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游戏一场梦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20年来,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对其小说的研究也已形成一股热潮。本文即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意象的营造等方面,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内容做了相应的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人物 情节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中,《倾城之恋》不是最有深度的一篇,但却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这部小说曾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以及银幕和屏幕,就连作者本人也十分偏爱它:1944年末,张爱玲以编剧兼监制的身份将《倾城之恋》改编成舞台剧,后在上海新光大剧院上演了数十场。不但造成了“倾城来观”的轰动效应,更使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她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和代表作《金锁记》。这篇小说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欢迎呢?张爱玲在《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解释道:
  “《倾城之恋》似乎很普遍的被喜欢,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报仇罢?旧式家庭里地位低的年轻人,寄人篱下的亲族,都觉得流苏的‘得意缘’,间接给他们出了一口气。年纪大一点的女人也高兴,因为向来中国故事里的美女总是二八佳人,二九年华,而流苏已经近三十了。”
  当年,张爱玲是以读者“报仇”的心理来推测《倾城之恋》“被喜欢”的原因。不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社会状况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篇小说仍然经久不衰,张爱玲的解释在今天看来似乎就已不够全面。在笔者看来,《倾城之恋》的魅力在于它讲述了一个传奇般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以上海的旧公馆开篇,以香港的沦陷作结,将主人公置身于上海和香港这两个中西交融的舞台上,并让他们上演了一出既浪漫又悲凉的好戏。而小说的情节充满的千折百回的张力;人物的性格形成的表里不一的反差;意象的营造透着的浓浓诗意,也都成为了小说备受喜爱的原因。下面,本文即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和意象对《倾城之恋》的内容加以分析。
  一 参差对照的人物
  张爱玲说她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又说:“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里所说的“参差对照的写法”就是对比,就是反差,但这种对比反差不是截然的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这种方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有缺点、有苦恼,精明也好,自私也罢,总而言之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是较近事实的”。小说《倾城之恋》中的两个主人公就是这样亦新亦旧、新旧结合的参差对照的人物。
  女主人公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28岁的女人。她“外表”很旧、很传统:从透着霉味的旧式家庭里走出来,旗袍加身,淡定从容,矜持高雅,不越雷池一步,低头凝思更是充满着中国古典美人的韵致,用小说中范柳原的话来说,她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但实际上,她的“思想”很现代,骨子里也是新派的:会跳交谊舞,为不如意的婚姻敢毅然决然地离了婚,不会为了所谓的三纲五常去从一而终,葬送美好年华。总之,这是一个准备“破茧而出”的人物,“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关了,”虽然是被迫的,但她决定走出去挽救自己的命运,“再嫁从身”,在青春将逝的时刻“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赌注”。
  男主人公范柳原,风流倜傥、潇洒多金,是女孩们要钓的“金龟婿”。他外表很“洋”,很现代——从小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生活在西式的环境中,在男欢女爱的情场中如鱼得水,似乎从不受道德的约束和舆论的影响,很有些玩世不恭。但实际上,他在骨子里却是出奇的传统,对婚姻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保守。在小说中,他引用《诗经》上的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婚姻的理解:“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他看来,婚姻是天长地久的,是生死相许的,是庄严神圣的。可因为他自己父母爱情的不幸,使他虽有钱却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而他的遭遇以及私生子的地位更让他对婚姻充满了恐惧和怀疑。范柳原不愿结婚,是因为他太看重婚姻,太害怕受婚姻的伤害。他一再让流苏“懂”他,是因为别人只看到了他的表面,而不识他的内心。他是一个游子,是一个没有根的人,他之所以喜欢流苏,就是因为他认为流苏代表着中国情结,是他的精神家园。总之,范柳原是一个准备回归传统的浪子。
  两个主人公外表和内心是传统和现代的两面体,这种反差形成了人物性格上的参差对照,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人性弱点的平凡人。张爱玲曾精辟地指出:
  “从腐朽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使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了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成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流苏与柳原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是如此。”
  而正是作者对参差对照的手法的合理运用,才使小说中的人物“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
  二 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
  一部好的小说必须具有足够的张力。张爱玲在散文《论写作》中说:
  “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把主人翁一步一步诱入烦恼丛中,愈陷愈深,然后再把他弄出来。”
  矛盾、冲突并置在一起,这就是张力产生的直接动力,因为正是矛盾的双方产生相对抗的力,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才能形成动态平衡的张力效果。中国当代诗论家李元洛指出:
