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过一种科学的生活,地理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打包成一个个有序的包裹,并且在这个包裹上贴上一些的生活的标签,在需要使用这些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像通过图书馆里索书号一样去找寻地理知识和方法。
1. 以生活经验为引子,营造课堂的良好开端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习惯于从熟悉的事物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推进,学习地理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课堂导入是学生课堂生活的一部分,好的导入设计是一堂好课的良好的开端,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就能够使地理课堂能够顺利的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主题,下面两个实例是针对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不经意间使用的导入,课后感觉这样的导入很有意思。
场景再现1:在高一的一个班上课的时间正好是大课间,学生从操场参加升旗仪式回来,准备上课,走进教室,上课礼毕,很多学生还在喘着粗气,下面是我和同学开场的一段对话:
老师:同学们怎么把自己从操场运回到教室的?
学生:跑回来的
老师:跑,说明我们是利用人力把我们自己运回到教室的,累说明我们消耗了能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于“运”的知识。
老师板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场景再现2:另一个班级,老师走进教室里还缺两名学生,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老师:同学们请转告没有来的两位同学,我们曾经耐心的等过他们,但是现在时不待我,开始上课吧。
老师宣布上课,师生相互问礼毕,两位同学推门而入坐下。
老师:你们到哪里去了?
学生:教材科。
老师:你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到教室的?
学生:自己走过来的
部分同学:“11路”来的。
学生全体(笑)
老师:两位同学都采用了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就是“人力”,只不过运输工具和运输“货物”合二为一,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运输方式,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应用,今天,要讨论的是关于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
在两个班级里使用的导入情况相异是因为班级不同,上课的情景也不相同,但是这两个班级的引入都利用了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使学生顺利的从课外进入到课内。
2. 以生活经验领悟为手段,构建学习良好过程
教学方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观摩过不少的地理课堂,各种教学方法都有教师使用,有的披着各种漂亮和时尚的外衣教学方法,有的是高科技的展示,有的是不明所以的全新概念,大多以如何复杂、热闹为能事。追逐轰轰烈烈的方法固然能够赢得一片片掌声,但很多的一线教师成为了追逐这些教学方法的牺牲品,整天的忙乎所以,过着一种疲惫的生活,有的老师甚至大声感叹现在的教学如何的跟不上潮流。其实这是一种教学生活的误区,教育,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所教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核心,以回归学生生活为最终的目的,除此之外没有也不应该有其他的考评方式。
在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中,我采取了比较法和旅游法,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我所在的学校处在号称“华夏第一镇”的地方,旅游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地的人们在有余暇的时候会选择在中外的一些著名地点去旅游,当地经济发达,其中有一大批学生会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国外的学校就读。另一个方面,该地商业也很发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商业追求重要目标,比较法是当地人生活中一种常用方法。
2.1 比较法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本内容中,以表格的形式罗列了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文本内容多而且杂,眼花缭乱,虽然有比较,但是学生却抓不住重点,用比较的处理方式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表格转化: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图文转换:
通过文本的比较和图像的比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映像更加深刻,学习的效果比较良好,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的对比的学习方法。图像的对比比文字的对比更加形象和直接,摒弃了文字的赘述,更容易直奔主题。
2.2 旅游法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中的应用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旅游法是以旅游为问题情景,给予学生旅游中遇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问题让学生来参与决策,在决策中领会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情景设计问题一、某人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一个会议,要求第二天就要到会议现场,他应该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最好?
情景设计问题二、某人从重庆出发到武汉,沿途考察长江三峡,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为最佳?
情景设计问题三、学校准备和国外的某个教育集团约定在上海某处签订合作协议,请你为校长制定一个交通规划方案。
情景设计问题四、上海宝钢集团和山西大同某煤炭供应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准备从山西某煤炭供应公司购买200万吨的煤炭,如何运输才能保证运输成本最低?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一个个的解决,学生认识到交通那个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空运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公路
远程、量大、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铁路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铁路/水运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熏陶。学习地理过程中,这种熏陶过程不可或缺,熏陶讲求文火慢炖,而非猛火强煮,这种熏的过程的本质就是生活。
3. 以生活情趣为向导,打通思维活化过程
没有生活情趣的课堂是死课堂,教育和教学是有生命的活动,课堂应该充满生活情趣。用鲜活的生活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把地理的理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拉近学生和地理科学的距离。
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学习的节奏,从学生的视觉来设计学习的过程,力图保持课堂的生活状态。
对于南昆铁路地理意义,我进行这样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展示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地形和资源分布图,以及一些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附近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先阅读这些地图和图片资料,然后用地理专业的语言来描述研究成果。比如:通过对桂林山水,苹果铝矿,白色的煤炭和石油,六盘水的煤矿,曲靖的煤炭资源等等相关背景资料的学习,学生联系以往知识,并和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对,自然得出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快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民族是壮族,云南省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等资料的了解,很自然得出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强民族的团结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从沿线地区的居民的生活人文状况的图片资料,获知西南是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区之一,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快我国的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教学,采用了一图一结论,一资料一结论的做法,化简单文字为多姿多彩的生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得高高在上的地理知識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无缝对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和学习方法应该有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让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融合,尽可能使学习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融入生活,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1. 以生活经验为引子,营造课堂的良好开端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习惯于从熟悉的事物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推进,学习地理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课堂导入是学生课堂生活的一部分,好的导入设计是一堂好课的良好的开端,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就能够使地理课堂能够顺利的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主题,下面两个实例是针对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不经意间使用的导入,课后感觉这样的导入很有意思。
场景再现1:在高一的一个班上课的时间正好是大课间,学生从操场参加升旗仪式回来,准备上课,走进教室,上课礼毕,很多学生还在喘着粗气,下面是我和同学开场的一段对话:
老师:同学们怎么把自己从操场运回到教室的?
