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9538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通过“朗读、倾听、想象、感悟”,激活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实践细嚼品味和人文熏陶的和谐统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力争让文本所描绘的画面、字词所蕴含的情感在学生的脑海中鲜活起来,加深对文本人物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1.理解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教学难点】1.理解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让学生体会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教学准备】配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感受师生情
  1.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又是一个万物苏醒的季节,春风里湛蓝的天空放飞着一只只可爱的风筝,它们穿梭于云朵之间,陪伴在小鸟左右,此情此景在作者苏叔阳的眼里,会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来——刘老师。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去读读他对刘老师的深情呼唤吧!
  多媒体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作者思念刘老师的时候,眼前浮现出了刘老师让他刻骨铭心的几个镜头,那么作者究竟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飞风筝
  3.在写这三件事中,有两个事物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木棍、风筝)
  过渡:木棍支撑身体,风筝放飞理想,让我们一起与作者带着对刘老师的深深思念走进第一件事中。
  设计意图:开头的导入语能直接勾起学生对文本的回忆,再用课文中抒情的段落,导入新课,让浓浓的师生情扑面而来,快速地让学生进入这种情感氛围。随之,让学生走进故事,感悟文本,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走进故事,感悟文本,走进师生情
  1.走进第一个故事:笑谈腿疾
  (1)过渡:我不知道刘老师的左腿是如何残疾的,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经笑着说过:
  出示课件:“……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掉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侯被她甩掉一条腿的。”
  (2)指导轻声朗读这个片段。
  (3)这个片段中写到了老师的“笑”和学生的“笑”各一次,从老师的“笑着说”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由笑——酸涩——尊敬)
  (4)小结:是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让作者深深地思念着他。
  引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设计意图:从“笑”字入手,引领学生感悟这“笑”的内涵,充分理解双方的不同内心世界,再以“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这条情感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激情升华作用,让浓浓的师生情也随之走进学生的心田。
  2.走进第二个故事:旋转板书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将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圈出来,感受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
  (3)小结:刘老师心里装着的是学生,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所以他每旋转一次就——(引读):他每旋转一次,就——(引读)。
  (4)引领感悟
  ①这“心跳”里面包含着同学们什么样的情感?(指名说)
  ②我们与当时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有着同样的感受,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坐在刘老师的教室里,你想对刘老师说些什么?(引导感悟)
  设计意图:抓住细节描写感悟师生情,结合实际谈感悟体会,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圈划批注,静心默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围绕细节描写深入阅读,教师及时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走进第三个故事:放飞风筝
  (1)过渡:木棍支撑身体,风筝放飞理想,苏叔阳叔叔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写刘老师放飞风筝的过程……
  (2)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思考:文章中哪些细腻的描写打动了你,划出来,用笔留下自己的感受。
  (3)交流与引领感悟。
  (4)指导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5)过渡: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读一读课文开头,你认为作者在这里仅仅是在写景吗?(引导学生回答)
  (6)小结:对!这不光是在写景啊!分明又是在写刘老师在舒展着腰身,在吹奏生命之歌,在同白云戏耍……(诵读1—2自然段)
  (7)出示2个过渡句(3自然段、6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写法。
  设计意图:跳出文本,反思表达效果,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学生感悟浓浓的师生情之后,找出文中能打动自己的句子,结合细节描写,自主学习,明白这是夹叙夹议的写法。让学生诵读课文1—2节,明白虽未写人,但很重要,这是借景烘托、由物及人的写法。出示2个过渡句,让学生明白文章结构的严谨,从而向学生传递了写作的方法。
  4.走出回忆,进入想象
  过渡:风筝带着刘老师的理想和追求越飞越高,刘老师完美的人格在作者内心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放飞了理想的风筝……
  (1)师配乐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想象。
  (2)30年快过去了,倘若刘老师还健在,他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课件:“不见刘老师已经30年了……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走出作者的回忆,进入自己的想象空间,去深层体味人物的内在品质,学习刘老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创造力,真正融入文本。
  三、走近老师,升华情感,放飞理想
  1.走近人物。此时此刻,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学生上黑板写后,老师梳理。
  2.理解课题。
  3.让生配乐朗读苏叔阳《谢谢老师》中的一段话,深化课堂。
  4.小结:是啊!面对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热爱祖国、热爱学生、对生活充满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刘老师,老师也有一句话想对刘老师说:“刘老师,您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所有老师的典范,我们愿象您那样把所有的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学们,老师更想对你们说:“努力学习吧!顽强拼搏吧!象刘老师那样放飞理想的风筝,创造出更灿烂的人生,更辉煌的明天。”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文本,从中深刻感悟文本,再拓展阅读作者《谢谢老师》的句段,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那份感激,使学生的情感升华推向高潮,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课堂充分显现出它的鲜活性。
  四、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它写下来。
  2.推荐阅读苏叔阳的《谢谢老师》
  板书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笑谈腿疾 乐观自信
  旋转板书 热爱工作
  放飞风筝 热爱生活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我认为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数与代数领域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数与代数领域进行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1.突出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代数模型的过程  初中生的学习对象已由具体的数发展为抽象的数学符号,他们将研究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方程
期刊
当下,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很时髦的话题,提高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似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主旋律。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深深懂得,提高教学有效性要靠优化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才能实现。如果只紧抓了课堂,那只能是一句空话。众所周知,备课有问题上课肯定不成功,备课不优化怎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同时我们还清楚,即使备课、上课优化了、高效了,可是教学过程中作业的
期刊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否获得知识技能、学校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能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启发学生“爱学”,进而
期刊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
期刊
一、启发诱导,回味生活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还原成“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适当时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的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师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循循善诱,“引出”学生心灵深处尘封已久的生活片段,使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行为关系的构建,主要从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学生为主体,使训练形式多元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等方面,激发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堂行为 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可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常常令人不满意。如何帮助学生去投人、去发现,
期刊
加强实验、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了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加强了对实验改革的力度。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经说过:“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这句话道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一、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提供建立表象的感性材料  初中学生思维正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然而, 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却不尽人意。  阅读数量太少、速度太慢、效率太差、时间太浪费。尽管老师们企图改进,但整体效果难如人意,因此有必要对阅读教学低效率的现象进行一番认真而深入的剖析,找出制约语文阅读教学的因素,明确改进的方向,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我认为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17课。  【设计思路】  本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一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设计中紧抓细节进行分析,文中表现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通过几个细节来展现的,或一句话,或一动作……这种细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应该是熟悉的。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细节来体味父母之间的关爱在平凡中显着伟大,在感动中引起共鸣。通过组织感受茉莉花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文中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