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类与类比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ents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廓类(qualia)的语用现象表现了主体对表达中事物的性质或现象的特性的感知。在语用上体验一个廓类,往往是难以言传的,但人们总会自然地求助于语言系统中最能表征的词语以类比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体验。因此,带有自身本质特性的廓类又有了许多语用意义上的附加特征,正是这些附加特征具体体现了人类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的微妙与深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需要人们去探索。
  关键词:廓类 类比 语言表征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们感知能力的具体表现。比如:
  (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苏轼《昭君怨》)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从例(1)~(4)中,我们不难领悟到说话人对“江河东流”这一外在现象的某种特性的感知,以及他们在运用这些感知来表征自己的意向性内容。这种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实际上就是用已知事物的某种特性来表征表达中的另一事物的某种特性,本文将围绕这一语用现象进行讨论,并籍此探索人类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的微妙与深奥。
  
  二、客观事物的可感知特性——廓类
  
  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可感知特性被当代意识表征理论家们称之为“quale”。为行文方便起见,根据其音、义上的某些相似性(尽管程度很低),以下称之为廓类。
  廓类始终是表征理论的核心问题,在当代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文献里,此术语有许多不同用法,混淆不清,非常难解。当代表征理论对廓类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表征理论有不同的说法(请参阅Block,1990、1996;Clark,2000;Crane,2001、2003;Dretske,1995;Nigel,2008;Thau,2002,以及Tye,1995、2003)。本文将在非常具体的、严格的意义上使用它,此种意义上的廓类,就是William Lycan(2006)(根据Goodman[1951]来自于C.I.Lewis[1929])定义的廓类,即“存在于一种感觉状态中的性质的或现象的特性:一个余像的色彩,或在一个人的视野中的更为普通的一块色彩;主体听过的声音的音调,或音量,或音质;一种气味的嗅觉;一种特殊的味觉;某一通过碰触而被领悟的物体的质地”。当然,在这种意义上,廓类也可以延伸到主体对自然的和人文的具体生存环境的某种特性的感知,因此,本文所指的廓类仅仅是人们语用认知推理所依赖的常识,不带任何激进的观点立场,意义上尽量是宽泛的(broad)或广延的(wide)。
  (一)廓类的本质特性
  Dretske(1995),Tye(1995)等哲学家使用“它像什么”(what it is like)这一措词来意指知觉状态中的廓类,不同的表征理论对“它像什么”有不同的回应,但理论家们似乎都将视觉表征处于优先于其它知觉表征的地位,都试图以颜色或形状的廓类来诠释他们主张的廓类的不同本质特性。如他们所谓的“知觉”特性、“物质”特性、“现象”特性等等。
  虽然不少例证都有预先假设的前提,但有些假设也不乏其合理性。其中“伯蒂的余像绿色”和“玛丽的红色体验”两个例证颇具影响力。例一:
  “假设路德维格问伯蒂,‘就颜色而言,准确地说,一个余像在你看来是怎么样?’伯蒂回答,‘我告诉过你,它看上去是绿色的。’‘是的,’路德维格说 ,‘但是你能告诉我体验那个绿色的样子是什么样吗?’伯蒂指着乔治的衣服说,‘哦,那余像看上去就像那种颜色一样。’‘不,我的意思是,它固有的样子,而不是同其它东西比较的样子。’‘嗯,……’——一方面,伯蒂能够以作为‘绿色’的示例物来描述现象的颜色,但当被问到体验那个绿色的样子是什么样时,就无话可说了”(William Lycan,2006)。再看例二:
  Jackson(1999)假设的人物玛丽是位完全被囚禁在黑白实验室里的颜色科学家,直到她被释放出来后,才第一次见到别的色彩,学到了某些东西:看到红色或其它色彩之体验会是什么样。William Lycan也援引了此例,并指出,“如果玛丽试图将她的新知识(即红色之体验像什么)传输给她的同事,她将无能为力用英语表达出来。”
