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管理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出现了多方面的悖论。认清这些悖论的特点,追寻其产生的根源,探讨弱化这些悖论的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生管理 悖论
[作者简介]吴刚(1972- ),男,湖北襄樊人,盐城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与高校管理。(江苏盐城22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学生工作系统研究重点立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盐工委学[2009]36号)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3-017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在高校的普及,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被运用到大学生管理中,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信息技术又给大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出现了技术凸显与人文凹陷的畸形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共存,体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这就是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
一、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表现
1.表现之一,键对键VS面对面。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交流,可以节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管理者非常青睐手机和计算机等,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热衷于软件统计、网络会诊、手机询问等形式,足不出户,间接管理学生,难得与学生见一次面,长期下去,双方的关系变得冷淡,逐渐退化成信息符号之间的联系。由于大量的工作由技术设备完成,管理者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难免出现判断上的误差、决策上的失误。如果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与学生面谈,没有取舍,过多地干扰学生,势必引起学生反感。
2.表现之二,形式VS内容。高校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时,其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好的形式,内容也会变味。”为了增加网站的点击率,一些网站倾向于趣味性和娱乐性,提高视觉的冲击力,网络平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向了感官刺激本身,“入眼”“入耳”容易被视为“入脑、入心”。学生所注意的往往只是动听的声音、美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等,不大关心其内容。而这些视听形象背后所隐含的内涵价值和本质精神容易被忽视,出现“价值真空”“情感空白”。这样的教育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达不预期的教育目标。如果突出内容的理论性和思想性,不讲形式,简单说教,学生难免认为太单调,不感兴趣,懒得看,不愿看,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3.表现之三,提高效率VS增强效果。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但有时候却影响效果。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买得起、用得起计算机、手机。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没有手机,也没有计算机。管理者在用手机联系富裕学生的时候,很方便,与贫穷学生联系不方便,很多情况下,让富裕学生转告贫穷学生。久而久之,个别贫穷学生感觉低人一等,自然产生自卑感,不愿与富裕学生交往,影响班级的和谐。
4.表现之四,“机灌”VS“人灌”。“机灌”就是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设置丰富多彩的栏目,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一味依靠网站教育,单一、僵硬、死板的气氛,难以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如同走过场。如果完全依靠现场教育,虽说效果要好一些,有时受到课程安排、场地容量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次次实施,管理者的负担也会加重。
5.表现之五,隐私权VS管理权。为了管理方便,一些高校在学生宿舍、教室附近安装摄像头,防止小偷行窃。面对无处不在的“眼睛”,学生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被曝光,隐私权受到侵犯,尊严被漠视。
6.表现之六,工作VS健康。为了及时处理意外事件,辅导员往往准备两块手机电池,24小时开机,一旦接到意外事件的电话,立即投入战斗,正常休息得不到保障,经常处于24小时上班状态,像警察一样忙,什么事都管理,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经常疲惫。此外,计算机、手机都有辐射。辅导员由于职业的性质,需要经常使用这些设备,无法避免电磁波的辐射。长期下去,他们的身体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隐形伤害,患上职业病。
7.表现之七,便捷VS麻烦。手机、网络是管理者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常用工具。一般情况下,其有效性是明显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失效问题。由于短信、电子邮件延时传播性与非强制反馈性,加之有时手机和网络出现故障,学生没有及时回复也就不足为奇了。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管理学生的成绩、注册等,效率很高。但如果出现系统瘫痪、停电等意外情况,麻烦就会随之而来。
二、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根源
1.管理制度的根源。不同的管理制度产生不同的管理行为,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高校引入信息技术之后,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出台有关制度,推进校园网建设。学生主管部门也规定,辅导员24小时通信工具必须开机,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学生信息采集必须在计算机上完成,学生资料也通过计算机传输。长期处于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管理者对它们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被遗忘。管理活动成为“目中无人”的纯粹技术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价值属性。离开这些技术设备,学生管理工作似乎难以进行。
