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准确抓住科普类说明文的主旨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UnA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考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和词汇量不大,科普类说明文相对较难。而主旨大意题本身又是考生最畏惧的题型,所以很多时候,考生对科普类说明文的主旨题都是瞎蒙一通。笔者现在把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谈一谈,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笔者在科普类说明文中发现,一般的科普类说明文整体可分两部分。我把它们称之为finding(结论部分)和 experiment(实验部分或如何得出结论的过程)。主旨大意题的答案一般由finding部分而来,finding通常在第一段中。我们可通过一些练习来验证这种方法。
  [例1]2010—2011学年《学生双语报》第33期阅读B版B篇:
  Scientists recently reported on a disgusting new idea for human health: The ground-up brain of cockroaches, they say, may help fight infectious diseases.
  …
  The scientists decided to study insects after noticing an interesting pattern. Some soldiers who came back from the Middle East were sick with strange infections—but locusts(蝗虫) from the same areas were infection-free. Locusts are types of grasshoppers. The scientists started to wonder how insects that live in unclean places manage to avoid infection.
  To find out, the researchers ground up different parts of locusts and cockroaches and put the mixtures in Petri dishes with types of the harmful bacteria. Ground-up tissue from cockroach and locust brains and locust nerves, however, killed almost all the harmful bacteria—nearly 100 percent. That means that the bug brains and nerves must contain chemicals that kill the bacteria.
  …
  问题: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__.
  A. cockroaches ate nasty animals
  B. cockroaches could be good medicine
  C. cockroaches bring new infectious diseases
  D. cockroaches can be good to the environment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段就是finding,一个新发现的结论;后面的段落为experiment部分。所以答案是B。
  [例2]2010—2011学年《学生双语报》第33期阅读C篇:
  A new technique that lowers blood pressure by blasting the kidneys with radio waves could “revolutionize” treatment, a study claimed yesterday.
  …
  问题: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A promising study on radio waves.
  B.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heart attacks.
  C. High blood pressure can be cured by different drugs.
  D. High blood pressure can be treated with radio waves.
  答案是D。
  [例3]2010—2011学年《学生双语报》第36期阅读A篇:
  Polar bears, considered doomed if the Arctic sea ice continues to melt, have a fighting chance at survival if humans cut back on their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
  问题: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Arctic ice will disappear in less than a decade.
  B. Arctic sea ice is important to polar bears’ survival.
  C. Ploar bears will soon disappear if the Arctic sea ice continue to melt.
  D. Ploar bears can survive if humans reduce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答案是D。
  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可以发现:科普类说明文主旨大意题的答案一般可以在finding部分快速找到。在第一段我们通常可以找到 A study / scientists... reported, claimed, showed, proved... 等关键字眼和表达,它们的前或后就是finding(结论部分),即科普类说明文主旨大意题的答案所在。
  (作者单位:江门开平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蒋小青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2013年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与以往相比算是打破了常规,以前几乎是隔年难易交替,因为去年试题比较容易,因此多数人预测今年会很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年和去年相比难度相当,中规中矩,没有偏题怪题,一切在考生把控之中.保持稳定和注重创新是广东高考数学试题近10年的一贯风格,今年也不例外.有很高度区分度,而注重通性通法考和以能力立意是这份数学试题的显著特点,函数题依然是今年
期刊
水既平淡却又神奇.水可随就器皿的外形而任意改变,然而形虽变却积不变.  下面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P63B组练习第4题为例,解读由于容器的倾斜而引起的水的相应变化,来品味“智水任方圆”在立体几何中的内涵.  一、课本题目  如图,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容器ABCD—A′B′C′D′内灌进一些水,固定容器底面一边BC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面五
期刊
集合问题,看似细小,实则关系甚大,它既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和数学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又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但很多考生却没有把准集合问题的“脉络”,在解题中常常存在思维“瓶颈”:没有读懂该问题的集合语言,缺乏对集合语言的转化.无独有偶,今年广东高考文理压轴题第(1)问都与集合有关,本文结合今年理科压轴题第(1)问为例,深入分析其问题“脉络”,突破其思维“瓶颈”——集合语言的转化,以期让下一
期刊
分类讨论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思想之一,然而, 这种数学思想对于考生来说,一直是他们的“软肋”,具体表现在: 缺乏分类讨论的意识, 不知道分类讨论的标准,不能合理地分类,有时重复,有时遗漏;有时分类太多,或者太繁,最后求解不完整;或者消耗时间过多,导致效率很低.以上的种种表现,都是由于考生没有认清含参问题分类讨论实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思想. 事实上, 并非所有含参数的问题一定要分类讨论,
期刊
(一)  根据2012年全国18套卷分析得知,考词语辨析的越来越少,就算是广东卷,一题词语题里,成语与现代汉语实词各占半壁江山。考词语题目时候都不用二选一的形式,而是采用判断的形式。但无论怎么变,它仍属于词语辨析,因为要判断的词语某个程度上是和其他词语有混淆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判断而已。既然仍属于词语辨析,在此,笔者就结合2012年的词语辨析题教大家如果辩词实词。  1. 抓相异词素。  用于
期刊
2014年的高考已经结束,数学试题已在人们面前亮相.通过仔细分析、全面调查,我们会发现本套试题不追求解题技巧和试题难度,而关注能否体现考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创新兴趣;不考查单一的如何解题,而关注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规律的总结;不考查就事论事的回答问题,而关注考生思维的发散与创新;不仅仅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注考生能发现什么问题?利用什么结论?最终能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一套基础技能融一
期刊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政治学科的首要能力,是其他三项能力得以表现的前提。获取和解读信息,实质上就是审题。而审题,包括审读设问和审读材料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最好的顺序是先审读设问,再审读材料,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审读材料,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准确获取和解读设问的信息  审读设问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读设问时要注意9个限定,而且,要用符号把9个限定在设问中圈划出来,这样,才能刺激眼球和神经,使解
期刊
【例题精选】  1.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
期刊
【例题精选】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儿时看戏,我一听到台上的锣鼓响,尤其听到前面大人们的叫好声,就会急得跳脚,矮人看戏,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B. 下周轮到我们班升旗,我把发言稿送交政教科审查,等我拿回我的发言稿时发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修改笔迹,稿件已经被改得体无完肤了,没有几句话是我自己的了。   C. 上一个赛季,湖人队战果累累;孙悦虽然加入了湖人队,但是他在
期刊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在高考中亦是考查的热点内容,常以解答题在后三题出现.而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为既能考查考生对数列概念与性质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考生对数列特征的抽象概括能力,便当仁不让在数列考查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翻看历年广东高考试题,几乎均能看到对数列通项公式求解的考查.下面通过分析2011年和2012年广东高考对数列通项公式的考查特点以及解决方法,归纳出两种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通性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