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品德教学更精彩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让儿童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我们的品德教学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运用生活中的资源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加深体验深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内化行为,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今后的生活。
  关键词:小学思品 生活资源 体验深度
  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源自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认识与感悟。因此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儿童通过活动探究,才能真切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这呼唤教者应让学生从真实生活中积极发现,使孩童能够获取真实体验,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以此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内化,在生命成长中逐渐形成完备、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生活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所以,我们只要把来源于学生生活又与学生生活勾连紧密的内容呈现于课堂,学生就有话可说。教材是一个例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运用一些鲜活的素材,一些与儿童生命“同构”的素材,让生活资源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各种不说话的朋友,看看它们的境况如何,并针对这些现象写下自己的感受。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的交流都显得兴味盎然,个个小手直举,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显得有效、主动。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的东西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才能使品德课堂教学彰显生活性的特点,让品德教学贴近孩子,贴近生活。
  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平安回家》一课时,提问:“孩子们好,你们看看今天的课堂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今天的教室地面上增加‘斑马线’,有点像十字路口的样子;今天没用桌子,感觉是坐在马路边。”教师顺势引入:“请大家一起看看马路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课件出示:交通事故视频)要求学生交流从图片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学生有如下的回答:“视频中的人因违背交通规则,被车撞了;我仿佛看到血流了一地,也仿佛听到那个被撞人的惨叫声;就一刹那好像还有紧急刹车的声音……”教师适时小结:“是呀,车祸就像是杀手,它无情地剥夺着人们的生命(课件出示: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市六月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就有217起,死亡77人,1~6月份全市累计发生交通事故1375起,死亡303人)。看到这些揪心的数字,你会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交通安全太重要了,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师语:“大家说得没错,交通安全是我们现在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平安回家。”(板书:平安回家)
  在这个小案例中,教师课前将教室简单地布置成一个“十字路口”(这一路口是儿童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是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师再安排儿童面对面地做,通过一组图片与数据,以此调动儿童的感官,从而让儿童很快进入情境中。由此可见,教师很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就地取材,有意识地选用了接近儿童生活实际、儿童经常能感受到的图片、人物来调动儿童的情感,在最真实的体验中内化规则教育的要求。
  二、生活情境完善体验深度
  鲁洁教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最有魅力的课程》中提出:课程和教材要回归生活其实就是回归真实。将实实在在的生活原原本本展现给儿童,使儿童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与儿童的生命同构。据此,在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的教学安排应尽可能贴近学生日常见闻和感受,营造鲜活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自我意识,唤醒其内在情感,以促使其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
  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平安回家》一课时,有效地利用生活资源,在教室内创设情境,竖立各种标志牌,将交警叔叔请进课堂。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模仿走斑马线,认识各种标记,领悟各种安全常识。学生在走一走、学一学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怎样走斑马线,如何看红绿灯等,不断提升了儿童的生活能力。以上种种均为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发现和思考,及时获取发展。再如在教学《衣食的来源》一课时,为了引导孩子感受农民伯伯的艰辛,一位教师根据本地农村都种稻子的现实情况,让孩子先说说怎么割稻子,然后教师示范割稻的姿势,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弯下腰来体验割稻的情境。很多孩子在较短的时间体验中涨红着小脸蛋打搅:“吃不消咯,好累啊!”“我的胳膊,我的腿真酸”……这些源自孩童内心的真切感受充分说明体验取得了应有的目的。这样的体验,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孩子从心底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这将指引着孩子的行为,使他们倍加珍惜粮食。这些情景源自实际生活,符合孩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更可以使得体验的深度得到完善。
  三、生活实践指导儿童行动
  我们的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明白事理,最终要学生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那我们的德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想和做往往是有很长的距离的,借助一些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很开心地按照教师教学中的建议去行动。根据学校周围资源,制订活动方案,将校外实践活动变为校内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发挥周边资源的教育作用,也是我们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在对《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的内容组织教学时,布置恰当的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实践:走进身边的小区、走近街道旁的垃圾箱与路灯、走近马路的窨井盖、走进汽车站的候车室……当学生兴冲冲地去,而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这样的一幅幅画面:小区内的部分健身器材破损,并伴有被敲打、随意涂抹过的印痕;垃圾箱坏了,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臭气熏天;路灯的灯泡也被砸坏了;窨井盖消失,地面出现危险的大窟窿;候车室地面垃圾随处可见、椅子靠背损坏、部分旅客在靠椅上睡觉……这一幅幅场景,激烈撞击着儿童们的心灵,使他们在感受中深思。课上,让学生畅谈调查的感受,孩子们铿锵有力的话语、严肃的神情无一不彰显着对这些行为的不满,也透露着他们最深的认识:公用设施为大家服务,我们应该保护公用设施。此时,设计课后延伸的环节:请记录自己爱护公用设施的行为。学生在找寻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无形中将自己对公物的认识内化为了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生活实践可以引导孩童在日后的生活中自觉约束自我言行,形成良好品行。
  生命是美丽的,基于生命的德育也是美丽的。因此我们的品德教学必须将目光更多投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更好地从中寻求教育资源,营造更为合理的教学和体验情境,积极带领孩子们参与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摘 要:英语中人称代词学习时一般是记忆一个表格,密密麻麻的单词困扰了一大批初学者,而把人称代词描述为“七大姑八大姨”就容易多了,在本篇文章中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关键词:人称代词;英语;规律  人称代词我,你,三个他/她/它,复数是我们、你们和他们,正好是“八大姨”。主格和宾格分别如下:I me;you you;he him;she her;it it;we us;you you;they the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高考卷文综试卷历史部分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了。对从事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师而言,压力更大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熟悉教材和考纲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有较深的了解,把握考纲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方向。学校目前使用的历史教材是新课标人教版的,这套教材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美术课中,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以体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美术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是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这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值得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
教学资源也称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
摘要:水墨动画是我国的经典动画之作,以我国的水墨画为创作基础。创作者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怀作为创作主线,力图保持水墨动画传统的文化情调。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内涵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的特点,在水墨动画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水墨动画 传统美学 天人合一    动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通俗一点说我们可以把动画理
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在经历了广播、电视等音画传媒的挑战后,又面临着网络新媒体立体式的挑战。校报也是如此,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健全和校园新闻网的发展,校报日益面临着时效性差、可读性不强、信息量小、发行覆盖面窄等挑战。  时效性差。网络新闻可以实时更新,更新一条新闻仅需几秒钟。而目前高校校报出版周期最短的不过是周报,所刊
法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直到目前,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仍然比较落后,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音乐课程,也没有音乐教师,音乐教材发下来就被学生束之高阁。要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  一、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在很多次教研会上,与会发言的教师都苦于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成绩迟迟不见提高。是啊,我们不会忘记:幼儿园的孩子会由一个圆圈想到“太阳”“月饼”“纽扣”“西瓜”。刚入学的孩子也会仰着一脸迷茫,用童稚的话语问几个“为什么”。可几年下来,抑或只一年,我们的学生却变成“小手背背后,身子端端坐,小嘴闭闭严”了。学生的主动性是怎么消失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又该怎样唤回学生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唯有师爱
说到作文,大多数学生就像“老鼠见了猫”,作文与快乐在学生的眼里似乎水火不相容。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乐意写作,自由表达。”那么,如何让学生“乐意写作,自由表达”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抓课外阅读,快乐积累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从而自然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