2.认识水平的根源。认识是主体在时间的基础上对客体的反应。人们比较容易看到技术的积极作用,而对于消极作用的认识比较困难。消极作用在短期内往往不明显,要经过反复多次和长期积累才变得显著起来。信息技术最初被引进大学生管理中,人们抱着肯定的态度使用它,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利用飞信,可以瞬间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利用手机,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学生的动态,能与家长随时交流;利用计算机,可以方便管理学生的学籍、档案、成绩等。由于它的方便、高效,“技术至上论”自然而然产生,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产生崇拜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到其潜在的弊端。直到它的消极作用浮出水面,管理者才认清它的两面性,发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管理者的根源。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管理者。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马克思曾说:“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是用来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这说明,有些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取决于使用者。雅斯贝尔斯也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就些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其置于什么条件之下。”①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过分依靠它,势必产生极大依赖性,如同吸烟上瘾一样,产生一种离开它就无法工作的感觉,造成人文关怀逐渐淡化,工具主义日益盛行。此外,管理者滥用信息技术,将趋向于以对待机器的态度对待学生,信息技术设备所传输的只是简单的信息,管理者的态度、情感、感情在传输中所剩无几,学生接收到的只是毫无光彩的外壳。通过电话与学生交流,远不如面对面交谈来得亲近。即使是声、情、图、文并茂的网络平台,由于一切出自于冰冷生硬的机器,也会让人产生“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之感。光怪陆离的感官刺激的不断升级,导致学生的感受力越来越麻木,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压抑,社会责任感降低。在管理者眼中,信息技术成了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的工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给出了精确的描绘:“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效率,即灌输最大数量的事实给最可能多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中,老师就像一架输出知识的机器。”手机、计算机等不过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之所以是,包含着对器具、仪器和机械的制作和利用,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需要和目的。这些设置的整体就是技术。技术本身乃是一种设置,用拉丁语来讲,是一种工具。”②
三、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弱化
1.完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模式,必须关心管理效果。当前,管理者倾向于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管理模式,虽然其优点突出,但其弊端显而易见。采用信息技术管理模式,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忘记传统管理模式,既要“机管人”,又要“人管人”,使二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高校也要完善有关制度,如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制度、同住制度、每周班会制度等,促使管理者抽出一定时间到宿舍、到班级进行实地调查,增加与学生面谈时间,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
2.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目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管理者更应该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以育人为根本,冷静地、理智地对待信息技术,更新技术价值观,合理地评价信息技术的人文价值,既要考虑“怎样”使用它,也要考虑“为何”使用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对人的塑造始终离不开人的作用,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达,它始终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一种决定手段。人的价值、人的精神都永远不能忽略,管理者的丰富经验和智慧永远不能被信息技术代替。管理者是学生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如同武器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一样。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门人文科学,艺术的成分居多,技术的成分较少。大学生管理是关于人的行为,管理过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是人性丰富、圆满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应该因信息技术介入而变得过分程序化、技术化,而要注重双方在“对话”过程中的彼此精神的相遇相融、人格的互染。这就从根本上强调信息技术应被视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手段,注重情感陶冶和启发诱导,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平衡发展,最终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学生。
3.建立反馈机制。反馈原理是指在管理中随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并与管理目的进行比较,当行动偏离目的时,及时进行调控,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反馈原理实际上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代化管理中的贯彻和体现。建立学生管理工作反馈机制有利于改进工作不足,排除悖论产生的因素。管理者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的效果怎么样?学生心理非常清楚。有必要从学生那里了解管理效果,及时对管理行为进行合理调整。比如,利用手机的群发功能,通知学生,大大方便了管理者。如个别学生因手机无电等原因收不到信息;学生碰到紧急事件联系辅导员,而辅导员手机没有电或其他情况无法联系,怎么办?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与理论性、思想性如何有机结合,也要征求学生的意见。
总之,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大学生时,我们应该树立基于人文精神的技术观,重新审视技术对管理的作用,既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拒之于千里之外,避免信息技术成为大学生管理中的特洛伊木马,力求技术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开创大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注释]
①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7.
