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强调某方面能力。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只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培养,只重视专业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第二课堂及课外素质拓展。
(二) 创新实践学分
创新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参加学校创新实践活动,并取得成效或成果,经过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相关负责部门认定后所获的学分,创新实践学分与课程学分并列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三)素质培养
素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素质分为八种,分别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因为素质涉及到的领域、方向比较多,所以本研究只选择了两方面进行研究:创新思维和創新实践能力。
(四)研究现状
创新实践学分在民办高校实施的研究在国内的民办高校相对较少,在公办学校较多,就广西来看,区内的公办高校就广西大学实施比较早,而在区内的民办高校中,广西外国语学院是第一个提出实施创新实践学分的学校,国内的公办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学分的相关研究也有一些高校,但这是公办学校,具有机制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实施创新实践学分的较少,开展研究工作的更加凤毛麟角。
二、应对措施
(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1.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刺激-反应 ( sitmulus -response)理论,通过教学中多种形式的刺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和对所人事的活动的热爱是最基本的创新内部动机。所以,激发学生创新兴趣,能积极探求创新实践。
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民办学生中大多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趋于弱化,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统一安排,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检查。但是创新实践学分又特别强调突出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课程进度、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等。
3.尊重学生的角色和地位
在创新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生在里面的角色,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教师创新实践教育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指导不力,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非常关键。所以对于教师创新实践教育的能力提升,可以从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为有效路径。
1.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素质水平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高非常的重要。提升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2.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前,以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作用的有关信息。所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的内容补充进来,让学生可以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向,满足生产力发展需要。
3.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各种方法交替使用,互相关联,不同的教学情境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
(三)创新实践教育环境建设对策建议
由于管理部门和各教学部门对创新学分制的解释、组织、宣传与引导不够,部分学生对创新实践学分的认识模糊,获取途径不全。所以针对创新实践教育环境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创新实践学分管理运行机制。
制定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实施办法、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审核认定创新实践学分,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对活动开展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保障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规范创新实践学分的管理
2.督促学生大学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创新实践学分。
通过加强竞赛活动,推动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能力、增强自信的平台,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完善学校各种社团、竞赛、讲座、技能证书等各个创新实践方面的制度建设。
(四)高校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在改善人才培养的条件,加强大学生素质,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补充教学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十分的重要。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方面推进高校的内涵建设,培养大批具备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争取本校的教学资源,按照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目标去争取教学资源,努力使创新教育的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最后,完善实施方案,形成《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學分实施办法》正式文件。
三、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是目前调查业中所广泛采用的调查方式,即由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员对样本的访问,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
(一)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是市场调查的重要一环。针对问卷调查的特点和原理,我们的问卷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的影响机理展开,并力图通过调查问卷为研究内容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我们分派项目组成员下二级学院进行调研及整理资料,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预调研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了个别因子载荷较低,影响量表信度的题项,然后结合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问卷再次进行修改,形成了正式调查的问卷。 本调查问卷形式简洁,共设计10个问题,每个问题针对不同的方面,目的是调查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后,在校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状。
(二)数据收集
为了使调研能够顺利进行,我们积极与各个二级学院的负责人联系,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并且由他们学工副院长协助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初步确定了调研的范围。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以广西外国语学院2014和2015级在校生作为样本,投放问卷200份,回收了200份。样本分布如表1,本专科生分别占比58.5%和41.5%,原因在于学校教学计划中本专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分别为3个和2个,因此,本科生受访者比例较大些。
(三) 效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一系列对策,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确实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1.创新意识的相关数据的分析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1)按照《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取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工作;技能证书;学科竞赛;创业项目;创新项目五个方面获取。当受访者被问及“通过或计划以何种形式获取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时,统计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获取学分的达53%,社会工作44%,技能证书21.5%,学科竞赛21%,创业项目16%,创新项目32.5%。
