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跋,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被引申为文体的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又称跋尾。《梦溪笔谈》便记有:“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后来,人们干脆把附于书画作品上的、除了作者即行款题以外的文字统称作题记跋文,包括手卷形式的引首题词,册页形式的对题,挂轴形式的诗堂图名,以及粘附于作品上的各种类型的观摩、考证、赞誉、辨伪等文字。就书法而言,我们不妨把它简约为“跋书”。
跋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其艺术性并不亚于书法作品本身。首先,这是因为书题跋文的都是有着相当名望、或对艺术颇有造诣的人士,否则,作品的拥有者是不会请他在作品上留“迹”的。其次,有众多的书法作品汇聚在起,并相互姘美,观之俨然是个小型的书法展览,一场没有设定专门体式、没有时间条件的竞赛。那些唱和文字,以同一的音韵格律、在同尺幅中展现出各自艺术风格,就更显精彩。的确,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题记,无论是引首、诗堂的大字书体,或是拖尾的通篇跋文,甚至是裱边、隔水上的零星题记,写来都是笔笔不苟,字字谨严。无怪乎长于此道的专家、学者,每每在鉴赏古书画作品的同时,往往十分留意跋书,并每每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因此,可以说跋书的魅力源自书题者对待书题的严谨态度,源自书题者在下笔时欲与他人比对的游戏意识和竞争欲望。而且,这种比对不仅是跋书之间的比对,有的时候甚至是与作品本身的比对。曾见季汉章前辈所藏《林散之草书中目友谊诗卷》。
有的时候,跋书的内容和形式可与作品本身融为一体,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书画合璧。如我们见到许多绘画册页的相对扉页上有着书家的对题,而且是画一题,以至于在装裱的时候,预留了对题的位置,其尺幅大小则与绘画相同;又如部分挂轴作品,作者的款式是以一行或两行的长条形式贴近作品的边幅,预留大幅空白供他人或后人题记,这是明清时期绘画作品中常见的现象。这样的跋书,字体、文辞更应与作品融洽,这样的作品,更是使跋书与绘画紧密相连,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有的时候,跋书甚至要比作品本身有价值。如流传至今的大量的饯别诗翰作品,其流行做法大都是先有饯别时即行书写下的唱和诗文,事后再由物主另行找人配上画图的。然而,人们在著录这类作品时,则以图名为作品品名,给人以把配画以前的诗文看成是附着于配画的题跋的感觉,颠倒了原有的先后及主次次序,这类作品无论是在史料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方面,跋书往往都是远高于配画的。如岭南历史名迹《东林饯别图》卷(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前人依据卷首有霍韬(1487-1540)所题“东林”二字而定作《霍韬东林饯别图》卷,从有相当数量的作者所作诗文的时间为正德五年(1510年),如崔铣、汤云、甘学次、林宪、蔡天祜、陆深、胡法、王韦等。而从湛若水(1466-1557)嘉靖辛丑年(1541年)的题记得知,该卷原有湛若水“登高饯将归”的五大字题记,让吴姓朋友取去,其后李东林的儿子李用方“志(配)图”后,请其再为补题,并因此而再跋的情况分析,该册(后改装裱成卷)成于正德年间,图为嘉靖年间后配。
跋书在某种情况下,其实就是作品。在《杨维桢行书城南唱和诗卷》(《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9册,京1——75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后,附有陈献章题跋段,题云:“题沈氏藏文公真迹卷张宣公城南杂咏廿首,考亭朱子为和之。杨铁压评其诗谓宣公有古风人思致,于考亭则唯日文公之简,不敢评其信然耶。抑别有所指不欲尽发之耶。昔之论诗者日:‘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耶。’又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矣。’诗必如是然后可以言妙。近代之诗,远宗唐,近法宋,非唐非宋名日‘俗作’,后生溺于见闻,不可告语。安得铁厓生并世,吾且叩之,其亦有所复我耶。铁厓补书宣公诗与文公真迹并藏沈氏,都宪公书来俾予题,予既未及见,因附论铁厓之后如此云。弘治丁巳(1497年)夏四月九日,白沙陈献章书于碧玉楼。”由此中得知,古人题记,也有未见物件而题记的,这种情况与嘱书作品相比较,似无二致了。以此类推,那些为同件作品,而在不同质地、不同宽窄纸张上的题记,往往不会是借留作品即兴题记,而是事后的异地另行题记。有的甚至是如陈献章为沈氏题《杨维桢行书城南唱和诗卷》那样,“未及见”,即附题的。因此,当我们遇到类似题跋的时候,切不可简单认可物主与题者之间因题跋所发生的关系,并由此而推论某年某月某日,物主与题者同处或同聚一地。还有,就是在阅读题记时,也要警惕那些籍名气卖文的“真迹”、“名品”、“代表作”的误导。