②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92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生管理 悖论
[作者简介]吴刚(1972- ),男,湖北襄樊人,盐城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与高校管理。(江苏盐城22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学生工作系统研究重点立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盐工委学[2009]36号)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3-017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在高校的普及,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被运用到大学生管理中,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信息技术又给大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出现了技术凸显与人文凹陷的畸形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共存,体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这就是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
一、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表现
1.表现之一,键对键VS面对面。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交流,可以节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管理者非常青睐手机和计算机等,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热衷于软件统计、网络会诊、手机询问等形式,足不出户,间接管理学生,难得与学生见一次面,长期下去,双方的关系变得冷淡,逐渐退化成信息符号之间的联系。由于大量的工作由技术设备完成,管理者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难免出现判断上的误差、决策上的失误。如果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与学生面谈,没有取舍,过多地干扰学生,势必引起学生反感。
2.表现之二,形式VS内容。高校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时,其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好的形式,内容也会变味。”为了增加网站的点击率,一些网站倾向于趣味性和娱乐性,提高视觉的冲击力,网络平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向了感官刺激本身,“入眼”“入耳”容易被视为“入脑、入心”。学生所注意的往往只是动听的声音、美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等,不大关心其内容。而这些视听形象背后所隐含的内涵价值和本质精神容易被忽视,出现“价值真空”“情感空白”。这样的教育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达不预期的教育目标。如果突出内容的理论性和思想性,不讲形式,简单说教,学生难免认为太单调,不感兴趣,懒得看,不愿看,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3.表现之三,提高效率VS增强效果。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但有时候却影响效果。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买得起、用得起计算机、手机。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没有手机,也没有计算机。管理者在用手机联系富裕学生的时候,很方便,与贫穷学生联系不方便,很多情况下,让富裕学生转告贫穷学生。久而久之,个别贫穷学生感觉低人一等,自然产生自卑感,不愿与富裕学生交往,影响班级的和谐。
4.表现之四,“机灌”VS“人灌”。“机灌”就是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设置丰富多彩的栏目,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一味依靠网站教育,单一、僵硬、死板的气氛,难以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如同走过场。如果完全依靠现场教育,虽说效果要好一些,有时受到课程安排、场地容量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次次实施,管理者的负担也会加重。
5.表现之五,隐私权VS管理权。为了管理方便,一些高校在学生宿舍、教室附近安装摄像头,防止小偷行窃。面对无处不在的“眼睛”,学生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被曝光,隐私权受到侵犯,尊严被漠视。
6.表现之六,工作VS健康。为了及时处理意外事件,辅导员往往准备两块手机电池,24小时开机,一旦接到意外事件的电话,立即投入战斗,正常休息得不到保障,经常处于24小时上班状态,像警察一样忙,什么事都管理,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经常疲惫。此外,计算机、手机都有辐射。辅导员由于职业的性质,需要经常使用这些设备,无法避免电磁波的辐射。长期下去,他们的身体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隐形伤害,患上职业病。
7.表现之七,便捷VS麻烦。手机、网络是管理者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常用工具。一般情况下,其有效性是明显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失效问题。由于短信、电子邮件延时传播性与非强制反馈性,加之有时手机和网络出现故障,学生没有及时回复也就不足为奇了。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管理学生的成绩、注册等,效率很高。但如果出现系统瘫痪、停电等意外情况,麻烦就会随之而来。
二、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根源
1.管理制度的根源。不同的管理制度产生不同的管理行为,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高校引入信息技术之后,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出台有关制度,推进校园网建设。学生主管部门也规定,辅导员24小时通信工具必须开机,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学生信息采集必须在计算机上完成,学生资料也通过计算机传输。长期处于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管理者对它们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被遗忘。管理活动成为“目中无人”的纯粹技术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价值属性。离开这些技术设备,学生管理工作似乎难以进行。
