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是权力的天职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angmaf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谈到信访工作时指出.群众信访本身就体现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身为地方领导干部,不重视信访工作,就是对群众没有感情,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见2006.4.3《人民日报》)。
  这些话,指明了处理信访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纠正了对信访现象的种种错误认识。群众为什么要信访?原因不外三种:一是处理问题确有不公;二是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三是群众不知情或对政策有误解。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引起的信访,都不该怠慢。要像张德江所指出的:对群众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要千方百计尽快解决;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要注意沟通思想,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化解矛盾。
  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善待信访群众,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责任,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亦会从中获益。不要把它看作“额外的道德奉献”,更不能视为对工作毫无益处的“麻烦”。
  首先,善待信访是提高执政能力和巩固执政合法性的捷径。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执政合法性问题。而执政合法性的巩固,更多地要靠群众的拥戴。只有得到群众拥戴,国家机器才能良性运作。善待信访正是消除群众不良情绪、争取群众拥戴的良机和途径。
  许多时候,正是由于政府部门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才引起群众信访乃至越级上访。新华社记者慎海雄曾有报道指出:群众来信来访中真正“无理取闹”的比例很低,八成以上完全可以由相关职能部门在基层及时解决,有一些是群众对政策不知情等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处理信访问题是弥补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权力执行缺陷的良好方式。不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信访工作的严肃性,不致力解决好信访问题,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雪中送炭”要胜于“锦上添花”。群众上访,一般是在感到特别委屈的时候,此时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这正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执政能力,塑造权力伦理的一个极佳时机。如果相反,将上访群众视若麻烦制造者,就不仅仅是群众观问题,而是麻木迟钝和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现。
  如何看待群众的信访,也折射出政府官员的发展观。善待信访,正是为了发展。无数经验表明:无稳定则无发展。发展过程中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矛盾听之任之,以致酿成顽疾。所谓发展就是不断认识矛盾,化解矛盾,推动进步,求得和谐。所谓执政能力,首先是解决矛盾的能力,而解决矛盾与“发展”本来就是一体的,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回避或隐瞒矛盾,或许可以换得暂时的风平浪静,却不会得到真正的稳定。
  善待信访不仅是一种稳定措施,更是一种发展措施。从更高的角度看,仅仅善待信访工作还远远不够,还应该主动“下访”,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善待信访,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是权力的天职,是改善权力运作方式、提高权力效能、净化权力环境的最好切入点。
  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很难想象,一群有懈怠和抗拒情绪的人,能做到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刀片都插不进去。
其他文献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2003年之前,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低;2003年以后,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2003年增长8.5%,2005年增长7%。有人预言,50年后印度的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和中国。美国高盛公司曾预测,如保持5%~6%的年增长速度,到2050年印度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主流观点:印度远非中国对手    按照中国主流经济学观点,印
期刊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说:没有军委二局,长征是难以想像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多年来,军委二局成了一个谜。它究竟是怎样一个机构?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笔者专访了原空军副司令员何廷一将军,了解到一些内情。当年,何老曾在军委二局工作,对毛泽东的这个评价记忆犹新。    一场没有硝烟的密码战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甘宁根据地的吴起镇。11月25日,红一军团教育科
期刊
对于跨行查询收费,公众质疑和反对的声音颇大,已有人大代表出来叫停,甚至有个别客户提起诉讼。但银行仍然我行我素,使公众真正领略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  问题不在于每次收两毛钱或三毛,质疑和反对声中没有人说收费太高,也不在于事前有没有听证。根据《价格法》,行政收费和公共服务收费才需要举行听证,银行的跨行查询收费不在听证范围;而且经验证明,热闹的价格听证会,不过是涨价的消息发布会。跨行查询收费的问题在于这
期刊
1976年7月25日,霍德华·海曼与爱德华·贝尔率领二战美国退役军人及家属代表团来到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参观,献上了一本珍藏30年的相册,相册内有一幅毛泽东在1945年9月16日与霍德华·海曼等三个美国士兵的合影。  这两位军人动情地回忆起遥远的往事,仍如当年合影时那样兴奋激动。    渴盼一睹风采    1945年8月28日午后,一架从延安来的飞机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
期刊
据《北京晚报》报道:5月30日上午,32岁的河南农民艾绪强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  法庭查明:2005年9月11日上午10时,艾绪强乘上李文发驾驶的出租车后,持刀将李文发杀死,然后开着抢来的出租车沿北京王府井大街由北向南快速冲入步行人群,先后撞倒9人,致3死6伤。这便是去年轰动一时的“王府井大街驾车撞人事件”。  艾绪强来自河南农村,离婚后到北京打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让我感慨颇多,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三“有”一“很”。三“有”就是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一“很”就是很活跃。  有创新和有突破更多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里,《意见》本身充满理论创新和政治智慧,《意见》的出台又体现了党在领导工作上的创新和人民政协在工作上的新突破。我觉得这是50多年以来指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件。有了它,新时期人民
期刊
开春以来,各地频传GDP增长捷报,有的宣告已“提前进入小康社会”,有的亮出“2006年全面实现小康”口号……与此“大环境”不相和谐的是,北京市1月15日发表蓝皮书《2006年首都经济发展报告》、《2006年首都社会发展报告》,坦陈尽管北京2005年人均GDP高达4970美元,但未来发展还存在7大社会问题,提醒慎言“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笔者认为北京的蓝皮书是理智的,实事求是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期刊
“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系统地研究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第一次提出“创新”概念。  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驱动,随着经济规模的不
期刊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和各种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新农村建设不再是新名词和新提法,而成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全民行动。9亿农民生存状态的改善将为中国社会带来巨变,成为和谐社会的破题妙笔。—— 题记     访谈专家  张晓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主讲专家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农业部
期刊
我读书不习惯赶热闹,即使是有价值的热门书,也往往要等到它渐渐冷却才找来看,自以为这样才不易被时风左右。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也是这样,前年它在书市掀起波澜的时候我冷眼置之,去年夏天才动念翻了翻。回顾前年的相关争论,我唯独喜欢诗人彭燕郊先生的那篇《最后的洋场才子》,非常佩服彭先生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胡兰成其人其文的特色。彭氏首先把胡兰成界定为昔日上海滩华洋杂处的畸形文化诞生的特殊族群:白相人里的文人。他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