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门影视看国人心态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ayong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东西最能影响人的思维,什么东西最能反映人的心态,只要你观察一下夜幕时分各家各户电视里放出的画面,就会有一些真切的了解。
  
  孩子们的渴望是“无法无天”?
  
  电视一晃,女儿大叫一声:苏有朋。“苏有朋是谁?”我有点莫明其妙。女儿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连苏有朋你都不知道?苏有朋是《还珠格格》中的五阿哥。”
  《还珠格格》我还是知道的,第一部赚了大钱,现在又弄出第二部。几个少男少女天天在皇宫里飞檐走壁,又哭又笑又打又闹,格格不像格格皇后不像皇后,顶撞皇上阳奉阴违,把个皇上的爱女打得死去活来,闹得皇宫像武侠片中的小酒馆。正想着,画面上出现了纪晓岚,“纪晓岚是干啥的,这个皇上是哪朝的?”女儿说:“少问这些正儿八经的问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演小燕子的叫赵薇,演五阿哥的叫苏有朋,他们要是来咱们这,你一定要领我去签名。”
  这下可不得了,《天龙八部》刚退,《还珠格格》来也,全中国的孩子都被迷在电视机前。作业不做,吃饭无味,梦中还叫着赵薇的名字,父母老师的话一概当他放屁。父母算什么,老师算什么,人家小燕子连皇上的话都可以不听,还不是一样可爱走红吗?
  《还珠格格》热,好像是社会审美标准的一次大倒退。你问退了多远,好像已经退到了幼儿园里。胡编乱造,拿着不学无术当可爱,拿着胡闹当有趣,知道的说它是消遣,可是在孩子眼中它就是历史,就是偶像,就是学习的榜样。
  只是我们的大人们(特别是女人们)也有不少人迷上了格格。女人们幻想着像小燕子一样从江湖儿女一步登天成为皇上宠爱的格格,可以无法无天顶天撞地我行我素,可以不学习不上进整天胡闹。女人们想我们不是有下岗职工吗?我们不都在为生活奔劳吗?只要我们一朝成了格格,一切不都解决了吗?
  小燕子是蛮有意思的,那种可爱的“另类”形象深入民心。任性、刁蛮、放纵、叛逆、不喜欢读书学习、不遵守礼仪规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胆大妄为胡作非为,多像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这样生活多快乐多可爱多无忧无虑啊,可小燕子是宫廷的格格,永远不愁吃不愁穿,我们的孩子是普罗大众,学得像小燕子一样,将来怎么自立于社会生存呢?
  如今的孩子看电视,已经不看知识不看文化(也难以看到知识和文化)了,他们只研究赵薇的发型,苏有朋的身高,还有王菲的血型刘晓庆的男朋友等等。
  《还珠格格》又出续集了,女儿雀跃,我却感到非常悲哀。
  
  老百姓的寄托是开明君王?
  
  好不容易挨完了《还珠格格》,趁女儿起身去洗手间的空档,赶紧抓起遥控器换频道。一按,是重播的《雍正王朝》,再一按,是乾隆的头在晃,这一下连电视剧的名字都不知道了。
  其实,文化百花齐放,把个封建皇帝、才子佳人“放”出来走动走动,也没有什么不好。可满世界都是皇帝就让人受不了,今天是雍正,只办国事不理家事;明天是乾隆,除了和后宫的女人厮混外从不用料理国务;而昨天还有一个康熙,专门带着爱妃满世界微服私访,把皇宫当成客栈一样……
  然而国人却喜欢。国人因为痛恨腐败,所以希望有无私无畏的包青天,有一个刘罗锅这样的大臣,嬉笑怒骂中将贪官绳之于法;国人因为痛恨小官欺民,因此把希望寄托在每每微服私访又洞察秋毫的皇帝,把所有祸国殃民的官僚斩首示众;当我们的改革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深层次障碍的时候,民众又希望此刻有一个铁腕君主,像电视剧里充分美化了的雍正一样,刚正不阿,铁腕治国,横扫一切不利于改革的障碍,富强中华民族。
  怪不得有人呼吁,请朱总理做雍正而不要做商鞅。
  我们习惯于有人为我们做主——无论是大清官还是好皇帝,我们总是希望用人治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但我们想过没有,自己为自己做主,做命运的主人?而社会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要有人人遵守又行之有效的好制度,法治高于人治?
  
