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j7724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14日上午,在高一(16)班开设《鸿门宴》公开课。学生已在课外完成预习作业:(1)通读课文,写一个15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2)摘录本课宜积累的重要实词、虚词。经检查,学生作业表面上看也过得去,于是按照教案完成了“宴前”的施教:(1)请学生概述故事情节;(2)围绕“沛公入关”一事,讨论项羽、刘邦这两个人物形象;(3)解读太史公的“不写之写”。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发言不踊跃,多数学生是被动参与讨论,内容也显得空泛。
  于是开始反思:备课已经非常努力了,上课已经非常认真了,可是为什么课堂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呢?通过这样的反思,认识到:是因为将自己定位为课堂的“知识传授者”,并没有使学生更好地“亲近文本”,于是导致学生学习力下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一、知识传授必须“有效”
  一个文学文本可开发的教学内容几乎是无限的,学生的需要也几乎是无限的,但是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能教的和学生能接受的也有限,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有所选择。
  比如,《鸿门宴》中就“沛公入关”区区一事,前后反复交代。同一个内容,看上去应该删繁就简的内容,却被反复陈述,细细品之,同中有异,极合人物的身份,这也许正是作者善于从细节入手写人的高妙之处。于是,一个语言现象成为一个教学关注点,一个语言现象构成一个教学内容。在这里,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有效阅读,也提供了阅读小说的一种新思路,有利于学生日后自主地学习。
  二、知识传授必须“高效”
  J.布罗菲著的《激发学习动机》一书指出,教师为了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真思考他们所学的内容,需要做两件事:(1)通过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提高学习之于他们的兴趣值,把课堂带给学生;(2)通过要求学生思考和使用资源,支持他们的努力,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否高效,可以从这两方面去努力。
  1.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倾听学生的初读感受。
  例如,在公开课施教中,课堂导入后请学生概述“宴前”的故事情节。在学生的回答中,竟对人物的基本关系都没有弄清楚。鉴于时间关系,最后只能由教师代劳讲解,然后匆匆开始下面的教学环节。
  仔细分析,《鸿门宴》篇幅较长,人物关系复杂,虽然布置了预习,但学生完成预习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有效阅读时间很短。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入要学习的文本的拐棍,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熟悉内容,也为下一步的教学确定合适的起点。
  于是,公开课后在另外一个平行班施教时,就调整策略:请学生根据连环画配说明文字,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人物的举止神态,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明画面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熟悉课文,掌握文言字词,也为学生自主研讨创造了条件。
  2.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线路,尽快接近艺术形象。
  例如,在《鸿门宴》教学中间环节,在分析曹无伤告密“沛公欲王关中”这一细节时,假如提供这样一些问题,会不会更好呢?(1)推测曹无伤为什么会这样做。(2)项羽得到密报后会如何表现?从书中找答案。(3)想象一下你就是范增,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去辅佐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会怎么说呢?表演一下。如此,会不会使学生更愉快地完成把握人物形象的任务呢?说不定还能更好地引发甚至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
  三、知识传授贵在“互动”
  如果把学生带到了阅读的风景绝佳处,他们带有个性的体验发现就能启发教师的思维。
  在公开课施教中,出示了刘邦在宴前对项伯所说的一段文字,据此展开教学。一个学生小声地在底下说:“课文第三段开头不也有差不多意思的话么?”当时在课堂上我没有及时追究,如今想来成了大遗憾。事实上,不妨据此向学生提问:(1)这两段话是谁说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对谁说的?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两段话上下文的内容。(2)这两段话是真话还是假话?请引用课文中的原句,分析阐发。(3)这两段话,有何异同?(4)对刘邦的话,项羽是如何反应的?由此可见两人怎样的个性?一步一步提醒学生往深处探究。相信在那样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得到发展。
  当然,这样的互动,有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是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不能不受形象的确定性约束,第二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的预案,要在适当的时候抛出,而且要采取平等的姿态。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明确指出了“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中若能很好地运用“阅读期待”,会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环节的创设。  一、精心导入,激发初读期待  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关注和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取
期刊
优生是一个班级中的佼佼者,他们或因资质秉异、或凭勤奋刻苦而在班级、年级甚至是学校中拥有了得天独厚而备受关注的地位。成为一名优生是大多数学生的梦想,“不想当优生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似乎也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社会共识。然而,在经过几番寒彻骨,终于走进优生行列之后呢?他们又将面临什么?人们的期许或者叫欲望总是随着所处位置或所拥有条件的变更而不断改变的,还记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吗?渔夫的妻子就是具有这种
期刊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总体上 “老师讲,学生听”仍然是课堂主旋律,授课过程按部就班,缺少激情,无法吸引学生兴趣,无法激活学生思维和锻炼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要想提高教学成绩,激活学生的思维很有必要。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课题进行了研究。  一、倡导合作学习,迸发思维之花  我市教研室当前大力倡导课改,其中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在要让
期刊
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而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时刻感受到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态度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更关乎学生的未来,牵涉到学生背后的无数家庭。  一、班主任要给自己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作文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觉,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品味人生,体验真情,使课堂活起来,让作文充满灵动和魅力。  一、选材内容生活化  作文内容生活化,指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要反映生活,要围绕生活广开作文之“源”。可以每天读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时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不浓,学习非常被动;教师天天讲、时时提醒的问题,学生还是经常出错;讲了很多的阅读方法,但学生在运用时又不知如何操作。在提高课堂效率这方面,教师都有同感:想尽了办法,付出了努力,结果收效甚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家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哪个教师的话,在课堂
期刊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中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推广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化社会呼唤教育信息化,当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已从幕后走到台前,由最初的“配角”逐渐成为“主角”。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
期刊
高考复习我们确定了以“本”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课本,并注重向课外的适度延伸,力求课本与高考的要求和谐统一。  1、抓好基础。  抓好基础,首先应该老老实实抓好课本知识的梳理复习,完全抛弃语文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高考试题虽然年年在变,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从未改变。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过哪些知识,都需要认真地梳理。  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的实词、
期刊
学会阅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多种相关文章类比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几种阅读方式。群文阅读,让我们看到阅读教学的另一种可能,尽管似乎还蒙着一层面纱,但是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让课内实现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夏邑县试验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开展了群文阅读的课题研究,并举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有关研讨活动,以利有效地更新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
期刊
语文学习旨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教学生会读书,会思考。语文教学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为部分重教轻学的语文教师所不了解,就是语文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语文学习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而新课改之后,教学课时大幅减少,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明显增加。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有效地开发课堂内外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探究的空间,那么课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