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35例骨肉瘤患者的CT诊断,探讨CT诊断在骨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35例病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学研究分析。结果: 虽然目前临床上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疾病的首选方法,但是CT检查诊断在骨肉瘤诊断中检出率更高,检测效果更好,因此,在X线平片应用的基础上,应用CT诊断,可以提高检测正确率,随时检测患者病情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丰富正确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骨肉瘤;CT诊断;正确率
骨肉瘤即成骨肉瘤,又称为骨生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骨转移恶性骨肿瘤疾病,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主要为骨转移及肺转移,11~20岁青少年骨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往往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比例为47.5%。其次,21~30岁青年的发病率仅次于青少年,占发病总数的比例为28.7%。该种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也就越低[1],且该疾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例为1.7:1,全身任意一处骨头都有可能发生骨肉瘤病变,主要发病于长管状骨的干髓端,股骨下端或者胫骨上端为骨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2]。现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35例病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学研究分析。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2006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35例骨肉瘤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学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男女患者比例基本接近1.7:1,35例患者年龄介于13~67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6.7岁,30岁以下患者22(62.86%)例,30岁以上以及60岁以下患者为11(31.43%)例,60岁以上的患者共计2(5.71%)例。临床诊断结果显示,35例患者病程为1个月~2年之间,病变部位在肱骨上段、肱骨下段、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的发病率分别为10.25%,10.25%,41.03%,30.77%,7.69%,该诊断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1.1 扫描方法:
1.2.1 X射线检测
X线对患者患处四肢正侧位进行检查,爱克发CR图片处理。
1.2.2 CT检测
采用东软—飞利浦双排螺旋CT机,层厚2mm,层距2mm,局部做1mm薄层扫描,骨窗使用窗宽1600HU,窗位500HU,软组织窗用窗宽350HU,窗位40HU,电压120KV,电流160MA;先平扫定位,然后CT,平扫及增强扫描。
2结果
2.1骨质破坏
对35例患者X线平片检测结果显示,CT检测相较于X平片检测更为灵敏。X平片检测结果准确率显著低于CT诊断结果。CT诊断结果显示,35例骨肉瘤患者骨质均已破坏,骨髓腔脂肪低密度区均已被软组织密度取代,且骨髓内可见到斑片状瘤骨。
2.2骨膜反应以及Codman三角检测结果对比
X线平片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中有33例患者发生了骨膜反应,占总比例的94.29%,骨质破坏程度继续加重,骨膜反应类型分别为平行类型患者6例,花边状患者10例,针状患者5例,Codman三角状患者11例。CT诊断结果显示35例患者有32(91.43%)例患者出现了骨膜反应,并且有16例患者皮质出现了不规则变薄现象,20例患者骨皮质呈现出虫蚀状破坏状态,Codman三角检测结果出现骨膜反应突然中断的现象,且骨膜反应中断处填充满了肿瘤组织。
2.3软组织肿块
X线平片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中13(37.13%)例患者出现了软组织肿胀,其中4例患者周围软组织出现了肿胀;9例患者软组织部位出现肿块。CT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检测出患有软组织肿块,肿块类型分为球形以及环形包绕于皮质周围,而且CT诊断结果所示肿块部位及范围更加精确。
2.4瘤骨发生率
X线平片诊断结果表明35例患者中瘤骨患者占42.86%,共计15例。骨瘤类型以云絮状以及放射状瘤骨为主,每种类型瘤骨患者分别为9例及6例。CT诊断共计31例患者可观察到肿瘤骨,占所有患者比例的88.57%。
2.5患者确诊率
X线平片检查结果显示29例患者基本确诊,其中共有6例误诊病例,其诊断结果正确率为82.86%。CT诊断结果显示,4例患者为误诊或者暂时无法确诊病例,剩余31例患者为确诊病例,诊断正确率为88.57%。
3讨论
X线平片检测结果显示,骨肉瘤是一种由于瘤细胞直接生成骨样细胞或骨质的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骨,其中股骨发生概率最高,胫骨次之。该病常见于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呈现出降低趋势。骨肉瘤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骨肉瘤即在原先所患骨科疾病的基础上引起的癌变[3]。X影像学诊断结果表明骨肉瘤主要发生于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分,松质骨呈小斑片状骨质破坏,皮质边缘示小儿密集的虫蚀样破坏区。X影像学诊断的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的肿瘤骨是骨肉瘤本质的表现,影片下骨瘤呈现云絮状、斑块状、针状、等大小形态各异的形状。这可能与肿瘤性软组织发生钙化有关。若X影像下检查可见软组织肿块,则表明肿瘤已经蔓延到骨外软组织区。且在X影像下可发现骨肉瘤可引起各种形态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
