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体肌病12例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杆状体肌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

方法

采用肌肉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电镜技术观察12例杆状体肌病患者病理特点,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

在本组12例杆状体肌病患者中,7例为先天轻症型,表现为下肢或四肢无力起病,病程进展缓慢,呈良性过程;3例为儿童起病型,均表现为下肢无力,病程持续加重,有肌萎缩现象;2例为成人起病型,双下肢无力起病,累及上肢肌和延髓部肌肉,进展较快,肌萎缩明显,1例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狭长面容、双侧弓形足等发育畸形,血清肌酸激酶值正常或稍高,肌电图提示为肌源性损害。在所有患者的肌肉病理切片中,有半数以上肌纤维均出现成堆的杆状体结构;Ⅰ型纤维占优势并呈萎缩现象,且杆状体均出现在Ⅰ型纤维中;改良Gomori染色时杆状体结构最清楚;电镜观察到部分肌原纤维发育不良,如肌丝断裂,排列不整和肌原纤维粗细不一,肌原纤维Z线细小、不规则或消失;大量电子密度高的杆状体结构主要出现在肌膜下的肌核周围,少数在肌纤维中央;高倍电镜观察到杆状体结构实际上是肌原纤维中的一段,只是密度很高,但也可是一块无结构的高电子密度体。

结论

本组具有3个类型,成人型病情较重,半数以上肌纤维出现杆状体成堆是诊断的关键,电镜有助于确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例MB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和随访情况。结果6例患者MRI检查均表现为胼胝体肿胀及T1WI等或低信号,T 2WI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示弥散受限。其中例1、例4和例6以急性意识障碍起病,CT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是否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方法以GBS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情高峰期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制定的肌力测定法总分作为GBS患者病情等级评估的标准,将患者划分为轻、中、重型。GBS高峰期血清钠值<135 mmol/L作为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GBS患者低钠血症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对GBS预后的影响。结
期刊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IL23R基因3个SNPs位点(rs2201841、rs10889677、rs7517847),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78例MS患者和221名健康对照者IL23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与MS的相关性,并采用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
目的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XS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探讨CGR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作用。方法从SD大鼠中提取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将3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均采用枕大池1次注血法制成SAH模型,于SAH后立体定向经侧脑室分别注入生理盐水、空载质粒p LXSN、重组质粒p LXSN-CGRP各20μl。分别检测SAH后24 h基
期刊
目的建立多药耐药性癫痫模型,观察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表达变化从而探讨其在耐药性杏仁核点燃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100只制作慢性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模型制作成功(n=52)后用经典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进行筛选,根据大鼠对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反应区别出耐药癫痫大鼠(n=8)及药物敏感大鼠(n=8),然后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海马组织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儿童卷曲蛋白6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和测序的方法对135例NTDs患儿和135例对照者卷曲蛋白6基因编码区3个错义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827528,rs3808553,rs12549394)进行基因分型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