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题趋势为支点撬动诗词阅读复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888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古诗文名篇在教材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古诗文的考查成为中考语文餐桌上的一道大餐。由于语言环境的丧失和实际运用的缺乏,诗词这道“大餐”往往令学生“食不下咽”,甚至“望而生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发者,应引领学生走向真实有效的诗词阅读。为更好的实施和开展古诗文阅读教学,以中考命题趋势为支点,笔者收集了浙江省语文中考古诗阅读题后,生成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看法,与各位同仁进行分享。
   一、命题特点综述
   笔者搜集了2020年浙江省9个地市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后发现,不管是在考查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出现了“守正创新,稳中求变”的特点。请看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古诗词阅读考查情况的梳理。
   综合分析以上可以发现,2020年浙江中考各地市古诗词阅读命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分值占比较为稳定,一般命题都维持在4-6分之间,其中杭州卷等分值最高达到6分;二是综合性考查居多,且取材范围广。所给材料涉及两篇诗词的地市占绝大多数。绍兴卷和舟山(嘉兴)卷虽涉及一篇,但是都有对教材中古诗词的勾连,这样的“留白”严格意义上不算单篇。所选材料涉及唐宋明清各代;三是命题类型聚焦诗词核心知识的考查,如意象(境)分析、情感表达等;四是考查能力层级高,主要表现在对古诗词低阶的“识记”能力考查基本让位于“理解”“鉴赏”“探究”“表达”等高一阶能力的考查。总上,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古诗词命题更加重视学生对古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命题对能力层次的提升要求比往年更高。
   二、命题趋势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诵读和学习古代诗词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浙江省各地市对古诗词阅读考查与测评动向严格落实《课标》的要求,在关注诗词本体特点的同时,命题更趋于以下特点:
   1.融合与勾连,指向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总体来看,2020年浙江省中考古诗文阅读命题考查更倾向于“做中学”,并在测查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融合与勾连昭示着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连动,其要旨是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的合理建构与迁移,重视阅读素养的运用。
   所谓融合就是将两个及以上相关联的知识点基于某一连接点进行组合和重构,让学生在思维实践活动中形成新的整体性认知,搭建支架将横向知识考查引向纵向学法指导,由课内古诗词积累走向课外实践运用。如2020年杭州卷第20题以课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搭建知识支架,引导学生赏析《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一詩。命题强调课内外上下勾连,触及文本内蕴的共同基点。将课内与课外进行学教评融合考查,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建构新的认知,指向课内外文本核心素养。通过综合探究发掘古诗文文本的核心价值,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综合实践运用。再如台州卷对两首写梅诗的考查,勾连教材中的“托物言志”的学法指导,考查学生在同一意象中的不同的情感表达,从而不断丰富和构建新的认知。
   2.探究与创新,指向高阶思维能力提升
   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学习的关键是思考,考试评价则要鉴别学生的思维水平。高阶思维品质,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古诗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彰显着思维品质的水平与层次,而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一定是在情境任务的问题解决中生成。中考古诗文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依靠的就是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基于大任务大情境下的教学组织,指向综合学习命题的设计,将会是未来教学和命题的方向。
   2020年温州卷第四题命题设计依托综合学习活动,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语文学习情境。整个学习活动围绕探究中国古典意象“雨打芭蕉”项目展开,将三种不同的文体进行了有效串联和整合,构成一组逻辑清晰、难度适中的探究性序列任务。考查学生古诗文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探究“雨打芭蕉”这一自然现象演化为文学形象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阶,最终形成“雨打芭蕉”这一传统意象的深刻认识,触发学生高阶思维活动的发生。再如2020年舟山(嘉兴)卷围绕综合性学习实践任务展开,其“任务三:展板·领略诗韵”板块,以写一段恰当的解说词为问题驱动,以对话的形式在情境中逐层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三、古诗词阅读复习策略
   古诗词知识点比较而言相对集中,教师应着力将这些知识点组线、构面、结网,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知识系统。中考语文复习要有效调控复习知识点的方向性、联系性和顺序性,运用宏观把握的整体思路,呈现关键,有序推进。让语文课成为有效复习的载体,梳理教学内容,或横向整合梳理知识要点,或纵向整合建构知识体系。
   1.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的整体认知
   中学阶段的古诗词,在复习的过程中若缺少抓手和支架很难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开展。教材的“双线组元”编排体例,对古诗词教学和复习也带来了很多启发。统编教材按照“双线组元”的原则,诗歌的选文与单元整体文章是紧密结合的。惟有理清楚教材编写意图,才能确定复习目标,有序地开展复习活动。拿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为例,通过分析单元导读不难发现,七下第五单元诗词教学重点是托物言志表现手法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赏析诗人写景状物中寄予的情思及对人生的感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聚焦托物言志手法,深度解读“物”与“志”之间的关系,分小组分门别类地梳理所学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与情感寄托,复习课上交流和学习。只有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才能触发高阶的思维认知。中考复习若依托教材侧重点进行梳理,如此提纲挈领,学生对中考古诗词阅读所涉及的知识点便会更加清晰。不仅如此,复习目标明确,教师才能着眼于思想内容、艺术表达等。依托于此,思考统整方式与原因,以及如何打破单向的线性复习模式提高复习效率,学生才能积极参加,聚力而行,有的放矢,成为复习的主体。    2.以内养外,实现课内课外有效联动