广西外国语学院从2012年开始,就大力提倡学校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大力支持社团的日常活动,因此参与社团获取学分成为在校生获取创新实践学分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时,许多校社团是属于公益性社团,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也增加了获取社会工作学分的机会,据统计,近三年广西外国语学院每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输送志愿者及翻译等服务人员分别是2014年140人,2015年180人,2016年195人,每年呈遞增的趋势。另外,随着教育部及自治区教育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并通过创新项目的研究获得学分。
(2)当受访者选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这句的态度时,91.5%的受访者持肯定的态度,对比2012年之前,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没能分清创新与创业的区别与联系,随着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师生们创新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3)受访群体被问到“你认为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最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时,认为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占比43%,赞同现场展演(口试.面试.口头汇报.答辩.辩论;)的占 33.5%,选择学科竞赛的为16.5%,而开卷考试的仅有7%。另将受访的学制和该问题的结果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
通过交叉制表统计分析,卡方检验 P=0.000<0.05,因此对该问题的选择与学制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科生59%认为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可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专科生为20.5%,有51.81的专科生认为现场的现场展演(口试.面试.口头汇报.答辩.辩论更能够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本科生占20.5%。此结果主要在于学校对本专科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本科生可以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更多机会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思考和分析能力。
(4)关于“到目前为止您参加过哪些创新实践活动”问题,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受访者中参加社会活动的同学占比54.5%;参加课程设计的占56.5% ,参加学术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的比例分别使39%; 28%和 11%,参加假期单位实习的占8%。
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是体现在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学校社团活动的推进与引导,参与社会活动的同学越来越多,通过社会活动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另外,通过调研数据的交叉分析发现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有45%参加调研报告的撰写,这是在校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一个明显标志,科研项目与调研报告是训练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开展,以及项目的逐年增增加,受益面积也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同学有机会加入项目组,参与研究并获得学分。2016年广西外国语学院区级创新创业立项项目为50项,参与学生数多达236人。
(5)当受访者被问及“你认为学校设置的创新实践学分,对培养创新意识是否有帮助”时,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1.5%的同学持赞同的态度,仅 5%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另外,通过对获取学分数与创新意识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交叉表分析显示结果如表3,
卡方检验P=0.01<0.05,因此说明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取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已获得一个学分的受访者52.63%的同学认为有帮助,获得2个学分的受访者68.81%认为有帮助,获得3个学分的同学94.12%,相比之下认为没有帮助或效果不明显的同学占有的比例很小。
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的目的,首先就是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这个词汇不再变得陌生,并且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通过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创新实践学分不仅仅完成课程本身的目的,它还影响着整个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2. 实践能力提升相关数据的分析
(1)在问及“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模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时,92%的同学持正面態度,仅有3%的同学持否定态度,这结果和学校创新实践学分模式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新生进校,在做专业宣传时,每个专业介绍的老师都专门强调该学分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获得。因此,受访者都知道学校设置创新实践学分的目的。 (2)受访者在谈及“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时,数据分析的结果有88.5%的受访者持乐观的态度,仅有6%的同学持反对意见。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也颁布了专门针对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学校在支持学生创业方面,从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创业园,校企合作创新项目的方面,不断探索,为在校生的创业实践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环境。
(3) 谈到受访者“对创业的感兴趣程度时”,30%的受访同学有创业意向或者已经有创业项目,比较感兴趣的占比59%。这也说明,大学生创业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学生的创业不再向过去一样,作为一种特别的现象来报道,只要创业,必然会探索创新。目前,学校在教学计划中不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增加了创业基础课程,而且还专门设置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并且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来负责课程体系与师资团队的建设。
(4)当受访的学生被问及“在校期間是否有意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选择喜欢并且经常参加者占比74%;有意向参加者占比15%,回答一般的占7%;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比25%,甚至有些专业达30%,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也更能够适应学校和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学校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
(5)对于调查问卷中,要求受访者对“目前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32%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很好;较好者占37%; 一般23.5 %。
大学生在校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培养机制应包括很多方面,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有理由相信,在校生通过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取的过程,在实践能力方面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四、 结束语
作为民办高校,不能照搬公办学校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及体制灵活性的优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一定量的创新实践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工作、技能证书、学科竞赛、创业、创新等创新實践活动拿到学分,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牟蕾.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3.
[2]宗芸芸.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5.
