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对鉴定字画真伪作用两例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桐城清代文化名人书画展”于2011年1月1日在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徽博)展出,展品中有三件清末民初书画篆刻家张祖翼的隶书作品,一为“天山分南北路、地理载春秋经”六言联;一为临《孔宙碑》卷,一为录李长吉、杨巨源等人诗册。为了丰富展览,让观众进行比较、欣赏,徽博特从馆藏中调出两件张祖翼隶书联,分别为“纳民轨物驱时仁寿、理躬清净成国雍熙”八言联和“文有别才兰在野,诗随兴就月流天”七言联配合本次展览。有个别观众认为“天山、地理”六言联不真,理由是笔力弱。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在评价书法时说某件作品有笔力、有力度,或者反之。书法笔力有强弱是客观存在的,但具体怎么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的意见还会大相径庭。一些外行人因对笔力认识有误,常常将那些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外露作品理解为有力,而将绵里藏针的书法看作笔力弱,一般道理是很难和外行说通的。笔者认为桐城馆和徽博的这几件作品都是开门的东西,风格有不同,是因为“天山、地理”六言联集《石门颂》,“文有、诗随”七言联集《张迁碑》,所集对象风格不同,书法风格随之改变,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以前有文章谈印章在书画鉴定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在张祖翼这几件作品中,比较其所钤“逖先海外归来之书”朱文印,对鉴定作品的真伪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张祖翼(1849-1917)字逖先,别号甚多,有磊堪、磊戡、磊翁等。桐城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八世孙。擅书法、篆刻,偶写兰竹。光绪初,张祖翼在外务部供职,光绪十年(1884)前后,张祖翼远赴英、意等国游历,回国后撰《伦敦竹枝词》、《伦敦风土记》。张祖翼专门为这次出游刻了“逖先海外归来之书”朱文印,稍晚又刻“海外归来”白文印,经常钤盖在作品上。三件隶书联上,都钤有“逖先海外归来之书”印章,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逖先海外归来之书”印在大同中是有小异的,我们先看桐城馆作品上的这方印,其最明显处是“先”字右下部分缺失了,造成这个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印面不平,钤盖时使这一部分没有接触到纸;一是原来完好,后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磕碰损坏。一般来讲,现代字画中作伪的印章,一是传统仿刻,二是用电脑仿制,前者必须水平很高,否则是较易识别的。后者在表面上很像,但因材料和制作方式原因,也是有破绽可寻的,但非有经验者莫办。无论何种仿刻,都要有仿刻对象,大多数情况下,现代仿刻者都是借助《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其实这本书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绝对权威性,除了本身存在一些错误外,其收入的印章也只是书画家某一时期的用印,而书画家一生用印情况是较复杂的,更何况使用时还有各种其他因素存在。也有部分作伪者的印章是通过其他渠道复制的,如原作上所钤的印章。即便如此,同样存在上述的一些问题。
  我们再回到张祖翼作品上来,《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只收了张祖翼两方很模糊的印,而且这几件作品上并没有使用。我们看徽博两件作品的用印情况,“文有、诗随”七言联与桐城馆藏印章一样,“先”字有缺。而“纳民、理躬”八言联文字完整。三件隶书联都没有纪年,但在三件隶书上联的下方,分别钤有干支印章,“天山、地理”六言联钤“辛亥”(1911),“纳民、理躬”八言联钤“丙申”(1896)、“文有、诗随”七言联钤“庚戌”(1910)。桐城馆藏品中“得尺、呼马”八言篆书联钤“戊申”(1908),“先”字也有缺损。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题“观获读书后图卷”亦是如此。而书于庚寅(1890)秋的行书“唐诗册页”上所钤“逖先海外归来之书”印完整无缺。将上述作品按年代先后排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规律,庚寅(1890)、丙申(1896)“先”字完整,丙午(1906)、“戊申”(1908)、“庚戌”(1910)、“辛亥”(1911)“先”字缺失,这个现象说明该印至少在光绪二十二年以前是完好的,在其后某个时间损坏了,缺失部分应不是钤盖的轻重和手法问题。有这样一个用印过程,说“天山、地理”六言联不真,我相信作伪者在印章的使用上不会如此系统地研究过吧?更何况这些作品分别藏桐城馆和徽博,两者是可以互证的。其实“天山、地理”六言联本身不存在真伪问题,谈印章,是想说明其在鉴定中有时所起到的作用。
  上面是通过一方印章的辨析证明作品为真。下面我们再根据一方印章的使用来考鉴作品为伪。展品中有两件邓石如的作品,一为行草轴,一为“明月、读书”七言隶书联。我看这两件作品,可以断定其中必有一件为赝品,根据就是两件作品引首上钤盖的“家在龙山凤水”朱文印。邓石如虽是篆刻大家,但其作品很少,现在遗存的印章实物也不过三十件左右,生前也未辑印谱。后人尽力收集,不过百余枚,有的还是摹刻以及采集自书法作品上的用印,并偶有伪印夹杂其间。造成这种情况,一是邓石如在当时以书法名世,“中年以篆隶真行驰名海内,无暇为人镌刻。”(王尔度《古梅阁仿完白山人印剩》跋)二是邓石如63岁去世,未享大年。这两件邓石如作品所钤“家在龙山风水”,粗看是一样的,显然是同~方印章,但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在”字的第二画,两印的位置和走势是明显不同的,可以说明不是出自同一方印。两件作品都是旧的,伪印当为摹刻,水平有限,不能逼真。从两件书法作品看,隶书联徒有其形,笔墨臃肿,呆头呆脑。而行草轴行笔自然、洒脱、老辣,笔墨枯湿、绞转变化很多,信为老手所为,两者水平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此印在(《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和邓石如印谱中均有收录,是邓的常用印,将两印与之比较,也证明隶书联用印与印鉴、印谱是有出入的。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中自然收有他的印鉴款识,不仅收了,还很多,“启南”、“石田”、“白石翁”同样的都有好几方,分别钤在不同的作品上。说同样,仔细看,又没有几方完全是一样的,其他许多大名家的情况亦是如此。可见印章即是鉴定的帮手,同时它又是让人困惑的问题。
  (责任编辑:马怡运)
其他文献
