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与语文课堂的整合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口的单一授课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继之兴起的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的功能进行教学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任何新鲜事物的普及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这类利用按钮指挥的教学模式,开始有些恐慌,但时间一久,便能熟练操控了。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远教资源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为课堂节约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语文都免不了教学生词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在黑板上写出生字词,再注音并解释。尤其是学习文言文时更是费时,还要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字词逐一抄在黑板上讲解。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则不用“抄”,只用“投影”就可以了。以《孙权劝学》为例,可先制作简单的课件,将原文事先输入,对重点字词加点,同时设置竞赛小题目。学生在“赛”的引领下,肯定要想方设法查阅相关资料,以便胜出。这样不仅节约了“抄写”的时间,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增强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曾经有学生这样评价语文:“学语文不就是把天天说的话再拿来说吗?”这是对语文学习的误解。但这也恰恰反映了学生存在的问题:由于在语文课堂上找不到新意,找不到趣味,因而失去探索的兴趣。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但又不同于做饭,把饭煮熟即可,而要像炒菜,要炒出花样,炒出不同的口味。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好学、乐学,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至关重要。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首先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有关画面投影,学生在目睹了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有关场景后,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敬佩之情;接着播放配乐朗诵,将毛泽东的激情表现出来,学生此时已进入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豪迈之情。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化抽象为形象,并能渗透审美教育
  语言工作者用五彩缤纷的笔描绘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短短的文字就能描绘丰富的画面,尤其是诗词更是如此,给了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将文字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将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打破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这样,更利于理解知识。在教学《望江南》时,就制作了一个flash动画,一个穿戴整齐的女子倚靠在望江楼上,凝望过往帆船,却愁绪满面,这样学生更能想象得到这位女子的思念之情。
  四、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复习总结
  对于文章的结构、层次及分散的知识点,均可用电教手段逐一演示,既形象又节约时间。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可以预先制作图表,将各种云的形态、高度、厚度及天气征兆进行归类,在课堂上投影出来,学生能一目了然。
  当然,在充分享受电教带来的许多好处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电教存在着一些不足。在课堂上,课件是预先制作好的,很难临时改变。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非得把学生往课件里拽,也就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电教也要教师的“教”。另外,有时多媒体课可能变成展示课,当学生忙于欣赏一幅幅优美画面的同时,如果教师不适时引导,便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次,电教课不能完全替代语文教学本身,多媒体可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尽的,因此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另外由于对多媒体的性能了解得还不很清楚,有时在教学中也会出现偏漏失误,但也不能因此而弃之不用。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尽量扬长避短,使之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后,我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去浇灌语文教学艺术之花,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如何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得到思想上的振动,语言上的启迪,情操上的陶冶?本人仅以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含着
期刊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教学中若不注重过程与方法,学生就学不到知识,能力也无法提高,没有相关的知识,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表达,不注重价值观的无关培养,学生表达自然比较肤浅,其结果只是流于形势。这三个目标关系密切,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况且,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效手段,逐渐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也会出现弊端存在问题,影响到语文教学。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发挥最佳优势呢?我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
期刊
随着新课改在我县的实行,教师角色需要转变,师生关系需要转变,教学过程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需要转变……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同行共勉。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全球兴起。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
期刊
初三年级,是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面临中考,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和紧张。语文学科的复习更是各学科的重中之重,面临六本厚厚的语文课本,初三语文复习到底从何入手,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教学经验,初三语文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吃透教材,选取典范文本,把握重难点,切忌舍本逐末  初三语文的复习,既不能把初一至初三的语文课本逐篇地讲解
期刊
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从七年级开始,就接手了一群懵懂但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强的学生,教师肩负着培育他们的任务。不仅给予他们知识,同时也要指导他们成长,在初中的这些学科中,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兼有义不容辞的任务。丰富的语文课程教育,比简单的说服性教育容易让学生接受,比粗暴的棍棒教育让学生驯服。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
期刊
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以学生为本”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要改变过去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做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培养。  一、预习中寻疑,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良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其强有力的冲击力,促使教师去思考课堂的本真和教育的真正意义。在重新审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时,结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为学生设计教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课堂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想学  新课程实施强调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经验与体验,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上课伊始,要使教材内容切合学生心理,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创意,精心设计导语十分必
期刊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说的这句话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这只是授予“鱼”。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授予“渔”,即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从要求学生写好一个字,说好一句话,读懂一篇文章入手,让学生们体会文字之美,体会说话的艺术,欣赏美文的魅力,领略汉文化,深究汉文化,从而产生求知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