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先生”白岩松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色凝重看世界,抱拳抵颌问人生。捧读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印有白岩松巨大头像的《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我初以为是白岩松写的书,细瞧之下,才知道是写白岩松的书。在我的印象中,白岩松是一名慎忠终追远、心怀天下的主持人。作为央视头牌,严肃清癯,正襟危坐,语言犀利,风格朗健,似常青树般,代言中国首席媒体20余年。因此,评东南西北、论家国天下的白岩松是值得一读的,无论是他写的书,还是写他的书。
  从1992年首次“触电”《说长道短》,到2013年《东方时空》开播20年;从作为记者专访一个钢铁厂厂长,到2013年身兼政协委员和《新闻1 1》评论员,白岩松经历了人生的风起云涌、见证了央视的沧海桑田。他的思想、语言和不时引发媒体效应的举动,备忘了这个日新时代的变迁,更显现他时刻树起正义的旗帜,身先传播正能量的时代前沿。
  老百姓喜爱白岩松,是从喜爱他的语言开始的。从语言冷峻,到充满真诚,再到邻家大哥似的“我有一个看法想说给你听”;从崭露头角,到为人熟知,再到谈电视新闻评论言必称岩松,白岩松当仁不让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第一人。香港回归直播、奥运会直播、神舟飞船上天直播、伊拉克战争直播、抗震救灾直播,一场场直播,大众看到的不单单是一个个新闻事件,更看到白岩松在语言天地里滔滔不绝、纵横捭阖。他言之有物,讲述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他语之有据,进行抽丝剥茧、深入格物求索。
  言由心生,语出惊焉。白岩松以他的语言让我们领略,新闻直播者的话语,可以这样有声有色。“我因他们的学问而去,但离开的时候,我才明白,人格原来是最高的学问。”白岩松主持《东方之子》讲述老学者的开场白,引人神会;“没钱的时候不行,有钱的时候也不行;业余的时候不行,职业化之后还不行;穿红衣服不行,穿白衣服也不行;苏永舜不行,戚务生不行;中国教练不行,外国教练还是不行……”谈中国足球,白岩松在《面对面》连用二十几个不行,引发球迷赞叹,大呼来劲;“不管怎样,面对面总是好过背对背。”白岩松总评江泽民和克林顿在人民大会堂记者招待会时的一句收尾,语出深远,令人称誉。
  如果说对语言的喜爱,还是个粗浅的层面,那么大众对白岩松的深爱,便来自于他直面事件、人生提出的一个个思想深邃的理性概念,以极具公信力的新闻评论利器针砭时弊、扶正祛邪的勇敢决绝。“媒治”一词的发明、“公交优先”概念的提出,不仅给人以有趣的表达,更让人体会到白岩松对敏感新闻的直率。白岩松给大多人的印象,是特别严肃的,一方眼镜下的刻板,不知会冒出什么“中伤恶语”来,让高兴的人感觉痛快淋漓,让惧怕的人感觉郁闷难过。但白岩松说,“我从来不用严肃的方式传递严肃的内容,因此,我的严肃才被你记住了。如果我要用严肃的方式传递严肃的内容,你早换台了,你根本记不住我的严肃或者大家所说的深刻。”确然,白岩松严肃中不枯燥、正式中不乏味,大家因此更加喜欢。
  直播这种电视方式,是令白岩松很兴奋和很追求的表现形态。直播,让他思维跳跃、“信口开河”,灵动于现场报道和思想火花的即时迸现,显出他挑战、他胜出、他傲然的生态勃勃。《新闻1 1》作为关注度最高的直播新闻评论节目,可以不揣谫陋地讲,大家爱屋及乌收看它,就是想听听有些事情白岩松怎么说。“总理不如总经理”的谐趣盘诘,“难道一个井盖也需要中央或者需要国务院,或者需要李克强总理来管这件事吗”的追责谴问,“应提倡‘人’的教育,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才’即是注重结果的教育”的哲语箴言,时时处处,都彰显着白岩松的才学渊博、思敏语捷。所以,很多人爱就爱白岩松很敢说,很能说,也很会说。他每一出场,每一动言,便让人感觉到他的琴心剑胆、英雄挺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业界同行,媒体将白岩松称作电视“老人”,在新闻系学生那里白岩松更有着“精神教父”的最高头衔。媒体人为何如此美誉和推崇白岩松?就是因为“他创下了自己很有个人品牌的一种思考和观察方式”。