高凤翰在诗词、书法、绘画治印治砚收藏等多个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当然,研究高凤翰的学者专家不胜枚举,发布的文章不计其数,既有资料详实的长篇大论,也有妙笔生花的即兴之作。但是,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更喜欢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一些鉴定方法,我在查阅济南市博物馆藏高凤翰作品资料时,发现了两幅《素袜凌波图》,几乎一模一样。我想将这两幅孪生作品进行排列对比总结,从中发现高凤翰绘画的特点,以及真伪作品的区别。
期刊
玻西瓦尔·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1892-1964年)曾被哈瑞·戛纳爵士(Sir Harry Mason Gamer)赞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的确,他终其一生与中国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他承袭了中国文人鉴赏家的传统,不仅仅只是欣赏藏品本身,也考证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承递藏过程,不但多
期刊
斫制精良、用材讲究的新琴,当然也可以达到艺术品的级别,自然也可以列入收藏的范围。书画的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多超越古代书画作品。书画的收藏因此也有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划分。  然而,新琴、老琴的收藏却不是这样。老琴因材质老旧、长期弹奏等原因,其音韵具备新琴所没有的品质,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老琴味”。新斫琴使用真正的老材,当然也可以追摹这种“老琴味”,有些新琴也相当成功。以我个人看法,这仍然与书
期刊
2010年4月,笔者受英国东方陶瓷学会邀请前往伦敦讲学,期间逗留了一个多月,有幸参观了一系列公私收藏。伦敦作为中国瓷器收藏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学术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我仰慕已久的大维德基金会瓷器收藏。2007年大维德基金会停止运行后,2009年4月,经基金会董事会与大英博物馆协商,大英博物馆提供专门展厅,大维德收藏将在大英博物馆永久借展。大英博物馆的
期刊
喀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古印度西北部),紧邻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早在公元前3世纪,喀什米尔河谷一带已成为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0-前185年)的一部分,佛教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期(约前269-前232年)传人了大喀什米尔山区。在喀什米尔佛教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该地区曾受到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其中包括犍陀罗、斯瓦特河谷、兴都库什和当时印度北部相邻的一些地区正在流行的艺术风格(喜马偕尔邦、旁遮
期刊
7月5日至9月2日,“造化心源——深圳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共展出包括手卷、立轴、横幅、扇面等各类形制在内的作品61件,吴大澂、高剑父、戴熙、罗振玉、商衍鎏和一些岭南地区书画家的作品悉数呈现,系统概括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水墨丹青艺术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书画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展览中的一幅《富贵耄耋图》,原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商承祚先生的旧藏。商老去世后,
期刊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经过探索,开始踏上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化管理模式,初具体系化诚信机制,在此背景下,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继2009年以后再度于2013年4月18日举办第三届(2013)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论坛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放眼国际,针对“拍卖行业拍品瑕疵担保责任”“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保险”“买受人拖欠货款”以及“当下拍卖市场发展形势和对策”等四个国际上长期存在和迫切需要应对的问题进
期刊
由沉香制作的艺术品、工艺品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沉香不但可制成熏香,亦可做成精妙绝伦的雕刻品,在古代非显贵不能享用。唐代朝堂设有香案,百官上朝,衣衫染香以示崇敬与庄重。唐人将沉香做成精美绝伦的画箱、毛笔、刀柄等,在现今日本正仓院依旧可看到这些宝贵的宫廷遗物。唐代皇帝多笃信佛教,将沉香作为珍贵的供佛宝物。1987年于法門寺出土的唐代皇室供佛指合利使用的沉香,经历了千年岁月,仍然保有上品沉香木的肌
期刊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相城(今江苏吴县)人。明代宣德二年十一月,也就是1427年,沈周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艺术气息极浓的家庭里,沈周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和艺术熏陶,可以说沈氏家庭是一个数代书香之家,曾祖沈良曾与元代大画家王蒙有过往来,祖父及父辈皆善书画,风雅一时,三代不曾出仕做官,连仆人都会吟诗作画,真是艺术之家庭。沈周从小所聘请的教师皆为饱学之士,其中有明代著名
期刊
古琴断代的意义  古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演奏至今的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是古老的东方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琴超越了乐器的范畴,成为礼乐教化、修身养性的道器(《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琴操》曰:“伏羲作琴,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这些早期的记载表明,至少在古人观念中,琴自始即非单纯乐器之用)。在西方人眼中,古琴则是最富东方魅力的艺术,代表着东方的艺术成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