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chuanhe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真正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必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创新真正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可能大的潜能展现,才能确保高效课堂的质量。
  
  一、要善于赏识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创建一个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展现平台
  
  “只有赏识才能唤醒学生心灵的自豪感和自尊感。”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学会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捕捉“美点”“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阳光,自然就会尽更大的努力去展现自己的潜能。去弘扬自己的个性。这无疑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创设了一个愉悦、轻松和自觉的学习氛围。可想而知,在这种和谐、民主的人性文化环境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怎能不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呢?
  初二、三班有一个叫于敏的女同学,她平日少言寡语,性格内项,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结果在初二的一节语文课上,王老师发现她面对争相回答的小组同学,欲言又止。王老师就对她笑了笑,点头示意她勇敢些,大胆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她真的勇地敢站起来了,头头是道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表述有理有据,令全班同学都感到惊叹。回答完后,老师同学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从此,她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积极而大胆,性格也活泼开朗了,学习更是如日东升,进步极大。可见,这是她从师生的赏识中找到自尊,展现了自我,真正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是啊,为学生打造的自我展现的平台,应该属于每一个学生的,这就必须让平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长,否则这个平台就是一个不完整或者说是不健全的平台。
  
  二、让学生在课堂展现平台上“动”起来
  
  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这就决定了学生活动的展现地位,已经有了主体阵地,教师角色也自然而然地由权威地位转变成协作地位,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引路人和合作人。例如初二的田老师在执教《父母的心》一文时,田老师仅在大屏幕上投影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3、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赏析(“用词”“修辞“文情”等方面);4、交流自己的赏析;5、润笔展示,写一个“感恩父母”的小片段。学生便各自忙开了,有的在交换座位,寻找合作伙伴,有的在把准备的学习材料、展示图片之类的东西逐一整理。几分钟后,学生各自进入了角色,开始了“小组探究交流”展现活动。
  你看,他们在自我展现的平台中,有的在表情诵读,然后小组评议;有的在谈自学提纲,小组交流;还有的在交流评议预习感悟、优美片段赏析等。学生进行地有井有条,在学习中真正是“用一种观点”或“一种展现手段”换取多种观点,多种思想,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了。教师在平台中也仅是充当引导、参与、合作的配角。
  
  三、加大挖掘学生潜力的力度,让学生的展现多样而又高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不能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灌入另一个头脑。”学习知识是有梯度的,也是需要内化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和学生已有知识,才能引发知识过渡学习的联想,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地以独特方式去学习、感悟,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父母的心》一文,学生进入学习升华的展示阶段时,他们更是一个个跃跃欲试,可真谓之找到了“用武之地”。尽管没有老师的提问和指名,但都很有秩序地借助展现平台,大胆自觉的展现自己:有的自觉走到实物投影仪前,投影“母爱感悟”“父爱名言”以及片段赏析、绘画等;也有的自觉站起来咏颂“母爱之歌”等。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有一名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完整的展现给大家,结束语是“父爱比高山还高,母爱比大海还深。”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学习成果得到了总体性展现,升华了探究性学习成果。
  
  四、在升华展现成果中学会创新
  
  “活动是课堂的中心,创新便是展现的灵魂。”
  学生在课堂展现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必然会留下一些在展现中涌现出的材料和成果,这并非是展现的终极。而应该让这些成果再度升华,不能是满足于现状,必须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如何在展现升华中创新呢?这首先要做到善于在展现中寻找规律,发现特征,积极大胆的捕捉更深层次的闪光点,更进一步去发掘,去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加强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才会有更深层次的发现,这便是创新,也就是要发掘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不是人云亦云,如郭沫若的《石榴》,在对枝干和叶片的观察中发现了它的独有特征:“有梅树的枝干,有柳树的叶片,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舍去了梅柳之短。”这就是作者的观察创新。再如丰子凯的《杨柳》抓住了柳条的向下垂的姿态,写出了它不忘本的品质,实在是有别于其它的树木“凭借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而忘记自己的根本”的本性。这更是在比较中创新的典型例解。
  只有有了创新,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富有生机。这当然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让我们共同努力,携起手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平台的打造而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吧!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这语文展现平台上,去得到启迪发展,去得到创新与锻炼,开拓出真正适合自己成才的一片天空来!
其他文献
一切一切的初衷缘于对人生的热爱。“有了热爱,一块顽石能赋予生命,一撮泥土,能活灵活现;一潭死水能波澜乍起t一个古板刻薄的人能谈笑风声。热爱,给万事万物一缕灵动的魂”。  也许正是缘于这份热爱,才使我涌出这份想法:一个平凡的老师能给她的学生以什么呢?一份人生的追求、一份做人的真谛,还是一份生活的感知?这一切又如何实现它的永恒呢?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比较他人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曾有过哀怨惆怅,笑靥如花
班主任是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工作是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为确保班集体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的活动。班主任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我国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做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学生课堂行为管理》一书中,讲到了“特殊教育需要”的理念。笔者认为:“全纳教育政策的不断推行,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而特殊教育需要指的就是对于那些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我们应该“找到方法来进行教育,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受益”。同时指出:“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您有责任去满足不同类型孩子的需要,从能力最强到能力最弱的孩子,从表现最好的到最差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您不必成为“
【摘要】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水平偏低与企业逐渐上升的人才招聘要求之间冲突也日益加剧。本文以高职院校特点为出发点,以期寻求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具有实用实效主义的精细化英语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 分层次教学 分专业教学    一、引言  2l世纪是世界各国科技、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时代,是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快。英语已演变为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技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我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我认为在语文创新教学中,大力提倡趣味教育,寓教于乐,仍不失为当前语文教改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代美育家认为:趣味是关于美的,高等趣味乃是对美的爱与追求。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动感情,就爱美,就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注意提倡趣味教育,就能激发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而自主探索主要是指学习个体对某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深入探讨。基于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着重抓住“活”与“动”这两个字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    一、突出一個“活”字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
[摘要]文选用四个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谈一谈对富有童趣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 童化课堂 趣味文化    童年在作家的眼里,是一本书,有着神奇的想象;在作家的眼里,是一首诗,有着另类的思维。那么在我们这些数学教师的眼里,又该是怎样的呢?作为儿童成长的见证人和引路人,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设想:能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更符合儿童的特点,更具有童趣呢?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数
统观现代教育教学论,其主要思想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自学方面的方法,更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的攻坚战,也是新课改核心——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通过两年多的语文学科学法指导实验、探索。笔者深感,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科学法指导,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抓住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中心,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进行自学加引导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
[摘要]语文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本文结合在语文教育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其发展情景。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教学    素质教育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
[案例背景]教学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设计;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能了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还有些时候,我们自认为考虑周到的教学设计,在真正面对学生时,却会出现那么多的“尴尬”和“意外”。  《梯形的认识》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数学第八册的学习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认识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认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会画梯形的高。在此之前学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