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年开学,我校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小欣,因原学校合并,来到我校初二(6)班就读。
小欣是一个先天性中度精神病患者,已经17岁的女孩子了,仍然像个未懂事的小孩子一样,衣服经常沾满污渍,满脸灰垢,头发凌乱,身体似乎好久没洗澡,离她一米远就可以闻到汗酸味。听说就算是同村的学生,也没有人拿她当朋友。记得刚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出问题了,晚上放学回家,竟认错了路,在机场路乱窜,走错了路又不敢向别人问路。结果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她那也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在村里找女儿时,被村长知道。由于村长与我是同学,他立刻通知了我,并发动村民帮忙寻找,我作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也参加了这一寻找活动,在我的猜测下,众人沿着通往白云机场的方向去找,到了第二天凌晨两点钟,才在离她的村子有五六公里远的另外一条村子里找到了她。
开学第一个星期,小欣又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开学三天后,中午的时候,有一个她同村的女学生悄悄告诉我,说小欣在垃圾桶里捡人家吃剩的东西吃。我当时大吃一惊,连忙赶到楼下,果然看见她在小卖部不远的一个垃圾桶里翻东西。于是,我把她叫到学校大堂一个角落旁,问她在垃圾桶里找什么,她嗫嚅了一会说:“我很饿,想找东西吃。”我问她有没有在学校搭食,她摇摇头,我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吃饭,她说:“路太远。”我问她为什么不买点东西吃,她说:“我没有钱。”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沉默片刻,于是把她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把我的那份饭分了一大半给她。她也毫不客气,三扒两拨就吃完了,然后对我傻笑。由于她家里贫穷,没钱搭食,于是我先叫她每天中午放学后先到我办公室来吃饭,我把饭分一半给她,然后再给她想办法。起初,老师们都觉得很稀奇,一个副校长每天分一半饭给一个“不正常”的学生。但没过几天,他们都理解了。于是,一些吃得少的老师便主动分饭给小欣吃,后来配餐公司的工作人员知道后,特意分一份给小欣,不收钱,就这样解决了她的中午饭问题。
由于小欣一生下来精神就不太正常,属于遗传病类,行为举止非常怪异,她不太愿意和别人在一起,但有时候又主动挤到别人那里去。她经常自己独个儿傻笑或对着别人傻笑,自言自语,弄得别人不知所措。起初同学们都不敢招惹她,怕她发起疯来不知道怎样对付,后来慢慢熟悉后,他们发现,小欣不会主动攻击别人,相反还很怕人,任何事都是逆来顺受,只懂得傻笑。于是,慢慢就有人欺负她,把她的书包丢进垃圾桶里、把她的书本扔出窗外、用墨水弄脏她的椅子、用不雅语言取笑她、给她起“垃圾婆”“傻婆”“癫婆”之类的绰号,捣蛋的男同学还不时地把她的单车气门芯拔掉,让她推单车走四、五公里路回家……而小欣的语言表达又很不清晰,辨析能力又差,每次老师处理起来,都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收不到好效果。
小欣不断地逆来顺受,一些学生便开始变本加厉。于是,在放学路上殴打她,甚至在课室里趁小欣不在意时,一帮人围上去,某些人便在她背后用脚踢她,用手掴她后脑,用拳头捶她后背。曾有几次放学后,路见的群众和一些有正义感的学生很看不过眼,于是向我反映了这个情况。
我立即找来级长和班主任商量,决心把欺负小欣的那部分学生揪出来,彻底杜绝这一恶劣行为。经过详细了解,最后发现是同班的小丽和小婷带的头,她们纠集了班里、级里表现差的同学在班里欺侮小欣,甚至还纠集了初三级以及一些社会青年在放学路上殴打小欣,目的就是不想小欣在她们班里读书,免得朋友经常拿她们班有疯子来取笑她们,再加上嫌她全身肮脏,欺负她不正常,于是欺侮她便成了常事。
掌握了这些情况后,班主任、级长多次找这两人谈话,并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但她们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认为是因为小欣告状才导致老师的批评,于是纠集更多的社会青年来参与此事。学校为了教育她们两人,除了耐心教育之外,还进行过纪律处分。但越是处分,这个死结就越是解不开,他们甚至曾在周末放假的时候跑到小欣所在的村子里,企图找她“出气”,幸好村里治安员发现她们形迹可疑,一番盘问后把她们吓走。
