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以肢体动作、表情、眼神等为载体,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学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了辅助、补充、完善甚至独立教学的作用,并深得师生们的喜欢,其是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体态语言有时会比有声的语言表达的更准确、更形象、更丰富。但是在当前体育教学实践的当中,由于教师体态语言运用不统一,不同教师之间的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潜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同的作用甚至会产生方向相反的教育作用,这种现象与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态语言;大学生;潜意识培养
1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类型
1.1体育技能语言
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最多且对教学支持最大的体态语言。教学实践中,体态技能语言运用有两种方式:教学内容单项技能语言运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个体育项目的单个技能或细节技能的教学展示。往往这类技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动作幅度、力度与肢体协调性把握等,让学生在教师的体态语言解读下,更加直观与清晰地学习。整体性技能语言运用。即教师对整个技能的示范性,相对前者而言,有时间的长度、动作的连贯性与流畅性等。与教师的技能示范相比,作为体态语的体育技能,其中会有着教师较多的语言插入,且具有技能的解说性。
1.2教师教学体态语言
教师充分运用体态语言,对优化体育教学课堂心理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区别于体育技能的其他体态语言。这种体态语在体育教学运用中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正常活动的组织。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情况下,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具有直接的组织授意作用,指导学生按照某种既定的规则与习惯开展相关的体育学习与训练活动。例如,对学生队列队形的体态语指导等。第二类,是课堂秩序维持性组织。即教师在课堂秩序相对混乱或失范的情况下,运用某种体态语言或制止违纪学生,或重新整理秩序,确保课堂教学处在教师有效控制的环节。如针对说话扰乱的学生,一个警告性的眼神等。师生情感交流体态语言。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主要体现为两种情感:一是安慰。即在学生因为自身条件限制,难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完成某种技能的学习或训练,教师以“拍肩膀”等体态语言以示理解与安慰,保障學生的自尊心与信心不受挫伤。二是激励。如学生学习某种技能经过屡次尝试后,依然无法达成教师教学的技能标准,教师用某种体态语言加以激励,如握拳、夸张技能示范等。
2体育教学体态语言培养大学生潜意识的教学操作
2.1新授环节运用
在新授环节中,是教师体态语言最多的环节。其必要性表现在两个层面:新授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完善性。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的讲解、教师的技能示范,还是两者的结合,都未必能完全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关键所在。体态语言的适当运用,既能弥补师生语言交流上的理解差距,也有效地完善教师技能展示说明不足的缺陷。在教师的语言教学与技能示范之间,建立一个能灵活过渡,且难以严格区分的桥梁,为学生准确理解与学习做出了有益的补充。激活学生对新知识与技能的兴趣需要。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无论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是技能,都就有其科学性与严肃性的一面,甚至带有枯燥性。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充分准备基础上的个性化语言,其包含着教师对知识、技能与人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常以较为幽默、夸张甚至自虐性的体态表现出来,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随着教学进展,教师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也具有学生学习兴趣持续激活的作用。
2.2训练环节指导
在体育课堂的训练环节,无论是班级全体学生一致性的训练,还是小组或单人自由训练,都需要教师根据自己教学中的观察情况进行动态的指导。但由于实际的训练中,学生人数多以及位置的相对分散,教师的语言指导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因具有空间距离的超越性,能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效果。这种环节指导有两种方式:其一,共性错误或不足的广泛性指导。即针对大部分学生或者具有一定数量的少部分学生开展的共性指导,如教师叫停正在训练的学生,专门针对某个技能或某个细节进行体态语言的教学,再如针对站队比较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走到他们前面直接开展体态语言的指导,让他们在教师与自己训练的比较中,发现错误并在教师体态语言的暗示下积极地改正。其二,极个别学生错误或不足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极少数或极个别学生,教师为了避免公开指导造成的学生自尊心受伤,或者为了强化指导的效果,教师直接走到其面前运用体态语言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在让其明确自己错误或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地向老师学习实现进步。
2.3课堂竞赛环节裁判指导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以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法之一。在这种体育技能的竞技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对某种体育项目技能、规则知识等掌握与运用的情况。教师作为裁判的身份,可以根据学生在竞赛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失误等,加强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在不断改进的竞赛中,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有两种裁判方式开展指导:错误或不足发现即时性指导。即只要教师发现问题,或直接叫停双方,或在场外对错误的同学运用体态语言开展指导,让其在下面的比赛中能改正过来,且以正确的技能等投入到新的比赛中。当然,为了确保比赛的顺畅性与兼顾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往往以相对针对性的指导为主,只有在错误较为典型且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才叫他比赛运用体态语言开展简短的指导。错误或不足发现阶段性自己总结指导。即教师根据比赛项目的规则,按照某种时间长度规律性的叫停比赛双方,运用这种间隙运用体态语言开展指导工作。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总结性,会对学生在新授环节学习、训练环节与比赛中的暴露的问题,运用体态语言一起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阶段学习效果以及技能掌握运用情况,都有着较为直观地了解。
2.4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针对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教学效果,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老师应该对体育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给予重点关注。具体来说,在学习完一个新知识点以后,传统教学形式为了追求教学进度,都是继续学习下一个新知识,这对于学生是不利的,老师应该在学生学完新知识点以后,针对这个知识点开展体育强化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然后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老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指导,对于一些共性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不好,老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决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障碍。
结论
为了满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需要,各体育教师也都在积极地立足在个人实际与专业特长实际,展开了体育体态语言的研发与运用实践。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在教学运用中不同教师之间体态语言意义冲突现象。因此,高校亟需制定统一的体态语言标准,以建立规范化与科学化体态教学语言体系,为高校体育教学与教改助力。
参考文献:
[1]周峰.浅谈在大学生军训中如何融入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J].北京教育(德育),2018(02):44-46.
