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与讽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幽默小说家。其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对他的经历及作品,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 个性 作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幽默不仅是让人捧腹的嘲笑细小或滑稽事物的机智言语,而且也是对社会不公正和沦丧的浪漫主义的讽刺和批判。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广大人民的苦难、希望和反抗,揭露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种族歧视、虚伪的民主自由和伪善的道德。本文拟就马克·吐温及其创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密苏里州的小村佛罗里达,其父是乡村律师兼小商人。由于自幼身体不好,家境又很贫寒,马克·吐温所受正规教育很少。1847年,由于父亲去世,12岁的马克·吐温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他先后当过工人、水手、新闻记者,几乎走遍了美国各地,熟悉了各种人的生活,并对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深表同情。马克·吐温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在美国迅速发展并且进入垄断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他本人一生就亲身经历并感受了南方奴隶制、西部边疆领土开拓、淘金热、工业革命、镀金时代等巨大的时代变化。曲折的生活经历及体验,不但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能,还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来源。在创作初期,马克·吐温的作品诙谐风趣,但没有什么深意。随着创作的发展,他发现仅有幽默是不够的,于是在此后的创作中,加大了社会批判的力度,并塑造了一个个使人们倍感亲切、栩栩如生、喜闻乐道的人物形象,在使人们开怀大笑的同时,对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和丑陋现象加以深思。在创作上,马克·吐温常常将个人的生活感受融入到作品之中,如他喜欢把自己家乡和家乡的人放在故事的最前沿,其作品也因此显得更真实,并在当时成为雅俗共赏的典范,受到人民的喜爱。在马克·吐温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虽然他的作品写的多是个人经历,表明的也多是一时一地的具体环境构成的乡土生活,但其作品还是经历了由轻快的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二 马克·吐温作品及分析
  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观也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当时美国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来了社会生活一片繁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虚伪性、资本主义制度的丑陋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当时的马克·吐温对资本主义制度还充满着幻想,所以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还多是对小市民的投机取巧、迷信落后等庸俗习气所做的嘲笑和揭露,作品风格也因此充满了轻松、欢快的调子。在其第一部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中,马克·吐温写了一个嗜赌如命的人,他凡事都要跟别人打赌。一天,他捉到一只青蛙,后花了三个月时间把这只青蛙训练成了跳蛙,还教会青蛙翻跟头,他得意地同别人打赌说他这只青蛙是整个卡拉维拉斯县最著名的。某天,他遇见一位陌生人并与其打起赌来,就在他去捉另一只青蛙时,那个人却在他的跳蛙肚子里装满了沙子,结果陌生人获胜,他的50元钱也被赢走了。在这篇小说里,马克·吐温没有告诉人们什么真理,只是把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写下来,小说内容轻松幽默,但没有深意。1869年,马克·吐温发表了第一部使其登上文坛的著作《傻子出国旅游记》。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以其特有的风趣和幽默讽刺了欧洲贵族、封建宗教的愚昧可笑,以及富有的美国旅行者的庸俗无知。全书虽不乏作者的敏锐观察和真知灼见,但总的来说,这部小说仍有以轻松幽默取悦读者之嫌。马克·吐温意识到:“不能一味地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于是在1870年,他接连发表了几篇虽以夸张荒诞语言著称却有着较为深刻思想内容的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竞选州长》。这篇小说嘲讽了美国的“民主选举”的真相是造谣诽谤,欺骗民众;而政客们为了维护党派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小说以幽默的语言揭示了选举制度的黑暗内幕,读者在开怀大笑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问题的看法。
  正是在这段创作时期,马克·吐温获得了甜蜜的爱情:1868年,他结识了欧丽维亚·兰登;1870年,二人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这在他后来的《自传》中都有着详细的描述。相对安定的婚后生活,使马克·吐温能集中精力从事长篇的创作,但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的不幸却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相继死去;与他合伙的出版社也破了产。在马克·吐温早期的文学创作中,乐观主义精神一直是其作品的主要思想,但当小说《镀金时代》出版时,其作品思想已有了变化。在《镀金时代》中,马克·吐温对个人在疯狂投机和价值不稳定中的作用提出了怀疑。随着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和对社会认识的逐渐深刻,马克·吐温的作品也开始具有了较为严肃的思想内容。而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一方面力图保持轻松欢快的笔调,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在世纪之交,他出版了《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和《神秘的陌生人》。在这些作品中,马克·吐温从乐观主义向悲观主义的转变可以被感觉出来,他对社会问题的讽刺越来越尖刻和辛辣,而且批评也触及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1876年出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奠定了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通过儿童的眼光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作品率真、口语化却又不失诗意的语言风格,广泛的幽默,天真和自由的梦想都是令人难忘的。马克·吐温在写这部作品时,已感受到社会现实的可悲,但又找不到愉快的题材,于是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描写童年生活。小说中汤姆和他小伙伴们追求冒险、寻找自由的经历,既反映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沉闷死板庸俗的生活现状,也表达了孩子们本性希望获得自由、公正的美好人生理想。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索亚,虽调皮捣蛋却天真可爱,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冒险精神,作者对他充满了赞赏之情;而故事中的圣彼得堡小镇则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缩影,作者对充斥其中的宗教的虚伪、道德观念的欺骗性、人性的贪婪庸俗,逐次进行了讽刺和揭露。马克·吐温曾描写一个孩子被罚不停地背诵《圣经》而成了白痴,可见他对当时的社会黑暗面进行挑战的勇气和魄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小说“虽然是为儿童写的,但它又是一本写给一切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受到当时“社会卫道士”的攻击了。
