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之途径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的时效问题一度引起众多教师的热议,从小学到高中,历时数载,很多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方面收获甚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越来越凸显,而人文色彩却被无端的漠视。为了追求好成绩,教师总是强调机械训练,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虽然心中有怨气,却不得不埋头苦干。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对语文了无兴趣,致使语文教学遭遇瓶颈。
  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古人一语中的,当头棒喝,直截了当指出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孔子又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又无疑为解决现今教学开出了一剂良方。学生一旦“乐知”兴趣被激发,效果事半功倍就在情理之中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教师要提高并完善自我,张扬个性
  一个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很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这舞台上演员演得精彩不精彩,教师责无旁贷,应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有赖于张扬的个性。张扬的个性很容易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让学生由好奇进而产生乐学并迫切模仿的欲望。那么,如何促使语文教师个性得到张扬呢?
   首先是教师应自我磨砺,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应适当吸收哲学、科技、教育理论等营养,有意识有重点地转移到教学领域中,通过实践去检验。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常反思,解剖自己,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师表”形象感染每一位学生。另外学校要重视并尊重教师的个性,大力提倡学习,弘扬百家之长,营造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以真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善于运用赏识的目光和言语激励学生
  梁启超说过:“用情感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磁便引多大份量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积极融入情感,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信念。
  首先,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赏识。赏和识,前者重情感,后者讲理智。所以,赏识教育是情感的教育,以爱心、耐心、期盼、宽容、理解等为内涵。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为了学生一切,小而言之则是师德建设的需要。赏识是爱,它的魅力在于使孩子在轻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境中,满怀激情、满怀信心地学习文化知识,异乎寻常地掌握本领。对于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也许是回答老师的提问大胆有力,也许是班级卫生大扫除时不拈轻怕重,也许是家庭作业字迹清晰工整,老师都可以及时地加以表扬,要相信每一个细小的赞扬,就有可能孕育一次惊人的蜕变。
  其次,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使你的学生基础再差,你也不要漠视他的无足轻重的优点,高高地举起鼓励的大旗,让这面大旗永远地给他支撑起前进的风帆。夸美纽斯曾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面对学生犯错,有些老师动辄出口伤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不再有所追求,形成逆反心理。好的做法应先了解学生的想法,松弛学生的心情,缓解抵触心理,这样无疑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将来进一步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互动和合作让课堂展现迷人的风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不是教师的唱独角戏“讲”堂,而是众生切磋提高的“学”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 “组织者”“赏识者”“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充分彰显教学中的互动环节,让语文课因开放而”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因踊跃参与而“动”起来,在讨论中颠覆了传统。当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也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有些教师错误地以为课堂花样越多、气氛越热闹,师生互动的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这类课从表面上看起来气氛活跃,而事实上被活跃气氛掩盖下的是学习内容杂乱,组织松散,效果极差,于是乎教育被表面化,陷于了浅薄和贫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强调学习共同体中各因素的互动合作,注重对小组团体评价。合作学习不只是随便把学生从形式上编成小组,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并提高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所以把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又照顾了学生的不同个性,既无限释放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可谓收效颇丰、不一而足。
其他文献
面对现在考试的形式,作文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体现一个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写作和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考场作文与竞赛作文、与周记等的区别   竞赛作文比较讲究文采,对于主题表达不是那么强调,对于题材要求也很模糊,也就是比较随
期刊
“留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提供学生独立体验与思考的机会。  一、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留白艺术  1、课堂需要 “留白”首先在于语文科的文学特点。  就如同中国画,在一枝梅、一茎
期刊
在我们平时的学生作文里总能看到一些作文内容是假、大、空的现象,学生的笔下模仿痕迹过重,缺乏创造力和真情实感。而作文的成绩恰恰就决定了语文的成绩,很多学生和家长也因此而感到头疼。如何写作文也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下面就此谈谈我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  一、恰当的写作方法指导  我们在平时教课的时候就应该教给学生常用的表达技巧:比如一些写作手法有: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
期刊
如何在新的背景下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认真落实“三五X”教学策略,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在现在实行课改的背景下,再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老式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经过时了。根据我的调查
期刊
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作文的写作,是中考的重头戏,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因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我个人认为,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从三方面入手,即读、说、写。读是收集材料吸取营养的过程,说是消化运用材料的过程,写是说的进一步深化,是把生活语言变为文学语言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应将写作能力的培养渗入到课堂上。  
期刊
作为衡量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成败的一个尺度——评“先”选“优”,在一年一次的评选过程中,孰“先”孰“优”?这个话题教师们都很敏感,谈论得也最多,说白了——这既关乎“名”又关乎“利”(连续三年考核为“优”,可以晋升一级工资),谁又能漠然处之呢?可是评选名额少之又少,不可能人人都评上选上。因此,学校对此项评选工作要慎之又慎,做到合理公正,不能徇私。否则将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期刊
智慧教学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来实现语文智慧教学。  1、有效进行新课导入   ①解析标题,直奔主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包含丰富的信息。是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教学《登泰山记》,我从文章标题引入,引导学生捕捉标题的重要信息。通过读标题,学生很快明确:这是一篇游记,重在写泰山的景色。把握了游记这一文体后,我因势利导,进行追问:既然是游记,那么学习本文,
期刊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文章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课堂实施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本文结合笔者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作初步探讨。  1、倡导自主学习,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要在保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期刊
一、以读为本的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识字、写字,运用多种方法和游戏来巩固,甚至很多老师开始关注汉字的文化,可以说在识字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和识字平分天下的阅读却被很多老师冷落,事无巨细地剖析课文,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对于教师的传授毫无选择地装.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问题,千篇一律的回答,最终的结果却是抹杀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