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分类研究

来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是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课题。区域经济体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财富是用货币来度量的,对区域经济体注入货币,通过一系列的交易环节,会形成相应的产出系列,其产出量的多少,反映出经济体运行效率的不同,由此可以对经济运行的制度进行量化比较。以贵州省88个县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支出的变化导致GDP、居民收入、税收变化的比率作为效率指标,并对效率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划分为7种类型。
  关键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经济运行效率;控制论;货币动力学;贵州省
  The Classification of Efficiency of Regional Economic Operations
  - The Case of Guizhou Province
  LUO Tianyong, YU Jingjing, HUANG Xizi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China)
  
  Abstract:Improving efficienc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ssue that attracts great attention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Regional economy is a complex system, the wealth within which is measured by money. When money is injected into regional economies, a corresponding series of output will be formed through a series of transactions. The output, which reflects different efficiency of economic operations, can be used to make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institutions of economic operations. 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88 coun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uses changes in GDP, household income and tax caused by changes in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as indicators of efficiency. A cluster analysis of these indicators of efficiency is made and the 88 counties are classified into 7 types.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county economy; efficiency of economic operations; cybernetics; monetary dynamics; Guizhou Province
  一、引言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①[注:①百度百科:经济发展 http://baike.baidu.com/view/634852.htm?fr=ala0_1.]我们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这便涉及到经济效率问题。
  在关于经济发展的早期研究中,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特别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能力,其评判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例如:在美国学者刘易斯(Arthur Lewis)的《经济增长理论》著作中将经济发展定义为“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1]。美国学者埃尔斯沃思(P.T.Ellsworth) 在1965年提出,“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个人都能消费更多。在此之前,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Myrdal,1957)、美国学者奥肯和理查森(A.M.Okun、H.W.Richardson,1962)、阿德尔曼(Irma Adelman,1961)也都提出过类似的论点。[2]
  在随后的研究中,经济发展的定义被更进一步地解释,且观点都不尽相同。正如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所言“发展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也没有普遍采用的模式。每个人必须写他自己的历史” [3]。美国学者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umpeter)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同于经济的“发展”,仅仅由于人口和资本的增加而引起的经济增加属于“经济增长”,只有“创新”引起的经济增加才能称为“经济发展” [4]。霍利斯•钱纳里对于经济发展的定义是“经济发展可被视为持续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经济结构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变化”,也即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还是一个质的概念。
  本文认为,衡量一个区域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状况,不仅需要考察如经济增长及结构等因素,还应该注重它运行的经济效率。因为只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协调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潜力。而我们在此讨论的经济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这一原则要求以最少的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得到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
  对比不同区域的经济现状,如果投入相同,而产出不同,这就涉及到经济运行体的结构、制度以及经济效率方面的问题。经济运行体是个复杂系统,而研究复杂系统最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是控制论和动力学方法。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自从1948 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一书以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经济领域也不例外。在控制论经济学中,研究对象为控制论系统,通常采取对抽象、概念的工作建立具有组织行为的系统模型,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础。控制论经济系统模型一般都从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关键性环节入手来研究其代表特征。[5]在古典控制理论中,采用线性高阶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这两种输入输出模式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线性定常动态系统。这种描述将系统视为一个“黑匣子”,用外部变量即输入输出变量来表示因果关系。
  动力学则是在自然科学中研究复杂系统的科学方法,并且已经成为了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在介质中运动着的物质的运动规律,涉及运动着的物质、介质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根据动力学原理,研究货币在参与各项交易中(即在制度中)的运动规律,可以达到对经济运行的制度进行改进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也就是货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6]
  本文应用控制论原理,将经济运行体作为一个整体“黑匣子”来考虑,采用货币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贵州省88个县区的多年经济数据,对各县区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计算出效率指标,再利用贵州省88个县效率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县域经济运行效率相关的分类组合结论。最后,针对不同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意见。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期望能得到一个衡量经济发展效率的一般性原理和研究方法,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
  二、模型