根据X影像学特征,骨肉瘤可以分为硬化型、溶骨型、混合型三种类型。CT检测结果中,骨肉瘤以溶骨型为主,表现为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和骨皮质内表面的侵蚀或者骨皮质全表面的虫蚀状、斑片状甚至大片的缺损。同时,骨质增生在CT影像学检测下则呈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及骨皮质增厚。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可有明显的强化,使肿瘤与瘤内坏死灶的区分变得较为清晰。有时CT诊断下骨膜反应呈与骨干表面平行的弧线状高密度影并与骨皮质之间有线样透亮带。CT诊断可形成较为清晰的呈现患处横断面像[4],且CT诊断具有相对较为优良的骨髓密度分辨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X诊断的不足,清晰的影像可清楚地显示肿瘤范围、大小及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5]。
骨肉瘤应与骨转移瘤和化脓性骨髓炎鉴别:(1)骨转移瘤发病年龄较大,好发于躯干骨和四肢长骨骨端,长为多发灶较少出现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2)化脓性骨髓炎的骨质破坏是有规律的,早期骨破坏模糊,新生骨密度低,骨膜反应轻,晚期骨破坏清楚,新生骨密度高,骨膜反应完整,而骨肉瘤则相反,新生的骨质又被破坏,骨膜反应不是趋于修复而是继续破坏;骨髓炎早期有广泛的软组织肿胀,晚期消退,而骨肉瘤则是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块。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骨肉瘤诊断的正确率,应将CT诊断以及X线平片诊断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的诊断,CT诊断应建立在X线平片平片诊断基础之上,CT诊断在骨肉瘤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CT诊断可以确诊患者的病灶,另一方面CT诊断可以更加细微的观察患者肿瘤的结构以及组织变化,影像资料相较于X平片诊断更为精确。可于术前准确清楚检出半段骨肉瘤的部位,大小,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等,此外CT诊断对于骨肉瘤的早期定性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云洪,马良,史宏璐.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3):511-517.
[2]陈和平,龙德云,陈明安,等.恶性胸骨肿瘤CT诊断价值临床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485-488.
[3]王铁才,张皓,王瑶,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4177-4180.
[4]林建洪,李仰康,等.黏液型脂肪肉瘤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0):1563-1567.
[5]张莹.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60-62.
关键词:骨肉瘤;CT诊断;正确率
骨肉瘤即成骨肉瘤,又称为骨生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骨转移恶性骨肿瘤疾病,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主要为骨转移及肺转移,11~20岁青少年骨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往往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比例为47.5%。其次,21~30岁青年的发病率仅次于青少年,占发病总数的比例为28.7%。该种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也就越低[1],且该疾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例为1.7:1,全身任意一处骨头都有可能发生骨肉瘤病变,主要发病于长管状骨的干髓端,股骨下端或者胫骨上端为骨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2]。现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35例病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学研究分析。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2006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35例骨肉瘤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学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男女患者比例基本接近1.7:1,35例患者年龄介于13~67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6.7岁,30岁以下患者22(62.86%)例,30岁以上以及60岁以下患者为11(31.43%)例,60岁以上的患者共计2(5.71%)例。临床诊断结果显示,35例患者病程为1个月~2年之间,病变部位在肱骨上段、肱骨下段、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的发病率分别为10.25%,10.25%,41.03%,30.77%,7.69%,该诊断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1.1 扫描方法:
1.2.1 X射线检测
X线对患者患处四肢正侧位进行检查,爱克发CR图片处理。
1.2.2 CT检测