此外,跋书能为我们解读作品,跋书能让我们了解作品的流传经过,跋书能向我们提供作者、物主、题者之间的相关史料,甚至是相关的社会生活重大事件的史实。总之,无论跋书的内容抑或其形式,都是那么地令人关注,所以我爱跋书。
跋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其艺术性并不亚于书法作品本身。首先,这是因为书题跋文的都是有着相当名望、或对艺术颇有造诣的人士,否则,作品的拥有者是不会请他在作品上留“迹”的。其次,有众多的书法作品汇聚在起,并相互姘美,观之俨然是个小型的书法展览,一场没有设定专门体式、没有时间条件的竞赛。那些唱和文字,以同一的音韵格律、在同尺幅中展现出各自艺术风格,就更显精彩。的确,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题记,无论是引首、诗堂的大字书体,或是拖尾的通篇跋文,甚至是裱边、隔水上的零星题记,写来都是笔笔不苟,字字谨严。无怪乎长于此道的专家、学者,每每在鉴赏古书画作品的同时,往往十分留意跋书,并每每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因此,可以说跋书的魅力源自书题者对待书题的严谨态度,源自书题者在下笔时欲与他人比对的游戏意识和竞争欲望。而且,这种比对不仅是跋书之间的比对,有的时候甚至是与作品本身的比对。曾见季汉章前辈所藏《林散之草书中目友谊诗卷》。
有的时候,跋书的内容和形式可与作品本身融为一体,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书画合璧。如我们见到许多绘画册页的相对扉页上有着书家的对题,而且是画一题,以至于在装裱的时候,预留了对题的位置,其尺幅大小则与绘画相同;又如部分挂轴作品,作者的款式是以一行或两行的长条形式贴近作品的边幅,预留大幅空白供他人或后人题记,这是明清时期绘画作品中常见的现象。这样的跋书,字体、文辞更应与作品融洽,这样的作品,更是使跋书与绘画紧密相连,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有的时候,跋书甚至要比作品本身有价值。如流传至今的大量的饯别诗翰作品,其流行做法大都是先有饯别时即行书写下的唱和诗文,事后再由物主另行找人配上画图的。然而,人们在著录这类作品时,则以图名为作品品名,给人以把配画以前的诗文看成是附着于配画的题跋的感觉,颠倒了原有的先后及主次次序,这类作品无论是在史料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方面,跋书往往都是远高于配画的。如岭南历史名迹《东林饯别图》卷(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前人依据卷首有霍韬(1487-1540)所题“东林”二字而定作《霍韬东林饯别图》卷,从有相当数量的作者所作诗文的时间为正德五年(1510年),如崔铣、汤云、甘学次、林宪、蔡天祜、陆深、胡法、王韦等。而从湛若水(1466-1557)嘉靖辛丑年(1541年)的题记得知,该卷原有湛若水“登高饯将归”的五大字题记,让吴姓朋友取去,其后李东林的儿子李用方“志(配)图”后,请其再为补题,并因此而再跋的情况分析,该册(后改装裱成卷)成于正德年间,图为嘉靖年间后配。
跋书在某种情况下,其实就是作品。在《杨维桢行书城南唱和诗卷》(《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9册,京1——75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后,附有陈献章题跋段,题云:“题沈氏藏文公真迹卷张宣公城南杂咏廿首,考亭朱子为和之。杨铁压评其诗谓宣公有古风人思致,于考亭则唯日文公之简,不敢评其信然耶。抑别有所指不欲尽发之耶。昔之论诗者日:‘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耶。’又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矣。’诗必如是然后可以言妙。近代之诗,远宗唐,近法宋,非唐非宋名日‘俗作’,后生溺于见闻,不可告语。安得铁厓生并世,吾且叩之,其亦有所复我耶。铁厓补书宣公诗与文公真迹并藏沈氏,都宪公书来俾予题,予既未及见,因附论铁厓之后如此云。弘治丁巳(1497年)夏四月九日,白沙陈献章书于碧玉楼。”由此中得知,古人题记,也有未见物件而题记的,这种情况与嘱书作品相比较,似无二致了。以此类推,那些为同件作品,而在不同质地、不同宽窄纸张上的题记,往往不会是借留作品即兴题记,而是事后的异地另行题记。有的甚至是如陈献章为沈氏题《杨维桢行书城南唱和诗卷》那样,“未及见”,即附题的。因此,当我们遇到类似题跋的时候,切不可简单认可物主与题者之间因题跋所发生的关系,并由此而推论某年某月某日,物主与题者同处或同聚一地。还有,就是在阅读题记时,也要警惕那些籍名气卖文的“真迹”、“名品”、“代表作”的误导。
此外,跋书能为我们解读作品,跋书能让我们了解作品的流传经过,跋书能向我们提供作者、物主、题者之间的相关史料,甚至是相关的社会生活重大事件的史实。总之,无论跋书的内容抑或其形式,都是那么地令人关注,所以我爱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