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摸索中前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
  2017年10月12日
  地点:
  户外活动沙池区7
  年龄段:
  大 班
  投放材料:
  沙池、竹筒、沙铲、伸缩塑料管若干、各种拼接直管、三通弯管接头若干。
  自主游戏记录:
  片段一:探索材料,拼接水管
  户外区域时间到了,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有——竹筒、伸缩塑料管、直管。大家一个个拿起管子,表现出了出奇的兴趣。“咦!这些管子是用来干什么呢?”“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可以拼成一条长长的管子。”。大家一听说,高兴地跳起来……
  【评价与分析】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事物的欲望。这些管子是用来干什么呢?幼儿的好奇心被激发了。经过探索发现,这个管子可以变成一条“长龙。”这条长龙可以用来连接水龙头,一步步进行下步的探究活动。
  片段二:交流讨论,团结协作
  “哎呀!水管的长度可不够长,这可怎么办呀?”“它够不到沙池那么远,我们得找更多的管子。”沂沂看了看说。“不,不,不,我们可以一起把水管抬起来。”
  【评价与分析】
  大班幼儿比起小中班的孩子有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也有目的性和主动性。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事物的奥妙。在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流问题是“管子的长度不够长,可怎么办呢?”通过讨论分析问题,他们得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是“把水管给抬起来,拉进水管到沙池间的距离。”这样既有语言上的交流,又有行动上的团结协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片段三:摸索前行,引水成功
  现在水管的长度够了。可是宁宁一打开水龙头,麻烦又来了。“哎呀!不好了!不好了!水管漏水了。”于是,这帮小伙伴们急急忙忙地去看漏水的地方。 “咦,怎么没有水流出来?经过反复推敲。“我知道!问题出现在那个红色的插片那里!”不一会儿,水就从水龙头的这一头流到了沙池那边。“太棒了!我们把水引到沙池了!”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
  【评价与分析】
  科学探索活动是靠反复实验来验证的。水管接到沙池了,孩子们的问题来了——水管漏水了。孩子们在经过反复多角度的去感知观察思考和操作,发现了问题出现在红色的水阀插片上。在他们的不竭地努力下,终于成功的把水引到沙池。
  片段四:延续游戏,开凿水渠
  水流得很快。“婧婧,你去吧,去找一把铲子,我们挖出水沟来。”“我知道,我們现在要把我们仫佬山乡的乘龙湖给挖出来。”
  【评价与分析】
  引水成功了,孩子们就想到了开凿水渠,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把仫佬山乡的成龙湖给挖出来。他们之间有合作,“你也来挖,我也来挖……”。水渠的水根据水流的方向而动,一直延伸,他们的交流与分工后的成果非常的适宜,这是活动的高潮部分,也让他们再次体验到了沙水游戏的乐趣。
  幼儿自我评价:
  整个游戏,幼儿对操作材料十分感兴趣、非常投入,能自主动手操作探究,尝试用不同方式拼接水管来解决问题——把水管里面的水引到沙池。“老师,在活动中,我觉得拼接水管并不难。”“老师,我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要与朋友之间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句句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孩子在活动中,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快乐的体验。
  综合活动评析:
  沙和水是幼儿接近自然探索自然最好的材料,而沙水游戏,则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游戏形式。在这次科学探究活动,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投放的材料,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探究游戏的欲望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投放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如竹筒、管子,以及一些挖掘挖工具等等。特别是稀奇的可伸缩的塑料软管,让孩子有了探索的欲望,让幼儿置身于探索的行为环境中。而且材料操作性强,幼儿从材料中体现到了发现的乐趣——“这是一条长蛇”。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这个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幼儿的探索活动慢慢一步步地更加深入,获得了更多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二、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活动的参与者
  整个活动教师没有参与其中,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的身份观察幼儿,教师没有直接进行指导。教师把活动的要求目标——“把水引到沙池”,蕴含在活动材料之中,间接成为活动的引导者,不介入幼儿的探索,操作,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放手让幼儿去思考,去操作,直到最后取得成功。
  三、幼儿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活动中,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考问题——如何把水管里面的水引到沙池?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协作下,孩子完成了挑战。孩子们用科学实验中的反复推敲的办法,成功找到适宜的材料,解决了问题,活动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一步步深入探究。在活动中幼儿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语言交流密集,感受到了合作的成果,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在活动中,幼儿用语言向同伴讲述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这条长龙可以将水和水龙头相连接,把水引到沙池。”讲述自己的疑问,“如何才能将水管不漏水?”因而在描述和讨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交流自己的探索,操作过程和方法。不仅获得了情绪上的体验,而且在语言交际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其次,大班的幼儿的合作取决于遇到相同的问题和兴趣爱好,在合作中体验到与同伴合作带来的好处。孩子们他们共同的问题是我们一起去搭水管;我们一起去引水;我们一起去挖水渠。每一件事情都是他们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表现,最后幼儿在合作上看到了成果,成功引水。
其他文献
《組合》
期刊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工具之一,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又如何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对于出现的诸多问题谈谈自己的管规之见,仅供广大小
期刊
有人说,一个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虽然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平时要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但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但让学生佩服却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要知道,学生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其实,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
期刊
众多的学生、家长、教师对理想的师生关系的企盼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大家共同期望的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有所沟通的。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  (一)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一想学生。要与学生多交流,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在与学生关系的处理上应做到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家长形成对孩子教育孩子指导方法的科学认识体验过程,在有效指导、合理引导的实践过程中,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分析,帮助家长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3.在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实践。  教
期刊
一、学校管理意识浓厚,法治观念淡薄  中国历史上教师的经济地位并不高,但是由于长期的政教合一,官师一体,教师的政治地位很高。在民间,天地国亲师并列,教师与天地国亲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因此,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也很高,即所谓师之所存,道之所存。这样,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传统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即俗话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这种观念下,教师主要是通过管理来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潍坊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进行调研,得出结论: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与2018年山东省高考改革接轨,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接轨。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推广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模式,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推动体育选项教学改革,使学
期刊
2008年,暑假开学没有几天小城又打人了,小城同学是湖南人,父母离婚,母亲改嫁到广东,后来父亲因偷盗被判刑,他不得已投靠母亲。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他和同学们格格不入,这次打人的原因是:他不小心踩了一个女生的脚,这个女生骂他“带灌子”(土话:母亲改嫁带来的男孩,有歧视之意),他觉得受到侮辱,就打了那个女生。我通知他中午放学到办公室,他认为我也会像其他班主任那样,让他站好、批评、指责,然而事实并
期刊
【设计思想】  此课的指导思想主要就是“板块式”教学法。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块”,即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并列而又步步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板块思路为四个步骤:诵读——品情——赏句——背诵——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掌握名句鉴赏的重要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情感
期刊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完整简要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我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2.引导学生简要地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愿望。  3.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认真、努力地听,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地说。  4.培养学生的说话和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教学重点  1.乐于与别人交流“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