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急需一种教学模式来取代。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39-01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积极态度的实践活动。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而获得的。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性质,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呢?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探究就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要搞好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探究教学本质,并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和技巧。如怎样设置问题情景,怎样提问,怎样收集、整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等。在指导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合适的探究性课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变为师生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评价者。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用新课改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探究式教学耗费的时间较多,课堂组织难于把握,因此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教师的引导能力。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问题由学生提出,探究方向由学生决定,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过大、过难,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及时帮助,降低问题的难度。
2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适当深度的探究
我们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行为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前者指学生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后者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不同途径。因此我们在课堂中的探究问题不必都有创造性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实验都是人类已知的,但是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推理过程、结论对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我们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些环节,把它设计成学生的探究型实验。只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沿着科学的探索思路,领悟思维过程并从中在发现、再创造就可以了。另外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3 设置探究的问题要具体,不宜过大、过空、过难
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材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设置。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来源于实际生活。探究过程中可涉及所有的要素,或只涉及部分要素。设置的问题如果过大、过空、过难,只能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 探究式教学不可搞“一刀切”,不必所有的探究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教给学生常用的探究方法。有些探究活动要求教师设计严密的结构,有些则较松散,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更多地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在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真正得到锻炼。
完整连贯的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设计、验证实验和得出结论五大步。由于这种形式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并要注意探究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并将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一节课上,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把活动集中在做实验上,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技能。
5 重视课外实践,发展学生个性
探究式教学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时间所能完成的,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是对学生个性的完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大好时机。学了牛顿第三定律,可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日常生活中打鸡蛋时总是用鸡蛋与较硬物体的一条棱相碰,将鸡蛋打碎,而高级厨师在打鸡蛋时,总是用一个鸡蛋去打击另一个鸡蛋,假若两鸡蛋的抗破强度是相同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通过这些操作和探究,让学生领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始终保持求知的渴望,也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总之,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究。它适应当代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人才素质培养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应加于采用,并不断探索探究式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任志强《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第9期
[2] 石保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考试周刊》2011年第39期
[3] 张永才《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4期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39-01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积极态度的实践活动。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而获得的。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性质,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呢?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探究就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要搞好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探究教学本质,并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和技巧。如怎样设置问题情景,怎样提问,怎样收集、整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等。在指导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合适的探究性课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变为师生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评价者。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用新课改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探究式教学耗费的时间较多,课堂组织难于把握,因此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教师的引导能力。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问题由学生提出,探究方向由学生决定,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过大、过难,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及时帮助,降低问题的难度。
2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适当深度的探究
我们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行为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前者指学生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后者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不同途径。因此我们在课堂中的探究问题不必都有创造性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实验都是人类已知的,但是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推理过程、结论对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我们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些环节,把它设计成学生的探究型实验。只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沿着科学的探索思路,领悟思维过程并从中在发现、再创造就可以了。另外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3 设置探究的问题要具体,不宜过大、过空、过难
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材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设置。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来源于实际生活。探究过程中可涉及所有的要素,或只涉及部分要素。设置的问题如果过大、过空、过难,只能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 探究式教学不可搞“一刀切”,不必所有的探究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教给学生常用的探究方法。有些探究活动要求教师设计严密的结构,有些则较松散,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更多地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在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真正得到锻炼。
完整连贯的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设计、验证实验和得出结论五大步。由于这种形式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并要注意探究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并将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一节课上,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把活动集中在做实验上,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技能。
5 重视课外实践,发展学生个性
探究式教学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时间所能完成的,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是对学生个性的完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大好时机。学了牛顿第三定律,可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日常生活中打鸡蛋时总是用鸡蛋与较硬物体的一条棱相碰,将鸡蛋打碎,而高级厨师在打鸡蛋时,总是用一个鸡蛋去打击另一个鸡蛋,假若两鸡蛋的抗破强度是相同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通过这些操作和探究,让学生领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始终保持求知的渴望,也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总之,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究。它适应当代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人才素质培养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应加于采用,并不断探索探究式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任志强《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第9期
[2] 石保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考试周刊》2011年第39期
[3] 张永才《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