[3]乔玉香,安立龙.高校实施创新实践学分制的意义及策略[J].高教论坛,2010(6).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强调某方面能力。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只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培养,只重视专业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第二课堂及课外素质拓展。
(二) 创新实践学分
创新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参加学校创新实践活动,并取得成效或成果,经过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相关负责部门认定后所获的学分,创新实践学分与课程学分并列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三)素质培养
素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素质分为八种,分别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因为素质涉及到的领域、方向比较多,所以本研究只选择了两方面进行研究:创新思维和創新实践能力。
(四)研究现状
创新实践学分在民办高校实施的研究在国内的民办高校相对较少,在公办学校较多,就广西来看,区内的公办高校就广西大学实施比较早,而在区内的民办高校中,广西外国语学院是第一个提出实施创新实践学分的学校,国内的公办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学分的相关研究也有一些高校,但这是公办学校,具有机制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实施创新实践学分的较少,开展研究工作的更加凤毛麟角。
二、应对措施
(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1.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刺激-反应 ( sitmulus -response)理论,通过教学中多种形式的刺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和对所人事的活动的热爱是最基本的创新内部动机。所以,激发学生创新兴趣,能积极探求创新实践。
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民办学生中大多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趋于弱化,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统一安排,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检查。但是创新实践学分又特别强调突出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课程进度、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等。
3.尊重学生的角色和地位
在创新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生在里面的角色,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教师创新实践教育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指导不力,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非常关键。所以对于教师创新实践教育的能力提升,可以从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为有效路径。
1.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素质水平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高非常的重要。提升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2.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前,以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作用的有关信息。所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的内容补充进来,让学生可以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向,满足生产力发展需要。
3.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各种方法交替使用,互相关联,不同的教学情境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
(三)创新实践教育环境建设对策建议
由于管理部门和各教学部门对创新学分制的解释、组织、宣传与引导不够,部分学生对创新实践学分的认识模糊,获取途径不全。所以针对创新实践教育环境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创新实践学分管理运行机制。
制定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实施办法、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审核认定创新实践学分,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对活动开展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保障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规范创新实践学分的管理
2.督促学生大学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创新实践学分。
通过加强竞赛活动,推动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能力、增强自信的平台,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完善学校各种社团、竞赛、讲座、技能证书等各个创新实践方面的制度建设。
(四)高校院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在改善人才培养的条件,加强大学生素质,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补充教学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十分的重要。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方面推进高校的内涵建设,培养大批具备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争取本校的教学资源,按照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目标去争取教学资源,努力使创新教育的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最后,完善实施方案,形成《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學分实施办法》正式文件。
三、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是目前调查业中所广泛采用的调查方式,即由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员对样本的访问,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
(一)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是市场调查的重要一环。针对问卷调查的特点和原理,我们的问卷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的影响机理展开,并力图通过调查问卷为研究内容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我们分派项目组成员下二级学院进行调研及整理资料,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预调研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了个别因子载荷较低,影响量表信度的题项,然后结合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问卷再次进行修改,形成了正式调查的问卷。 本调查问卷形式简洁,共设计10个问题,每个问题针对不同的方面,目的是调查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后,在校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状。
(二)数据收集
为了使调研能够顺利进行,我们积极与各个二级学院的负责人联系,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并且由他们学工副院长协助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初步确定了调研的范围。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以广西外国语学院2014和2015级在校生作为样本,投放问卷200份,回收了200份。样本分布如表1,本专科生分别占比58.5%和41.5%,原因在于学校教学计划中本专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分别为3个和2个,因此,本科生受访者比例较大些。
(三) 效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一系列对策,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确实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1.创新意识的相关数据的分析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1)按照《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取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工作;技能证书;学科竞赛;创业项目;创新项目五个方面获取。当受访者被问及“通过或计划以何种形式获取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时,统计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获取学分的达53%,社会工作44%,技能证书21.5%,学科竞赛21%,创业项目16%,创新项目32.5%。