  William Lycan将这两个假设作为演绎的前提,似乎想说明两个基本事实:其一,在廓类的基本意义上的“它像什么”,可以用公众的自然语言表达出来,因为伯蒂的余像的绿色和玛丽看到的红色,都是社会的、客观的事实;其二,在体验廓类时,伯蒂和玛丽都不能用公众的自然语言表达这种体验本身“它像什么”。
  然而,本文需要补充的是,玛丽只有被释放后才从外部世界获得红色和其它色彩的廓类,因此,廓类虽然处于知觉状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物的表征物(representatum),是同主体的具体经验分不开的,William Lycan只是含糊其词地提及了这一点,并没有明确地或肯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参见下文“经验性特征”部分)
  综上所述,在William Lycan观点的基础上,廓类的本质特性可以概括为:第一,一个个体的意识中的廓类是同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第二,存在于一种感觉状态中的性质的或现象的特性可以用公众的自然语言表达;第三,体验一个廓类是难以言传的。
  (二)廓类的语用现象
  廓类是被表现的客体之被表现的特性,它之所以能作为表征物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是因为人们有认知外部世界的能力,并有储存廓类的语言系统(如“温暖”“斑斓”“嘹亮”等事物特性)。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承载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人们使用语言交际和思维是语言的表征现象,这一现象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正如本文在开篇首句提到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们的感知能力的具体表现”。试看下列表现不同知觉的廓类的语用现象(例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均表示与廓类有关):
  (5)视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6)听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7)触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8)嗅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9)味觉:“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陆机《日 出东南隅行》)
  例(5)中的“绿”与“红”同伯蒂的余像“绿色”和玛丽体验的“红色”在廓类的意义上是没有区别的,说话人没有明言叶和花,只是用了作为它们的基本特性之一的颜色廓类,就能奇妙地表征这样的一个现象事实——暮春时节,叶儿茂盛,花儿稀少了;尤其是“瘦”所含有的质量特性,极其含蓄而又形象地表征了说话人对春光易逝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的命题态度。
  例(6)中的“如急雨”和“如私语”虽然在语言内容上不能满足有关大小弦的真实的音质和音量的廓类,却为读者继续感知琴声的质量特性提供了(Russell的意义上的)感性材料。“如急雨”表征弦音的密集、粗重而急骤;“如私语”表征弦音的幽细和宛转;说话人又以“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中的碰击声来表征交错拨动大小弦时发出的清脆、圆润和重轻交杂的音乐之声。
  无须继续分析上述其它话语,仅对例(5)和例(6)的解读就足以表明人们使用语言时感知能力的具体表现的实在性。
  值得注意的是,假设例(6)的作者对琴声的音质音量的描摹可谓是匠心独到,对琴声的感知可谓细致入微,但“大珠小珠落玉盘”能使人们真实地感知到什么呢?撇开作者的描写,什么样的措词又能够准确地回答“错杂弹”发出的声音“它像什么”的问题呢?后文将继续讨论。
  (三)体验廓类的难言性及可言性
  体验一个廓类的心智活动是难以言传的,不过,人们使用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某一特性的感知体验时,总会自然地求助于语言系统中最能表征的词语来表达这一特性。试看:
  (10)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作者为什么能以“雪”使我们领悟到浪花呢?通常认为,作者以“比喻”的手法来追求意象美。正如传统修辞学在解释以上例证话语时,可以用“明喻”“隐喻”“转喻”“借代”等措词来搪塞过去一样。这种解释虽然简单,但能真正说明问题的本质吗?例(6)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就算是“比喻”,那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体验又像什么呢?”恐怕又是一个类似上述的伯蒂和玛丽的“困境”一样的困境,因为用“比喻”来解释,并不能说明“大弦小弦”的音质音量的特性,只是一种循环解释,甲似丙,反之,丙似甲。
  例(10)中的“雪”,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能解释这一体验:虽然浪花同水的分子结构都是H2O,但水是透明无色的,而浪花的现象特性则不同。构成浪花的泡沫和小水珠的表面反射和折射光线,光线由运动着的泡沫和小水珠多次折射和反射后,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来,使得浪花是白色的和晶莹的,而“雪”也是白色的和晶莹的。作者和人们之所以能从“雪”共同感知到浪花,就因为它们的色泽廓类是一致的。不过这是作者没有说出来的,因为他知道这是人们所共知的,这也正是难以言传的廓类体验可以用公众的自然语言来表征的基础。
  当然,也可以把千层浪花说成“光线作用于大面积激烈运动的H2O”([William Lycan,2006]认为不同的知识可以有不同的廓类),但这种措词决不是公众的自然语言的选择,而作者选择的措词却将对“浪花”难以言传的特性体验表达得非常自然,且易感知。
  
  三、廓类与类比
  
  以上分析了在语用意义上体验廓类的难言性及可言性,下面再看以上例证中说话人采用的一个共同手法——用已知事物的某种特性来表征表达中的另一事物的某种特性,实际上就是语言表征常用的类比(analogy)手法的具体体现。
  类比是个古老的问题,中世纪的西方神学、哲学以及语言学对此有过许多争论。当代西方科学则将类比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模式;就认知而言,我国对类比的认识可追溯到周朝,孔子的“举一反三”论的“反”,就是类比推理。类比作为语言表征的一种心智活动,是当代认知科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Paul Thagard(2007)论及当代认知科学时指出,人之所以有类比这一特殊智慧,是因为人对情景有语言的和形象的表征,这些情景可以用作类比事物(analogues)。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类比意义上的源类事物(source analogues)在此指的是已被主体感知和领悟的事物的某种特性,是认知新事物的知识基础;而表达中的目标类事物(target analogues)同样是该事物的某种可感知特性,是认知目标。因此,本文中的类比是指主体对已知事物的某种特性同表达中的另一事物的某种可感知特性加以分析、比较和整合的心智活动,简言之,是指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在此意义上,廓类的许多语用现象与特征值得继续讨论。
  
  四、廓类的语用类比特征及相关问题
  
  作为类比的源类事物的某种特性,廓类会带有许多语用意义上的附加特征,本应对这些附加特征重点讨论,但限于现有的文献资料,本文力尽所能,只能做最基本的分析,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旨在期待更多的相关学科的回应。
  (一)经验性特征
  William Lycan(2006)指出,“廓类可以是它身处其中的经验之特性,或可以是以某种其它方式同那些经验有关系”,这种表述似乎欠稳妥。Peacocke(1983:12)的重要例证是“树”,Harman进而提出了显现性之观点,认为人们在知觉中意识到的特性归因于领悟到的客体。“看着一棵树,并且试图将你的注意力转向你视觉体验的实在的特点。我预言你将发现转移你注意力的特点将是眼下这棵树的特点,包括‘从这里形成的’此树的关系之特点(1990:39)”。Tye(1995)认为这一事实是(非概念上的)被经验表征。
  廓类的经验性特征无须过多的讨论,不过值得强调的是,语用意义上的廓类(如前文所述)可以是“人们语用认知推理所依赖的常识”,它应该同公众的普遍经验有关系,就像例(10)中的“雪”,作者知道这是人们共知的,因为“雪”表征的自然现象特性有公众的经验性特征。
  然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例(6)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一位翰林学士的特殊经验,普通百姓有谁玩过珍珠同玉器的碰撞呢?既然作者不知道这并非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人们又是如何领悟他的感知的呢?是不是作者用于类比的表征语言带给人们的心理暗示生成人们的似是而非的幻觉呢?如果是幻觉,人们为何籍此认可并赞叹作者匠心独到的感知表达呢?这一现象值得认知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或其它相关学科的进一步解释。