  “一览无余的直陈与散文化的松散,都不能构成张力,而是要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基础上,由不和谐的元素组成和谐的新秩序,在相反的力量动向中寻求和而不同。”
  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束就是矛盾产生、碰撞、化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张力释放的过程。
  《倾城之恋》的背景取材于《诗经·邶风》的《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28岁的白流苏离婚后回到了娘家,前夫去世了,夫家给她的赡养费也被她的哥嫂败光了。她由此成了娘家吃闲饭的,并遭到了哥嫂以及母亲的嫌弃。出于自救,她必须给自己的后半生找一个依靠。小说的故事情节就此展开,而她与范柳原的爱情和婚姻也就成为了小说矛盾的焦点。
  在小说中,白、范两人的爱情犹如一场猫捉老鼠拉锯战式的游戏。小说的张力也正是通过对这场爱情的演绎实现的。在游戏的开始,白流苏是猫,范柳原是老鼠。流苏志在捉住柳原这个炙手可热的钻石王老五,以改变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于是冒着一定的风险(身败名裂)来到了香港。到了香港后,两人的角色发生了置换——柳原成了猫,他要捉住流苏,让她自愿自觉地成为他的情妇;而流苏则想着怎样在不先失身的前提下成为范太太。一个视婚姻为目的,一个想越过婚姻只为了求欢。两人的恋爱过程可谓是步步为营、锱铢必较。为了能达到各自的目的、猎获对方,他们各自设了精妙的陷阱,并调动了一切恋爱的技巧:欲擒故纵、以退为进、若即若离、半推半就。他们互相试探,也互相戒备,上演了一出斗智斗勇的好戏。流苏的命运始终牵动着读者的心,用作者的话说,是“先奸后娶呢?还是始乱终弃呢?”小说的张力被这些疑问和悬念调动着。流苏有思想、有自尊,但世俗的环境、生存的危机“逼”她就范,几经挣扎后,她终成了范柳原的情妇。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香港沦陷了。而战争的残酷、前途的迷茫反而使两人丢开游戏的成分,沉淀出真的爱情,并最终走向了婚姻的殿堂。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对流苏而言,是苦尽甘来、梦想成真;对范柳原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意外收获。
  张爱玲的《传奇》虽好,但其中的悲剧太多,读后给人的感觉太沉重,太压抑;而《倾城之恋》虽以喜剧收尾,但小说的情节迂回曲折、张弛有度,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
  三 富有诗意的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换句话说,意象就是人的主观之意与外在的客观之象的有机结合。它往往以象征、隐喻、烘托等方式,来营造、渲染气氛,并从不同的角度暗示人物命运的遭际,向读者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张爱玲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青少年时期又接受了西方教育,因此,她能在创作中将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方法和现代小说的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意象的选取上,“调和了中国旧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不同情调”,使小说的意象丰富而深远,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张爱玲经常使用的意象有“胡琴”、“镜子”、“太阳”、“家”等等,而“月亮”是其小说中最爱使用的意象之一。“月亮”在古典文学中常常用来表达乡愁和离别,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张爱玲笔下的月亮不但继承了这些传统的内容,又有所创新和突破。
  《倾城之恋》四次写到月亮:第一次是白流苏想到自己在月光中的脸,“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白流苏虽年近30,但还是个美人坯子,年轻得远远地超出人们的想象,所以“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这里,月光的出现也暗示白、范之间的爱情初见端倪。
  第二次,月亮出现在小说的高潮,也是写得最精彩的一次。一天夜里,范柳原打来电话,说他爱她,又问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流苏哽咽起来,“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这里,“月亮”象征着爱情。范柳原爱流苏这是真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流苏代表着中国美,是他渴望回归的地方,同时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流苏接近他多半是为了自我拯救,他还不能确定流苏到底爱不爱他,所以他问流苏能不能看见月亮,以隐语的方式去求得流苏的认同。流苏这时也爱上了范柳原,心底压抑了很久的委屈、压力、焦虑喷涌而出,但她要的爱情不纯,带有婚姻的目的,而柳原此刻并没有说娶她,愿望和现实还差得远呢,所以她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美丽而朦胧,让流苏感觉“像一个梦”。
  第三次写到月亮是白流苏采取迂回战术,坐船回上海,范柳原同船相送。“柳原既能抗拒浅水湾的月色,就能抗拒甲板上的月色。”这里,“月色”象征着情欲。两个精明的人都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情感,不敢贸然行动,这时防范多于相爱。
  最后一次写到月亮是流苏再次回到香港,体会到了柳原对她的爱:
  “11月尾的纤月,仅仅是一钩白色,像玻璃窗上的霜花。然而海面上毕竟有点月意,映到窗子里来,那薄薄的光就照亮了镜子。”
  这时两人的爱情是有了,但并不牢靠,如流苏所猜测的可能就十年八年,所以“纤月”恰到好处地象征了那脆弱的爱情,残缺而不圆满。
  张爱玲将中国传统意象中月亮的朦胧美和西方文学中月亮所代表的爱情、情欲联系起来,使它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的诗意之美,同时也具有了西方的审美内涵。月随情生,情随月长,月光下的爱情含蓄飘渺,为小说增添了丰富而独特的意蕴。
  《倾城之恋》就故事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创新,无非是讲述了一个男欢女爱的爱情游戏,“时代是这么沉重”,谁又知道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会有多长久,会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梦呢?但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塑造、意象的营造上确实有非凡之处,让读者在看似繁华热闹的人生舞台上,体会到了“苍凉的人生情义”。