第8周,小欣开始旷课了,由于她家里没有联系电话,老师只好找同学捎口讯,叫她回来上课,但她就是不回来。过了两天,她便托人对班主任说要退学。事情发展到这地步,班主任、级长都很着急,向我汇报了这个情况,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为了解开矛盾的死結,这次家访我尝试了一种新的做法,就是勒令小丽、小婷两人跟着我、级长和班主任一块儿去。我们利用星期五最后一节大课间的时间,老师、学生五人一起去小欣家里家访。
本来小丽、小婷两人是极不情愿的,一路上嘟嘟囔囔。但来到小欣的家里,她们一下子就不出声了,眼前的一切,足让她们颤动:长满青苔和肾蕨的陋巷,已经向一边歪的泥砖房,大门的门脚已经腐烂了,有一扇门幸亏是让门头卡住,不然就会掉下来,大厅连着厨房,做饭用的是柴禾和树枝、树叶,熏得四处烟灰,整间房子黑魆魆的,几件破家具更不忍看,动一动就怕它破碎。
小欣的父亲因肝癌已去世有四五年了,由于她的母亲的精神状况和小欣大致相同,而小欣的弟弟的精神病更严重,不停地流口水,经常手舞足蹈,一瘸一拐,口里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些什么,挺吓人的。这时,我们发现小丽、小婷的脸上露出了很不安的表情,而且还有点恐惧。
小欣母女俩很热情,不停地傻笑着招呼我们,而小丽和小婷却不断地缩在老师的背后。我们把家访的原因很认真地告诉小欣的母亲,尽管她语无伦次,但总算明白我们的意图。
这次家访最大的转折点在小欣母女留吃晚饭的情节上,我们心有灵犀,将小丽和小婷也留下来吃饭。她们两人捧着那看来并不干净的碗筷,特别是看见小欣的弟弟又流口水又流鼻涕的样子,老实说,我们都没有吃饭。小丽和小婷互相对望了一会,忽然都“哗”的一声哭了,然后两人搂在一起,向小欣认错,保证以后不再欺负她,并希望她重新上学。小欣虽然有些不好意思,还在不停地傻笑,但表示愿意继续回校上课。
第9周星期一,小欣果然回校上课了,级长为了此事召开了一次级会,教育全级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作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我也在初二(6)班里举行了一次“尊重·容纳·关爱”的主题班会,小丽和小婷等学生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再欺负小欣。后来,尽管小欣没有考上其他学校,但她还是顺利地在我们学校完成了初中学业。
我觉得,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有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方法。我们应该多亲近,少疏远,不要让他们生活在阴霾之中。走近一米,就见阳光。
小欣是一个先天性中度精神病患者,已经17岁的女孩子了,仍然像个未懂事的小孩子一样,衣服经常沾满污渍,满脸灰垢,头发凌乱,身体似乎好久没洗澡,离她一米远就可以闻到汗酸味。听说就算是同村的学生,也没有人拿她当朋友。记得刚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出问题了,晚上放学回家,竟认错了路,在机场路乱窜,走错了路又不敢向别人问路。结果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她那也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在村里找女儿时,被村长知道。由于村长与我是同学,他立刻通知了我,并发动村民帮忙寻找,我作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也参加了这一寻找活动,在我的猜测下,众人沿着通往白云机场的方向去找,到了第二天凌晨两点钟,才在离她的村子有五六公里远的另外一条村子里找到了她。
开学第一个星期,小欣又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开学三天后,中午的时候,有一个她同村的女学生悄悄告诉我,说小欣在垃圾桶里捡人家吃剩的东西吃。我当时大吃一惊,连忙赶到楼下,果然看见她在小卖部不远的一个垃圾桶里翻东西。于是,我把她叫到学校大堂一个角落旁,问她在垃圾桶里找什么,她嗫嚅了一会说:“我很饿,想找东西吃。”我问她有没有在学校搭食,她摇摇头,我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吃饭,她说:“路太远。”我问她为什么不买点东西吃,她说:“我没有钱。”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沉默片刻,于是把她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把我的那份饭分了一大半给她。她也毫不客气,三扒两拨就吃完了,然后对我傻笑。由于她家里贫穷,没钱搭食,于是我先叫她每天中午放学后先到我办公室来吃饭,我把饭分一半给她,然后再给她想办法。起初,老师们都觉得很稀奇,一个副校长每天分一半饭给一个“不正常”的学生。但没过几天,他们都理解了。于是,一些吃得少的老师便主动分饭给小欣吃,后来配餐公司的工作人员知道后,特意分一份给小欣,不收钱,就这样解决了她的中午饭问题。