  (二)意向性特征
  关于经验与意向性的关系,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不少表征理论家认为,如果每一个廓类都是一个被表征的特性,那么相关经验的意向性就能解释意识中的现象特性。Dennett(1987:29)认为,对一个系统行为的意向性解释仅仅是采纳了趋向它的“意向性立场”,如果把富有内容的心理状态归因于预测和解释行为的策略(考虑到它在自身环境中应有的意向性态度,假设它是合理的——换言之,它行为自身应该的行为)成功的话,那么此系统是意向性的,而且我们应用于它的意向性态度的归纳是真实的。William Lycan(2006)指出,“意识表征主义理论的目的是将意向性的解释延伸到意识的解释,旨在说明,如果在表征语言的表达中的意向性能被很好地理解,那么在相关的意义上,意识现象也能被很好地理解。”
  例(1)~(4)中的“江河东流”,作为类比源类的一种外在现象,在廓类的意义上没有内容的区别,但在表征表达中事物的某种特性的意义上,主体的意向性内容就不一样了。例(1)中的“东流水”指江河长流不断的特性,主体有意淡化这一特性来突出“别意”;例(2)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主体抓住春江浩淼的特性,以类比的方式来具体化抽象概念“愁”的质量特性之一;例(3)中的“水东流”体现了主体对“昭君出塞”的必然性的认知,昭君出塞和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恰似水向东流,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例(4)中的“大江东去”,则表征了主体对人类历史进程的不可逆性的感知。例(1)和例(2)的命题态度同例(3)和例(4)有明显的不同,例(1)和例(2)非常情绪化,例(3)和例(4)出自同一个主体,命题态度是一致的,即以外在现象的客观特性来类比另一事实现象的必然性。
  意向性是许多不同心智状态的共同特征,有些哲学家甚至认为意向性是所有心智状态的特征(Pierre Jacob,2003)。Dretske(1996)在“现象外在论”的立场上坚持认为,两个在分子上没有区别的人能够真正体验不同的廓类。在许多例证中,“表征主义者都试图说明毕竟有意向的差异构成(讨论中的)性质上的差异的基础(William Lycan,2006)。
  然而,问题在于,从语用上如何进一步解释在语言表征上内容相同的廓类可以产生不同的意向性内容的各种因素?从语义上又如何解释带有意向性内容的表征语言的特定意义从语言或词的公认定义中的迁移?
  (三)联想性特征
  有关廓类的概念性特征也是争论中的话题,但本文讨论的廓类,作为一个类比词,根据Jennifer Ashworth(2004)的看法,“可以被视为从属于一个有序的概念丛,可能但非必须描述为概念的析取”,本文认为至少同概念丛中的其它概念在联想上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实际上就是源类和目标类的内在特性的可比性,即内在的联想性特征。除了这种内在的联想性特征之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它们存在于使人们能够产生联想的空间,即语境。
  “语境在语用学里是个全方位渗透的概念”(Kepa Korta & John Perry,2006)。比如,上述所有例证提供的联想空间既有意义上的狭义语境(上下文),也有同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有关的语用上的广义语境;例(5)中没有“海棠”,谁能感知“绿肥红瘦”(虽然同“花稀叶茂”有内在的联想性特征)这样的颜色廓类呢?不了解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又怎能感知例(3)中“水东流”表现出来的作者隐含的“无奈”呢?
  Stalnaker(1999:36)断言“一个命题就是一种从潜在世界到真值的功能”,Verschueren(1999:76)也认为“感知”同语言使用者的(作为语境特征的)心理、社交和物理三个世界密切相关。然而,“雪”与“浪花”同“红、绿”与“花、叶”一样,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都有廓类意义上的内在的联想性特征,一旦有语境提供联想空间,它们之间的联想性特征就更为突显,但问题是,在语用学上,如何才能系统地解释它们内在的联想性特征同外在的联想空间(语境特征)的可匹配性关系(relation of machability)呢?