广西外国语学院从2012年开始,就大力提倡学校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大力支持社团的日常活动,因此参与社团获取学分成为在校生获取创新实践学分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时,许多校社团是属于公益性社团,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也增加了获取社会工作学分的机会,据统计,近三年广西外国语学院每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输送志愿者及翻译等服务人员分别是2014年140人,2015年180人,2016年195人,每年呈遞增的趋势。另外,随着教育部及自治区教育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并通过创新项目的研究获得学分。
(2)当受访者选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这句的态度时,91.5%的受访者持肯定的态度,对比2012年之前,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没能分清创新与创业的区别与联系,随着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师生们创新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3)受访群体被问到“你认为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最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时,认为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占比43%,赞同现场展演(口试.面试.口头汇报.答辩.辩论;)的占 33.5%,选择学科竞赛的为16.5%,而开卷考试的仅有7%。另将受访的学制和该问题的结果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
通过交叉制表统计分析,卡方检验 P=0.000<0.05,因此对该问题的选择与学制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科生59%认为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可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专科生为20.5%,有51.81的专科生认为现场的现场展演(口试.面试.口头汇报.答辩.辩论更能够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本科生占20.5%。此结果主要在于学校对本专科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本科生可以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更多机会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思考和分析能力。
(4)关于“到目前为止您参加过哪些创新实践活动”问题,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受访者中参加社会活动的同学占比54.5%;参加课程设计的占56.5% ,参加学术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的比例分别使39%; 28%和 11%,参加假期单位实习的占8%。
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是体现在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学校社团活动的推进与引导,参与社会活动的同学越来越多,通过社会活动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另外,通过调研数据的交叉分析发现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有45%参加调研报告的撰写,这是在校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一个明显标志,科研项目与调研报告是训练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开展,以及项目的逐年增增加,受益面积也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同学有机会加入项目组,参与研究并获得学分。2016年广西外国语学院区级创新创业立项项目为50项,参与学生数多达236人。
(5)当受访者被问及“你认为学校设置的创新实践学分,对培养创新意识是否有帮助”时,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1.5%的同学持赞同的态度,仅 5%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另外,通过对获取学分数与创新意识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交叉表分析显示结果如表3,
卡方检验P=0.01<0.05,因此说明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取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已获得一个学分的受访者52.63%的同学认为有帮助,获得2个学分的受访者68.81%认为有帮助,获得3个学分的同学94.12%,相比之下认为没有帮助或效果不明显的同学占有的比例很小。
广西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的目的,首先就是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这个词汇不再变得陌生,并且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通过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创新实践学分不仅仅完成课程本身的目的,它还影响着整个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2. 实践能力提升相关数据的分析
(1)在问及“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的实施模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时,92%的同学持正面態度,仅有3%的同学持否定态度,这结果和学校创新实践学分模式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新生进校,在做专业宣传时,每个专业介绍的老师都专门强调该学分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获得。因此,受访者都知道学校设置创新实践学分的目的。 (2)受访者在谈及“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时,数据分析的结果有88.5%的受访者持乐观的态度,仅有6%的同学持反对意见。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也颁布了专门针对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学校在支持学生创业方面,从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创业园,校企合作创新项目的方面,不断探索,为在校生的创业实践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环境。
(3) 谈到受访者“对创业的感兴趣程度时”,30%的受访同学有创业意向或者已经有创业项目,比较感兴趣的占比59%。这也说明,大学生创业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学生的创业不再向过去一样,作为一种特别的现象来报道,只要创业,必然会探索创新。目前,学校在教学计划中不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增加了创业基础课程,而且还专门设置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并且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来负责课程体系与师资团队的建设。
(4)当受访的学生被问及“在校期間是否有意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选择喜欢并且经常参加者占比74%;有意向参加者占比15%,回答一般的占7%;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比25%,甚至有些专业达30%,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也更能够适应学校和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学校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
(5)对于调查问卷中,要求受访者对“目前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32%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很好;较好者占37%; 一般23.5 %。
大学生在校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培养机制应包括很多方面,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有理由相信,在校生通过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取的过程,在实践能力方面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四、 结束语
作为民办高校,不能照搬公办学校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及体制灵活性的优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一定量的创新实践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工作、技能证书、学科竞赛、创业、创新等创新實践活动拿到学分,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牟蕾.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3.
[2]宗芸芸.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5.
[3]乔玉香,安立龙.高校实施创新实践学分制的意义及策略[J].高教论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