由于小欣一生下来精神就不太正常,属于遗传病类,行为举止非常怪异,她不太愿意和别人在一起,但有时候又主动挤到别人那里去。她经常自己独个儿傻笑或对着别人傻笑,自言自语,弄得别人不知所措。起初同学们都不敢招惹她,怕她发起疯来不知道怎样对付,后来慢慢熟悉后,他们发现,小欣不会主动攻击别人,相反还很怕人,任何事都是逆来顺受,只懂得傻笑。于是,慢慢就有人欺负她,把她的书包丢进垃圾桶里、把她的书本扔出窗外、用墨水弄脏她的椅子、用不雅语言取笑她、给她起“垃圾婆”“傻婆”“癫婆”之类的绰号,捣蛋的男同学还不时地把她的单车气门芯拔掉,让她推单车走四、五公里路回家……而小欣的语言表达又很不清晰,辨析能力又差,每次老师处理起来,都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收不到好效果。
小欣不断地逆来顺受,一些学生便开始变本加厉。于是,在放学路上殴打她,甚至在课室里趁小欣不在意时,一帮人围上去,某些人便在她背后用脚踢她,用手掴她后脑,用拳头捶她后背。曾有几次放学后,路见的群众和一些有正义感的学生很看不过眼,于是向我反映了这个情况。
我立即找来级长和班主任商量,决心把欺负小欣的那部分学生揪出来,彻底杜绝这一恶劣行为。经过详细了解,最后发现是同班的小丽和小婷带的头,她们纠集了班里、级里表现差的同学在班里欺侮小欣,甚至还纠集了初三级以及一些社会青年在放学路上殴打小欣,目的就是不想小欣在她们班里读书,免得朋友经常拿她们班有疯子来取笑她们,再加上嫌她全身肮脏,欺负她不正常,于是欺侮她便成了常事。
掌握了这些情况后,班主任、级长多次找这两人谈话,并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但她们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认为是因为小欣告状才导致老师的批评,于是纠集更多的社会青年来参与此事。学校为了教育她们两人,除了耐心教育之外,还进行过纪律处分。但越是处分,这个死结就越是解不开,他们甚至曾在周末放假的时候跑到小欣所在的村子里,企图找她“出气”,幸好村里治安员发现她们形迹可疑,一番盘问后把她们吓走。
第8周,小欣开始旷课了,由于她家里没有联系电话,老师只好找同学捎口讯,叫她回来上课,但她就是不回来。过了两天,她便托人对班主任说要退学。事情发展到这地步,班主任、级长都很着急,向我汇报了这个情况,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为了解开矛盾的死結,这次家访我尝试了一种新的做法,就是勒令小丽、小婷两人跟着我、级长和班主任一块儿去。我们利用星期五最后一节大课间的时间,老师、学生五人一起去小欣家里家访。
本来小丽、小婷两人是极不情愿的,一路上嘟嘟囔囔。但来到小欣的家里,她们一下子就不出声了,眼前的一切,足让她们颤动:长满青苔和肾蕨的陋巷,已经向一边歪的泥砖房,大门的门脚已经腐烂了,有一扇门幸亏是让门头卡住,不然就会掉下来,大厅连着厨房,做饭用的是柴禾和树枝、树叶,熏得四处烟灰,整间房子黑魆魆的,几件破家具更不忍看,动一动就怕它破碎。
小欣的父亲因肝癌已去世有四五年了,由于她的母亲的精神状况和小欣大致相同,而小欣的弟弟的精神病更严重,不停地流口水,经常手舞足蹈,一瘸一拐,口里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些什么,挺吓人的。这时,我们发现小丽、小婷的脸上露出了很不安的表情,而且还有点恐惧。
小欣母女俩很热情,不停地傻笑着招呼我们,而小丽和小婷却不断地缩在老师的背后。我们把家访的原因很认真地告诉小欣的母亲,尽管她语无伦次,但总算明白我们的意图。
这次家访最大的转折点在小欣母女留吃晚饭的情节上,我们心有灵犀,将小丽和小婷也留下来吃饭。她们两人捧着那看来并不干净的碗筷,特别是看见小欣的弟弟又流口水又流鼻涕的样子,老实说,我们都没有吃饭。小丽和小婷互相对望了一会,忽然都“哗”的一声哭了,然后两人搂在一起,向小欣认错,保证以后不再欺负她,并希望她重新上学。小欣虽然有些不好意思,还在不停地傻笑,但表示愿意继续回校上课。
第9周星期一,小欣果然回校上课了,级长为了此事召开了一次级会,教育全级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作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我也在初二(6)班里举行了一次“尊重·容纳·关爱”的主题班会,小丽和小婷等学生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再欺负小欣。后来,尽管小欣没有考上其他学校,但她还是顺利地在我们学校完成了初中学业。
我觉得,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有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方法。我们应该多亲近,少疏远,不要让他们生活在阴霾之中。走近一米,就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