采用东软—飞利浦双排螺旋CT机,层厚2mm,层距2mm,局部做1mm薄层扫描,骨窗使用窗宽1600HU,窗位500HU,软组织窗用窗宽350HU,窗位40HU,电压120KV,电流160MA;先平扫定位,然后CT,平扫及增强扫描。
2结果
2.1骨质破坏
对35例患者X线平片检测结果显示,CT检测相较于X平片检测更为灵敏。X平片检测结果准确率显著低于CT诊断结果。CT诊断结果显示,35例骨肉瘤患者骨质均已破坏,骨髓腔脂肪低密度区均已被软组织密度取代,且骨髓内可见到斑片状瘤骨。
2.2骨膜反应以及Codman三角检测结果对比
X线平片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中有33例患者发生了骨膜反应,占总比例的94.29%,骨质破坏程度继续加重,骨膜反应类型分别为平行类型患者6例,花边状患者10例,针状患者5例,Codman三角状患者11例。CT诊断结果显示35例患者有32(91.43%)例患者出现了骨膜反应,并且有16例患者皮质出现了不规则变薄现象,20例患者骨皮质呈现出虫蚀状破坏状态,Codman三角检测结果出现骨膜反应突然中断的现象,且骨膜反应中断处填充满了肿瘤组织。
2.3软组织肿块
X线平片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中13(37.13%)例患者出现了软组织肿胀,其中4例患者周围软组织出现了肿胀;9例患者软组织部位出现肿块。CT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检测出患有软组织肿块,肿块类型分为球形以及环形包绕于皮质周围,而且CT诊断结果所示肿块部位及范围更加精确。
2.4瘤骨发生率
X线平片诊断结果表明35例患者中瘤骨患者占42.86%,共计15例。骨瘤类型以云絮状以及放射状瘤骨为主,每种类型瘤骨患者分别为9例及6例。CT诊断共计31例患者可观察到肿瘤骨,占所有患者比例的88.57%。
2.5患者确诊率
X线平片检查结果显示29例患者基本确诊,其中共有6例误诊病例,其诊断结果正确率为82.86%。CT诊断结果显示,4例患者为误诊或者暂时无法确诊病例,剩余31例患者为确诊病例,诊断正确率为88.57%。
3讨论
X线平片检测结果显示,骨肉瘤是一种由于瘤细胞直接生成骨样细胞或骨质的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骨,其中股骨发生概率最高,胫骨次之。该病常见于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呈现出降低趋势。骨肉瘤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骨肉瘤即在原先所患骨科疾病的基础上引起的癌变[3]。X影像学诊断结果表明骨肉瘤主要发生于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分,松质骨呈小斑片状骨质破坏,皮质边缘示小儿密集的虫蚀样破坏区。X影像学诊断的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的肿瘤骨是骨肉瘤本质的表现,影片下骨瘤呈现云絮状、斑块状、针状、等大小形态各异的形状。这可能与肿瘤性软组织发生钙化有关。若X影像下检查可见软组织肿块,则表明肿瘤已经蔓延到骨外软组织区。且在X影像下可发现骨肉瘤可引起各种形态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
根据X影像学特征,骨肉瘤可以分为硬化型、溶骨型、混合型三种类型。CT检测结果中,骨肉瘤以溶骨型为主,表现为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和骨皮质内表面的侵蚀或者骨皮质全表面的虫蚀状、斑片状甚至大片的缺损。同时,骨质增生在CT影像学检测下则呈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及骨皮质增厚。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可有明显的强化,使肿瘤与瘤内坏死灶的区分变得较为清晰。有时CT诊断下骨膜反应呈与骨干表面平行的弧线状高密度影并与骨皮质之间有线样透亮带。CT诊断可形成较为清晰的呈现患处横断面像[4],且CT诊断具有相对较为优良的骨髓密度分辨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X诊断的不足,清晰的影像可清楚地显示肿瘤范围、大小及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5]。
骨肉瘤应与骨转移瘤和化脓性骨髓炎鉴别:(1)骨转移瘤发病年龄较大,好发于躯干骨和四肢长骨骨端,长为多发灶较少出现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2)化脓性骨髓炎的骨质破坏是有规律的,早期骨破坏模糊,新生骨密度低,骨膜反应轻,晚期骨破坏清楚,新生骨密度高,骨膜反应完整,而骨肉瘤则相反,新生的骨质又被破坏,骨膜反应不是趋于修复而是继续破坏;骨髓炎早期有广泛的软组织肿胀,晚期消退,而骨肉瘤则是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块。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骨肉瘤诊断的正确率,应将CT诊断以及X线平片诊断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的诊断,CT诊断应建立在X线平片平片诊断基础之上,CT诊断在骨肉瘤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CT诊断可以确诊患者的病灶,另一方面CT诊断可以更加细微的观察患者肿瘤的结构以及组织变化,影像资料相较于X平片诊断更为精确。可于术前准确清楚检出半段骨肉瘤的部位,大小,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等,此外CT诊断对于骨肉瘤的早期定性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云洪,马良,史宏璐.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3):511-517.
[2]陈和平,龙德云,陈明安,等.恶性胸骨肿瘤CT诊断价值临床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485-488.
[3]王铁才,张皓,王瑶,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4177-4180.
[4]林建洪,李仰康,等.黏液型脂肪肉瘤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0):1563-1567.
[5]张莹.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