  利用控制论,将整个社会经济体看成一个黑匣子,用货币表示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经过一系列的交易环节,最终会对区域经济体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产生影响,由此可以通过研究财政支出的变动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导致GDP、财政收入以及居民收入变动的程度,来考察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见图1)。
  固定资产投资 I
  三个产出量:GDP
  财政收入CS
  农村人均纯收入R
  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等投入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引起产出量——GDP、财政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期间货币要经过一系列交易环节,这些环节都会对产出的形成做出贡献。
  下面,我们先讨论财政支出(M)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
   dGDPdM=λ1
  (1)
  假定效率是一个常数,则有:
   dGDP=λ1dM
  (2)
  如果要描述当前的经济运行状态,可以设定初值边界条件(GDP0,M0)并对(2)式积分,则得
   GDP=λ1•M+GDP0-λ1•M0
  (3)
  把(3)式中的初值合并为GDP0,则(3)式变为:
   GDP=λ1•M+GDP0
  (4)
  该式是以λ1为斜率的直线方程。λ1表示的是一单位的财政支出的变化对一个经济运行体生产总值变化的比例系数,反映财政支出对GDP的效率,该值越大,表明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其他5个表示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值。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
  财政支出M → GDPλ1
  财政支出M → 财政收入csλ2
  财政支出M→ 农村人均纯收入Rλ3(人均财政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I → GDP λ4
  固定资产投资I → 财政收入CSλ5
  固定资产投资I → 农村人均纯收入R λ6
  以上模型建立以后,我们可以得出代表经济效率的λ1、λ2 、λ3 、λ4、λ5、λ6,对全省88个县的这6个效率指标值进行聚类分析。
  三、实证检验
  本文通过查阅贵州省88个县域的历年经济资料,选取1995年到2007年的13年统计数据(因为从1995年起,贵州各县的统计数据相对比较完全),利用模型(4),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88个县分别进行了回归,得到了6个分别代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值。因篇幅所限,本文此处两个附表(附表1:贵州县域经济体系经济效率表,附表2:贵州县域经济体系经济效率排名表)不单独列出,如需查询,可与作者联系。
  我们应用得到的88个县的6个效率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其中聚类方法选择组内联结法,计算距离选择平方欧式距离。根据聚类过程的结果图,得到聚类系数和分类数的对应关系,其聚合系数随分类数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当分类数为7—8时曲线变得比较平缓,因此将88个县分为7—8类比较适宜。在聚类分析的树形图的聚类标度近6处画一条垂直直线,将88个地区分为7组。
  四、讨论
  利用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对应的财政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和GDP等6个产出效率指标λ1、λ2 、λ3 、λ4、λ5、λ6,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7个组,其经济发展特征如下:
  第一组为农业县,包括务川县、江口县、荔波县、道真县、天柱县、罗甸县、思南县、德江县、施秉县、黎平县、印江县、惠水县、石阡县、紫云县、丹寨县、雷山县、册亨县、平塘县、独山县、晴隆县、麻江县、三穗县、剑河县、台江县、锦屏县、望谟县、湄潭县、榕江县、三都县、黄平县、万山特区、绥阳县、松桃县、贵定县、正安县、赫章县、凤冈县、岑巩县、德江县、镇宁县、从江县、普安县、瓮安县、长顺县、织金县、平坝县46个县。这些县从上图可以看出,λ1—λ6在整个贵州省的表现都为中等偏下,可见这些地区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入对经济的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是较低的,经济运行是低效的。这46个县大多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和商业相对不发达,GDP等产出值也居于中下水平,在贵州省属于较为落后的地区。
  第二组为农产品加工县,仅包括一个仁怀市,仁怀市是贵州省一个比较特别的县,目前产业属于农业和工业过渡的县,而且仁怀市的茅台镇的茅台企业也是贵州省的龙头企业。在经济运行效率表格中,它的6个经济运行效率指标都是排名靠前的,根据2008年贵州省统计年鉴,它也属于贵州省的经济强县之一。
  第三组为农业和采掘业共同发展的县,包括六枝特区、普定县、镇宁县、威宁县四个地区。这四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都有非常丰富的地矿资源,属于资源型发展的地区。由λ值可以看出这些地区的特点,它们的财政支出带来的效应相对较小,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的效应则相对处于贵州前列。
  第四组为以城市经济为主的县,包括花溪区、清镇市、凯里市、白云区、汇川区、兴义市、南明区,属于城市经济为主的县域。它们的财政支出带来的效应相对较大,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的效应较小,且这七个地区全部是贵州省经济强县(根据2008年贵州省统计年鉴判断)。
  第五组为单一产业发展突出的县,包括乌当区、息烽县、铜仁市、盘县、纳雍县、西秀区、毕节市、修文县、安龙县、都匀市、龙里县、小河区、福泉市、玉屏县、开阳县、金沙县、桐梓县、兴仁县、贞丰县、镇远县、大方县、余庆县、水城县、黔西县、习水县、赤水市、遵义县。这几个县属单一产业发展特征明显的地区,在整个贵州省里经济发展属于中等偏上。
  第六组为典型的城市经济县,包括云岩区、红花岗区,商业在贵州省的发展非常好。其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很高,但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为中等水平,也都是贵州省的经济强县。
  第七组为单一资源开发为主的专业化城市经济县,包括钟山区,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及深加工产业。其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很高,但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中等偏下。
  五、结论
  一般而言,财政支出经济效率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较多为商业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率大的地方,大多为工业发达的地区;而多个经济效率指标均比较落后的地区为不发达地区。
  首先,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贵州省88个县域的社会经济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而且得出的结果与目前各县域实际情况也高度吻合。这一方面说明用以上基于经济效率的聚类分析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用经济效率去衡量经济发展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区域经济发展除了靠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以外,与经济效率也有很大的关系。贵州省很多县并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若出现不同的经济效率,结果将大为不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在外部条件大体一致,各经济政策、交通状况和人文环境差别不大的前提下,我们发现经济效率是可以不一样的,并且其经济效率的差异将直接影响不同县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其次,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知道凡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的各项举措,将非常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凡是有碍于经济效率的举措或出现经济效率低下的情况,都将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改善。
  利用效率和产出的组合,还可以把88个县分为4类,分别制订不同的政策给予指导。第一类:效率低,产出低——改变经济结构、经济模式,加大产出;第二类:效率低,产出高——可能是由于投入较大的原因,应该改善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或者是总产量已经达到较高的值,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但目前贵州县域经济体尚未出现这种情况);第三类:效率高,产出低——增加投入量;第四类:效率高,产出高——维护现有发展模式。
