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园丁一样呵护品牌成长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让品牌长青,就要像园丁一样,呵护品牌成长。
  
  每一个伟大的品牌都是由人创造的,创始人甚至要为品牌付出毕生心血,加之后继者的不懈努力。
  在食品行业,世界500强品牌雀巢的创始人享利·内斯特尔就是以他的名字Nestle为其产品的品牌名称,并以鸟巢图案为商标图形。圣卡罗酒庄的创始人Dona Luis Pereira为了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用太太的名字Carolina来命名自己最钟爱的酿酒事业,如今Carolina已成为智利葡萄洒三大品牌之一。
  出生于清朝嘉庆年间的王老吉(老吉本名王泽邦,乳名阿吉)把凉茶发扬光大。虽几经沉浮,但经过传承者们的缜密策划,通过“怕上火”概念,最终将产品卖到全国,使其成为中国本土饮料中的“可口可乐”。
  企业要想让品牌长青,就要像园丁一样,呵护品牌成长。笔者归结为“园丁式管理”,其核心是以品牌为本,对品牌之爱,不是园丁,胜似园丁。
  园丁式管理具有什么特征呢?可概括为“四化管理”。
  
  全程化管理
  
  企业停滞或消亡,首先源自市场的停滞与消亡。而在过去,品牌时代还没有来临,导致市场停滞与消亡的最直接因素是产品销售出现了衰退与消亡,进而难以“养家”,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但是在品牌为王的时代,产品停滞与消亡对企业的影响得以削弱,甚至产品暂时消亡了,只要品牌还在,照样可以生存。所以,未来的趋势就是品牌倒了,企业必倒。就拿“三聚氰胺事件”来说,先倒的是三鹿品牌,然后倒的才是市场,最后才是生产瘫痪、企业停产倒闭……对于企业来说,“市场就是一切”绝不夸张。企业想重新站起来,恢复生产容易,但恢复市场却是难上加难,就是因为已经搞砸了的品牌,很难再让其像过去那样熠熠生辉。如果品牌与市场无法得以有效恢复,恢复生产就没有意义。
  品牌与产品、企业一样,同样具有生命周期。大多数品牌都将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消亡的过程,许多曾经受人追捧的品牌如今早已退出市场,或者市场份额大幅减少。当然,至今还有很多长青品牌,诸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国际性品牌,历经百年而不衰,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没有生命周期,也不是对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的否定。另外,因意外因素令品牌“暴毙”的情况,也时有时现,这也是品牌生命周期的特殊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尊重现实,把品牌整个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尽力延长品牌的青春期。
  
  责任化管理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让品牌不断增值,积累品牌资产,是品牌经营管理的核心责任。
  可口可乐前总裁伍德瑞夫说过,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毁,只要可口可乐品牌在,几年时间就可以重新建成新的“可口可乐王国”。可见,品牌对企业的强大价值与重要作用。
  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也说,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
  在企业里,尤其是国有企业,总是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且要求经营管理者对此负责。但是,谁会为品牌这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呢?所以,既然有品牌经营管理权,那么就要承担起品牌运营的责任。尤其是中国本土的国有企业,在国企业改制过程中,外资常常以合资、并购等方式参与其中,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似乎只注重企业的有形资产,而对品牌这项无形资产却很少关注,品牌价值被低估甚至视其为零。只要并购方出资达到企业净资产就认为企业没有被贱卖,当并购方溢价收购时则庆幸赚了一把。
  而品牌价值无疑是企业无形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忽略这部分无形资产实在不该。品牌就如企业的“孩子”,合资或并购无异于“重组家庭”,难道就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未来吗?
  
  人性化管理
  
  品牌有个性,有气质,也有形象。成功的品牌就是顾客(消费者)心中的图腾,是情感符号,是个性标志,是难以磨灭的烙印。基于此,企业不应把品牌视为一个符号或标志,而是视为一个会说话的人,会与市场沟通、能与社会各界交流的“人”。
  拿百事可乐来说,年轻人买的就是百事可乐年轻、活力、激情四射的品牌个性,而购买可口克乐则是另外一种品牌个性:正宗、传统、快乐。这足以说明,品牌本身就是沟通工具与情感纽带。所以,企业要对品牌实施人性化管理,这无异于针对顾客(消费者)实施人性化管理。
  品牌的人性化管理,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含义:第一,建立品牌的人格化内涵与品牌外延,丰富品牌的整体素养。第二,通过强化品牌气质与品牌形象,建立并强化品牌与目标客户之间的人性化联系。第三,对品牌实施柔性化管理,一个品牌一个模式,一个品牌一种政策,一个品牌一种策略。第四,尊重品牌现实,在品牌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对品牌做掠夺性开发或品牌透支。第五,产品或服务是品牌的载体,所以要为市场提供人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人性化的品牌管理,就是要把品牌当作“演员”,把市场作为“舞台”,将品牌变成“演员”甚至打造成“魅力明星”的过程称为“品牌人格化”。如通过名人代言来塑造品牌个性,通过明星来塑造明星品牌,透过这种方式,品牌代言人的品质可以传递给品牌。
  
