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理解”做文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分数”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其难点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物体。受物体个数的干扰,学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混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是我课前课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支撑理解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呢?我使用了教材提供的小猴吃桃的场景,并补充了分西瓜的场景作为复习铺垫。课始,我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瞧,猴妈妈正准备给两只小猴分西瓜呢!你们认为猴妈妈应该怎样分西瓜才公平?每只小猴分得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小猴吃西瓜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素材,分西瓜的过程有效地唤醒了学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记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然后通过“小猴吃完西瓜,猴妈妈又拿出了一些桃(4个),猴妈妈还会把这些桃怎样分?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等问题,自然地将学生领进新课的学习氛围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桃过程中,学生主动建构了一个整体的1/2和1/4。
  二、整合教材,促进理解
  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教材”的浅层面上,而应达到“用教材教”的深度,即在对教材进行正确解读与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本节课教材的例题是教学4个桃的1/4,再在“想一想”中教学4个桃的1/2。刚开始,我是按教材的意图进行教学,但几次试教下来,我发现例题因为每份是1个桃,学生都知道每份用1/4来表示。当出现“把8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时,虽然每次都通过操作、小组交流等手段强化份数的概念,但 “份”的概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抽象性很强。而学生已有的经验却是“数”的概念,思维形式也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习惯从整数的角度思考问题,其年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形式为具体运算。学生看到这盘桃子,马上在脑海中建立这样的联系——这里有8个桃,平均分成4份,他们又建立了“每份是2个”的信息,所以他们认为每份是2/8。可见,直观的教具与学生的经验、思维的特点相互联系,已严重干扰了学生思维形式的转化。而教材“想一想”是将4个桃平均分成2份,学生都能自然地想到每只猴分得“一半”,要用1/2来表示每份,这里学生受个数的干扰就少一些。
  在专家的建议下,我调整了“想一想”与例题的顺序,先教学一个整体的1/2,强化份数。“把这些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通过问题割断学生对“数”的惯性思考,从直观(数)趋于抽象(份),使他们尽快运用抽象思维形式来思考问题,建立“份”的概念。再分步出现1/2所表示的桃,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了“份”的概念,然后及时把“份”与“数”再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不管有多少个桃,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一定是这些桃的1/2。在此基础上教学1/4,自然水到渠成,学生都能正确理解。
  三、引导比较,深化理解
  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怎样让学生在一次次分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本质含义?对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本节课通过4个、6个、8个桃子的1/2的对比,引导学生透彻地把握一个整体的1/2的本质含义;通过4个桃子的1/4和8个桃子的1/4的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的1/4;最后通过4个桃的1/2和4个桃的1/4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终于在多次对比中感悟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本质含义。运用比较的教学手段,适时引导,会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理解更透彻,促使学生的理解向纵深发展。
  四、直观操作,提升理解
  操作,在外显学生想法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将新的认识内化为理解。巩固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涂色表示分数、动手操作拿出12根小棒的1/2、1/3……在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如一些花、一群鸡、一堆萝卜、一堆小棒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并逐渐在思考中领会分数更深层的意义——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
  以学定教,理解是关键。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有效课堂的根本,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而且更应该成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策略。因此,我尝试了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强化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努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为主,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获得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想象与思维的开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庭院,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儿搬走,那儿就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  曾在报上读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发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这位富翁在洛杉矶有三处别墅,当警察說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家是什么?真的不能简单地说是一座房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因此,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评价的数学课堂评价备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为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评价。  一、 数学课堂评价的低效现象  现象(一):评价肤浅化,流于表面形式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常常用“你真聪明”“真好”等表面化、形式化的评价语言夸奖学生,可学生到底聪明
案例:  师:什么叫钝角?  生甲兴冲冲地第一个举手:老师我知道!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师:是吗?  师一边用拖长疑惑的语调,一边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众学生立即明白这个回答是错误的,纷纷举起了手。  学生乙: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语音刚落,还没等其他学生细细思索,教师就激动地将手一挥,说:“××真聪明,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很有节奏的掌声:“嗨!嗨!嗨!你真棒!”学生
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它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尽管如此,然而教材还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呈现给学生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关于知识产生与形
随着课改的渐渐深入,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上课过程中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似乎又走进了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课堂上教师那种过于严密的、精雕的、无暇的预设,表面上看似很完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变成了教师自身出彩的舞台。如今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为我们道明了出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数学课堂就应该删繁就简,将附加于
题目:在1/3和1/2之间找一个分数。  分析:要在1/3和1/2之间找一个分数,由于分子都是1,分母3和2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所以1/3与1/2之间不可能直接找到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但可以通过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找到适合条件的一个分数。  方法一: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得到1/3=2/6和1/2=3/6。因为通分后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差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内容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位教师对课本一、道练习题的重组教学,让人赞叹不已,感触颇深。  这道练习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139页第4题: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及编排意图来理解,它是在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之后而设置的综合性练习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也一直要求自己这样做,可有时会无意识地只顾“授人以鱼”,而忘了“授人以渔”的培养学生的一种潜在能力。  “比一比”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思想。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不完全取决于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数量,应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
“课本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与材料。”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课本了。任教小学多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一年级很多学生很喜欢翻课本、看课本,还会三两一群地讨论交流,也许他们看的只是课本上的图画,但对自己的课本总是显得依依不舍;到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主动翻课本、看课本的现象反而少了,有时甚至忘了带课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