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组合开发之道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品开发”短期而孤立
  
  很多食品企业每年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很少,而有的新产品在推出后却反而给企业制造出非常混乱的局面,产品之间角色不清,相互打架,缺乏整合,给企业的产品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甚至有的新产品还拖夸了企业。
  某饼干企业刚开始推出全麦饼干,但其整个产品体系只有8个口味,也即8个条码,尽管其产品概念不错,但是上市后却由于在终端缺乏足够的组合而造成销量很差;
  某饮料企业推出罐装姜茶,大量投入广告及大面积铺市,希望像王老吉一样凭这个单品红遍全国,但由于该产品在消费季节和区域上都存在局限性,上市不久即在市场上陷入僵局;
  某调味品企业推出蘑菇精,其主力品项具有“四无”概念,即:无糖、无盐、无味精、无动物成分,这个产品的概念应该说非常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但其上市后却因为高价格和鲜度不够而销售停滞;
  某罐头企业推出全新产品“魔罐”,非常方便开启,其一上市后就快速进入北京市场各大卖场系统的近100家门店,但却由于产品单一而难以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费用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某月饼企业推出具有全新概念的饼干,并为此推出了相应的广告宣传,但由于其现有主力渠道为团购渠道,操作方式也以年节产品运作为主,该产品上市后销售成绩平平;
  某糖果企业跟随领导品牌推出棒棒糖和橡皮糖新品,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市场推广,但由于这类产品零售价固定在0.5元和1元,造成其在终端难以与竞品形成区隔,销售态势增长乏力;
  某炒货企业的核心市场是在江浙,其产品开发的立足点都是基于华东市场,但是其新品在江浙之外的市场销售总是很差,难以和当地区域竞品抗争……
  以上这些食品企业所陷入的一个误区在于,往往将新品开发视作“单品开发”,寄希望于某一两个单品实现爆发性增长。但是企业意识不到所谓的“畅销单品”并非开发出来的,而是经营出来的。如果新品开发陷入了这种思维,只会陷入到一种短期而孤立的局面之中。
  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品开发必须放到整个产品体系的框架中来思考,而且企业追求的应该是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产品体系综合竞争力。对不少企业而言,其实根本不用推出全新的产品,只需要对现有产品之间的结构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组合,再根据竞争态势对某些价格带、规格以及包装的产品进行补充和完善,就可以大大提升整个产品体系的竞争力。
  
  产品组合式开发策略
  
  我们现在倡导一个全新的理念:产品开发必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组合式开发。其核心在于,食品企业应该基于提升整体产品体系竞争力的角度来开发新品,如果一个新品对整个产品体系竞争力毫无帮助,根本就没有开发的必要。
  企业要持续保障产品体系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就必须对产品组合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新品开发其实是包含在产品组合的动态过程中的。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理解“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包含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产品组合开发应该从渠道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在经典的营销“4P”理论中,其思考的顺序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但这个思考顺序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了。企业必须调整思维模式,将传统的4P顺序调整为“渠道、产品、价格、促销”,从而正确地规划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和价格体系。
  在原来的大一统市场格局下,一个单一的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全渠道也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但是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渠道结构也呈现多元化,那么单一的产品结构也就无法满足全渠道及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已经反映在不同的渠道结构中,不同的渠道和终端业态也就反映着不同的需求,自然也就需要通过不同的产品分别来满足不同渠道所反映出的消费需求,这就是产品组合的内涵所在。
  在产品组合开发的操作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体现在不同维度上的组合