  最后,针对实际,制定相应发展措施。首先,对于那些GDP较低,但其经济效率比较高的县域,我们建议加大投入,政策尽量向这些县倾斜,维护好这些县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做将会比较有效地提高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对于以工业为主的县域,若其GDP较低,则可能是因为投入较少,特别是固定资产投入不足,招商引资渠道狭窄,造成该县域的GDP较低,这样就应该加大投入。第三,对于经济效率低的县域,我们建议减少对其投入,避免浪费,同时可以采取相关政策转变这些县的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其发展潜力。第四,对于那些以低经济效率为主的农业县域,应该加大科技开发与投入,以求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或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加工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率。这样一来,在相同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入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该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 商务印书馆,1983:1.
  [2] 钟茂初.“发展”内涵的深化与“发展”现实的误区[J].学术月刊,2009(6).
  [3] 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唐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4]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0.
  [5] 葛长庠.控制论经济学导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6] 罗天勇.货币动力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34).
  
  责任编辑:吴锦丹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一般均衡的视角,采用产出核算法研究了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研究发现:(1)与中国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驱动型的基本特征相吻合,人均物质资本差异对于地区产出差异的解释程度远远高于技术差距。(2)以某地与政治中心距离所表征的政治区位和以是否拥有海岸线表征的经济地理,对该地区的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和技术水平有重大的影响,从而意味着鼓励人口自由流动、减少政治外溢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政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贷款定价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的战略转型。然后,基于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在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基础上,利用沪深两市718家企业2000—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大银行更倾向于对大银行贷款,而小银行更倾向于对小企业贷款,这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相一致。基于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
期刊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成为发展的重点和主导方向。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最终实施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决定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借鉴已有劳动力居留意愿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特性,以在五个中小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抽样数据为分析基础,研究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城市长期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房因素对新生代农
期刊
摘 要:基于2002—2012年中国11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利用SBM超效率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中国商业银行超效率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样本银行的超效率水平逐年提高且差异不大,超效率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商业银行的超效率均呈现负向关系且影响显著;风险承担因素对银行超效率的测量十分重要,并且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的银行超效率具有重
期刊
摘要:测算1999、2003和2007年3个时点中国12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进入、退出和在位企业间生产率的差异,并用Griliches和Regev(1995)分解方法首次对行业生产率的增长进行分解。结果发现: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平均生产率都低于在位企业,退出企业平均生产率最低;进入企业自身存在异质性,最初生产率高的进入企业更可能存活,且其生产率很有可能收敛至在位企业的水平。考察期内绝大部分行业生产率
期刊
摘要:文章从经济学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角度,论证为什么人们需要研究经济发展,特别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并从理论创新的目的出发,讨论了为什么需要以批判性或者另类的思维方式研究经济发展;从方法论角度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正面和反面范式,作为批判地研究经济发展的例子;同时简要介绍了可以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说史中若干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化事实概括。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批判性思考;思维范式;特征化事实
期刊
摘 要:选取我国制造业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定量评价。进而运用Tobit模型考察企业政治关联、分析师跟踪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自2007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投资效率呈现波动性变动,但总体而言逐步提高。国有中小企业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而非国有中小企业政治关联与投资效率正相关但并不显著。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手段,不论在
期刊
摘 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问题,其解决也必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的问题,而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着力点”之一。因此,在设想下阶段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时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总结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应通过延长优惠时间、加大优惠力度、扩大优惠范围、增加政策弹性、完善配套设施等对策,解决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存
期刊
摘 要: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大争论,包括萨缪尔森、西蒙、纳格尔在内的众多知名学者都直接参与了该论战。时至今日,经济学界就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已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是对经济学假设应该具备多大程度上的现实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事实上经济学家经常面临着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的权衡,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在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突破点。  关键词:假设;方
期刊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是分析城镇性质及其发展机理的重要概念,新经济地理学为认识城镇的空间区位选择与多重效应集聚发挥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正是由于支撑城镇系统的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组织等子系统在追求各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以及区域要素集聚的自我维持、城镇诸多效应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经济的演化,才导致了城镇系统的发展有其内在根本动力,进而也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