  引导还是迎合
  
  我一直坚信,琼瑶毁不了我们,好莱坞也毁不了我们。因为我们还有为追求艺术而奋斗的艺术家,我们还有张艺谋、陈凯歌那些严肃认真的制作在支撑着我们的品味。然而,这个观点如今看来也太乐观了,因为我刚刚看了一部让人伤心的大片子——《荆轲刺秦王》。
  没进电影院之前,我以为陈凯歌的这部大制作一定会非常精彩。没料到头发已经花白的陈大导,却开始用传奇手法书写帝王童话。他想把皇帝写成凡人,又想塑刺客成真佛,还想把赵姬写成烈女……结果是:把皇帝弄成个哭哭啼啼的娘们儿,把刺客塑成儿女情长的庸人,把赵姬描成才下秦王殿又上荆轲床的两栖情人……以这样的情节写历史,刺激当然是够刺激的,只不过太刺激了,以致于让人想起周晓文导演的《秦颂》。周晓文的秦王是个这样的人:征服天下,但征服不了高渐离的心;想子承父业,偏偏第一个出世的是公主;公主万般娇媚能干,却又成了瘫子;瘫子好不容易要出嫁了,却又先失了身……而《刺秦》中的秦王搞不清自己的亲爹是谁,母亲在后宫偷情,情人又上了刺客的床,身边的大将叛国投敌,一片接一片的刺激让你近于麻木,也就没了任何新鲜感。
  在这部片子里,赵姬是个多余的配角,然而饰演赵姬的巩俐在片头却排成第一主演。陈凯歌希望观众来看她那张有票房的脸,我们的个性大导演开始迎合观众们并不高雅的趣味,于是连带失去了个性和艺术。
  无奈的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魅力已把握不了票房的现实。雍正可以瞎编,格格可以胡闹,陈凯歌为什么不能让秦王的情人上刺客的床?看了《荆轲刺秦王》,不光是我一个人看到了一个失去了创造力的陈凯歌,向市俗口味投降的陈凯歌。这是艺术的悲哀,还是国人审美心态的悲哀?
  
  比庸俗更可怕的是后庸俗
  
  特别不是滋味地看着陈凯歌率着李雪健、王志文等大腕在记者面前鞠躬作揖,口中一路念着:“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特别不好意思地看到48岁的刘晓庆抹了几个小时的脸后对着大家做天真可爱状,“真诚无敌”地透露自己的恋爱隐私。
  说实话,我是喜欢这些大腕名人的,但我不喜欢他们以旧艺人跑码头的方式与大家相见。想必这就是港台偶像们“平易近人”的形象吧?
  追星的环境突然好起来,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
  原本是你追着哭着喊他追他,现在是他哭着喊着追你。追星族追明星,明星又追追星族,好像小狗咬尾巴,团团瞎转。张艺谋走了,来了陈凯歌一行,跟着还有赵薇、唐国强、刘晓庆……“兵团”一日日壮大,活动一天天频繁。
  想想早年,想采访张艺谋、陈凯歌、刘晓庆这样的大腕,不托十个八个圈里人,不等十天半个月,那真是妄想。你若是私自闯宫强行采访,吃一个大耳光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那时候的明星离我们太远,你看着他,就感到天上人间。而现在一下子又矫枉过正,靠拢得太亲密了一些。我知道明星也是人,也要挣钱吃饭养活自己,以前是政府养着、惯着、宠着,现在要靠市场和追星族养着惯着宠着了。可是你也不要太频繁了,今天三个团明天五个队,说出来全是响当当的名字,记者和星迷们左奔右扑顾头不顾尾,毕竟他们推销的是艺术,可是,真是艺术吗?
  追星是20世纪最后的庸俗,“星追”是20世纪末开始的时髦,然而时髦最终的结局也一样是庸俗,如果大众是难以免俗的,那么我们的大腕和明星呢?
  小狗团团转,愁也愁死人,真不知我们民众的心态和当红的大腕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成熟起来?□
  
