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74例血液檢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按一般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观察组按制定的血液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采血一次完成的成功率、血液样本采集的成功率、检验报告的准确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采血一次完成的成功率、血液样本采集的成功率、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制定更科学标准的血液检验规程,并且在血液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可以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检验;血液;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70-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检验科成为了医院里非常必要的一个科室,血液检验也成为了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1]。血液检验的结果是临床疾病诊断以及临床输血等的重要依据,准确的检验结果和疾病诊断是患者后续接受正确治疗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还应该在采血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检验的时间,降低成本[2]。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74例。样本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76例,患者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35.6±4.2)岁。所选取的患者均意识清醒,能独立完成或在家属的陪同下完成血液检验过程,排除了有精神疾病、语言障碍以及听力障碍等影响统计分析结果准确性客观性的因素。将选取的1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均为87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构成、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血液检验方法
对照组检验方法:对照组中共87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36例。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采用一般的通用方法进行。
观察组检验方法:观察组中共87例患者,男性47例,女性40例。观察组制定出一套更标准化更人性化的的血液检验操作规程,对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使他们能掌握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并严格执行。
1.3 评价内容与方法
在血液检验的整个过程中,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以下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1)采血过程一次穿刺完成的成功率;(2)血液样本采集的成功率(不成功包括出现溶血、血量不够等情况);(3)血液检验报告的准确率;(4)患者的满意度:采用科室统一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采血一次穿刺完成的成功率、血样采集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现阶段,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分析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等各项指标,是诊断疾病的一种常用也非常重要的方法[3]。可以说血液检验的结果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后续的治疗,由此可见血液检验的质量至关重要。而血液检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血液分析仪的规范使用、患者自身情况是否适合采血、血液样本的保存、分析所用的试剂是否合格、检验室的环境卫生是否达标、患者和标本的一一对应等等,都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4]。
为了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出具严谨准确的检测报告,对患者高度负责,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标准并且严格执行,做到从血液检验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在各个细节都有标准可依。检验人员应尽量排除检验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每一个环节都细心操作、认真耐心的核对。按照规范的流程来进行检验,可以尽量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检验质量的影响,从而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如本研究所显示,在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之后,血液检验的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所以,在血液检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规范科学的操作规程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赤华.临床血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38.
[2] 李春艳,隋青,邱齐等.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5):123-124.
[3] 金顺喜.探讨临床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3,26(2):314-315.
[4] 江明宇.血液检验报告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08,28(6):942-943.
关键词:检验;血液;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70-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检验科成为了医院里非常必要的一个科室,血液检验也成为了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1]。血液检验的结果是临床疾病诊断以及临床输血等的重要依据,准确的检验结果和疾病诊断是患者后续接受正确治疗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还应该在采血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检验的时间,降低成本[2]。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74例。样本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76例,患者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35.6±4.2)岁。所选取的患者均意识清醒,能独立完成或在家属的陪同下完成血液检验过程,排除了有精神疾病、语言障碍以及听力障碍等影响统计分析结果准确性客观性的因素。将选取的1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均为87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构成、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血液检验方法
对照组检验方法:对照组中共87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36例。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采用一般的通用方法进行。
观察组检验方法:观察组中共87例患者,男性47例,女性40例。观察组制定出一套更标准化更人性化的的血液检验操作规程,对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使他们能掌握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并严格执行。
1.3 评价内容与方法
在血液检验的整个过程中,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以下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1)采血过程一次穿刺完成的成功率;(2)血液样本采集的成功率(不成功包括出现溶血、血量不够等情况);(3)血液检验报告的准确率;(4)患者的满意度:采用科室统一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采血一次穿刺完成的成功率、血样采集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现阶段,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分析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等各项指标,是诊断疾病的一种常用也非常重要的方法[3]。可以说血液检验的结果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后续的治疗,由此可见血液检验的质量至关重要。而血液检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血液分析仪的规范使用、患者自身情况是否适合采血、血液样本的保存、分析所用的试剂是否合格、检验室的环境卫生是否达标、患者和标本的一一对应等等,都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4]。
为了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出具严谨准确的检测报告,对患者高度负责,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标准并且严格执行,做到从血液检验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在各个细节都有标准可依。检验人员应尽量排除检验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每一个环节都细心操作、认真耐心的核对。按照规范的流程来进行检验,可以尽量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检验质量的影响,从而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如本研究所显示,在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之后,血液检验的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所以,在血液检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规范科学的操作规程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赤华.临床血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38.
[2] 李春艳,隋青,邱齐等.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5):123-124.
[3] 金顺喜.探讨临床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3,26(2):314-315.
[4] 江明宇.血液检验报告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08,28(6):94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