[2]仇大勇,张燕.不同模式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1):108-110+118.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态语言;大学生;潜意识培养
1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类型
1.1体育技能语言
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最多且对教学支持最大的体态语言。教学实践中,体态技能语言运用有两种方式:教学内容单项技能语言运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个体育项目的单个技能或细节技能的教学展示。往往这类技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动作幅度、力度与肢体协调性把握等,让学生在教师的体态语言解读下,更加直观与清晰地学习。整体性技能语言运用。即教师对整个技能的示范性,相对前者而言,有时间的长度、动作的连贯性与流畅性等。与教师的技能示范相比,作为体态语的体育技能,其中会有着教师较多的语言插入,且具有技能的解说性。
1.2教师教学体态语言
教师充分运用体态语言,对优化体育教学课堂心理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区别于体育技能的其他体态语言。这种体态语在体育教学运用中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正常活动的组织。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情况下,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具有直接的组织授意作用,指导学生按照某种既定的规则与习惯开展相关的体育学习与训练活动。例如,对学生队列队形的体态语指导等。第二类,是课堂秩序维持性组织。即教师在课堂秩序相对混乱或失范的情况下,运用某种体态语言或制止违纪学生,或重新整理秩序,确保课堂教学处在教师有效控制的环节。如针对说话扰乱的学生,一个警告性的眼神等。师生情感交流体态语言。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主要体现为两种情感:一是安慰。即在学生因为自身条件限制,难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完成某种技能的学习或训练,教师以“拍肩膀”等体态语言以示理解与安慰,保障學生的自尊心与信心不受挫伤。二是激励。如学生学习某种技能经过屡次尝试后,依然无法达成教师教学的技能标准,教师用某种体态语言加以激励,如握拳、夸张技能示范等。
2体育教学体态语言培养大学生潜意识的教学操作
2.1新授环节运用
在新授环节中,是教师体态语言最多的环节。其必要性表现在两个层面:新授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完善性。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的讲解、教师的技能示范,还是两者的结合,都未必能完全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关键所在。体态语言的适当运用,既能弥补师生语言交流上的理解差距,也有效地完善教师技能展示说明不足的缺陷。在教师的语言教学与技能示范之间,建立一个能灵活过渡,且难以严格区分的桥梁,为学生准确理解与学习做出了有益的补充。激活学生对新知识与技能的兴趣需要。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无论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是技能,都就有其科学性与严肃性的一面,甚至带有枯燥性。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充分准备基础上的个性化语言,其包含着教师对知识、技能与人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常以较为幽默、夸张甚至自虐性的体态表现出来,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随着教学进展,教师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也具有学生学习兴趣持续激活的作用。
2.2训练环节指导
在体育课堂的训练环节,无论是班级全体学生一致性的训练,还是小组或单人自由训练,都需要教师根据自己教学中的观察情况进行动态的指导。但由于实际的训练中,学生人数多以及位置的相对分散,教师的语言指导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因具有空间距离的超越性,能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效果。这种环节指导有两种方式:其一,共性错误或不足的广泛性指导。即针对大部分学生或者具有一定数量的少部分学生开展的共性指导,如教师叫停正在训练的学生,专门针对某个技能或某个细节进行体态语言的教学,再如针对站队比较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走到他们前面直接开展体态语言的指导,让他们在教师与自己训练的比较中,发现错误并在教师体态语言的暗示下积极地改正。其二,极个别学生错误或不足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极少数或极个别学生,教师为了避免公开指导造成的学生自尊心受伤,或者为了强化指导的效果,教师直接走到其面前运用体态语言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在让其明确自己错误或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地向老师学习实现进步。
2.3课堂竞赛环节裁判指导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以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法之一。在这种体育技能的竞技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对某种体育项目技能、规则知识等掌握与运用的情况。教师作为裁判的身份,可以根据学生在竞赛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失误等,加强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在不断改进的竞赛中,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有两种裁判方式开展指导:错误或不足发现即时性指导。即只要教师发现问题,或直接叫停双方,或在场外对错误的同学运用体态语言开展指导,让其在下面的比赛中能改正过来,且以正确的技能等投入到新的比赛中。当然,为了确保比赛的顺畅性与兼顾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往往以相对针对性的指导为主,只有在错误较为典型且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才叫他比赛运用体态语言开展简短的指导。错误或不足发现阶段性自己总结指导。即教师根据比赛项目的规则,按照某种时间长度规律性的叫停比赛双方,运用这种间隙运用体态语言开展指导工作。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总结性,会对学生在新授环节学习、训练环节与比赛中的暴露的问题,运用体态语言一起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阶段学习效果以及技能掌握运用情况,都有着较为直观地了解。
2.4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针对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教学效果,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老师应该对体育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给予重点关注。具体来说,在学习完一个新知识点以后,传统教学形式为了追求教学进度,都是继续学习下一个新知识,这对于学生是不利的,老师应该在学生学完新知识点以后,针对这个知识点开展体育强化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然后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老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指导,对于一些共性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不好,老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决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障碍。
结论
为了满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需要,各体育教师也都在积极地立足在个人实际与专业特长实际,展开了体育体态语言的研发与运用实践。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在教学运用中不同教师之间体态语言意义冲突现象。因此,高校亟需制定统一的体态语言标准,以建立规范化与科学化体态教学语言体系,为高校体育教学与教改助力。
参考文献:
[1]周峰.浅谈在大学生军训中如何融入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J].北京教育(德育),2018(02):44-46.
[2]仇大勇,张燕.不同模式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1):108-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