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大了,我就成了您”, 多少孩子因老师早年播下真、善、美的种子,长大了也成了“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蜡烛也好,北斗星也好,是露珠也罢,人梯也罢,她始终是立德树人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正”在于“爱国敬业”,一身正气,“明德格物,立己达人”。教师育人前提修德进业、完善自我,彰显师表。教师做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要铸根培本,则要“严于律已、勤于律己、长于律己”,才能踏上理想的伊甸园,做一名真正的灵魂之师。
一、爱国敬业心系育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提出“自觉爱国守法”的准则规定,“爱国敬业”更是我们教育人恪守师德的底线。作为一名教师,正人先正己,以正治教、以文化人,以“爱国”之信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爱国敬业,做好本职
“在汶川地震中,谭千秋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学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履行了一位教师的职责”。“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展現了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们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面面镜子。爱国是教育工作者精神的支柱、动力的源泉,而教师何为爱国,怎样爱国?——“欲尽其责,必先履其职。”最好的方式就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事。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做一位有情怀的教育人,就抓准了爱国的着力点,努力在自己所从事教育的工作中发光发热、有所作为,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情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是以“国家情怀”为动力,从国外留学回国,从城镇走到乡村,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开启他的乡村教育,终成为一代爱国的教育名家。
2. 爱国守法,树立榜样
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近日,香港乱港事件中,足让人发现香港教育另人担忧的一面,一些香港老师没有“国家观念”,觉得中国不好或早被西方蛊惑,蜕化为鼓吹“反中”分子,他们会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辨别力,则轻易受到影响,成为乱港叛国的“先锋”。前特首董建华先生也心痛地指出,“自己任内开始推行的中学生通识教育的失败,令年轻一代变得‘有问题’”。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不单是外表上,更应是言语上、心灵上的、人格上的。教者须立德、立言、立身,强化以身以育人意识,时刻谨记法治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准绳,我们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表达意愿也好,抒发热情也好,都要合法有序,为学子树立良好榜样,达到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选择了传道授业,就要坚守法律育人红线,连守法都做不到,“高素质”背后只会是危险品,更别说爱国了!从守法、普法做起,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教育我们的学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遵纪守法,不鼓励、不支持、不参加未经批准的违法乱纪的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秩序和有损国家形象的事,保持国家、社会稳定,稳定促发展,对各种抹黑国家行径更要大胆回应,直面斗争。
二、明德修身情系学生
人生有三乐之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师既是筑梦人,也是追梦人、圆梦人。在追梦路上,教师要把孩子这块璞玉雕成精美的作品,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最伟大人格力量。教师须满怀激情,坚定崇高理念,明德修身,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灵魂唤醒孩子们渴望走向未来的灵魂,推动孩子们走向健康成长的路。
1.提高素养,学习致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做到真心实意学,联系实际学、抓住精髓学,时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计划、系统地学习《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做到奉公守法,依法育人;熟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严格要求自我,恪尽职守,依规行教;潜心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心理学著作,洞悉孩子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心灵;揣摩教参、教材、学情,力争课堂生动而有趣。教师持之以恒地严谨治学,厚积薄发,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做到为人师表,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2.仁者爱人,融化坚冰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花10年时间,用像春天小雨般的爱滋润着一个学生的心,把一名有偷窃成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佛山市每年均向新疆伽县输送支教教师,支教教师关爱孩子,珍惜支教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他们用爱和担当去打开孩子们心中隐藏的世界,用热情和真诚浇灌孩子们可爱美好的未来。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家庭变故的孩子,性格特别的学生,只要教师的爱有足够温情与耐心,将会融化孩子“内心的坚冰”,就能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爱学生就必须做学生真诚的倾听者。《窗边的小豆豆》小林校长的“无论从前,还是以后,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的倾听,让小豆豆感觉与小林校长在一起非常温暖、非常安心,一次真诚的倾听,也让小林校长从不角度多方面了解了小豆豆。在分数至上的今天,我们教师心往往是浮躁,对学生的教育失去应有的耐性,连课堂教学也少了一份份可贵的倾听。我们渴望“慢”的教育,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教师善于倾听的课堂或许你没有给学生指点或启发,却给予了孩子们丰厚的心灵馈赠。有了老师倾听,每一个孩子才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有了老师倾听,每一个孩子才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爱学生就必须做学生无条件的接纳者。仁者爱人就是接纳与尊重,爱好孩子容易、爱坏孩子难,我们每天在教案里、在课堂疲于奔命,而慢慢谈忘了立德树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汤姆逊老师因为接纳了一个邋遢而且上课不专心的小男孩——泰迪,成为泰迪人生中的贵人,就是“老师的启示”。有人曾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孩子的不足与错误,需要我们接纳且帮助,需要我们当教师的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韧劲,宽容厚仁。
3. 溢于言表,与生共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的能量有多大?孩子有可能因教师的一两句鼓励的话而发奋读书,从而夯实人生的基石,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一两次呵斥、辱骂而消极颓废。《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坚持言行雅正”,就是对教师粗言烂语的抵制。刚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抱着足球回到教室的小孩,嘴角的笑容还没消失。谁料被老师揪着衣角狠狠地批评:“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出来的?”孩子考砸了,神情紧张,怯生生的,一句“你猪脑子进水啊?”有些话,我们教师随口说出,却刻在了孩子心上。那些以爱为名说出的话语,着急之时发泄的情绪,在孩子眼内,会是难忘的痛苦和伤害,那种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没有半点教育效果。我们“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我们一言一行会给孩子们极大影响,固此,教师语言要真诚、雅正,富于激励性,溢于言表,才能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一位哲人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那么他就学会了慷慨。