  《新闻1 1》的编导刘楠说:“在言论自由的信息时代,人人争当意见领袖,但白岩松,在《新闻1 1》直播节目中的很多‘常识’话,常常被媒体当作稀有的警世恒言。”在白岩松的概念里,思想型主持人远比司仪型主持人的发展道路要坎坷得多,也漫长得多。做思想型主持人、做成功电视评论员,白岩松是这样说和做的:仅仅说两句让人听着过瘾的话已经不能让人满足了。从“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而不是喜鹊”,到“思维的方式一定是独立的,不是人云亦云的”,再到“媒体从不亲自解决事情,媒体只提供全方位、更客观的报道”,20余年中国电视新闻的转型和变革,都成功显现和证明了白岩松不断升华的独立思想和独到之言。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主持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思想型主持人,什么样的事是新闻,什么样的新闻大家才爱听?白岩松说,主持人的边界就是新闻和人,缩小“主持”放大“人”。白岩松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以来不断思想新闻和放大人的新闻人。
  《新闻周刊》的制片人王力军这样评价白岩松:“他就为新闻而生的。”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白岩松走上主持人位置;1996年《东方时空》改版,白岩松成为了栏目符号,身兼主持与评论于一身;2001年到2003年,白岩松以制片人的角色接连打造了颇具影响力的《时空连线,《新闻周刊》《新闻会客厅》;2008年,白岩松辞却制片人等行政职务,转身专职新闻评论,成为了《新闻1 1》的评论员,一直至今。姓王的升迁了,姓李的下海了,姓赵的跳槽了,白岩松却从入行坚持到现在,二十年如一日,将新闻进行到如火如荼、未艾方兴。
  人人都在生活中演绎自己,白岩松却在直播新闻的同时,直播自己的人生,把更丰富内涵的自己展现给公众。2012年《人物》杂志这样评说白岩松:“他口吐诤言却不刺耳,他站在爱护党的立场上说话,也没有显得古板。他是理性先生。从公众形象上他是典型的半框眼镜、国字脸和正色先生。也很难说他不是狡黠先生。最终,白岩松是稳健先生和正确先生。”四平八稳的端坐和口若悬河的正确,不是任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都可以游刃于那一间演播室、纵横于那一方江湖。凭着台下十年功的厚积,做到了台上一分钟的薄发,白岩松成功将最富表现力的《新闻1 1》和自信成熟的自己变成了直播节目新闻“1 1”。
  “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句《东方之子》的开篇语,据说是白岩松在节目开播前“临上轿现扎耳朵眼”想出来的。白岩松当时或者没有想到,20年后,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浓缩了人生精华的东方之子。《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正是从电视里走下来的白岩松,是他本来形容的全新板刻写真,在评论风行和“媒治”渐盛的今天,品读起来是那样的凹凸有致,质感分明。白岩松,人如其名。如石般磐固,如松般耸立。他以敏锐的思维、宽阔的视野、独特的见解、精到的语言,驾驭新闻直播,触动人心魂灵,同时浓墨重笔大写着新闻评论人。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等国际大奖络绎不绝地光顾非洲,使得非洲文学研究日益成为世界文学界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然而,相比欧美的非洲文学研究,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界的外国文学研究、翻译,还是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都非常鲜明地呈现出重西方、轻东方的特征。作为东方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洲文学,更是没有受到国内学界的青睐与重视。事实上,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理应走在世界的前列。 
70年前摄于异国他乡的缩微胶卷,如今,终于化为《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下称《丛书》),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迎接着与它有着绵绵神交的学人们。  这里,是它的故里,湖光山色之中,正是当年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的所在,琳琅书库之内,先期回家的“骨肉”,在那里殷殷期盼着团聚。  化身千百,嘉惠学林。洋洋千册,蔚为大观。《丛书》宛若一张游子的照片,仔细端详,思念之情变得越发浓烈。此刻,每一个见到它的人,
历经时间检验,具有典范价值和深刻影响力的人类精神遗产被称为经典。经典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文化认同的符码,是构筑共同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1942年朱自清的《经典常谈》问世以来,“什么是经典”“经典的基本属性”“经典怎样产生和流传”“经典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中国经典独特的当代价值”等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高度关注、历久弥新的话语焦点。上世纪80年代后,伴随西方后现代思潮涌入和大众传媒时代的兴