   借助比较分析,合理延伸拓展促进知识建构。有序重构文本给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单元主题学习、阅读筛选、对比分析、质疑探究,围绕某一主题比较文本的异同,会在一系列比较归纳总结中开展学习思维活动,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有具体上升到抽象思维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建构起新的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专题探究,强化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按照诗歌题材复习时可以搭建支架,我们借助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杜甫《望岳》和王安石《登飞来峰》进行比较探究性阅读。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的品读与赏析,不难发现两位诗人都通过登山抒发出自己想要在政坛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但是想要达到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目标,做这些恐怕还远远不够。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再次品读和赏析诗歌意境,对比分析情感表达差异。课堂上学生分析出,《登飞来峰》成诗时诗人仅有三十岁,正值官场得意,年轻气盛,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诗中“不畏”正是这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志向的最好表达,同时“浮云”的意象前路的坎坷,奸佞的小人随时会蒙蔽诗人的双眼……而诗人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遂作《望岳》,“会当”“绝顶”等呼应了他求学路的坎坷,表达出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复习课上同学们也共同得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处在人生低谷之时,依旧雄心不泯。一个人处在人生顶峰的时候,仍旧保持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课后勾连王安石的另外一首词《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为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金陵所作。此时与《登飞来峰》比照,其中的人生况味与此诗格调不言自明。
   3.综合学习,开发情境式任务探究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只有在具体的任务情境和问题解决中,语文学习活动才能够真正发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古诗文学习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古诗词学习不同于一般文体的学习,因为语言环境的丧失和实际運用的缺乏,只有在具体情境的问题探究中才能焕发生机。复习阶段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又不同于教材中某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其更加注重知识的统筹与整合,也更加关注诗歌理解与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活动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情境的设置。中考古诗复习可以以此为载体促进诗词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在诗词整体复习中,可以立足于情境的创设,开展综合学习实践活动。例如以下就是在复习过程中开展的“新春诗会”综合学习活动:
   任务一:因景生情荐诗词
   根据给出的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的搜集诗歌。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外为补充,收集完成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使之成为后期研究素材。此任务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按照相关诗歌题材分工进行收集,强化诗歌的提炼和理解能力。
   任务二:赏心悦目解诗词
   设定诗词展板讲解员和诗人扮演等角色,以具体情境任务为驱动,进行课内外小组合作探究,最终形成一份主题诗歌赏析成果集。此任务主要引导学生基于活动探究,强化学生分析理解赏析古诗的能力。
   任务三:别出心裁秀诗词
   小组分工合作准备与排练,准备诗歌展示活动。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基础之上,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也可以借助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呈现诗歌创作的情态。此任务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策划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的吟唱)”,单元学习导读要求“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归根结底,读懂字词是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基本条件。然而,死记硬背仍是当前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常态。由于单个词语往往具有多层含义,因此在翻译时学生常常区分不清;即使是同一含义在不同语句中所体现的内涵也有细微的差异,学生同样很难做到准确翻译。因此,在日常教学抑或考试中,学生出现漏译、误译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那么,如何使学生减少漏译、误译,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呢?笔者认为,引
打开微博,浏览贴吧,会发现“内卷”的使用频率颇高,且多见于年轻人群体,高校学生尤为突出。笔者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和《现代汉语新词词典》,均未找到“内卷”的释义及用法。   “内卷”一词起初源自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63年出版的著作《农业的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其中“in
2021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学科文学类文本阅读较以往考试有较大调整,首次出现双文本阅读,第9题出现一道全新题型,即结合两则文本写评论要点。此题省均分极低,考生不知如何下笔,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主题单元。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包括小说在内的各类文学名著,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受篇幅所限,教材中选入的《桥》《穷人》《在柏林》等篇目都是短篇小说,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阅读小说的方法,但我们的教学不能仅止于此。我们应该做进一步的阅读延伸指导,让学生由学会阅读短篇小说向能够阅读长篇小说过渡。阅读长篇小说,不仅要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还应关注作品的语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统编版教材注释:“〔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1]   这条注释的内容是否正确,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了质疑。张继定、陈顺宣所编的《初中语文疑难辨析新选·三年级》就曾提出:“文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课本注‘太守自谓’为:‘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这条注释粗看似妥,但细嚼欠当。首先,问的是谁给亭子命名的,回答当然也该讲
对话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担负着表达、实现潜在意图的功能。而在双方利益激烈冲突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对话传递信息,充分展示自己的诉求,则需要讲究语言艺术。方式、方法得
【教学构想】   《新课标》提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質的提升。”教师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建桥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建立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电影镜头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单元教学任务分析】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强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作为教学文体之一的议论文“以逻辑为基石、以论证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1],正是检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   根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评分标准,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