学生:跑回来的
老师:跑,说明我们是利用人力把我们自己运回到教室的,累说明我们消耗了能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于“运”的知识。
老师板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场景再现2:另一个班级,老师走进教室里还缺两名学生,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老师:同学们请转告没有来的两位同学,我们曾经耐心的等过他们,但是现在时不待我,开始上课吧。
老师宣布上课,师生相互问礼毕,两位同学推门而入坐下。
老师:你们到哪里去了?
学生:教材科。
老师:你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到教室的?
学生:自己走过来的
部分同学:“11路”来的。
学生全体(笑)
老师:两位同学都采用了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就是“人力”,只不过运输工具和运输“货物”合二为一,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运输方式,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应用,今天,要讨论的是关于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
在两个班级里使用的导入情况相异是因为班级不同,上课的情景也不相同,但是这两个班级的引入都利用了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使学生顺利的从课外进入到课内。
2. 以生活经验领悟为手段,构建学习良好过程
教学方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观摩过不少的地理课堂,各种教学方法都有教师使用,有的披着各种漂亮和时尚的外衣教学方法,有的是高科技的展示,有的是不明所以的全新概念,大多以如何复杂、热闹为能事。追逐轰轰烈烈的方法固然能够赢得一片片掌声,但很多的一线教师成为了追逐这些教学方法的牺牲品,整天的忙乎所以,过着一种疲惫的生活,有的老师甚至大声感叹现在的教学如何的跟不上潮流。其实这是一种教学生活的误区,教育,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所教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核心,以回归学生生活为最终的目的,除此之外没有也不应该有其他的考评方式。
在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中,我采取了比较法和旅游法,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我所在的学校处在号称“华夏第一镇”的地方,旅游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地的人们在有余暇的时候会选择在中外的一些著名地点去旅游,当地经济发达,其中有一大批学生会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国外的学校就读。另一个方面,该地商业也很发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商业追求重要目标,比较法是当地人生活中一种常用方法。
2.1 比较法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本内容中,以表格的形式罗列了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文本内容多而且杂,眼花缭乱,虽然有比较,但是学生却抓不住重点,用比较的处理方式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表格转化: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图文转换:
通过文本的比较和图像的比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映像更加深刻,学习的效果比较良好,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的对比的学习方法。图像的对比比文字的对比更加形象和直接,摒弃了文字的赘述,更容易直奔主题。
2.2 旅游法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中的应用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旅游法是以旅游为问题情景,给予学生旅游中遇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问题让学生来参与决策,在决策中领会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情景设计问题一、某人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一个会议,要求第二天就要到会议现场,他应该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最好?
情景设计问题二、某人从重庆出发到武汉,沿途考察长江三峡,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为最佳?
情景设计问题三、学校准备和国外的某个教育集团约定在上海某处签订合作协议,请你为校长制定一个交通规划方案。
情景设计问题四、上海宝钢集团和山西大同某煤炭供应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准备从山西某煤炭供应公司购买200万吨的煤炭,如何运输才能保证运输成本最低?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一个个的解决,学生认识到交通那个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空运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公路
远程、量大、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铁路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铁路/水运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熏陶。学习地理过程中,这种熏陶过程不可或缺,熏陶讲求文火慢炖,而非猛火强煮,这种熏的过程的本质就是生活。
3. 以生活情趣为向导,打通思维活化过程
没有生活情趣的课堂是死课堂,教育和教学是有生命的活动,课堂应该充满生活情趣。用鲜活的生活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把地理的理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拉近学生和地理科学的距离。
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学习的节奏,从学生的视觉来设计学习的过程,力图保持课堂的生活状态。
对于南昆铁路地理意义,我进行这样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展示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地形和资源分布图,以及一些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附近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先阅读这些地图和图片资料,然后用地理专业的语言来描述研究成果。比如:通过对桂林山水,苹果铝矿,白色的煤炭和石油,六盘水的煤矿,曲靖的煤炭资源等等相关背景资料的学习,学生联系以往知识,并和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对,自然得出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快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民族是壮族,云南省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等资料的了解,很自然得出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强民族的团结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从沿线地区的居民的生活人文状况的图片资料,获知西南是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区之一,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加快我国的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教学,采用了一图一结论,一资料一结论的做法,化简单文字为多姿多彩的生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得高高在上的地理知識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无缝对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和学习方法应该有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让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融合,尽可能使学习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融入生活,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