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育万”与“化万为一”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ut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书画家,也不是所有的书画家都值得关注。
  关注薛玉森的墨竹已有多年,直到有一天读了他关于“世界上两种竹园”的论述。这种关注才从墨竹画转移到墨竹行为过程上来。
  那是作者游扬州“个园”的一篇游记,他畅游了个园的奇巧构建,欣赏了各种竹子形态,又畅想了扬州八怪中各具风格的墨竹及其风格的形成过程,最后作者深有感触的写道:“世界上有两种竹园,一种在自然界,一种在心里。自然界的竹子种一育万,心中的竹子化万为一”。近而又赋诗曰:“原野青玉百万顷,我育一枝石砚生,日写墨竹三五笔,聊养胸中劲节风”。由此可见。薛玉森追求的不仅是如何画竹,而着眼点更在于将自然之竹化为艺术之竹的过程。
  一个“化”字,大有文章。
  我在他各种论述、谈话中寻求“化”的思维和行为。
  ——“化”的立意。薛玉森明显不仅是把墨竹作为一个纯艺术形象来塑造的,一句“聊养胸中劲节风”就把他的行为目的说的明明白白,他是一位官员,也是一个文人,或者说是一位兼具官员身份与文人气息的文化官员,他写竹是育化心中如竹子般的品格,一如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咏叹。他说官员书画不是业余墨戏,而是对传统的回归,古代书画的主体力量就是官员,因为无文则不能为官,但官员书画的目的不在功利,而是在书画过程中提升修养,增加情趣。这就把官员书画放在了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了。在强调官员书画的滋养功能外,他并不因是官员而降低书画作品的质量。他说,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书画家越来越多,相对于专业,官员只能算业余,但业余是指从业主次而不是作品质量的另一种标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薛玉森有他一套办法:简言之,就是专业者面宽而博,业余者面窄而专,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攻一门,化业余为专业。以这种认识为支点,他选择墨竹这一极具特色有益官员修身的画种,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倦,把一枝竹移入精神家园,用学识、阅历、品德去滋养,使其成为特有的艺术形象和精神载体。
  ——“化”的手段。“化”不是简单的一个立意,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全方位的实践过程。他说:功夫在诗外,这句话讲的是一个普遍规律,任何职业都不例外,简单的几笔竹子体现作者全部学养和行为风格。换言之,画好竹子也必须有全面的知识和学养。他在“画外功”上的准备是长期而全面的。于文史,潜心研读传统经典,吸取经史典籍学养,似乎更注道家思想,其墨竹论述和实践皆有道家影子。用传统思想看现代现象,一篇篇犀利隽永的文章集成《0.618——薛玉森小品文集》一书,文中常有哲理性观点,其《根》、《路》、《网》、《石》等等,以小见大,富有哲理,更有意趣,却语言简洁有文言之风。文风轻快有诗歌之韵,这也是他在文字上不断积累修炼的结果。于书法,已有=三十年的学书历程,四体兼学,尤长于行草与隶书,特别是一手飘逸自由的行草更是得心应手、一无滞碍,看去如行云流水一般。于绘画,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不断吸收总结,力求古今贯通。其《走近荆浩》一书出版,使其成为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鼻祖荆浩的第一人,其十余万字的《墨竹纵横》,用经纬法网络中国墨竹源流,窥视竹画精妙,也是市面上少有的。其学古不拟古,推崇笔墨当随时代,《砚池沉月》一文中有其对艺术特有的观点。如此诗文书画兼修,成就了他的沉稳、雄健与隽永。如此相“化”,其结果可以想见。
  ——“化”的节律。诚然,薛玉森首先是官员,政务繁忙,时间紧缺,他又是如何运用时间的?读其《0.618》一书,终于找到答案。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大定律上:一是黄金分割定律。他分析,人要在可持续发展状态,用于工作的时间应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另外百分之四十则应是学习、健身、休闲,同时强调,用好百分之四十是保证百分之六十的重要条件,反之人就不在可持续状态,短期还能应付,长期则会江郎才尽。书画是他休闲学习的一部分,以书养情,以画养性,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两情相悦,激情无限;二是调频定律。以他的理解,人都是在不同的角色中转换,承担任务越重,转换的频律越高,人要活的游刃有余,就必须学会调频,即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色,调整不同的频道,如工作频道、家庭频道、友情频道等等,当然也少不了书画频道,运用好了调频功能,不论干什么,生活都会丰富多彩。三是场效应定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场中,如会议是一种场,谈话是一种场,雅集又是一种场,独处也是一种场,把握利用好每个场,激发自我兴奋状态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越是时间紧,越要利用好各种场效应,如此则事半功倍,效果极佳。他说,每每作画之时,书房环境,纸、笔、墨和人构成了一个创作场,在这个场内“一杯茶、一支烟、一张纸,音乐声中,理纸舒笔,一节节写来,我便是竹,竹便是我了。”
  画的过程,也是“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真美。
  


