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曲艺如何创演传播好红色故事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是充满活力的艺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对媒体的适应性。21世纪是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文明在不断进步,受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强。特别是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当下,受众对文化产品的质量、传播速度和体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当代曲艺工作者应该着力跟上受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要注重红色题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让受众能在欣享文艺盛宴的同时,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

一、传承好曲艺艺术的优秀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根据21世纪初上海青浦青龙镇港口遗址的考古发掘,实证了早在北宋时期,位于吴淞江畔的青龙镇,已是古代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的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其经济文化繁荣,素有“小杭州”之称。勾栏瓦舍林立,曲艺艺人足迹遍及青龙镇的茶楼酒肆,类似于评书、评话形式的“讲史”等曲艺说唱,风靡整个吴越地区,为青龙镇的繁荣繁华,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元素,吸引了一批像杨维桢这样的文人雅士,并参与曲艺创作,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曲艺作品,如《四游记弹词》等说唱艺术,流行于青龙镇地区,让当地的曲艺发生发展,日趋繁盛,为人们所喜闻乐听,也为以后曲艺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瞿秋白,对江南的戏曲、曲艺也相当喜爱。他在领导上海的“五卅”运动时,经常创作曲艺作品来鼓动民众,他在自己主持创办的《热血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编创的《救国十二月花名》,抒写了“五卅”前后的时事形势,呼吁上海工人群众团结起来奋勇抗争。“五卅”运动以后,瞿秋白在《热血日报》上,又创作发表了《国民团结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激发民众的反帝斗争热情。这些曲艺作品,运用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样式,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反映了现实斗争的火热生活,发挥了曲艺作品鼓舞民众斗志的积极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上海的曲艺也与时俱进,追随时代,涌现了像《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骄杨颂》《蝶恋花》《青春之歌》《真假胡彪》《王孝和·不死的人》《铁道游击队》《肖飞买药》等一大批融汇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基因的现代曲艺节目。
  出生于上海青浦练塘的老一辈领导人陈云同志,始终关心着江南曲艺事业的发展,对评弹的改革、创作和繁荣提出“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七字要求,为曲艺的创作、演出、发展、繁荣指明了道路。

二、创作好走心暖心的曲艺经典作品,讲好红色故事


  曲艺艺术是一种授受双方同时“在场”、同时创作的艺术,对作者、演员和观众、听众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有一以贯之的追求。曲艺不但要有娱乐性,更要调动观众和听众想象和思索的情绪。好的曲艺作品,应该让观众和听众一起参与创造艺术形象,一同评价生活。因此,曲艺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必须要深入生活,接纳地气,熟悉和了解观众和听众的审美需求,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阅历,让富有烟火气的生活,不但充实提高自己,而且感染听众和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在入情、入理的曲艺作品中,感到走心和暖心。
  因此,我认为,当代曲艺工作者在创演红色题材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挖掘具有时代特色的故事元素,增强吸引力
  曲艺艺术贵在独创。一个独特的故事,必须塑造独特的人物性格,开掘独特的演绎主题,刻画独特的生活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和听众的喜爱和关注,调动好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让曲艺作品在人们的体验观赏中,互相补充和作用,并产生强烈的艺术审美效果,增强曲艺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精益求精,提升作品品质
  要坚持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一致,传奇性和合理性相统一。曲艺虽是通俗文艺,但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生动形象,唱词的上口易懂,更要追求雅致的表达,追求通俗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让曲艺作品的结构铺陈、起承转合、人物塑造,都呈现出不一般的艺术品质,让观众和听众百看不倦、百听不厌。
  (三)坚持唯物史观,紧跟时代步伐,提升作品丰度
  讲好红色故事,要把握好唯物史观,展现好历史的真实力量,揭示出红色故事背后的客观规律。坚持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相统一的方法,以点带面,窥斑知豹,通过鲜活的故事情节、感人细节,反映历史面貌,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让作品既有历史视角,又有国际视野,提炼和挖掘出红色故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位。
  (四)画出受众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好红色故事,要注重分众化和差异化,关照当代各类人群的审美情趣。充分把握好曲艺艺术创作和演出规律,用心打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充分展现曲艺精细灵巧、智慧灵动的审美趣味和幽默诙谐的喜剧色彩。
  坚持内容为王,凸现红色故事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曲艺功能,充分展示好曲艺作品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境界、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营造好展示红色题材的曲艺作品的新空间、新价值和新思考。