立己树人教之初心,生命之价值,铸根培本师之首责,育人的方向与任务。师者,正用平凡书写伟大,正用普通孕育崇高。看,在满天星斗的夜晚,与那星辉交相辉映的是学校办公室里还亮着的那一盏盏灯……
一、爱国敬业心系育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提出“自觉爱国守法”的准则规定,“爱国敬业”更是我们教育人恪守师德的底线。作为一名教师,正人先正己,以正治教、以文化人,以“爱国”之信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爱国敬业,做好本职
“在汶川地震中,谭千秋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学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履行了一位教师的职责”。“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展現了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们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面面镜子。爱国是教育工作者精神的支柱、动力的源泉,而教师何为爱国,怎样爱国?——“欲尽其责,必先履其职。”最好的方式就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事。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做一位有情怀的教育人,就抓准了爱国的着力点,努力在自己所从事教育的工作中发光发热、有所作为,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情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是以“国家情怀”为动力,从国外留学回国,从城镇走到乡村,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开启他的乡村教育,终成为一代爱国的教育名家。
2. 爱国守法,树立榜样
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近日,香港乱港事件中,足让人发现香港教育另人担忧的一面,一些香港老师没有“国家观念”,觉得中国不好或早被西方蛊惑,蜕化为鼓吹“反中”分子,他们会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辨别力,则轻易受到影响,成为乱港叛国的“先锋”。前特首董建华先生也心痛地指出,“自己任内开始推行的中学生通识教育的失败,令年轻一代变得‘有问题’”。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不单是外表上,更应是言语上、心灵上的、人格上的。教者须立德、立言、立身,强化以身以育人意识,时刻谨记法治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准绳,我们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表达意愿也好,抒发热情也好,都要合法有序,为学子树立良好榜样,达到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选择了传道授业,就要坚守法律育人红线,连守法都做不到,“高素质”背后只会是危险品,更别说爱国了!从守法、普法做起,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教育我们的学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遵纪守法,不鼓励、不支持、不参加未经批准的违法乱纪的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秩序和有损国家形象的事,保持国家、社会稳定,稳定促发展,对各种抹黑国家行径更要大胆回应,直面斗争。
二、明德修身情系学生
人生有三乐之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师既是筑梦人,也是追梦人、圆梦人。在追梦路上,教师要把孩子这块璞玉雕成精美的作品,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最伟大人格力量。教师须满怀激情,坚定崇高理念,明德修身,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灵魂唤醒孩子们渴望走向未来的灵魂,推动孩子们走向健康成长的路。
1.提高素养,学习致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做到真心实意学,联系实际学、抓住精髓学,时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计划、系统地学习《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做到奉公守法,依法育人;熟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严格要求自我,恪尽职守,依规行教;潜心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心理学著作,洞悉孩子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心灵;揣摩教参、教材、学情,力争课堂生动而有趣。教师持之以恒地严谨治学,厚积薄发,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做到为人师表,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2.仁者爱人,融化坚冰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花10年时间,用像春天小雨般的爱滋润着一个学生的心,把一名有偷窃成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佛山市每年均向新疆伽县输送支教教师,支教教师关爱孩子,珍惜支教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他们用爱和担当去打开孩子们心中隐藏的世界,用热情和真诚浇灌孩子们可爱美好的未来。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家庭变故的孩子,性格特别的学生,只要教师的爱有足够温情与耐心,将会融化孩子“内心的坚冰”,就能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爱学生就必须做学生真诚的倾听者。《窗边的小豆豆》小林校长的“无论从前,还是以后,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的倾听,让小豆豆感觉与小林校长在一起非常温暖、非常安心,一次真诚的倾听,也让小林校长从不角度多方面了解了小豆豆。在分数至上的今天,我们教师心往往是浮躁,对学生的教育失去应有的耐性,连课堂教学也少了一份份可贵的倾听。我们渴望“慢”的教育,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教师善于倾听的课堂或许你没有给学生指点或启发,却给予了孩子们丰厚的心灵馈赠。有了老师倾听,每一个孩子才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有了老师倾听,每一个孩子才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爱学生就必须做学生无条件的接纳者。仁者爱人就是接纳与尊重,爱好孩子容易、爱坏孩子难,我们每天在教案里、在课堂疲于奔命,而慢慢谈忘了立德树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汤姆逊老师因为接纳了一个邋遢而且上课不专心的小男孩——泰迪,成为泰迪人生中的贵人,就是“老师的启示”。有人曾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孩子的不足与错误,需要我们接纳且帮助,需要我们当教师的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韧劲,宽容厚仁。
3. 溢于言表,与生共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的能量有多大?孩子有可能因教师的一两句鼓励的话而发奋读书,从而夯实人生的基石,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一两次呵斥、辱骂而消极颓废。《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坚持言行雅正”,就是对教师粗言烂语的抵制。刚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抱着足球回到教室的小孩,嘴角的笑容还没消失。谁料被老师揪着衣角狠狠地批评:“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出来的?”孩子考砸了,神情紧张,怯生生的,一句“你猪脑子进水啊?”有些话,我们教师随口说出,却刻在了孩子心上。那些以爱为名说出的话语,着急之时发泄的情绪,在孩子眼内,会是难忘的痛苦和伤害,那种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没有半点教育效果。我们“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我们一言一行会给孩子们极大影响,固此,教师语言要真诚、雅正,富于激励性,溢于言表,才能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一位哲人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那么他就学会了慷慨。
立己树人教之初心,生命之价值,铸根培本师之首责,育人的方向与任务。师者,正用平凡书写伟大,正用普通孕育崇高。看,在满天星斗的夜晚,与那星辉交相辉映的是学校办公室里还亮着的那一盏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