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HU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要求:
  (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革命前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视频:长征片断——《飞夺泸定桥》,进而设疑,红军战士有着怎样的一种坚定信念,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哪怕牺牲生命也毫无畏惧,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顺势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红军建军
  1.南昌起义
  (设问——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历史)
  (1)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
  (2)时间是什么时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起义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有什么历史意义?
  说明: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过渡: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以后的革命,必须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方针政策,为此,党及时召开了会议。
  看与【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相关的视频,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2.八七会议(这一部分是小字部分了,让学生找到,理解即可。)
  (1)时间;(2)地点;(3)内容。
  过渡: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开始提出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相结合这一问题。会议后,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秋收起义。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请同学们找出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如何?失败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2)三湾改编
  知道毛泽东为强化队伍,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改编以及这次改编的意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请同学找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间、创立人、地位。
  (4)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
  说明:①大城市敌人的力量太强大。
  ②农村敌人势力比较薄弱,农村人口多,群众基础好。
  因此,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为落脚点,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5)井冈山会师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不久,在此处出现了一个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大事件,那就是井冈山会师。(请学生找出时间、人物、意义)
  过渡: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国民党统治者的态度呢?接下来,他们想到什么办法来对付共产党?
  (二)红军长征
  自主学习、了解历史:请同学们看课本68—70页,回答以下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开始的时间?描述长征的路线?
  讲解: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长征的概况。
  (1)对长征背景的讲解
  (2)对长征路线的讲解,结合地图。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4.看开学第一课中的一段视频,体会长征精神。
  归纳: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第13课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一、红军建军
  (一)南昌起义
  1.概况: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取得胜利。
  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的起义,由于敌强我弱,以失败而告终。意义是改向农村進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意义是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二、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2.长征的胜利
  (1)结束: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其他文献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学生结合实例,能够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分析,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  3.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初步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学生通过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取一些数据
期刊
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而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威宁县近年来一直在开展新课程改革,改变传统课堂的弊端,吸收优点,探索一条适合威宁县城乡教育的新路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一、当前我县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技术师资配备不足  我县在贵州
期刊
教师行為
期刊
在教学中,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俗话说“十个手指也有长有短”。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会对人有所影响,会造成人的智力、能力、性格及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学困生。对此,我们必须找出原因,帮助学困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重新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结合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去实施转化学困生:  
期刊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及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  师: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正在数它们采的松果!今天,我们就和它们一起来“数松果”。  师:你知道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0.我爱我家(二)”的主要内容是继续学习“几何图形”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学会利用多个几何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第9课我爱我家(一)的基礎上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几何图形”工具,是对“几何图形”工具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延伸。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金山画王”有很大的兴趣,但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经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框在第二课中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还要明确,本框遇上一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的保证,它也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民主决策是公民通过民主选举参与政治生活的延续和深入。本框题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直接的参与民主决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2.理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集严密性、逻辑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其根本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建立模型,检验、修正,具有实践性强、抽象、概念多等特点。多媒体技术是一门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技术,他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正好解决了老师在传统授课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
期刊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北平深沉真挚的爱。  2.掌握对比和细节描写手法,学习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己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分析文中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并体会那种“说不出”的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会想到它,失意时更会想到它。它就是我们的故乡。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人是故乡亲。那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
期刊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品读、感受、体验、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