  (四)真实性特征
  廓类既然是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可感知特性,那么它的真实性特征就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是当前可以普遍接受的看法。Loar(2003:84)假设比较看到一个柠檬的经验和幻觉到一个实在相似的柠檬的经验,他认为“有良好现实感的人因此要坚持仅仅为意向的柠檬什么东西也不是,而且不是能表征别的东西的东西”。
  即使本文尽力恪守廓类的真实性特征,让例证中的廓类都具有可以感知的真实性(由于它们都是语言大师们在意识表征上字斟句酌的结果),但是,在人们通常使用语言的时候(尤其在类比模式下使用语言表征的时候),许多能够用作表征的廓类似乎反证了Loar的观点。再试看两个例证。例三:
  人们总认为红色能引起牛的兴奋,这是人们凭经验假设了牛像人类一样有红色廓类,而当代科学研究表明,牛是色盲,没有颜色的廓类。那么,人们斗牛时所用的一块红色的布所起的作用不就是纯意识的作用吗?假设张三易受某一特定情景的刺激而兴奋,可以说:
  (11)这情景于张三来说,几乎是牛眼中的红色。
  例(11)的意义很容易被理解,因为人们意识中的“牛眼中的红色”这一特性起着意识表征的作用,但这个命题的真值同当代科学论断不相一致,那么,有关廓类的真实性在语用的意义上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再看例四:
  2009年1月31日凤凰卫视节目《一虎一席谈》辩论了当代中国人是继续用龙作为图腾还是改换熊猫作为图腾,辩论的结果似乎是前者稍微占上风,恐怕这还不失为当今中国人的主流看法。
  举此例的目的旨在说明,龙就像“牛眼中的红色”一样,一个并无实际存在的东西竟能长期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并且作用于我们的意识,这样,至少从语用学的意义上,本文对Loar的观点持有值得保留的意见:
  1.如果我们真的以熊猫取代龙作为图腾,那么有关龙的数百条成语能否退出我们的汉语言系统,以及这些成语作为语言的表征内容是否能退出我们的意识?虽然熊猫是真实的存在,但这种懒散、憨态可掬、因濒临绝种而得以养尊处优的动物又能给我们的语言系统带来什么样的作为图腾的表征意义呢?
  2.人们用语言创造了诸如“龙”和“牛眼中的红色”一样的非真实存在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又反作用于人们的语言与思维,我们应该为此在理论上继续区分语言的事实和事实的语言。但是,当代现象学和意识表征理论如何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种非真实存在的存在可以产生真实作用这一现象呢?
  
  五、结语
  在语言表征中表现出来的心智演绎的微妙与深奥,值得人们去继续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探讨。
  
  参考文献:
  [1]Block,N.J.Inverted Earth[A].In Lycan,W.G.(ed.)Mind and Cognition
  [C].Oxford:Basil Blackwell,1999.
  [2]Block,N.J.Mental Paint and Mental Latex[A].In Villanueva,E.(ed.)
  Philosophical Issues[C].CA:Ridgeview Publishing,1996.
  [3]Clark,A.A Theory of Sentien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Crane,T.Elements of Min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5]Crane,T.The Intentional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A].In Smith
  and Jokic(ed.)Consciousness: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6]Dennett,D.The Intentional Stance[C].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87.
  [7]Dretske,F.Misrepresentation[A].In R.J.Bogdan(ed.)Belief[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8]Dretske,F.Naturalizing the Mind[M].Cambridge,MA:MIT Press,
  1995.
  [9]Dretske,F.Phenomenal Externalism[A].In Villanueva,E.(ed.)
  Philosophical Issues[C].CA:Ridgeview Publishing,1996.
  [10]Harman,G.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A].In Tomberlin,
  J.E.(ed.)Action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Mind[C].CA:Ridgeview Publishing,1990.
  [11]Jacob,P.Intentionality[A].In Edward N.Zalta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C].(URL =   [12]Jackson,F.Epiphenomenal Qualia[A].In Lycan,W.G.(ed.)
  Mind and Cognition[C].Oxford:Basil Blackwell,1999.
  [13]Korta,Kepa and John Perry.Pragmatics[A].In Edward N.Zalta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C].(URL =   [14]Levine,J.Experience and Representation[A].In Smith and Jokic
  (ed.)Consciousness: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5]Loar,B.Transparent Experienc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a[A].