  (编辑:赵洁摄影:魏辉)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亚洲被誉为21世纪世界的领导力量。支撑这种评价的是亚洲相对稳定的政局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但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动荡和危机成了这一地区的主题。一个四处冒烟的亚洲,正在挑战我们传统的国际环境思路……    亚洲的引人注目之处已经不再是以往高歌凯进的发展速度了。经历经济危机后的亚洲在政治层面的动荡,以及由此引发的多边变化,正在成为现实。在今年上半年,本来颇为宁静的亚洲骤然有四处冒烟的景象,传
期刊
其实我们身边一直都有沉默权的影子。"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将作为呈堂证供",这是香港警匪片里的惯用台词,这句话宣讲的就是沉默权。  沉默权,又叫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犯有罪行或有犯罪嫌疑的人,在针对司法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时,所享有的拒绝回答的权利。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背景是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沉默权的确立,曾被认为是"人类在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期刊
编者按: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空。读万卷书,是为了跨越时间隧道与古人对话;行万里路,则是为了打破空间界限与世界拥抱。旅游,正是这样一种使生命得到张扬与实现的良好途径。从策划家王志纲开始,本刊将推出一系列融旅行、观察、思考于一体的游记随笔,希望读者能有另一种阅读享受。    一座活着的古城    兔年春节,利用七八天的假期,下了个决心,携家人赴云南丽江实施了梦寐已久的秘境之旅。  游
期刊
这里说的勃列日涅夫不是别的什么人,正是1964年"宫廷政变"罢黜赫鲁晓夫后上台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主政时间仅次于斯大林,长达 18年,至终卸任,理所当然的是一位政治家,他曾提出著名的让苏联人民"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理论: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很快被理论家们论证成真理。  其实中国人大都不了解,勃列日涅夫远不只是一位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小说家。  勃列日涅夫写小说是大器晚
期刊
几个月前,应中山大学中文系之邀,龙应台在中大举行了一次关于台湾文学的演讲,又一次刮起了"龙卷风"。就在这次演讲中,龙应台再次谈到了鲁迅,并对鲁迅提出了挑战---"觉得自己的杂文比鲁迅好"。  龙应台何出此言?是不是有点目空一切?龙应台有没有受过鲁迅的影响?    你有没有受过鲁迅影响?    "这恐怕是龙应台始料不及的问题。其实,台湾的文化政治环境使得鲁迅和一大批大陆作家的作品成为禁书,直到198
期刊
我在广州的生活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广州并不是我所喜欢的城市——为着它的城市风貌:噪声、污染与杂乱;但广州却是我所热爱的城市——为着它的精神价值:那像海一般的市场包容,那像空气一样的选择自由。在我看来,广州并不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但却是文化最开放的城市。包容比金钱更重要,自由比花儿更美丽。尽管我不断地抱怨它,但它始终接纳着我,认定着我。我对广州的现状并不满意,但却经常感动于这座城市对批评的承受
期刊
在中国工作两年后,我的新加坡朋友杨准备回国。在送行宴会上我请他谈谈对中国人的看法。他说:说实话,你们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没有我们新加坡人高,但是,我发现中国人的哲学素质都很高,几乎每个人都是哲学家,这一点我们新加坡人自愧弗如。  看我大惑不解,他解释说:你们的哲学素质主要体现在你们的“口号文化”上,在中国口号几乎无处不在。像“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厂兴我荣
期刊
国人现在有个习惯,喜好搬洋人的法治样板作参照,论说法律。近两年的"沉默权"鼓噪,又是一个例子。  国人法律传统,丝毫不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官府面前低头不语。因为,不能破了"从实招来"的规矩。这规矩,是社会踏实稳定的一块基石,也是做人良心的一个最低要求。要不,良心便被狗叼走了。接下去,自己和社会都是苦果不断。直到眼下,我们还是喜好念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言外之意:"说出来吧,我们不会
期刊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对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3种观点一一点评:  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应当调整分配。因为经济困境是由生产严重过剩造成的,过剩的原因是需求不足,而贫富差距即少数人占据大量财富,大多数人手中财富有限才造成需求不足。所以主张调整分配。厉以宁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杀富济贫的平均主义思想有可能使中国社会全面倒退。我们应考虑如何把“饼”做大而不是如何切“饼”。“饼”太小,怎么切都难以让人满意
期刊
宗教是支配人们生活的一种最古老的原理和原则,但从启蒙运动之后随着理性的觉醒和科学的昌明,精神信仰受到知识积累的步步紧逼,宗教则往往被认为是“前现代”的“迷信"而屡遭批判。不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作用和重要性已大不如前,但宗教在人们生活中无疑仍是一种举足轻重的精神力量。前些年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上班高峰期制造的滥杀无辜的“沙林毒气事件”(该事件导致10多人死亡,五六千人身体受损)举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