  多维化管理
  
  品牌不仅是企业的,也是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终端商与顾客(消费者)的,品牌属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都可以为品牌做“加法”,每个成员也都可以为品牌做“减法”。只有企业价值链成员共同致力于品牌建设,才能让品牌真正地落地开花,才能不断使品牌资产增值。
  笔者认为,品牌管理是一个全民化参与的过程,包括经营与管理两大环节。当然,这里的“全民”已经超越了全员概念,也不仅仅是吸引企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经销商、终端商、顾客(消费者)等积极参与,还要广泛地调动起社会上的可用资源。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组织、新闻媒体、金融机构等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整合各种有益资源来做大做强品牌。
其他文献
最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某食品企业,与该企业营销总经理及营销中高层均有接触。  该营销总经理业务出身,从销售一线业务员到主管、经理、大区经理,再到营销总经理,业务能力非常优秀,一路上战功赫赫。与其交谈时,也不时被其对一线的了解之深之细而折服。  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在后来与大区经理的接触中,不少大区经理对该营销总经理颇有微词,甚至抱怨。原来,该营销总经理上任后,事无巨细,管理特别严格,连每一个终端的促
期刊
美国前财长鲁宾有一句名言:“关于市场,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在市场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营销战略如何超越不确定性,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很多企业都发现,随着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以及营销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越来越难以把握市场规律与营销规则了。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企业变得越来越难拿捏。原因就在于企业必须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与营销的不确定性。  在各种不确定性面前,企业只有
期刊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赢得了很多荣誉。有些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大家没有去做罢了。于是,哥伦布对这些人说:我们来比一下,看谁能把一个鸡蛋立起来而不倒。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试起来,结果没有一人成功。哥伦布看到大家都失败了,拿起一个鸡蛋,将鸡蛋的一头稍微磕一下,鸡蛋一下就立起来了。  这就是有名的“哥伦布鸡蛋”。我们绝不能把它看作是耍小聪明的脑筋急转
期刊
卖点是为了与竞品做到有效区隔,这种差异化的最大目的就是为成功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但是,目前中粮悦活极力推广的卖点,很难做到与竞品的有效区隔,难以在消费者大脑里形成明确的焦点,而复杂的信息只会造成人们印象的混乱。    自2009年上市以来,如其品牌名一样,中粮悦活很是忙活。一会与开心网合办比赛,一会冠名“舞林大会”,在线下也在商场上举办了偷水果比赛,等等。但遗憾的是,如此忙活,中粮悦活并未出现期
期刊
没有原浆概念,中国白酒并不会是死路一条,这个出路就是敢于打破故我,颠覆自己。洋河从人文角度打出男人情怀这样的定位,稻花香的丰收时刻稻花香,都是在原浆之外探索出来的新路子。    “原浆酒不能喝”,“原浆酒欺骗消费者”,“原浆酒是名酒们的营销把戏”……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消费者开始把怀疑的矛头指向原浆酒,与此对立的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名酒的原浆酒销售依然火爆。  原浆酒这个曾经承载了中国一线
期刊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王老吉和红牛虽然出自不同企业,但都系出“名门”,同时在国内市场竞争中,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功能性定位的品牌营销模式。王老吉打出的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迅速席卷大江南北;而红牛则以更为精准的“困了、累了,喝红牛”,照样驰骋饮料江湖,成就了其功能性饮料的霸主地位。  王老吉和红牛同采取功能性定位均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一些很难突破的障碍,开始严重制约品
期刊
对华润雪花而言,2009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雪花啤酒已经完成了全国市场布局,顺利登顶总量和单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但其结构差、量大利薄的问题也由来已久,华润集团层面及投资者也开始颇有微词。  一个成功的品牌,其最终体现应该是能否拥有持续的高品牌溢价能力,能否持续提高股东回报。显然,吨酒利润是华润雪花无法绕开的问题。  2009年,华润雪花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将2008
期刊
华润雪花与青岛在产品结构上的差距已经持续多年。由于在消费者印象中,雪花产品形象是中低档,虽然销量大,但以塑包为代表的雪花产品价格有持续走低的危险。  虽然华润雪花下决心开发出了几款高档产品,并将其作为雪花营销的重中之重,但多年积弊,使得雪花吨酒利润多年来一直落后于青岛和燕京两公司,经营效益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雪花的高中低产品结构搭配更显窘迫。  目前,雪花的高端产品与青岛、燕京和洋品牌相比还存在较
期刊
“单品开发”短期而孤立    很多食品企业每年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很少,而有的新产品在推出后却反而给企业制造出非常混乱的局面,产品之间角色不清,相互打架,缺乏整合,给企业的产品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甚至有的新产品还拖夸了企业。  某饼干企业刚开始推出全麦饼干,但其整个产品体系只有8个口味,也即8个条码,尽管其产品概念不错,但是上市后却由于在终端缺乏足够的组合而造成销量很差;  某饮
期刊
华润雪花在2008年提出“变弱为强”的企业战略,虽然比青岛的“做大做强”变为“做强做大”要晚了几年,但从战略时机上看,依然可以算是勉强赶上了晚集。但中高档市场相对成熟,品牌格局也比较稳定,华润雪花的进入,难度依然不小。  华润雪花为什么要向中高端市场的精制酒发展,原因前面几篇文章多有分析,不再赘述。    发展精制酒的障碍     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啤酒精制酒销售占比在40%左右,而在华润雪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