他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在群星闪耀的文坛熠熠生辉。  他塑造的“小兵张嘎”在中国文学史数不胜数的人物群像中无可替代。  他是徐光耀。  一个13岁参加八路军,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九旬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和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迄今风行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2000年出版的《昨夜西风凋碧树》获鲁迅文学奖。  如今,徐光耀千万字日记将陆续出版。这
桌子上一杯乌龙茶,散播着阵阵幽香,靠在沙发上有意无意地面对电视,享受着退休之后的那份悠闲。我突然想到,退休是不是与退隐有点类似呢?远离了名利场的是是非非,没有了职场上的鸡争鹅斗,而且有口安稳饭吃(当然远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这样,我是托居住在大城市的福了),不必为温饱操心。有空闲时,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不干也没有人催了……如果胸襟宽阔些、为人通脱些,心闲身安,晚年可以说是人生的享受。古代的隐士们所追
读三联书店出版的夏海先生新著《品读国学经典》一书,如行山阴道上,但见妙叙纷披,胜义络绎。  《品读》选文,皆属国学经典。在夏先生看来,“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国学经典”是“承载国学义理而又不朽的作品”。作者将《古文观止》作为主要品读对象,笔耕不辍,集腋成裘,遂成此著。该书录文共36篇,出自《古文观止》者22篇(占《观止》全书的十分之一),出自“扩充阅读有关文选”者14篇。  从
在参与编辑整理《中国新诗年鉴》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诗歌批评与研究文章,有一个印象:批评家们一方面在为过去作总结,一方面也热衷于为当下诗歌开病症诊断书,却很少出具令人信服的治疗药方。只有破坏,不重建设,导致了诗歌批评表面上沸沸扬扬,但实质上只是一派“客气而冷漠”的“研究”景象。即使有一些关于当下诗歌批评的理论,却也因为当下学术体制的“零度情感”,而处于泛化状态:有观点,但并不新颖;有体例,但毫无个
何东平(光明日报总编辑):30年前的1984年年底,《博览群书》即将诞生。杂志刊名由当时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题写,发刊词是胡乔木同志在提倡全民读书会上做的讲话。《博览群书》在全国上下端庄大气文化气象之下诞生,在全民对读书有很高期待的情况下诞生,在举国上下对阅读高度重视氛围当中诞生,可见其有非常高贵的出身。  大家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也有人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所以今天不管是对编《博览群书》
《田家父子》是一部别开新面的大气厚重之作。  理由可以归为四点:小说描写了一个家族史,而不只是一个人的历史。田兆丰、田加河以及儿子们,整整三代人——虽然以田加河为主要线索统领全书,立足当下,同时又辐射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作者把它放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当中,而且以小市民的生活作为切入口,详尽地描写和展现了以田加河父子为主的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幅城市小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
一  我为什么潜意识的苦恋着北平?我现在真不必苦恋着北平,呈贡山居的环境,实在比我北平西郊的住处,还静,还美。我的寓楼,前廊朝东,正对着城墙,雉堞蜿蜒,松影深青,霁天空阔。最好是在廊上看风雨,从天边几阵白烟,白雾,雨脚如绳,斜飞着直洒到楼前,越过远山,越过近塔,在瓦檐上散落出错落清脆的繁音。还有清晨黄昏看月出,日上。  晚霞,朝霭,变幻万端,莫可名状,使人每一早晚,都有新的企望,新的喜悦。下楼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