  In Smith and Jokic(ed.)Consciousness: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6]Nigel,J.T.Mental Imagery[A].In Edward N.Zalta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C].(URL =   [17]Peacocke,C.Sense and Cont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8]Lycan,W.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A].In Edward
  N.Zalta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C].(URL =   [19]Stalnaker,R.Context and Cont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0]Thagard,P.Cognitive Science[A].In Edward N.Zalta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C].(URL =   [21]Thau,M.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2]Ashworth,E.Jennifer.Medieval Theories of Analogy[A].In Edward
  N.Zalta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C].(URL =   [23]Tye,M.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M].Cambridge,MA:
  Bradford Books/MIT Press,1995.
  [24]Tye,M.Blurry Images,Double Vision,and Other Oddities:New
  Problems for Representationalism?[A].In Smith and Jokic(ed.)Consciousness: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
  1999.
  
  (吴松初 广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510665)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声是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结合、气息与声音脱节、刻意追求声音共鸣等问题。在姚喜双老师的课上,他用两“松”两“紧”来解决学生在发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关键词:发声 气息 下巴 松 紧    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发声的掌握尤为重要。不管是广播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听”,也就是“有声语言”。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中,“有
期刊
摘 要:本文综述了沈家煊先生近十年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沈家煊先生运用认知语言学原理进行研究的相关论文,重点阐述了语言的主观性及汉语语法教学方面的论文。“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主观性 汉语语法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跟生成语言学一样代表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路向(ap
期刊
摘 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人类思维方式。空间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知。本文比较了英汉词语“天/sky”的空间隐喻,发现英汉语言中关于“天/sky”的三维空间隐喻和二维空间隐喻多于一维空间隐喻,并且分析了该现象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 天/sky 空间隐喻 比较    一、引言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人类思维方式。虽然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隐
期刊
摘 要:漫画中的象声词使用频繁,种类繁多,是漫画情节的需要与象声词的特点共同决定的。漫画中的象声词具有两种修辞效果:其一,通过补充声音,增强画面的形象性,借以弥补纸质媒介的局限性。其二,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象声词 漫画 《加菲猫》 修辞    漫画是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平面无声的作品,每个画面之间藉由框格之间的扣连产生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漫画已经形成了
期刊
摘 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几”和“多少”可以互换使用的句子,这容易给他们带来误解,认为“几”和“多少”在意义和使用上是一样的。本文立足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针对汉语二语习得,对表示疑问的“几”和“多少”作简要分析,力图找到其中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几 多少 表疑问 数量 动量    一、前言  关于“多少”和“几”在表疑问时用法上的异同,王力先生曾在《中国语法理论》里指出:“古代
期刊
摘 要:《走进汉语》是短期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读写本》和《听说本》配套使用。教材的话题选择和顺序安排精当,内容丰富,语言点简洁明了,与课文配合自然,版面设计新颖,人性化的目录设计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使用。  关键词:短期教材 《走进汉语》 教材编写    一、引言    在世界掀起“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每年来华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朱志平等(2008)对1998年到2008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关键词:隐喻 拉康 他者 无意识 能指    一、引言    随着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奠基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期刊
黄树先教授致力于汉藏语研究,而以文章名世。与同行学者比,其不少文章似在“雕虫”,多实证。凡喜读其文者,多因其论从史出。中国传统语文学素重实用。然而重实用则有时难免望文生训,结果越是难通之处越多歧解,所以古书中语词歧解者颇多。黄树先教授的文章发奥赜而辨疑议,解决了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很值得读。  众所周知,我们至今没有自己的语言观与方法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原非土生土长,用于汉语研究多方枘圆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考察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旨在借助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语义缘由。研究发现:第一,过去分词承继了根词的语义结构,并对其进行凸显和侧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义结构: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在句法相关性和Rpastp制约强度上存在差异;第二,Rpastp制约是语义互动和竞争的结果,通常,过去分词的[+事件]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存在冲突,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独特的言语现象为语料,分析了青少年言语现象的特征、来源,探讨了其社会性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从青少年语言中可以分析出他们的独特心理,以此深入了解青少年,使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能与青少年进行更好的交流。  关键词:青少年 自说自话 言语行为    笔者近期在和乌鲁木齐市一些中学生近距离接触时,发现他们当中流传着一些成人世界从不使用的言语,有时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