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探究,有效互动,让课堂更鲜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u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为主,互动共享”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智能的不断发展创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此过程中,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重难点让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规律让学生自由寻找,结论让学生试着概括,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基于对学校课题理念的认识,我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构建“以学为主,互动共享”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特色的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逐步习得方法,使师生共同发展成为最终目标。下面就以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来谈谈个人对构建“以学为主、互动共享”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特色的初步实践做法。
  一、放收结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切忌面面俱到,教师不妨“懒”一点,不妨“粗”一点,多留些空白给学生。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凭借旧知去探索
  新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去摸索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知不足,从而更努力地去学;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活自身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能自然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从而不断进步。《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文包诗”的特点,在“借助课文,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已有学习文包诗课文的经验基础上找到与诗歌对应的句子,之后与同伴合作,利用文中的语句推敲关键的字词,最后加上自己个性化的感悟也就一步步理解了诗歌的含义。在“读透古诗,感悟诗情”的环节中,孩子们就是在“读”“画”“悟”“品”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循序渐进地读出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之后在“放”的基础上提升,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课文是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总结出“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由“放”到“收”,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这过程中既理解了内容,也掌握了学习的好方法。
  二、适时而导,学生有效探究新知。
  开放互动的课堂需要老师的放手,但决不是撒手。教师要在关键的地方扶助一把,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善诱则通,善思则得。只有把教师的“诱”调谐到学生“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活。教师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助”在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把握中心等“点睛”之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要学生根据以往学习“文包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的,此时他们对于用课文中的语句帮助自己理解诗意的方法有了朦胧的感悟,但仍不明朗。如果直接放手,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能是原地踏步走。这时教师就要伸出“手”来扶一把,引导学生们一起分享、总结出学习的好方法:读课文,画出帮助理解古诗的有关语句;再画出的语句,推敲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意。有了这巧扶,才能有后面的妙放,学生们才能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探索新的知识,理解诗意也就能顺利进行了。
  三、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共享交流的课堂中,教师不但要与学生一起“释疑、解惑”,而且要抓住契机引导他们质疑。勇于质疑是主动探究、刻苦钻研的内在动力与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发问,才能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在现在的小学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只是囫囵吞枣,根本没有系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实质内涵,对文中的内容缺乏细细的体味与咀嚼,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由此看来,我们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抓住疑点,深入探究,结合已有的知识建构解决问题,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中有看景、话别、目送三个场景,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都流露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些细节描写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文中景色描写不多,但也都寄托着两人的深情,在学到“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个句子时,教师就要诱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质疑:这里为什么要写景呢?为什么偏偏就写杨柳和沙鸥呢?通过全班学生的探究交流,豁然开朗: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沙鸥在许多诗人的笔下也是好友相伴的象征。原来这里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景中寄托着依依惜别的浓情。
  四、互动评价,及时关注学生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当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课文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为其增加动力,也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评价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通过评价让他们认识到原来观点的不足,或者是让他们关注某种思想方法。在理解诗意的时候,教师就有意识地创设了互动评价的平台。教师鼓励学生评价:你觉得他的理解是否恰当?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前一个学生形成互动,同时也和其他同学、老师共享了他学习的成果。如果赞同其中的某一点,前者在师生的认可中会意气风发;如果提出了异议,也会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分析,共同致力于真知的探究中。这样的评价是多向互动的,是互相促进的,教师有了这些信息的反馈也可以及时地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
  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下,评价的后续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在于如何抓住合适的契机,也就是教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点评他们的学习情况。
  笔者认为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的多向互动,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共享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以及情感、体验、价值观等,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
  【作者单位: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从生活中引入,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中去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课堂活力  “兴趣是最好
小学生性格好动,自制力差,个性强,自我意识淡薄。对数学教师来说,使小学生把上课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上还是有难度的。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思想各方面快速成长的阶段,
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目前的知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更为突出,创新精神也是不能替代的。想要培养整个社会的创新精神,要从培养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始。想要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开始。  一、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教师要是可以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高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每年春季开学以后,随着天气变暖,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最后尽然昏昏欲睡,这就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的“春困”现象。“春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障碍,也是困扰许多教师多年来要急于解决的问题。“春困”现象在小学中高年级时常会出现,而低年级尤为突出。  一、“春困”现象的原因  1、生理季节反应。资料显示:“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
<正> 秦始皇死,二世即位。赵高又杀二世,立秦王子婴。子婴不满赵高专权,杀赵高。随后,刘邦攻咸阳,子婴投降。项羽入咸阳,杀子婴。秦王子婴是什么人?《史记·秦始皇本记》说是二世兄子。此说影响甚大,后世学者莫不从之。如范文谰《中国通史》、郭沫若《中国史稿》及近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南开大学刘泽华等著)皆从是说。然而,这个说法是很可疑的。可疑的原因不仅是司马迁对子婴有不同于此的第二种说法(详后),而且此说本身也经不起推敲。
【正】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政府名存实亡,北中国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军和地主武装激烈的阶级斗争,转化为统治阶级内部各个军事集团争夺农民起义果实的混战。当时北方主要存在
聋儿康复教育工作一直都是我国残疾人事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关于人工耳蜗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起步比较晚,所以与之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有限,而且缺乏在汉语语言环境中的聋儿康复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我国提出了2015年要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不仅为聋儿享受康复教育提供了权力保障,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聋儿康复教育的进步。   近年来,通过聋儿康复教育
<正> 清雍正、乾隆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禁锢的时代,嘉庆、道光以后,国家内忧外患迭起,清廷在政治上、经济上日趋衰落,具有改革思想的政治家和学者因而兴起。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实为具有启蒙思想的明星,在他们以前则有章学诚为其前驱。章学诚不仅是著名的史学评论家,而且是启蒙思想家。过去学者对他的启蒙思想论述的不多,因此,本文着重论述章学诚的哲学思想及改革思想。
美术绘画课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既是儿童戏剧的导演又是演员。”一节美术课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执教者如何选择、安排教材与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就像一道数学题有多种解法一样,一个教学内容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