而这份苍凉的人生况味恰使得张爱玲的作品更具直抵人性深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肖进:《旧闻新知张爱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勇、陈婕:《苍凉写就的华美:走进张爱玲的〈传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刘峰杰、薛雯、黄玉蓉:《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水晶:《替张爱玲补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5]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来凤仪:《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史双文,女,1971—,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与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笔者仅就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溪山琴况》,结合其音乐美学思想,试论“弦、指、音、意”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胡演奏之今用价值,旨在拓宽演奏者的演奏思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想象 意境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 《溪山琴况》概述  《溪山琴况》(以下简称《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也是
期刊
摘要凯撒·弗兰克是法国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法国近代音乐之父”。其《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显示了作曲家细腻而卓绝的作曲技术与预言音乐发展的敏锐洞察力。该作品也透视出弗兰克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规范与自由相统一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弗兰克 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宗教 古典 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凯撒·弗兰克(César.Franck,1822
期刊
摘要《暗算》是一部有影响的革命题材小说。在创作观念、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情节模式上都与以往的红色经典有很大的不同,如对人性有着更深层次的挖掘;人物塑造摆脱了扁平人物的局限;结构缜密精巧;情节突破了“革命+恋爱”的模式,别具新意。本文试从主题、结构、人物等方面,阐释《暗算》对红色经典的继承与疏离。  关键词:红色经典 英雄传奇 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与电视剧相比,作
期刊
摘要著名作家林斤澜的“矮凳桥”系列小说,以其家乡——温州的人和事为题材,同时融其历史、地理、风俗、物产、传说、方言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幅梦幻般的温州风情画,作品极具地域特色。本文从作品的方言特色出发,对林斤澜的小说创作进行探究。  关键词:《矮凳桥风情》 方言词语 文化内涵 文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温州方言,也称瓯语,是瓯越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员。由于温州地处东南一
期刊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河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地域特点以及所反映的河南农耕文化进程,探究河南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艺术特点,从历史学、发展学的角度对河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河南 地域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    民间舞蹈是表现本民族或本地区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及本地区人民精神风貌的群众性活动,作为本区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它起源
期刊
摘要潘向黎是中国当代一位创作个性十分鲜明的女作家,其清新纯净、时尚优雅的文风吸引了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目光。而其创作所形成的诗的意蕴和散文化风格,以及小说的激情与温情之美无疑是对纯文学创作的捍卫。本文仅从美学角度,对潘向黎小说的风格加以探讨。  关键词:潘向黎 小说 优雅 美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知名作家潘向黎,其作品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小说排行榜。有评论说,
期刊
摘要小说《浮现》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小说通过讲述女主人公找寻自我的故事描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精神和信仰危机,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为读者展示了母亲/母性在人类实现自我救赎的艰难之途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追踪女主人公迷失自我——找寻自我——救赎自我的人生历程,并通过研究小说的内容和写作手法来阐述这个母性主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为了“世纪末文学”的开端,对众语喧哗、物质至上、理想缺失的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领了小说创作的世俗化倾向和写实化倾向。其结果是,使中国文学走下神坛,走出激情,成为在角落里冷漠审视的旁观者。  关键词:新写实 世俗化 写实化 神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新写实小说作为上世纪8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白鹿原》引起学界、普通社会读者等广泛认同,关键在于其关于乡土社会及乡土传统的本色写作、乡土社会的构成及其运作与乡土传统内在本质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研究范畴。本文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方法和材料审视文学,把小说《白鹿原》置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中,通过分析陈忠实—白鹿原—《白鹿原》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文学人类学视野中乡土社会及其乡土传统背景下的文本《白鹿原》。  关键词:《白鹿原》 乡
期刊
摘要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这一独特的思想概念。《紫色》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茜丽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从对自我的否定到寻回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本文通过对这部名著的解读,探讨了艾丽丝·沃克独树一帜的妇女主义及其对女性主义文学的贡献。  关键词:《紫色》 自我否定 双重身份 妇女主义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