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的职业指导课,是基于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找到其中的原因,可以完善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的过程,为职业指导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可实施性策略。
一、中职学校主管教学部门对职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指导课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中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做好该项工作的首要因素。但事实上,一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如果领导层不能高度重视职业指导教育,该项工作的推进过程将是漫长的。究其原因,多数中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仅仅将职业指导教学工作当做完成中职学校教学的任务之一,以应对有关部门的检查及评估,并没有把这项工作视为中职生培养的首要任务,而其工作重心仍是使学生顺利毕业、保证学生的首次就业率为主,对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的前景、职业发展的后劲、学生未来的职业动态以及一份职业的持续时间长短并不重视。
二、职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且数量不足
提高职业指导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搞好职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搞好职业指导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则是其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此外,一门课程的代课教师数量与所教授学生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这门课程在学校的发展情况,当然这个比值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如果这个比值过小的话,证明这所学校内教师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人数,使大量的学生共享一名教师,就职业指导课程而言,教师只能加大工作量或者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就很难顺利进行,必然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教学效果。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职业指导教育的师资水平则决定着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多数学校的职业指导专业教师不足一半,相当数量的职业指导教师为兼职教师或者部分学校只是外请专家到校给学生搞几次讲座而已,可见师资力量的配备十分欠缺,师资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职业指导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
大部分中职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2008年起便普遍开设了职业指导这门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尤其是“非示范学校”以及生源数量一般的中职学校对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部分中职学校将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毕业班级上,甚至把职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双休日课时,安排随机性强、课时被挤占挪用情况普遍。
职业指导课程本应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而真正贯穿三个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的学校并不多。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种是基础课,另一种是专业课,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专业课为主的,是因为现如今的中职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而对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给予重视,又因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划分并不明确,职业指导课程的目的和作用虽然显而易见,但对中职学校而言使学生顺利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心,而职业指导课程在这里作用并不显著,这就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的主要原因。
四、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
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念与技巧、择业心理等方面,这些方面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指导内在精髓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指导,涉及创业方面的课程内容不多,因此对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的职业生涯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对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实际帮助不明显。虽然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大致完成了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但大多数中职生认为,这些课程内容所涉范围不是很广,或课程内容覆盖全面但深度不够,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训无法做到连贯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想了解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以及课程完成的教学质量,那么课程评价就是检测的最直接方法。但是要想严谨正确地作出评价,评价方式就要科学合理。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评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功能的单向性。由于一般课程教学的思维惯性,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所讲授内容的单向性传输,而不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或学生产生问题的缘由以及相关的态度、情感方面的心理诉求。
2.评价标准的教条化。传统的课程教学大纲与计划,使教师对每个学生评价的标准一致,所以教师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后,很难对学生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具体评价。
3.评价目标的结果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评价只要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而对于答案的来源并不重视,职业指导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如果不重视其问题来源的话,很难对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从而达到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
4.评价主体的唯一性。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只能作为被评价者,而不能参与到评价中去,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其主观性、专业性及信息的不对称性都将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5.评价方式的程式化。目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学校基本都采用的是“纸笔”测试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有一点作用,而无法对观念、意识、情感、态度进行考查。
六、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缺位
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是完成职业指导教材内容的过程,如果想高质量地完成职业指导教学目标、完成职业指导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是关键。目前中职学校中虽有统编教材,但这类教材发行时间距今已有五年以上;它的编制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时效性很弱,不能紧跟社会变化及市场需求。还有些学校采用校本教材,这类教材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检测。综合其现状来看,职业指导课程的教材缺位情况严重,使用现有教材的共同问题在于教材内容单一,有些更为糟糕的情况是所使用教材只是相关知识的简单拼凑,甚至没有规范的教学内容。相关部门及学校对职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不重視,是造成现在问题出现的首要原因。
对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探究,是为了促进职业指导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通过浅析上述问题,有助于完善职业指导课的实施与教学,使职业指导课程在帮助中职生顺利就业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也为当前各类型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能向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幼儿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 张 妤)
