不必再留恋。如果我们能以此等襟怀看待世间美色,那么贪恋美色的恶念自然会减轻。如果能以听流水的心情来听弦音歌唱,那么弦歌对我们的性灵又有什么危害呢?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庸俗;人可以爱慕美色,但不能好淫;人可以张扬,但不能疯狂;人可以谦虚,但不能做作。美虽为人所喜,但审美应有距离,有分寸。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美好事物如能存留心间,已属难得,不应有更深的占有之心。贪心不足是痛苦的,得不到的东西拼命去追求,必会身心交瘁,无异作茧自缚。只有懂得放弃,才会让身心得到净化。蔚蓝天空,朵朵白云,婉转鸟鸣,潺潺流水,都能陶冶心性,皆为我们笑对生活的理由。
  过多计较得失,终会落得将韶光轻抛,心内悠然消耗。那么就让我们到天地自然中去吧!万物皆有道,唯有纵浪大化中,方能不喜亦不悲。
  真正的自我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在缥缈的云影烟雾中显现出真正的自我,才明白肉身原来是拘束人的东西;在鸟鸣声中听见了自然的本性,才知道感情和见识原来是攻击人的戈矛。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家认为色身是空幻虚无的,如梦幻泡影一般,看到云影烟雾,悟见肉身也如云烟一般易逝,明白生命实在不应为肉身所缚。人生只有如云烟般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方能悟出生命的本意。此中自由并不是放纵,而是因循自然之法的超脱。我们之所以感到生活疲惫、空虚乏味,皆因我们的心灵沉寂在荒凉的沙漠中,得不到一点水分的滋润。如果我们想让心灵快乐地感悟到生活的情趣,就要在平常的日子里找些自己分内的事情做,而不是毫无作为地让时光匆匆溜走。唯其如此,我们才会摆脱尘世间的爱恨情仇的拖累,让自己变得活泼开朗,乐观豁达。空闲时郊外走走,听鸟儿歌唱,看花开花谢,你必定会从大自然中获取诸多的感悟。知道了寂静衬托声音的美好,明白了人的本性之真纯,就不会再生出无谓的爱憎之情。
  天地不恒常,况乎人事?人心向背难测,唯其明月不负人。天地大道,自在不言。把你的心掏空了,天地万物才能进来。到那时,天也悠然,地也悠然,万物恬然。
其他文献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为海内外华人所熟知。西安博物院的鎏金走龙,长18厘米、高10. 8厘米,形神具备,龙首与上身呈“S”形,龙嘴张开,露出强健的牙齿和卷曲的龙舌,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身修长,尾部舒卷,四肢劲健有力,周身的鳞片和锯齿状背脊刻画精细。金龙昂首前行,姿态极富动感,表现出了唐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金银器制作水平。  关于龙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众多的部落之间经常
期刊
农耕时代,年轻人是不能赋闲的,闲了就容易被诬,或称之为“懒汉”,或目之为“不务正业”。而年老受尊,就不同了,所以,老年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散步”了。陶渊明大概是很喜欢散步的,他说:“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手扶拐杖,时走时停,不是散步又是什么?令人神往的,是他那“矫首而遐观”的情态,举首远视,目澄神远,一派闲逸与潇洒,真是彰散步之神韵。  常人散步,大概出于两种情形:一是酒
期刊
被选为太子太师、太傅、太保的,一般是德行高尚、人品贵重、学问深厚、名声显赫的君子,许多是朝廷宰辅或重臣。《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商汤曾向伊尹学习,后来任命其为重臣。历史上做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的名臣如唐朝的萧瑀、房玄龄、颜真卿,明朝的高仪、张四维、沈鲤、张居正,清朝的张英、熊赐履、李光地,等等。  严师出明君  为了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不少朝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视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
期刊
豫商典范:康百万  滔滔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商人、商业和商文化。康百万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是一个家族的称谓,也是一座庄园的名字,更是历史上豫商的代表。经历了400多年辉煌的康百万家族,到清代中期,康氏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慈禧太后亲封之为“康百万”,民间称之为“活财神”。  康百万家族,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
期刊
“古典家具”指的是这样一类家具:样式上,它是传统经典的造型设计;用材上,它以传统原木为主,而非塑料或者其他合成材料;第三是榫卯结构,如果不用榫卯结构而用金属连接件,就绝对不能称之为古典家具。一件家具,如果是传统的造型,传统的用材,再加上传统的工艺,就可以把它归入古典家具的范畴。  器以载物,华夏文化自古讲求一种寄寓。国人造物,不止停留在实用阶层,而是通过其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期刊
《红楼梦》中有三处提到桂圆。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宝玉做了旖旎春梦,唤着秦可卿的乳名醒来。接着在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里,“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这里说宝玉先是做了性梦而遗精,又继之做了噩梦被惊醒,表现为“迷迷惑惑,若有所失”。医学上称之为
期刊
早在夏商时代,就强调专门的武术教育。当时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大事就是“祀”与“戎”,所以学校对传授祭祀和军事作战的技能较为偏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的射、御属军事武艺训练内容。“射”就是射箭技能,“御”就是驾车技能。射、御既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能,也是学校中的教育内容。“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提倡学武习礼。  儒家:习武以传神  文武兼备是
期刊
4月26日、27日,在孝贤和国学讲师们的带领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400余名师生走进了国学的世界。本次论坛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主办。  该校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岳益说:“学习国学文化能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大学就是学文化、学氛围、学素质,国学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每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来源/《东方今报》  汤一介的《儒藏》春秋  在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安全婚姻  《出其东门》里的“东门”,是郑国游人众多、云集出行的地方,所以那东门之外,必然会是一处邂逅的佳所,会有佳丽秾艳、会有裙裾飞扬。然而这首诗里的主人公,那个从东门缓缓而出的男子,目遇了如许美色,却淡然而坚定地吐出一句:“虽则
期刊
中国历史上,隋富唐强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表现。时至今日,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方依然习惯地称呼华人为“唐人”,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这种浓重而深远的影响力正是来源于“盛唐气象”。从中,我们不仅是能看到一种富有朝气的生活,更能感受到一个强大帝国的威名是如何散播开来的。  盛世唐朝,当光影的坐标回顾到长安这座繁都盛市时,我们可以追溯和想象,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统治阶层是如何执政,从而开创了盛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