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要求:
(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革命前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视频:长征片断——《飞夺泸定桥》,进而设疑,红军战士有着怎样的一种坚定信念,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哪怕牺牲生命也毫无畏惧,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顺势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红军建军
1.南昌起义
(设问——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历史)
(1)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
(2)时间是什么时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起义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有什么历史意义?
说明: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过渡: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以后的革命,必须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方针政策,为此,党及时召开了会议。
看与【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相关的视频,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2.八七会议(这一部分是小字部分了,让学生找到,理解即可。)
(1)时间;(2)地点;(3)内容。
过渡: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开始提出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相结合这一问题。会议后,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秋收起义。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请同学们找出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如何?失败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2)三湾改编
知道毛泽东为强化队伍,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改编以及这次改编的意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请同学找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间、创立人、地位。
(4)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
说明:①大城市敌人的力量太强大。
②农村敌人势力比较薄弱,农村人口多,群众基础好。
因此,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为落脚点,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5)井冈山会师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不久,在此处出现了一个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大事件,那就是井冈山会师。(请学生找出时间、人物、意义)
过渡: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国民党统治者的态度呢?接下来,他们想到什么办法来对付共产党?
(二)红军长征
自主学习、了解历史:请同学们看课本68—70页,回答以下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开始的时间?描述长征的路线?
讲解: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长征的概况。
(1)对长征背景的讲解
(2)对长征路线的讲解,结合地图。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4.看开学第一课中的一段视频,体会长征精神。
归纳: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一、红军建军
(一)南昌起义
1.概况: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取得胜利。
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的起义,由于敌强我弱,以失败而告终。意义是改向农村進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意义是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二、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2.长征的胜利
(1)结束: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革命前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视频:长征片断——《飞夺泸定桥》,进而设疑,红军战士有着怎样的一种坚定信念,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哪怕牺牲生命也毫无畏惧,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顺势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红军建军
1.南昌起义
(设问——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历史)
(1)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
(2)时间是什么时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起义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有什么历史意义?
说明: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过渡: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以后的革命,必须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方针政策,为此,党及时召开了会议。
看与【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相关的视频,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2.八七会议(这一部分是小字部分了,让学生找到,理解即可。)
(1)时间;(2)地点;(3)内容。
过渡: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开始提出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相结合这一问题。会议后,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秋收起义。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请同学们找出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如何?失败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2)三湾改编
知道毛泽东为强化队伍,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改编以及这次改编的意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请同学找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间、创立人、地位。
(4)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
说明:①大城市敌人的力量太强大。
②农村敌人势力比较薄弱,农村人口多,群众基础好。
因此,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为落脚点,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5)井冈山会师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不久,在此处出现了一个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大事件,那就是井冈山会师。(请学生找出时间、人物、意义)
过渡: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国民党统治者的态度呢?接下来,他们想到什么办法来对付共产党?
(二)红军长征
自主学习、了解历史:请同学们看课本68—70页,回答以下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开始的时间?描述长征的路线?
讲解: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长征的概况。
(1)对长征背景的讲解
(2)对长征路线的讲解,结合地图。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4.看开学第一课中的一段视频,体会长征精神。
归纳: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一、红军建军
(一)南昌起义
1.概况: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取得胜利。
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的起义,由于敌强我弱,以失败而告终。意义是改向农村進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意义是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二、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2.长征的胜利
(1)结束: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