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著名作家茹志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一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人,都不会忽略茹志娟这个名字。
  那时候,茹老的家在上海闹市区,但一进入她的寓所,市井的喧闹顿时被关在门外。初见茹老,我立刻被她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67岁的她,中等身材,穿件白毛衣,步履轻盈,精神矍铄,宽阔的眉宇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我感到,用她文章里的那些形容词来形容她本人,不仅不算过分,似乎她自身比她笔下的人物显得更加深沉、委婉、清新、柔美。
  话题从茹老目前的状况谈起。茹老为我倒上茶水,慢慢吸了一口手中的香烟说:“我现在多是应付门市,写个序、前言什么的,字数不多,却挺烦人的。从上海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的岗位退下来,本想轻轻松松搞创作,没想到繁琐的事情接踵而来,还兼任《上海文学》副主编、大众文学学会会长的职务。搞大众文学,旨在研究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道路。我认为,目前我们‘扫黄’,把‘黄’扫掉后应有代替的东西,这就是通俗文学,但我们现在通俗文学需要引导、研究、提高,不能永远停留在说故事阶段。”
  茹老极热情地一一回答我的提问,不时地站起身,在那并不宽敞的房间里踱踱步,看得出,这是她整理思绪时的习惯动作。她的房间有20多平方米,简朴整洁。除一部电话机外,没什么现代化设施,但床头那幅苍劲的书法——“煮书”二字,表明了主人的意趣。
  上楼时,我注意到一楼半亭子间里有位老先生在伏案疾书,落座不久,老先生进屋拿书,茹老介绍说,这是她的丈夫王啸平,曾任前线话剧团团长、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现在改行当作家,已自费出版《客从南洋来》《南洋悲歌》两部系列长篇,第三部正在酝酿中。王啸平1940年从新加坡回国参加抗战,这三部书主要写他的經历。已出版的两部在新加坡的反响很大。茹老感慨地说:“老先生写这两部书很不容易,因此无论如何,自费也得出版。”我鼓励他一定还要把第三部写完。
  茹老有三个孩子:大女儿是上海金山电视台的编辑。二女儿是一级专业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儿子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做编导,儿媳是《桥》杂志社上海分社的记者。这样一个文艺世家真不多见,难怪前段时间茹老和王啸平、王安忆联名签字卖书,一时成为上海滩的新闻。
  对于自己的创作成就,茹老是谦虚的,她说:“人家还记得我的一些作品,我感到欣慰,但同时也很惭愧,因为说来说去,不过是少数几篇自己较满意的。”
  谈起二女儿王安忆,茹老也很自豪。王安忆16岁插队落户到苏北,后来考进徐州地区文工团当大提琴手。她丈夫李章是徐州人,后来调到上海《音乐爱好者》杂志做编辑。我问茹老,王安忆的文学道路是否是她铺设的,茹老呷口咖啡极认真地说:“错了。当年我因写文章吃了不少苦,就极力阻止孩子们再走这条路,但我当时也从安忆每月两封的家信中发现了苗头,很担心她也走这条路。”
  茹老回忆道,那年身单力薄的王安忆去到举目无亲的苏北农村,心情可想而知。她有次在家信中写道:这儿有个说法,燕子不到恶人家做窝,我观察了许久,没发现我住的农家有燕窝……无奈,愁苦的心情跃然纸上。第二封信文笔更细腻、优美:妈妈,今天早上一醒来,你猜我看到了什么?燕子!有燕子来做窝了。在这两封信中,王安忆的写作能力初露端倪,即使母亲阻止,也没扑灭她的热情。
  茹志娟的籍贯记为杭州,但茹老说,确切地说应该是绍兴,她祖父是绍兴人。前些日子,王安忆去绍兴寻根,人家说她是徐州的媳妇、绍兴的外孙女。
  一晃多年过去了,但当年我见茹老的一幕仍历历在目,心底油然升起对这位前辈的崇敬之情。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最难参透的字。  “我”,它的本义是一种长柄和三齿的刀锋相背的武器,从甲骨文字形上看,类似《三国演义》中吕布用的方天画戟。这种武器非常威猛,对人对己都有很强的杀伤力,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因而较少用于实战,通常是作为一种仪仗礼器,显示自己的强大以威慑别人。  作为仪仗礼器用的武器“我”怎么转变为表示“自己”的“我”的呢?  仪仗礼器只有王公贵族才可拥有,他们管理政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祭祀。《左
期刊
