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篇章意识,落实结构感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_m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中年级,语文学习对语言单位的感知已经逐步从第一学段的字词转向了句段,甚至一些典型的文本,也需要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关注总分总结构。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组课文,都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文本。但纵观常态化的教学,教师对总分总结构的认知,总是习惯性地停留在外在的显性层面上,学生也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开头与结尾即分别为总起与总结,中间部分即为分写。看似依照这样的方法也能够理清文本的结构,但总分总内在所包含的语段关系,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真正把握总分总结构的内在联系,探寻这一典型结构内部的逻辑关联呢?笔者结合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看法。
   一、激活原始经验,在既定结构下形成整体感知
   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已经不再是一张纯粹的白纸,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以及自主性阅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经验。这种原始化的经验,支撑起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如果教师无视这种经验,就会导致后续的教学是一种无效的重复。鉴于此,语文教学要摸准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找准教学的起点,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重复。因此,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原始的认知储备,精准定位教学起点,在既定认知下,以复习的方式,快速抽取、提炼出文本的内在结构。
   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板书课题,并紧扣课题中“美丽”一词,利用学生的原始經验进行引导:通过本单元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从这篇课文的题目来看,你觉得课文可能重点会写什么?有的学生关注了题目的中心词,预测课文一定以“小兴安岭”为描写对象,着力介绍小兴安岭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聚焦题目中的修饰词,预测作者一定要将小兴安岭的“美丽”作为重点来描写。猜而不证,任何的猜测都将失去价值。验证了,不管猜测的结果如何,都能够给予学生以鲜活的反思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带着对题目预测的方向走进文本,并在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之前所积累的经验,快速将文本六个自然段,依照既定经验,划分总分总结构框架,然后组织学生依照相应的结构顺序,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课文内容组织串联起来:课文先用总起的方式交代了小兴安岭的位置并概括“树多”的特点;然后分别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天的顺序,展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将小兴安岭定位成为“宝库”和“大花园”。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串联,让学生在洞察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后续的深入探究奠定支架。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立刻指向于总分总结构的内在关系的梳理,而是先提炼并罗列框架,在学生的意识中建构模型,从而为后续的深入探究和梳理提供辨析的对象资源。
   二、梳理文本脉络,在分写内容下还原表达思路
   总分总结构的梳理,以具体描述的分写内容为主体,从作者创作的构思来看,作者在动笔之前,先有内容的呈现,再有写作思路的罗列,最后紧扣文本分写的主体内容,提炼出总起和总结的内容。因此,要想真正洞察总分总之间的逻辑关联,就需要先从分写的部分入手。
   在学生提炼出总分总结构之后,教师可以尝试以梳理文本的方式展开探究,将学生的精力引向分写部分。一方面,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并逐段感知作者在每个自然段所罗列的景物,在初读课文中,感知这些景物的特点,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将朗读的障碍消除于无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写的四个语段,在辨析异同的基础上发现并认识到作者是依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展开细致描写的,从而展现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下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四个语段中提取出都写到的事物——树木,再次回归这四个语段,感受树木描写的变化,并相机定位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下的不同特点。
   这篇课文的分写内容段落划分鲜明,四个季节、四个语段,很多学生能够一眼洞察,但教师并没有止步于显性的结构层次,而是让学生在梳理朗读、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构思特点,还原作者创作时的构思,将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结构进行整体性感知,积极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三、基于起步定位,在提炼信息下明晰总起价值
   总分总结构的文章,虽然是以总起开篇的,但总起的语段则并不是作者凭空编造出来的,而是基于分写的主体内容生发出来的。由于处于开篇的特殊性位置,这就意味着开篇的总起语段,在描述的内容上就应该有着相应的讲究。
   基于这样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总起的开篇语段,让学生在内容感知的层面上,罗列作者在总起语段中描写了哪些信息?结合文本内容来看,作者为什么要在总起语段描写这些信息?由于这个语段篇幅并不长,学生很快就能从中提炼出语段表达的核心:首先,作者交代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主要原因在于,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很多读者尤其是小学生,对小兴安岭并不十分了解,作者需要对小兴安岭进行必要的信息交代,这是借助最精要的信息,将所要描述的对象呈现在读者前面,以最少的文字达成最大的功效;其次,作者还借助一系列的关键性词语,展现了小兴安岭树木之多,比如“数百里”“连成一片”“树的海洋”,虽然篇幅不长,但作者却连续使用关键性词语,展现了树木的丰富——为什么要这样构思呢?仅仅关注文本的单段内容是难以看出其内在端倪的,教师则引领再次快速梳理文本的分写部分,不少学生豁然开朗:小兴安岭本身就是一座森林,自然就应该以描写树木为主;其次,分写部分都写到树木,而且所有季节中其它景象,都与树木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树木是构成小兴安岭“美丽”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开篇,作者才会在介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以寥寥数语,展现小兴安岭的树木之多,这就为下面的描写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从分写到总起,学生以内容信息的感知为纽带,强化并凸显了文本中的资源,理清了总起与内容信息之间的关系,更凸显了文本中的价值关联,为感知总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四、回归内容指向,在逐一对应下洞察总结力度
