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高效课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去浇灌语文教学艺术之花,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如何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得到思想上的振动,语言上的启迪,情操上的陶冶?本人仅以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含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深刻丰富的语言美,个性鲜活的人物美,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讲出文章的理和情,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感化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利用教材内容的自然美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千姿百态,异彩缤纷,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篇目犹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生动地再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雄奇,读之令人心旷神怡,难以忘怀,领会到祖国山河的神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堂上利用教材内容的语言美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资源。如《皇帝的新装》一文中,作者充分调动语言艺术,把三个场面写得类而不同,妙趣横生人物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用精炼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讲述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元曲《天净沙˙秋思》用自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漂泊异乡的天涯游子的诸多哀愁和悲凉。这类课文学生特别爱读,教师课堂讲授时,可以充分发分利用。
  课堂利用教材内容的人物美激发兴趣
  表现人物伟大品格,崇高思想感情的课文篇目最容易激发读者的美感与兴趣。如《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文中,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居里夫人》一文中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这些人物都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能够教育学生怎么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怡情、立志审美的教育意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充分借助教学艺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教师教学的艺术归纳起来主要有:教学语言艺术、动作、表情艺术和板书设计艺术。课堂上只要能自如地运用这些艺术,就能使学生乐学、爱学。而且还能创造出轻松的,活泼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艺术享受。从而提高其语文素质。
  首先,教师上课的语言求“精”,富于变化,重于启发。精即精当、精要。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变深奥为浅易,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易于理解;富于多变即因文而异,灵活多样,抑扬顿挫;重于启发即想方设法设疑,用语言去点亮学生的心灵。
  其次,适当的动作,真诚的面部表情,也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如讲述《雨说》一课时,我把自己扮作“雨”的形象,喃喃细语,倾诉真情,让“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顷刻间,教室里师生心灵相通,学生对“雨”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规范优美的板书设计也能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的确,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因为这是一位教师的微型教案。试想,如果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错字或者让学生认不出的草字,学生有兴趣去听、去记、去学吗?回答是否定的,所以,板书不但要展示内容的完整美,还要展示形式的造型美,字体的俊秀美,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
  三、课堂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教师在授课中适时使用多媒体,能使教学更加完美,也更能吸引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吆喝》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在讲授时,我设置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听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增加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让学生直接体验,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有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独特的魅力。然后,再让同学模仿北京韵味“吆喝”及具本地特色的“吆喝”声,一时间,课堂里群情激昂,就连平时最内向的一个女孩子,也主动站起来表演。这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下子让孩子进入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必须想新招、想奇招,营造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初中语文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厚实的底蕴,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在课题研究和教学中做了些尝试。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现在的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都比较欠缺,而初中语文课本介绍了许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我在课堂
期刊
[考点诠释]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
期刊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努力更新理念,合理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期刊
语文教育是心灵感化心灵、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语文教育的“特质”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那么,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如何拓展,才能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心灵的教育者。  一、语文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要突出“自我发展”意识。  有些语文老师坦言: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教学,蓦然回首,自己面对的依然是相似的学生、相似的教学,自己的工作好象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于是,有的老师一本书教几年,一个教
期刊
文学的本质,是要表现人的内心,绝不是要表现客观世界。文学中的客观,一定是浸透了作者生命体验之后的客观,或者说只是客观在人心中的映像。教材里所选的文言文是祖国古典文化的精髓,真正的好文章,是从作者的生命中喷薄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决不能起于翻译,止于背诵。而“蜻蜓点水式”的点评,无非是隔岸看花,会让学生陷入文言文仅仅是“背背实词,记住翻译”这样的泥沼。因此学习文言文,必须树立这是文本,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的更新完备、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了教育理念更新,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以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意识等。  (一)实验教学分类  中学的实验教学通常有物理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教师们陈旧的作文评改方法越来越显示出他的腐朽,当老师们挑灯夜战,逐篇批阅,写满评语的作文被学生看也不看就扔到了一边,下一次作文大家又重复上一次的错误时,正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教师们心痛了,痛定思痛,换来了对作文评改方法的思考。新的作文评改方法一定要做有用功,那就要打破常规,提高评改的有效性。  步骤一:学生
期刊
教育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一位教师应积极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幸福,在奋斗中追求幸福。  1.营造幸福氛围,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蕴藏幸福感的认知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实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
期刊
虽然教学理念强调要将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什么都可以不做,事实上,更需要教师来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来体现的。  第一步,教师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确立好,对于一篇课文,教师要将什么信息反馈给学生。以《哈姆雷特》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莎士比亚的生平、生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哈姆雷特》的创作缘由等,这些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后,我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