“复姓夏侯,字名誉。立春出生,双胞胎。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靠文字为生,皮肤微黑,攻击性不强。”  这是自我介绍,但还是有人经常搞错,见面就直愣愣叫我:“欧阳!”见我没吭声,又嚷嚷喊我:“欧阳名誉。”其实,我有时也理解。因为在我周边复姓夏侯者寥寥无几,有点稀罕。打照面时首先想到我是复姓,一想到复姓就立马想到欧阳,毕竟在复姓中,欧阳者相对较多。还居然有人叫我慕容名誉,更有甚者叫我西门名誉,似与西门庆有
期刊
都说七年之痒,我跟单位的这方园子相依相偎了七年,不仅没有两相生厌,反而愈发欢喜,常见常新。犹记得我初来单位报到的情景,从宽阔喧闹的大马路拐进一条颇幽的小巷,有粼粼缓缓流淌的小河,一大排翠苍苍的树木,一众相连的矮房子。正是夏末初秋时分,小径上有片片落叶的黄,秋风轻漾,别有一番微凉。  我要报到的新单位静静立在巷子里,大院方方正正呈“井”字形,墙角有篱笆围成的小花圃,藤蔓沿墙攀援,有点“花高一寸则风矮
期刊
我又一次失约了,爸爸!  记得,您在弥留之际曾断断续续地对我说过:“儿呵,你往后出门时要打个招呼,别让我再操心,噢?”我当时忍着泪沉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愚顽的我少年时多次出远门不打招呼,害得您满村寻找,深更半夜仍在村口徘徊、守望、呼唤……甚至用竹竿探遍村外地中的每一口水井窨窖,生怕我失足跌落其中,只因我是您最小的孩子,很不懂事。多少次,您从梦中惊叫而醒,说是我在河中玩耍,被水冲走了或是我失足跌入井
期刊
第一次来妻子家,是1998年冬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当时,我和妻子谈恋爱已有半年了,妻子突然提出请我去鄉下看看未来的岳父大人,我爽快地答应了。妻子早和我说过,未来的岳父有着地地道道中国农民的本分和品质,他当村主任三十多年,把村里的大小事管得很好,还收留了两位男女孤寡老人,全身心为他们养老送终。  我对未来的岳父充满期待,认为他善解人意,是非常善良的好人。可万万没想到,我第一次和他相处,就吃了闭门
期刊
已是初冬,微风不寒,暖和舒适。午后,氤氲阳光在办公室里飘浮。  搬到新办公地点已经一个半月。90天前兵荒马乱的惶恐已慢慢平复下来。每天按部就班,上班下班,做项目方案、修改讲座课件、带班级培训、下学校进课堂听课评课,忙忙碌碌,做着研训员该做的所有事情。时间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跨度,让深情变得苍白,让执着变得可笑,你会觉得回忆才是最刺痛你心的那个东西。  人们总喜欢用“十年”完成一次总结。我在1999
期刊
母亲快要不行了。  冥冥之中,母亲反复说着三句话:“放水参田”“守好谷子”“不要打他”。亲人们认为她在说胡话,其实,只有我知道,母亲不是在说胡话,这三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  人的命脉在田。  上世纪80年代,土地下放后,各家各户都有或多或少的粮田。因为我们老家水源不好,望天落雨为灌溉粮田,全村人民投工投劳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库蓄水,每年轮换着“推选”村上所谓有头有脸的人负责管理放水,管理放水
期刊
初见易安,是在他们夫妇举办的一次家宴上,彼时,我七岁。  那是大宋王朝的仲秋之夜,不管一墙之隔的天空如何彤云密布,风雨欲来,在我的眼里,墙内的每一缕空气都是清甜的,在易安出现之前,这丝丝缕缕的清甜混合着黄花的药香,百合的幽深,连同小桥流水汩汩的氤氲之气,让这处青州城一隅的园林情景如画。但是,一旦易安在场,那弥漫于园林的馥郁之气便悄然散去了。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他的气息,如同他的身体发肤,与生俱来的
期刊
这天,我想吃盘菜汤圆。  盘菜汤圆,不是一道下饭的菜,它应该是一份点心。我的突发奇想不是来自我的创造力,而是来自记忆。小时候,奶奶经常做这道点心,当奶奶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后,我才越发想念有关她的日常琐碎。  我不爱吃甜食。芝麻、花生、红豆、核桃、豆沙、各种果仁包在里头的甜汤圆,乍吃一颗,还是香糯的,如果吃第二颗就会驹得慌,但我的妹妹总会经常性地提出想吃这种汤圆,尤其是芝麻花生馅的。我认为她这种念头
期刊
早晨的阳光柔和地映照在房子墙壁上,轻抚着每一件看得到的家具。  打开房门,整个内部变成一片生命的流动体,闻到空气里淡淡的气息,优雅而隆重。沙发、床都是新的,但还有几件红漆旧家具夹杂在其中,虽然有点不协调,但却像默默诉说着已有的历史故事与痕迹。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老家。  小时候,最让我留恋和自豪的就是挨着家门前的这条小河了。它尽管仅一米多宽,可它的水源却是大罗山顶溪流倾泻而下的清澈碧绿、纯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