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意识”的涵义及作用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问题意识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思维过程及灵活性、深刻性的创造性的表现,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了这种心理状态,才能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要以激发创新思维为主旨。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据报载,美国加州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全美是倒数第几名,但加州的发明、专利的总数却是全美第一。究其原因,就是加州教育当局注重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美国加州教师在教学中也欢迎学生有理由地怀疑、反驳、甚至否定前人的理论,并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的前提则是必须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1995年5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创新,需要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重知识教育逐步转到重能力的教育机制上来,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力,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夯实基础。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事生于虑,成于做,意识必先于行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小学语文是学校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要指导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完成课程任务的重要前提条件。让学生学会“怎么问,问什么”应当成为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重要目的。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却令人堪忧!且不要说广大农村地区,就如北京市,一次小学生作文竞赛的评委们在阅读了大量参赛作文之后,发现这些学生作文雷同现象极为严重,没有自己的语言……这种集体“失语症”便充分说明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满足于死记硬背范文,不想动脑和创新,成了“收录机”,一句话,丧失了起码的“问题意识”。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问题出自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当前,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缺乏教学民主,习惯于按自己“教”的思路来设计、提出问题,满足于学生会顺着思路来回答问题,甚至要求同一呆板的答案,靠这样来启发学生思维,而忽视了按学生“学”的思路去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即自己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性思维。而小学生天性好奇,活泼的思维品质也因此逐渐磨灭了,也磨灭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磨灭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这种极大的抑制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
  
  1、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和尝试自主解决问题,逐步养成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出问题的习惯,即养成“问题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探索、创新思维的形成。而不能认为学生的问题有碍于教学安排或其他原因而置之不理甚至大声训斥,从而压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着力挖掘学生思维潜力,使其展开丰富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联想、幻想等等;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唯书,不唯上,敢于纠正错误。只有放开了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使学生敢想,才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养成,激发创新思维。
  2、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从“语言文字”上质疑问难的方法,即教会学生怎样问,问什么,形成一些思维方式,也就是学生不仅要懂得怎样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在引导中渗透求同或聚合性思维方式,求异或发散性思维方式,否定或逆向性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地思维,使其思维具有灵活性、进攻性、创新性,从而给学生的“问题意识”插上飞翔的翅膀,以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3、作为教学的依托点——教材,国家已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整,使之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时既围绕教材又超越教材,再者,只有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训练,学生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基本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离不开“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必须以能启动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前提。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发展与创新因素,抓住学生特点,设计准确精炼,富有启发性、思考性、诱导性、能引起连锁“问题”的提问,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力度。所以,教师的“问”要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启发性、民主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不能以自己“成人思维能力”想当然了之,否则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
  3、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提问和思维的时间,创设有利于启思和学生提问的教学情境。在课外要安排“提问题”的作业,如授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后提出一个自己的好问题,另外,要多安排能激发创新思维的作业,如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对课文的续写、补写、扩写等。
  4、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树立发展性评价观。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学习进行全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地盯住思维结果如何,不应追求呆板单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表现出的积极态度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那怕是错误的观点。
  5、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学生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各方面,调动学生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参与,养成学生“问题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乃当务之急,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前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共同努力,一致提倡,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新世纪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342709江西省石城县屏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而且能使学生在心情愉快、欢娱的情境中得到发展,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体育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本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是:重视心境、交往、民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心境  体育课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不良的心境会使人觉得云愁月惨、蜡烛垂泪,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心理学研
期刊
生活是人类生命个体的具体存在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德育生活,因而也就有个人的生活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感受着自己的生活世界的苦与乐。每个人的生活世界又可以分为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教师更多是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引领着学生走向未来。学生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对学校德育提供的各种可能世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当教师的经验世界、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学校德育要求方向一致时,学校的德育
期刊
素质教育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引导我国教育迈向21世纪的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建设独具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在学校中确立起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充分发挥小学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应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动态性   
期刊
在职业高中教育中,由于学生对体育认识不够,导致积极性不高,给上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教”与“学”、“教”与“练”协同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地掌握其基本技术技能,充分提高其运动水平,已成为现代体育教学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体育游戏的概念    游戏源于劳动
期刊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上少不了运用 “批评”这种教育手段。怎样令学生易于接受批评而去改错,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言行,应该进行批评和劝告。但是,在当今信息经济发达的社会,批评的方式一旦运用不妥当——粗暴的训斥、尖酸刻薄的数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批评产生反感,內心不服,甚至与教师产生对抗情绪,教育效果就会变得甚微。那么,教师怎样批评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期刊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插曲:  一天,我正在讲课,突然看到一位男同学侧转身,对旁边的一位同学讲着小话,还用笔杆敲着桌子。我用眼神提醒他,他却视而不见。我便一边讲着课,一边走到他身边,示意他停止。可他依然摆出一副宠辱不惊的神态。我镇静了一下,不愠不火地说,“请你站起来。”也许我的语气不够严厉,也许有众人的“欣赏”,他半天才站起来。我好不容易取得了一点点成果。可是等我刚转身,他就一屁股坐下来。“你怎么
期刊
提到“健康”,多数群体对它的理解是:“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的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这就表明,健康在生物属性方面不单纯是指人没有病痛,而是强调人在气质、性格、情绪、智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国家教委的一份调查表明,在校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患心理疾病率达到20%左右,而且从近几
期刊
数学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数学讲评课应遵循的五项原则与同行切磋。    一、准确及时原则    准确及时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及时评讲、及时反馈,效率显著。讲评的好坏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讲评之前,教师应统计好试卷的难易比例,对试
期刊
班集体中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性格气质的差异,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矛盾冲突的产生。如何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化解矛盾,和睦相处,是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浅谈班主任如何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平时要利用周会课,讲一讲良好的人际交往对自身的好处。  1、有利于摄取信息,发展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的
期刊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人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关键在于中小学教育活动是否科学,能否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笔者根据现在教育活动的状况,围绕两个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一、选拔学生和考核学校的方法要改革  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全面发展的劳动者,需要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懂理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即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现在选拔学生的方法,是仅凭一份试卷作为衡量学生素质高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