三、开拓传播路径,讲好红色故事


  我认为,要提升当代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就要在“全面理解”“形象重塑”“传播快捷”的三个方面下功夫。
  过去,我们对一些题材的认识和解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要么流于肤浅,要么不完全,对其文化的共性和延展性认识不足。就像我们过去对中华文化中神话传说的解读,如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中,仅归纳出公而忘私的獻身精神;从《后羿射日》中,仅读出了后羿拯救苍生的奋斗精神;在《愚公移山》的挖山不止中,只领悟到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但是,我们忽略了这些神话共同表达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先民们面对洪水,不是寻找“诺亚方舟”逃避,而是勇敢机智地自强不息,最终治理洪水,造福人民。天上出现10个太阳,生灵涂炭,英雄挺身而出,射落9日,为民除害。大山挡路,愚公不是搬家逃离,而是挖山不止,改变生存环境。红色文化中,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勇抗争、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用曲艺的形式,艺术地再现出来。   而面对当前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在红色文化的挖掘中,我们要对中国故事进行再阐述,对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进行再抒发。
  中国人有喜欢讲故事和听故事的文化传统,曲艺便是表达新颖独特、情节跌宕、富有想象、充满幽默的文艺样式。像今年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上海评弹团创作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曲折地展现了上海解放一年间,上海经济界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稳定大上海的经济局面,通过表现惊心动魄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再现了一场谁主沉浮的新上海“淮海战役”。黄浦江畔风起云涌,金融暗战,展现了陈云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为民的伟大使命。这一曲艺作品,充分发挥了评弹“说、噱、弹、唱、演”的艺术特色,从刻画小人物入手,展现了普通人的悲欢命运,折射了大时代上海滩的风云变迁,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面对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在红色文化的转化中,曲艺工作者要对英雄人物进行新塑造,对“不忘初心”的先进群像进行新剪影。
  曲艺作品创作和表演,要与时俱进。每个时期,都应该有新的阐述和新的表达。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记忆的新基石。革命者的人物形象,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
  毛泽东、陈独秀、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这一个个伟大而又闪光的名字,都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然而人们一般都难以深切地了解。如果通过曲艺创作的艺术表达,把他们塑造成生动鲜活的典型形象,而不是扁平化的标签符号,将会有利于我们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如反映陈云革命者风范的曲艺作品《两辆红旗车》,让人们在欣赏之余,得以教育。
  面对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曲艺工作者要对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新运用。
  让传统的曲艺艺术和现代科技嫁接,除了与广播、电视等联姻,还要营造融媒体的传播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创新协同叠加,打造红色曲艺的IP。利用如微电影、抖音、B站等现代传播途径,让当代的青年人,充分接纳,乐于欣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生动起来,形成充满现代风的中国元素,和向世界表达的曲艺传播新渠道新载体。诚如陈云同志所期望的那样,让曲艺艺术就青年,适应新形势,追求新表达,吸引新人群。
  習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故事蕴含着真善美,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运用曲艺艺术,传播好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曲艺创作者和演出者,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潮起来”,运用全景式的新视角,成为“在场者”,让曲艺作品书写出富有大开大合大气魄,有血有肉有内核,见人见事见思想的经典作品,让人们在高尚的美学境界和美感享受中,感受到曲艺作品的艺术力量和审美力量。让红色基因别样红,曲艺艺术更多彩,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无愧于新时代的红色曲艺新品、优品和精品。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浦区文联主席)
  (责任编辑/马瑜)
其他文献
一想到这个伟大的梦想,普利策就会感到“激动和紧张”。学新闻、做新闻的估计没有人不知道普利策的大名。1883年,普利策收购了《世界报》之后,凭借他坚定的采编理念和高超的经营手法迅速让该报发展壮大,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棵“摇钱树”,过上了富豪生活,直至1911年10月去世,享年64岁。最近看完了《普利策传——一代新闻大亨的传奇人生》,发现终其一生,除了权力之外,普利策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热爱曲艺,于是便有热情、胆量去思考、谈论这样一个敏感话题:圈子里的“收徒拜师”。为何说它敏感?因为曲艺人血统的纯与不纯,所谓正宗不正宗都以是否有师父、而师父往上数有没有门户为凭;这,似乎已经成为曲艺界乃至整个社会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普遍认知。但这里我却想说,它无非就是一把“切菜刀”,正常人拿它切菜,不正常者用它行兇。曲艺行界大多数皆是用刀切菜的正常人,但大多数并不代表它与不正常没有关系,真相是曲坛