一、中职学校主管教学部门对职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指导课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中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做好该项工作的首要因素。但事实上,一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如果领导层不能高度重视职业指导教育,该项工作的推进过程将是漫长的。究其原因,多数中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仅仅将职业指导教学工作当做完成中职学校教学的任务之一,以应对有关部门的检查及评估,并没有把这项工作视为中职生培养的首要任务,而其工作重心仍是使学生顺利毕业、保证学生的首次就业率为主,对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的前景、职业发展的后劲、学生未来的职业动态以及一份职业的持续时间长短并不重视。
二、职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且数量不足
提高职业指导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搞好职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搞好职业指导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则是其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此外,一门课程的代课教师数量与所教授学生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这门课程在学校的发展情况,当然这个比值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如果这个比值过小的话,证明这所学校内教师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人数,使大量的学生共享一名教师,就职业指导课程而言,教师只能加大工作量或者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就很难顺利进行,必然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教学效果。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职业指导教育的师资水平则决定着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多数学校的职业指导专业教师不足一半,相当数量的职业指导教师为兼职教师或者部分学校只是外请专家到校给学生搞几次讲座而已,可见师资力量的配备十分欠缺,师资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职业指导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
大部分中职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2008年起便普遍开设了职业指导这门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尤其是“非示范学校”以及生源数量一般的中职学校对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部分中职学校将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毕业班级上,甚至把职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双休日课时,安排随机性强、课时被挤占挪用情况普遍。
职业指导课程本应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而真正贯穿三个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的学校并不多。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种是基础课,另一种是专业课,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专业课为主的,是因为现如今的中职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而对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给予重视,又因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划分并不明确,职业指导课程的目的和作用虽然显而易见,但对中职学校而言使学生顺利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心,而职业指导课程在这里作用并不显著,这就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的主要原因。
四、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
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念与技巧、择业心理等方面,这些方面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指导内在精髓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指导,涉及创业方面的课程内容不多,因此对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的职业生涯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对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实际帮助不明显。虽然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大致完成了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但大多数中职生认为,这些课程内容所涉范围不是很广,或课程内容覆盖全面但深度不够,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训无法做到连贯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想了解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以及课程完成的教学质量,那么课程评价就是检测的最直接方法。但是要想严谨正确地作出评价,评价方式就要科学合理。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评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功能的单向性。由于一般课程教学的思维惯性,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所讲授内容的单向性传输,而不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或学生产生问题的缘由以及相关的态度、情感方面的心理诉求。
2.评价标准的教条化。传统的课程教学大纲与计划,使教师对每个学生评价的标准一致,所以教师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后,很难对学生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具体评价。
3.评价目标的结果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评价只要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而对于答案的来源并不重视,职业指导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如果不重视其问题来源的话,很难对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从而达到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
4.评价主体的唯一性。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只能作为被评价者,而不能参与到评价中去,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其主观性、专业性及信息的不对称性都将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5.评价方式的程式化。目前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学校基本都采用的是“纸笔”测试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有一点作用,而无法对观念、意识、情感、态度进行考查。
六、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缺位
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是完成职业指导教材内容的过程,如果想高质量地完成职业指导教学目标、完成职业指导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是关键。目前中职学校中虽有统编教材,但这类教材发行时间距今已有五年以上;它的编制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时效性很弱,不能紧跟社会变化及市场需求。还有些学校采用校本教材,这类教材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检测。综合其现状来看,职业指导课程的教材缺位情况严重,使用现有教材的共同问题在于教材内容单一,有些更为糟糕的情况是所使用教材只是相关知识的简单拼凑,甚至没有规范的教学内容。相关部门及学校对职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不重視,是造成现在问题出现的首要原因。
对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探究,是为了促进职业指导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通过浅析上述问题,有助于完善职业指导课的实施与教学,使职业指导课程在帮助中职生顺利就业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也为当前各类型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能向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幼儿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