  作为《汤姆·索亚历险记》续篇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高峰。这部小说也是以一个14岁的少年为主人公,故事表面上轻松、浪漫、有惊无险,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许多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压迫的残酷、拜金主义盛行、贪婪的欲望、杀人的强盗、江湖骗子肆意横行、乡镇居民的愚昧无知等。马克·吐温本人就是一个天真的人,带有一种纯真质朴的气息。而他的童年也和哈利一样,是在密西西比河之滨的小镇度过的。少年哈利的那种蓬勃的朝气、对自由的向往、驰骋的想象以及自发的民主思想,都从某种程度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因为马克·吐温就是个“彻头彻尾,地道的背经离道、不信宗教的人”。所以作品中哈利对牧师及骗人的教义的讽刺,对宗教虚伪的揭露,也间接地反映出作者对宗教迷信的态度。
  海明威曾说:“这(《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我们创作的最好一本书。所有的美国作品发源于此: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分展示了作者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首先,作品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哈克与吉姆的漂流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密西西比河上和沿岸的自然景物在作者笔下也闪烁着奇异壮丽的光华,而沿岸一带的城乡生活描写则翔实真切,具体可感。这种奇妙的融合尤其体现在哈克的思想斗争中,作家既纤毫毕露地呈示了人物意识活动的逻辑轨迹,又不无幽默风趣地调侃嘲弄了宗教谬说给一个孩子造成的荒唐观念。其次,作品以主人公哈克自述的口气写成。哈克一本正经地把故事讲给读者听,还不断地谈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这样一来,他的性格就不仅是在他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中,而且还在他本人的叙述中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而哈克讲故事所用的语言正符合他这个乡村孩子的身份,字句间透着质朴、幽默,充满生动的口语和粗俗的俚语,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痕迹,极富表现力。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有现实主义的精心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既有人物心理具体剖析,又有奇特风趣的想象,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代表了美国文学中空前的成就。而马克·吐温的创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吐温后期的作品以愤怒的揭发和辛辣的讽刺代替了早期作品具有的美国大众所想象的幽默,悲凉哀婉的情调很浓重。《败坏了哈得莱堡的人》就是他晚年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讽刺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以诚实和清高而“闻名于世”的城市里的上等公民们非但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反而都为了钱而费劲心思去进行欺骗,并演出了种种闹剧,败坏了哈得莱堡的声誉。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以辛辣讽刺的语言,剖析了金钱社会里人们的灵魂——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其灵魂却是由金钱来操纵的,由此抨击了美国社会的腐败、道德虚伪现象以及金钱在社会中产生的魔力和罪恶。小说中19位首要公民毫无廉耻地进行伪装和欺骗的心理状态,通过作者辛辣的嘲讽、精到的描绘,得到层层揭露。在此,作者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侧面,揭发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道德虚伪、人性卑劣。但是,他把资本主义的贪婪自私的本性看成了全体公民的“共性”,又使其作品笼罩了一层悲观失望的色彩。在《什么叫做人》中,马克·吐温就表现出了他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和宿命论的观点。而在《神秘的陌生人》中,他说道:“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感情在上帝面前是毫无意义的”,指出人们应抛弃宗教幻想,依靠自己力量去寻求幸福生活,“生命本就是一个梦幻”,“人连畜生都不如”,“人只是一个飘忽不定、毫无用途、无根无依的思想,在空虚中孤独地徘徊”。这些言语,充分表现出他的悲观厌世。马克·吐温的晚年完全被愤怒与绝望所笼罩,其作品也开始变得很注重表现美国社会的真实。在晚年的口述自传中,他曾以极端绝望的心情谈到人从苦难中的最终解脱:
  “他们从世界上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足轻重,无所成就;甚至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是个失败,是种愚蠢……这个世界赠给他们的是一日的哀伤和永久的遗忘。”
  这种人生观是马克·吐温晚年真实思想的写照,也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三 结语
  马克·吐温这位同哈雷彗星一同升起,又一同陨落的文坛巨星,其作品生动有趣,充盈着实用的笑话、喜剧情节、智慧的语言以及动听的故事。在其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中,他以其独树一帜的幽默诙谐、辛辣讽刺的语言与奇思妙想的风格相结合的创作艺术,将美国民间幽默和严肃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认识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宝贵遗产。马克·吐温的作品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并在美国近代文学史上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注:此论文为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为校基金2008XJR208;成都大学2008年精品课项目。
  
   参考文献:
   [1] 何昌邑、区林:《论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 刘敏:《从轻松的幽默到辛辣的讽刺——浅析马克·吐温几篇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作者简介:赵萍,女,1962—,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成都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为了“世纪末文学”的开端,对众语喧哗、物质至上、理想缺失的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领了小说创作的世俗化倾向和写实化倾向。其结果是,使中国文学走下神坛,走出激情,成为在角落里冷漠审视的旁观者。  关键词:新写实 世俗化 写实化 神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新写实小说作为上世纪8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白鹿原》引起学界、普通社会读者等广泛认同,关键在于其关于乡土社会及乡土传统的本色写作、乡土社会的构成及其运作与乡土传统内在本质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研究范畴。本文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方法和材料审视文学,把小说《白鹿原》置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中,通过分析陈忠实—白鹿原—《白鹿原》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文学人类学视野中乡土社会及其乡土传统背景下的文本《白鹿原》。  关键词:《白鹿原》 乡
期刊
摘要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这一独特的思想概念。《紫色》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茜丽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从对自我的否定到寻回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本文通过对这部名著的解读,探讨了艾丽丝·沃克独树一帜的妇女主义及其对女性主义文学的贡献。  关键词:《紫色》 自我否定 双重身份 妇女主义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近20年来,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对其小说的研究也已形成一股热潮。本文即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意象的营造等方面,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内容做了相应的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人物 情节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中,《倾城之恋》不是最有深度的一篇,但却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这部小说曾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以及银幕和屏幕,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充分展示了40年代的旧上海、香港洋场华人的空虚、堕落及变态的灵魂。她以其女性的纤细与敏感捕捉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人生的荒诞与悖谬,并从细微处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使其作品笼罩在阴冷、灰暗的色调中,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并由此形成了“苍凉”与“荒诞”的风格。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荒诞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是一个
期刊
摘要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作家,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黑人形象。埃里森在着力表现黑人在寻找自我这一中心主题的同时,巧妙地安插了其他相关主题来进一步探讨找回黑人自我的途径。而在这些相关的主题当中,骄傲这一主题尤为值得探讨。本文旨在就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从而使我们对埃里森的作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拉尔夫·埃里森 寻找自我 相关主题 骄傲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笔下的南方自然物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紫藤就被内化为南方女性的话语,再现了父系秩序下女性的失落和焦虑感,传达了她们边缘、窒息、异化的生存状态,反讽性地体现出父系制下男性与女性的深层对立关系,进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揭示出美国旧南方社会动荡的根源。  关键词:福克纳 《押沙龙,押沙龙!》 紫藤 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故国回望是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一个主要母题。她以一个在美华人的特殊身份,以一种真正自由的创作姿态,书写着她所思、所感、所理解、所记忆的大陆。在这类作品中,有对“文革”的历史怀旧和人性反思,有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观照,还有对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中个体生命的极大关注。在这些依凭大陆展开的文学世界里,“人性”始终是她要探寻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历史记忆 现实观照
期刊
摘要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长期生活于各种矛盾之中,对个人可以无忧无虑、充分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在其唯一的政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中,他对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论述,即凸显个性、反对平庸,艺术至上、反对私有制。尽管这种通过艺术教育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近似于乌托邦,但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美主义思考。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 个人主义    奥斯卡·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婚姻抉择入手,着重分析了其自由精神的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反映了欧美文化碰撞下美国精神符码的异质性建构。最后论析了伊莎贝尔对其婚姻坚守的动因,昭示了某种清教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表明了这是作者詹姆斯在受到乔治·艾略特道德观念影响下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自由 自主精神 道德观 伊莎贝尔 詹姆斯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位女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