2.认识水平的根源。认识是主体在时间的基础上对客体的反应。人们比较容易看到技术的积极作用,而对于消极作用的认识比较困难。消极作用在短期内往往不明显,要经过反复多次和长期积累才变得显著起来。信息技术最初被引进大学生管理中,人们抱着肯定的态度使用它,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利用飞信,可以瞬间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利用手机,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学生的动态,能与家长随时交流;利用计算机,可以方便管理学生的学籍、档案、成绩等。由于它的方便、高效,“技术至上论”自然而然产生,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产生崇拜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到其潜在的弊端。直到它的消极作用浮出水面,管理者才认清它的两面性,发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管理者的根源。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管理者。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马克思曾说:“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是用来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这说明,有些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取决于使用者。雅斯贝尔斯也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就些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其置于什么条件之下。”①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过分依靠它,势必产生极大依赖性,如同吸烟上瘾一样,产生一种离开它就无法工作的感觉,造成人文关怀逐渐淡化,工具主义日益盛行。此外,管理者滥用信息技术,将趋向于以对待机器的态度对待学生,信息技术设备所传输的只是简单的信息,管理者的态度、情感、感情在传输中所剩无几,学生接收到的只是毫无光彩的外壳。通过电话与学生交流,远不如面对面交谈来得亲近。即使是声、情、图、文并茂的网络平台,由于一切出自于冰冷生硬的机器,也会让人产生“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之感。光怪陆离的感官刺激的不断升级,导致学生的感受力越来越麻木,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压抑,社会责任感降低。在管理者眼中,信息技术成了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的工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给出了精确的描绘:“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效率,即灌输最大数量的事实给最可能多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中,老师就像一架输出知识的机器。”手机、计算机等不过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之所以是,包含着对器具、仪器和机械的制作和利用,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需要和目的。这些设置的整体就是技术。技术本身乃是一种设置,用拉丁语来讲,是一种工具。”②
三、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的悖论弱化
1.完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模式,必须关心管理效果。当前,管理者倾向于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管理模式,虽然其优点突出,但其弊端显而易见。采用信息技术管理模式,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忘记传统管理模式,既要“机管人”,又要“人管人”,使二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高校也要完善有关制度,如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制度、同住制度、每周班会制度等,促使管理者抽出一定时间到宿舍、到班级进行实地调查,增加与学生面谈时间,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
2.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目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管理者更应该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以育人为根本,冷静地、理智地对待信息技术,更新技术价值观,合理地评价信息技术的人文价值,既要考虑“怎样”使用它,也要考虑“为何”使用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对人的塑造始终离不开人的作用,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达,它始终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一种决定手段。人的价值、人的精神都永远不能忽略,管理者的丰富经验和智慧永远不能被信息技术代替。管理者是学生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如同武器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一样。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门人文科学,艺术的成分居多,技术的成分较少。大学生管理是关于人的行为,管理过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是人性丰富、圆满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应该因信息技术介入而变得过分程序化、技术化,而要注重双方在“对话”过程中的彼此精神的相遇相融、人格的互染。这就从根本上强调信息技术应被视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手段,注重情感陶冶和启发诱导,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平衡发展,最终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学生。
3.建立反馈机制。反馈原理是指在管理中随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并与管理目的进行比较,当行动偏离目的时,及时进行调控,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反馈原理实际上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代化管理中的贯彻和体现。建立学生管理工作反馈机制有利于改进工作不足,排除悖论产生的因素。管理者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的效果怎么样?学生心理非常清楚。有必要从学生那里了解管理效果,及时对管理行为进行合理调整。比如,利用手机的群发功能,通知学生,大大方便了管理者。如个别学生因手机无电等原因收不到信息;学生碰到紧急事件联系辅导员,而辅导员手机没有电或其他情况无法联系,怎么办?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与理论性、思想性如何有机结合,也要征求学生的意见。
总之,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大学生时,我们应该树立基于人文精神的技术观,重新审视技术对管理的作用,既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拒之于千里之外,避免信息技术成为大学生管理中的特洛伊木马,力求技术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开创大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注释]
①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7.
②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