  产品组合开发,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上的组合:
  品类组合与品项组合。当前食品企业的业务领域越来越倾向于相关多元化,比如炒货企业经营牛肉干、糖果企业经营烘焙食品、方便食品企业经营饮料等,这就使得企业产品组合开发的复杂程度也相应增加。首先需要在整个品类上进行组合,通过品类组合确定不同业务的战略地位以及角色分配,例如利润品类、形象品类、销量品类或者机会品类等,并以此来分配资源;其次需要在每个品类下对品项进行组合,对具体的产品线长度和宽度进行规划,其考虑的角度包括品种、规格、包装、价格带等,其中还包括对不同品项的角色界定,例如主力品项、辅助品项、季节品项或者必销品项、可选品项、禁销品项等,这时候才涉及具体的产品开发。因此,企业在开发新品时就必须考虑产品在整个体系中的角色,与现有产品是何种关系,与不同的渠道应该如何对应,如此方能避免产生混乱的产品体系。
  不同区域的产品组合。中国市场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华东区域和华北区域的消费特性就迥然不同,那么反映在产品上也自然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因此,企业的产品组合也需要从不同的区域层级上进行组合,一般而言,企业可以将品项划分为必销品项、可选品项和特定品项,必销品项一定是企业的主力品项,是在所有区域都必须主推的品项;可选品项可由各区域销售人员及客户根据区域特性进行选择,而不求各区域之间的统一;特定品项则是特别针对某些区域推出的品项,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规定以防止其他区域的销售人员及客户为追求销量达标而盲目销售,从而增加费用的浪费。
  不同渠道的产品组合。在食品企业的渠道结构中,一般可分为现代渠道、传统渠道和特殊渠道,这三个不同渠道中的产品组合是不同的,主力品项一般在这三类渠道中都可以销售,但是不同的渠道对产品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现代渠道中的产品组合最丰富,各个品种、规格、包装、价格带的产品都能存在,而传统渠道中的产品则一般都趋向于小规格、低价格、品种少,以适应传统渠道所覆盖的县、乡镇市场的中小型零售终端,而特殊渠道则依不同场所的特性而对产品有所区别。实际上,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的渠道选择会有偏好,所以针对不同渠道的产品组合实际上也就是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所以,企业开发新品必须体现出与渠道之间的复合,否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不同业态的产品组合。在现代渠道中,对产品的组合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根据不同终端业态的特性来进行,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这三种主要业态对于产品组合的要求就不同,大卖场一般需要最全面的产品组合,品种齐全,价格带高、中、低兼有,包装规格大、中、小齐全,从而满足大量消费者对产品求新求异的需求;超市的产品组合就不需要像大卖场那样丰富,主要是对主力品项和辅助品项的组合,对消费者的购买进行补充;而便利店的产品组合则更少,主要倾向于畅销的主力品项,重点满足消费者比较成熟的便利性消费。对此,要求企业在开发新品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业态的需求,以避免产品上市后无法满足不同终端业态的需求,从而造成费用上的浪费。
  
  2 必须考虑竞争态势的因素
  很多时候,企业开发产品仅仅单纯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却忽视了竞争者的动向及反应。很有可能出现要么推出的产品概念与竞品相似——比如你讲新鲜大家也都在讲新鲜,你说粗粮大家也都说粗粮;要么则受到竞争对手的阻击,比如农夫的水溶C100受到娃哈哈Hello—C的阻击。
  企业从不同层面考虑对产品的组合开发时,必须同时将竞争态势的因素考虑进去,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所有的层面都能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企业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层面都会面临同一个竞争对手。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同层面的竞争态势,来确定自己在相应层面应该形成的产品组合,从而既可以有效地占据市场空间,同时又防止竞争对手的抄底拦截。
其他文献
在今年春夏的饮料界,上演了一场五花八门的营销“闹剧”。各品牌可谓招数使尽,明枪暗箭,奇正兼用,让观者眼花缭乱,然细数来,也不过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的混搭使用,套路中求新意,平凡中求不俗。    招数一:跟风热门影视剧    典型案例:百事可乐 统一冰红茶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今年推出了其最新的TVC,依然有我们熟悉的四名巨星——黄晓明、古天乐、罗志祥、蔡依林出现。亮点在于四人扮演师徒一行,上演一
期刊
从籍籍无名到异军突起,从行业末座一路赶超大牌,做到行业第一。十年间,华润雪花以29.30%的年均增长率一路飞奔,缔造了一段中国啤酒业的历史奇迹。  华润雪花链式分裂般的发展。让业界从质疑到认可,到认真研究学习。近年来关于研究华润雪花的文章颇多。本刊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华润雪花的发展过程。并于2004年刊出本刊高级研究员刘春雄的深度专题文章《显微华润,放大华润》。  跨入2010年,中国啤酒业呈现出了新
