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中的美育教育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观察,发现语文中的美
  中国的语言文字,从一点一捺,到字的间架结构,从一个词的运用到一篇文章的结构,无不体现语言文字的美。但作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不强,缺乏鉴别能力,有时往往见丑事容易,见美难,甚至美丑不分。因此,对于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从每一个字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把字写得结构合理是美,把词用得恰当得体是美;描写鲜艳的花朵是美,描写飘零的落叶是美;发自内心的感叹句是美,强调感情的排比句也是一种美。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语文中的每一处,就不难让学生发现语文中的美,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去更多地感受这种美。比如,在教学生写“木”字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怎样能把这个字写得更漂亮?学生通过观察得出: 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不要把横竖的交叉写成字的中心,横要写的偏上,得到这些简单的结论之后,我继续引导:观察撇和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得出:撇和捺是对称的。我鼓励了学生之后,进一步解释说:“中国的文字,有很多地方都是对称的,撇和捺就像两条腿,如果不一样长,就成了跛子,当然就缺少了美感。我们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都要仔细观察,字的哪些地方要写的对称,要把每一个字写得美,要成为写字的艺术家。”正是这样从最基础的引导观察,让学生不断发现了字的结构美,让他们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写字当成了美的创造。充分享受了文字的美。
  学字是这样,词语的教学也是一样。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让学生充分读过之后,拿笔划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句话。学生纷纷动笔,对于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然不难发现他的优美之处,学生读过自己找到的句子之后,我进一步启发,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美,这样引导学生认真推敲,发现词语运用的美妙,以至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不仅发现了美,而且试着运用美,自己创造美。
  二、调动多种感官,体会语文中的美
  中国的语言文字,写时的重重叠叠,读时的抑扬顿挫,都不失为美的创造和享受。在教学语文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和体会语文中的美。在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我查找了桂林山水的图片和录相在给学生范读的时候,边放录相边伴着优美的音乐,再配上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学生很快被桂林的美景所吸引,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情境当中,漓江水的静、清、绿宛如就在我们眼前,触手可及。学生被这种文学的美所深深陶醉。他们的眼前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耳朵听到了优美的音乐,品味着华美的词语,他们怎么会拒绝这美的享受,他们怎么会不热爱美的文学,他们沐浴在美的阳光雨露之中,尽情徜徉在美的海洋,尽情体会着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进而让他们美美地读上几遍,有谁会不被语言的优美所折服。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且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苏轼也曾提过“三分诗,七分读”,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文中的不同的内容和风格,指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和韵味:或慷慨激昂、豪放悲壮,或凄凉哀婉、低沉感伤……选入课本美文佳句,一字一句都耐得起精品细嚼,更留满口余香,醇美无穷。
  三、充分发挥想象,创造语文中的美
  美术是通过视觉给人以美感;音乐通过听觉给人以美感。而语文中的文学作品,则具有更广泛的综合性。它赋予学生更为广阔、丰富的想空间,也更能寄托思绪。发现了语文中的美,体会了语文中的美,可有时,那种余兴未了的感觉会使学生有种创作的欲望。这时就需要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学习了雨点儿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使万物复苏,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此时,我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出雨点儿过后的世界。孩子们兴致很高,纷纷画出了绿草红花,杨柳小桥等。他们把语言文字的美理解成了更具体的事物,是对语言文字的另一种诠释。他们因美的语言创造了美的画面。
  此外,写作也是对语言文字美的一种创造。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时,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审美对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地联想,进行再创造思维。学生经过课内外的审美教育或美的熏陶,逐步增强了审美判断能力,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在科学地指导他们观察和体验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热情地鼓励他们写成文章,亲自来创造美,把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评判,意趣等表现在习作中,从而体味写作者创造艺术美的甘与苦。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境界,因为它能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崭新的艺术形象。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其美育过程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领悟、理解、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交易的过程。寓教于乐,寓智于美,以美育人。美,远处不在,远处不有,就看你能否发现。把握美的特征,领悟美的真谛,寓美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增强语文教学的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
其他文献
大学生被誉为是时代的骄子,在他们身上,体现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是未来国家的先进主流人才。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于这种竞争来说,身体健康状况将是这种竞争的根本。无形之中就对一个人的体育素养提出了要求。体育素养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而形成的。包含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质水平、体育行为等要素的综合素质和修养。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后
期刊
田径教学作为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们经常性进行田径锻炼,不但能培养其耐力、速度与力量等各种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提升其坚韧勇敢的意志品质。然而,随着各种休闲性与娱乐性项目被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就对学生们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发展成为大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与之比较,田径项目具有突出的枯燥性与困难性,由此而导致大学田径教学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此,加强大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
期刊
一、引言  高校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口译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而日显重要。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从没有口译课程的设置到今天都将口译课视为核心课程。这个巨大的变化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同时对口译教学的日益重视也提出了对口译教学的更高要求。就目前的在杭高校而言,口译课已经成为了其英语专业必设的课程,而对于MTI专业而言口译更是必选的重点课程。除了学校、学院对英语口译教学更加重视之外,
期刊
《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是采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以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资料,模拟会计操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基于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会计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强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实践性教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好《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教材  实训教材直接决定了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大多数实训教材的编写体系都是采用模拟某个企业一段时期内经济业
期刊
在教学讨论中,有些教师反映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总是感觉学生的写作内容枯燥,题材也狭窄。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或者摘抄的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总结如下:  一、家校联手,共同培养孩子读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和家长沟通,正确引导家长,向孩子们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好书。多数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经常在睡觉前让家长给讲故事。伴着故事长大的孩子就是喜欢读书的孩子,喜
期刊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教就是要达到不教就学会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时间,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一、阅读教学的基础——指导“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由此可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
期刊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并积极参与到健身的活动中去。因此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全面而有效的健身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以达到身心健康、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更佳效果。  一、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是一项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平均0.2秒完成一个来回、变化多趣味性强。项目所需设备比较简单、投资
期刊
那如何在复习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升思维呢?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复习中,我和学生一起努力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建立答题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对所
期刊
一、形体课的缘起和概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形体美,以提高自己的气质和风度。特别是在高校中,大学生们作为时代的骄子,对于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追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运动,来锻炼身体,塑造形体,达到一种内外兼修的效果。鉴于此,全国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形体训练,经过简单的徒手体操,基本功训练,基本形态控制练习以及舞蹈,
期刊
现代汉语里单独的“这”、“那”或由“这”、“那”后边加其成分构成的词,一般会译为this/that, these/ those, here/ there,但有时却不宜译为this, that等,而应译作定冠词 the,特别是在后面的名词跟有一个限定性定语时,或者可译为such/so等。本文将总结这些情况,加以具体例子进而得出结论。根据我们对“这”、“那”两个系列词语用法的调查,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