  


  


  

其他文献
2009年底,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影响,全球经济依然艰难求生,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却在春拍时逐渐复苏,并于秋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今年知名度较高的几大拍卖公司拍品成绩喜人,成交额均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一大亮点,可圈可点。如今买家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在鉴赏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精品意识也普遍增强,各大拍卖公司也开始相应减缩拍品数量,走精品路线。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春天已然迈着大步来到我们身边。
期刊
陈明哲  别署明喆、明哲子、清风居士。1971年生,安徽淮北市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张伟平(仁量)教授助教。现为《民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坐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副主任。作品发表《美术报》、《收藏》、《中国书画》、《美术观察》、《当代艺术》、《民族美术》等学术刊物。出版《中国画名家年鉴。陈明哲卷》、《
期刊
今天,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款领袖国笔《毛泽东国宝青花瓷英雄金笔》开始公开发行,该笔青花瓷的图案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绘制,笔身上纯手工镶嵌了翡翠、红宝石、玛瑙等七种名贵宝石,并配有毛泽东同志头像的黄金笔坠。该笔的收藏编号为新中国60年每天的日期,并配发当天《人民日报》的原报,创下共和国第一款青花瓷纪念金笔、第一款毛泽东纪念金笔,第一款纯手工金笔、第一款大师金笔、第一款收藏国笔等五项第一。《毛泽东国宝
期刊
对张连珠老师的专访,并没有特意的准备采访提纲,他说一问一答的形式过于规格化,随意聊聊就好,像话家常一样。所以,这次的采访就变成了一次愉快轻松地谈天,在张老师家的小客厅里,他热情的招待我们,全无张扬、高调之感,有的尽是一位朴实无华老人的亲切。  张连珠先生从小酷爱国画艺术,1952年随家迁居北京后,师从岭南派大师吴江、赵少昂,从此与国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生性勤奋,对艺术存着极高的天赋,曾先后得到
期刊
香港,2009年9月  香港蘇富比2009年中国书画秋季拍卖将于10月5日举行,囊括一系列近现代名家优秀之作。承接春拍“撷芳叠彩——香港蘇富比二三十五年书画精选”获得之热烈反响,本季再度推出“华章再展——香港蘇富比三十五年书画精选续篇”作品二十件,同时亦呈献多项精心策划之专辑,计有“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安持精舍’旧藏名家书画”、“民初京沪画坛山水画精品选”、“‘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作品专辑
期刊
几分心性,几分偶然,一脚迈进鲜花拥簇的艺术“陷阱”。  二十年砚畔沉羁,虽无成就可为人道,但心追艺术先贤之艺路与心路,荒漠孤旅之探求与创造,柳暗花明之喜乐与充实,碧玉瑕疵之遗憾与悔恨。总如砚海沉月,跳跃跌荡,扑朔离迷。  浮尘背后,是否艺术元点?    一    艺术世界林林总总,纷纷纭纭。抛开艺术门类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应该是外在存在与内心世界不断碰撞的互动过程。  十五圆月在明净天空中
期刊
彭利铭  斋号:墨天阁,笔名:金禾,1965年生于湖南涟源,少时受中央文史馆前辈指点学习书法,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二十余年来,热衷于美术评论、书画宣传、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曾为近百位书画家撰写过评介或画册前言后记,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
期刊
韩嘉明  女,1941年10月26日生。书画世家。自幼受故宫顾问外祖父李浚之(响泉)、湖社画家舅老爷李鹤筹(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画研究会人物进修班,由蒋兆和、黄胄、叶浅予、黄均诸先生授课。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辅仁美术研究会研究员。18岁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三八节”画展获奖,并加入北京国画社,在此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优秀人
期刊
曹国鉴:宇慕植,祖籍安徽歙县。曹操七十四代孙,1936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清代名臣“父子宰相”曹文埴(文敏公)、曹振镛(文正公)嫡孙。幼承家学,与其父民国著名书法家曹家麒(石卿)学习魏碑、汉隶。1945年师从汪慎生,1959年由汪慎生、吴镜汀推荐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书法擅瘦金书体。兼及行草篆隶。精于壁画临摹,40余年先后主持多次古代壁画临摹工作。参加定陵发掘,临摹万历帝后画像及丝织纹样图案。参加
期刊
“岭南画派”自上世纪初在广东创立,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路程。  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早年受“隔山派”居廉的启蒙,后来东渡日本学习绘昼。在留日期间,因结识廖仲恺而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最后决定回国参加推翻满清政权的革命活动。  在成功推倒皇权统治后,对于中国绘画滞留于仿古摹古、以及脱离现实的文人画风越吹越烈的现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提出了“艺术革命”的口号。他们依据辛亥革命成功的经历,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