期刊
最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某食品企业,与该企业营销总经理及营销中高层均有接触。  该营销总经理业务出身,从销售一线业务员到主管、经理、大区经理,再到营销总经理,业务能力非常优秀,一路上战功赫赫。与其交谈时,也不时被其对一线的了解之深之细而折服。  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在后来与大区经理的接触中,不少大区经理对该营销总经理颇有微词,甚至抱怨。原来,该营销总经理上任后,事无巨细,管理特别严格,连每一个终端的促
期刊
美国前财长鲁宾有一句名言:“关于市场,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在市场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营销战略如何超越不确定性,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很多企业都发现,随着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以及营销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越来越难以把握市场规律与营销规则了。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企业变得越来越难拿捏。原因就在于企业必须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与营销的不确定性。  在各种不确定性面前,企业只有
期刊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赢得了很多荣誉。有些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大家没有去做罢了。于是,哥伦布对这些人说:我们来比一下,看谁能把一个鸡蛋立起来而不倒。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试起来,结果没有一人成功。哥伦布看到大家都失败了,拿起一个鸡蛋,将鸡蛋的一头稍微磕一下,鸡蛋一下就立起来了。  这就是有名的“哥伦布鸡蛋”。我们绝不能把它看作是耍小聪明的脑筋急转
期刊
卖点是为了与竞品做到有效区隔,这种差异化的最大目的就是为成功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但是,目前中粮悦活极力推广的卖点,很难做到与竞品的有效区隔,难以在消费者大脑里形成明确的焦点,而复杂的信息只会造成人们印象的混乱。    自2009年上市以来,如其品牌名一样,中粮悦活很是忙活。一会与开心网合办比赛,一会冠名“舞林大会”,在线下也在商场上举办了偷水果比赛,等等。但遗憾的是,如此忙活,中粮悦活并未出现期
期刊
没有原浆概念,中国白酒并不会是死路一条,这个出路就是敢于打破故我,颠覆自己。洋河从人文角度打出男人情怀这样的定位,稻花香的丰收时刻稻花香,都是在原浆之外探索出来的新路子。    “原浆酒不能喝”,“原浆酒欺骗消费者”,“原浆酒是名酒们的营销把戏”……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消费者开始把怀疑的矛头指向原浆酒,与此对立的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名酒的原浆酒销售依然火爆。  原浆酒这个曾经承载了中国一线
期刊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王老吉和红牛虽然出自不同企业,但都系出“名门”,同时在国内市场竞争中,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功能性定位的品牌营销模式。王老吉打出的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迅速席卷大江南北;而红牛则以更为精准的“困了、累了,喝红牛”,照样驰骋饮料江湖,成就了其功能性饮料的霸主地位。  王老吉和红牛同采取功能性定位均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一些很难突破的障碍,开始严重制约品
期刊
对华润雪花而言,2009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从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雪花啤酒已经完成了全国市场布局,顺利登顶总量和单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但其结构差、量大利薄的问题也由来已久,华润集团层面及投资者也开始颇有微词。  一个成功的品牌,其最终体现应该是能否拥有持续的高品牌溢价能力,能否持续提高股东回报。显然,吨酒利润是华润雪花无法绕开的问题。  2009年,华润雪花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将2008
期刊
华润雪花与青岛在产品结构上的差距已经持续多年。由于在消费者印象中,雪花产品形象是中低档,虽然销量大,但以塑包为代表的雪花产品价格有持续走低的危险。  虽然华润雪花下决心开发出了几款高档产品,并将其作为雪花营销的重中之重,但多年积弊,使得雪花吨酒利润多年来一直落后于青岛和燕京两公司,经营效益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雪花的高中低产品结构搭配更显窘迫。  目前,雪花的高端产品与青岛、燕京和洋品牌相比还存在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