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途径初探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主要靠教育来培养,要为将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历史教学目标,现结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以抛砖引玉。
  
  一、重视积累,多学科联系,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就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源泉,因而更要加强“双基”教学。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还把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
  在学习《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课澳大利亚人种灭绝的可能原因时,我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原始物种最多呢?学生结合地理知识知道:一是澳大利亚在大洋中,其他大陆的猛兽无法进入澳大利亚;二是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长期以来没什么大的变化,各种生物不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而进化。这些导致这一地区的生物缺乏进化的压力。从而学生很快就领会到:澳大利亚的人种长期与其他大陆隔绝,无法学到其他人的技能,再加上这一地区的环境稳定,澳大利亚人不需要特别的改变 、掌握新的东西,缺乏必要的进化,正是这些原因,导致这一地区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的人类而濒临灭绝。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了适当的压力和竞争的重要性。
  再如,中东地区为何千年冲突不断,其中主要的、也是最难化解的一个原因就是宗教冲突,三大宗教分别统治这一地区各长达数百年之久,而各宗教遗迹相互重叠,无法分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要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就是这种冲突的典型表现。
  学科纵向、横向系统的联系,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妙方。
  悬念的设置可灵活多样,在导入新课时设置悬念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可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一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可为下节课埋下很好的伏笔。如,在讲《伟大的开端》这一课时,“工人运动的高潮”一节中“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无法战胜敌人的,那么出路在哪里呢?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容易想到,要联合更多的力量,那么是否联合了别的力量?跟谁联合?联合的结果又如何?一下子就激发了同学们想要了解后面内容的兴趣 。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实现教学的高效。因此在学习有些知识时,可以设置适当的情境,并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是在欧洲开始,而不在亚洲?学生兴趣就调动起来了,但可能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放一段中国封建制与欧洲封建制比较的影片,学生很直观地知道了欧洲的封建制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中国的封建制是君主的高度专制,显然欧洲的更加宽松,也就更有利于科技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再让学生联系中世纪欧洲城市自治兴起的影响,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许多原因,也就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西部。这样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给出答案,而要注意引导,让他们多思考,多查阅,多总结,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四、鼓励质疑,开发思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质疑是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首要的是把学生引向寻疑、思疑的轨道。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调动起来。比如,学习同盟会时,为什么不叫什么党,而叫会呢?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大家看到某某会,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什么?和后来的国民党是什么关系?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学生说看到某某会,首先想到的是像天地会这样的江湖帮派。然后学生课余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同盟会果然带有很强的江湖帮派性质,国民党是在同盟会的基础上,去掉与江湖帮派的联系等改组而来的。
  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从而运用获得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取得教学效果的高效。
  
  五、指导学生实践和学生互助学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指导学生实践和学生互助学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好方法,众多事实表明,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最牢固、记忆效果最好的,近几年国内脱颖而出的杜郎口课改典型,他们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比如,为什么欧美人都喜欢吃烤牛排、烤羊排,而且还喜欢六七成熟的?让学生课后收集地理和历史上中西科技方面的资料,然后进行集中交流,结果学生不但知道了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平坦,草原辽阔,适合发展畜牧业,所以牛羊众多。而且通过资料和老师的引导,还明白了可能和欧洲掌握炼铜炼铁技术比较晚有关,所以他们早期不能生产各种炊具,只有用较原始的办法,把牛羊杀死了烧一堆火烤了吃,又因为这种方法容易外焦里生,熟不透,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吃烧烤、而且五六成熟的习惯,也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菜肴种类的国家了。
  
  六、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此,从课程目标到教材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主导思想: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效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做法远不止这些,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实践,持之以恒,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从而才能真正使教学有效甚至高效。
其他文献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义不容
况周颐(1859 1926),字夔笙,别号玉梅词人,晚号蕙风词隐,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其所著有《蕙风词话》、《香海棠馆词话》(《玉梅词话》)、《餐樱庑词话》、《词学讲义》、《纗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究竟是应该遵从孔夫子之训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还是应该听从老庄之学,如那陶渊明一般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中国文人矛盾的集中体现便在于这一入一出上,但这一抉择却往往是痛苦并折磨的,鲜有人能游刃于其中,出入自如。  以入世之心向外看,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他们出发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家国义务与责任;关乎己身利益的私欲和野心。同时,大多数人不是纯粹地两者择一而是兼而有
期刊
旧三级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中师消亡问题久拖不进,延缓了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进程,浪费了教师教育资源.现行中师挂靠高校开办五年制师范大专的教师教育模式,模糊了中师的自
本是悠然自在、一片和谐的君臣同游,只因大臣的一句诗便落得悲剧收场,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古人诚不我欺,伴君如伴虎!在感叹梁元帝的喜怒无常和生性多疑的同时,我也不禁深思起这
期刊
一、注重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预习要求一般围绕以下内容要求学生:1.给课文标上序号;2.用工具书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陌生字词,消除阅读障碍;3.初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见解等;4.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打上问号;上网或在课外书中收集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资料,可以是文字
却说南朝梁元帝一日雅兴大发,与诸位大臣一起游山逛水。当大家尽兴泛舟在烟雨朦胧的湖上时,一位大臣以《九歌》名句“帝子降兮北渚”献言梁元帝,描绘皇上亲至盛会,却被无辜处死。我以为此人本该如此,他是因为行阿谀之事,无能被杀。  首先,不得不承认古往今来靠行阿谀奉承之辞获得官位者大有人在,可是他们获取官位靠的是实力与能力。他们颂美皇帝只是获得官位的手段而已。至于位高权重,还是九品芝麻官,就要用实力说话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聆听学校低年级老师的公开课,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学生坐立不安,即使课上老师注意引导,但依然有孩子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到中高年级,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能回答出来,但也有学生一问三不知。而当老师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或朗读时,有的学生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有的学生则仍然高高地举着手,期盼着下一个表现机会。而对于别人读得怎样,说得如何,似乎和自己毫无关系。还有的学生,没有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一旦发言的同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