   总分总结构中,总起的内容源于分写的主体部分,最后总结的内容自然也不能无中生有。作者究竟会怎么总结?总结什么?这些也不是作者的漫不经心随手乱写的,而是基于文本内容所形成的。因此,真正了解总分总结构,就需要从分写的内容入手,以验证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与梳理总结与文本主体之间的联系。
   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关注课文的总结语段,并梳理文本内容,捕捉作者将小兴安岭做的三个层面的定位:即景色诱人、一座大花园、一座宝库。作者为什么会对小兴安岭做出如此的评价和定位呢?为什么不回应课题,以“小兴安岭真美啊”作为总结的语句呢?这个问题一旦抛出,很多学生受到总起与分写之间关系的启发:首先,他们认识到,如果直接以“小兴安岭真美啊”作为总结的语句,不仅落于俗套,也无法展现小兴安岭其它方面的特点,最终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有少部分学生立刻意识到这样的定位是否与分写部分的内容有关,作者是否在分写内容中已经对这三个定位有了直接描写。此时,教师顺势而导,引导学生再次扑向文本分写内容,在统整四个季节的描写中,学生认识到作者除了都写到了树木之外,还描写了诸多其它的景物,展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这就与总结部分的“景色诱人”紧密相连;除此之外,作者还着重描写了夏天和春天的小兴安岭五颜六色的花朵,这就与总结语段中的“大花园”的定位相关;除此之外,作者还在秋季和冬季,描写了森林中各种珍稀动物和名贵药材,这就与总结语段中的“宝库”形成了对应联系。
   经历了这样的对应梳理,文本总结的要点与分写的内容就有了直接的关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认清了总分总结构中总结语段形成的由来。经历了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从阅读的层面真正把握了总分总结构的内在特质,同时更为后续创作中构建总分总结构奠定了积极高效的示范资源。
   关注文本的总分总结构,决不能让学生始终停留在划分板块的层次上。事实上,学生利用总分总结构在划分语段时,看似最终的结果正确了,但基本都是依照套路和固有的模式展开的,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思维性认知。教师更需要紧扣文本内容,梳理总起、分写与总结之间的关联,真正把握总分总结构的内涵,以历练学生的思维意识。
  
  张珂,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已然十分发达,但人类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渴望飘荡的生命能找到得以安放的居所。让生命安宁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因为城市具有暂时的偶然性,没有稳定的元素供人体味,也就没有固定的文化形态,所以在其意义上不能承载起精神之乡的功能。而乡村以其独有的特质,似乎可以作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刘亮程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说过:“中国人共同的故乡是乡村,乡村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生存
教学目标:  1.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理解“境由心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庸说,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有人略作统计,说汪曾祺在其作品中提到的美食不下于300种。更有一类“直接点题”的作品,譬如《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美食各具特色,但令他最难忘怀的,恐
2016年8月12至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师学堂顺利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康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学术委员会第六届理事长周庆元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施仲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
《求乞者》《影的告别》都写于1924年9月24日,又一同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上,说二者是姊妹篇,并不为过,两首散文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惊人地相似。  一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诗创作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兄弟失和”。但鲁迅绝没有将诗的全部内涵停留在家庭背景的层面,而是借此深入地思索并探讨了更为深刻严峻的社会问题,揭示了造成鲁迅思想苦闷彷徨的原因。  作为周家的长子,鲁迅倾尽心力维护家
传统文化,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依附载体:名山大川、寺庙建筑、工艺美术、文化典籍……它们在其各自生发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日前,笔者参加某市名师赛课观摩活动,参赛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在底层”这一专题中的《汪大娘》。几位参赛者在授课时,均将文本的解读止步于借助汪大娘“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形象”,讴歌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身上的可贵品质。的确,这一解读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浅层的解读,远没有触及文本的本质,名师们还应该向文本及作者心灵更深处漫溯。  我们知道,《汪大娘》被称为
一、直面现状:集体之失语  幽默”(humour)一词自从被引入汉语词汇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从坊间普通的玩笑话,到文人笔下的幽默小说,无不表达着人们对幽默的喜爱与钟情。在国内,幽默文风早已成为部分作家的自觉努力和不懈追求: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王蒙、孙绍振……尽管这些幽默作家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睿语机智却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与享受。不幸的是,以幽默风格见长的选文却在母语教科书中出现较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得奇怪啊?”或“难道值得奇怪吗?”前四种意思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奇怪说”,第五种意思与之截然相反,可称之为“不怪说”。笔者认为,“不怪说”比“奇怪说”更科学,更正确。  首先,从字词落实来看  “奇怪说”几种译法或多或少都存在
《陌上桑》是汉乐府名篇,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它是中国民歌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一曲美的赞歌。全诗共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写罗敷采桑,主要表现罗敷惊人的美貌;第二解写太守邀乘,叙述太守觊觎罗敷美貌,要跟她“共载”而归;第三解写罗敷夸夫,以打消太守的邪念。 民歌以
每次执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总有一个困惑围绕心头,陶渊明到底是喜爱山水呢还是喜爱田园?乍看都一样,可是当你静下心来咂摸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爱田园者与爱山水者都热爱自然,但前者显然更像个农夫喜欢于自然中农耕劳作,而后者更像个旅行家喜欢在自然中游山玩水;且这种不同还必然导致他们笔下所抒发流泻的情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在讴歌大自然时,也讴歌简朴的乡居生活,甚至还讴歌能供给他们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