期刊
眉山市纪委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督导市民政局加大對全市村务财务公开力度。充分发挥村监委会职能,村委每月召集监委会成员全面会审村财务情况,要求每笔经济支出须经村监委会会审批准签字。严格规范财务公开内容,确定各项专项资金、往来财务开支为公开重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使用情况;涉及全村的重大村财开支项目等,通过召开村民质询会等向全村公开。全面执行财务公开时间,事前公开需群众参与决策事项;事中公开需群众参
期刊
“每 天吃不踏实,睡不安稳,总感觉这故事会是针对我说的,担心纪委突然找到自己。”  2017年8月11日,在第10期“廉洁江阳故事会”上,听完时任泸州市江阳区监察局副局长张小刚的警示教育和积极督促后,该区医保局财务审计股股长庞某某坐不住了,下来主动说清自己的问题,并上交违纪款物2.7万元。  近年来,为打造“廉洁江阳”警示教育品牌,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泸州江阳区纪委探索推出“廉洁江阳故事会
期刊
沿着姑苏城内平江路一路走来,小桥流水,河街相邻,两旁小巷中的粉墙黛瓦,多是旧时书香门第的宅邸寓所,其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漫步在老苏州的记忆中,我们不讲遥远的传说,只说说这钮家巷中的纱帽厅评弹茶会.rn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钮家巷中有一家纱帽厅茶室书场,上午开放茶室,下午为书场演出场地,现为状元博物馆.rn茶室书场位于曾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潘世恩的府上,纱帽厅原为主人的书房,厅内四根庭柱的上部各有一对雕花的“翅膀”,形状像乌纱帽的帽翅.整个大厅平面形状尤为特别,在横长方形平面上
期刊
陈云同志的题词发表40年了。每年文联、曲协及全国有关的宣传、文化部门、演出单位都要召开研讨座谈会,以示纪念。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又是我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启之年,我们重学陈云同志的题词,针对曲艺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理论探讨,这对于曲艺紧跟新时代,“出人出书走正路”,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和人才,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精神生活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一句名言:世
期刊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对曲艺事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曲艺艺术“短、平、快”的优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下去,是曲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政治任务.
期刊
纵观我国新课改20年来教学设计的历史演变,教学设计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发展进程.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的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设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系统设计,表现出教学设计在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重心、教学设计逻辑,以及学习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系统设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并逐步确认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与教学活动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定位.教学设计发展历程始终围绕着教学设计的内生逻辑展开: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到教与学关系
在当前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热情持续高涨的当下,大众旅游需求正逐渐转向精神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转化,旅游演艺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曲艺也参与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而文旅领域内,红色资源富集、曲艺资源丰富,在利用曲艺传播红色文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曲艺在把握时代脉搏、发出时代声音的同时,锻造承载
期刊
中华曲艺艺谚艺诀,既生动丰富,又独特精辟,它不仅是艺人在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曲艺演出实践中积淀的从艺经验,而且其中有些艺谚艺诀还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艺术真理。应该说,从经验角度理解艺术,仅仅是一个起点,终点必须提升为艺术理论,否则便是艺术理论在我们时代的下滑或跌落,不能不说是一种笑话。这样一种不无开拓性的理论发现与建构过程,需要那些对艺术经验具有独特感悟并上升为理论的人。  我们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