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a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让园林实现其自然美,唯一途径就是将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的建设主要内容,这一途径同时也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了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阐述了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显现,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指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1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生态效益重视不够,配置的合理性亟待完善
  作为一个城市,当然是园林植物种类越多,越能构成丰富多采的景观空间。城市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北方城市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冬季漫长,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许多城市都非常注重常绿树种的引进。但由于不了解常绿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许多引进树种进来后都处于濒死边缘。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有利于冬季采光和地面增温。目前, 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导致城市绿化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上应有的生态效益。这类设计违反植物学原理,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自然化、生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1.2 城市园林植物结构趋向单一,缺乏生态学指导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往往是單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混植结构则较少见。尤其是在近年来城市绿化中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可自然充分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这种突出地理特征、凸现城市风貌、因地制宜而又经济实惠的绿化理念,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导法则。但近年来,这一法则在名为“现代化”实质西洋化的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削弱甚至否定了。在这样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消失了,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可见,这种结构趋向单一、不顾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城市特有的魅力,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1.3 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筑不是胡乱的拼凑,而应是城市建设思想的物化。城市园林绿化决非是简单的植树、栽花、培草,也不仅仅是从生态法则角度来种植好花草树木,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树栽花培草活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和运用这些文化背景。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往往偏离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别人的成功之作。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配置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季节性的搭配
  配置植物时,必须要在季节上进行调整和规划,避免植物颜色的单调和雷同,春季应该体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以接近自然风光为主要特点;夏季可以绿树成荫,方便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里树下庇荫;秋季可以以叶色变化为主;冬季体现银装素裹,园林四季的变化要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和生机,能够产生一种与季节同时变化的心理情境。按照季节更迭,可以在早春时节选择桃花、丁香、迎春、连翘以及榆叶梅等;晚春时节可以选择玫瑰、蔷薇等;初夏时节可以选择木槿以及各种其它花草;秋季来临可以选择红枫、银杏以及海棠等;冬季可以选择翠绿的松柏等。整体的季节配置原则应该是花开三季、绿满四季。
  2.2 植物配置要求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协调
  在进行植物的空间配置过程中,要按照树木的高低、大小以及四季变换等进行层次分明协调搭配。在进行配置多个树种时,避免千篇一律,可以将不同的花色、叶色以及不同的植物高度进行搭配,要求在层次和色彩的配置上,丰富多姿。不同的花期也要应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尽量延长园林的观赏时期。
  2.3 园林建筑物要与植物的配置相互协调
  相对于常年固定不变的园林建筑物来说,植物是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生长凋谢的生物。植物不仅能突出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分明现象,还可以衬托出园林建筑的不同景色。在园林中设置水池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式之一,水池可以在园林中作为一个主要的构图中心,让园林景色突显出一种明镜开朗的感觉。
  2.4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结合四季的变化、建筑物的协调,还要适当的融入一定的文化气息,将现代城市园林发展成具备一定人文内涵的高级园林,使不断更迭的城市历史现象在园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可以在城市园林中将具有某种品格、带有某种历史色彩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植物营造特别的意境,从而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
  2.5根据生物学特性确定合理种植密度
  在进行植物群落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植物的具体生长速度、生长过程里将会形成的植株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确定植物栽种的距离。由于植物群落会出现尽早郁闭的现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的调整树木种植的密度,但是已确定的种植密度不能够影响到植物对阳光水分的摄取。由于灌木生长快,会将常绿乔木的正常发展空间占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常绿乔木和灌木的搭配。在进行人工的植物景观栽种时,不是1次的栽种就可以让景色成型,必须要明确“种植为三,养植在七”这一原则,进行对植物适当的移植、修剪等,通过后来的人工抚育进一步调整树木的密度。
  3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现代园林植物的配置理念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构建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可以构建出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新的园林城市评审标准中,就将乡土树种的应用作为其中的一个评审依据。由于气候类型的多样性,相应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许多乡土植物都极具地方特色,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应首选乡土树种,探索乡土树种以及野花、野草在城市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应用。
  3.2植物配置大胆采用新品种,重视园林植物品种多样性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将越来越重视品种多样性,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的植物品种,不同的植物品种甚至在不同的生长周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表现,如绿色就有淡绿、粉绿、浓绿、墨绿之分,红色更是粉红、玫红、橘红、紫红、深红等不胜枚举。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有着博大的种质资源库,园林设计工作者应担负起推广和应用植物新品种的使命,在丰富城市的物种、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境生态的平衡。
  3.3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营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依据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进行植物配置。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3.4 拓展绿化空间
  面对日益紧张的生存空间,设计师必须全方位挖掘一切可绿化的区域,保证绿化覆盖率,尤其在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指标严重不足的老城区和城市中心地区,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路边休闲绿地、街心公园等改善生态环境。
  3.5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物种间直接竞争,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3.6全面结合城市文化特征:
  植物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也可以像建筑物.雕塑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一样,植物文化经历了时代变迁,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現在更多地反映人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以及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上。所以植物配置要注重突出地方风格,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
  4结语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植物配置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创造出生态型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于佳等.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J].园林,2006,(3)
  [2]何美梅.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其他文献
摘要: 从宏观的视角讨论为出发点,依据改造城市规划目标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过渡的过程中,进行城市规划上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改造。规划范式的转变是在转型规划过程中进行的,实现实体规划机制,又是保护和分析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教育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在强调城市规划的转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协调联动推进,相互配合。    关键词:城市规划;转型;宏观思考;整体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
期刊
论文摘要: 随着节能热的不断升温,建筑节能新技术也逐渐兴起,在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建筑节能也成为我们建筑师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住宅设计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建筑节能。   关键词:建筑设计能耗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的总体规划是与单体建筑相协调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种宏观因素(如地区、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对单体布局的影响,充
期刊
摘要:文章给合工程案例,首先介绍强夯施工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填石路基强夯法加固施工的相关程序和技术要点,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强夯施工技术;填石路基;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的加固机理以及本项目强夯参数设计与确定,介绍了强夯法的施工流程,并通过面波法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强夯法地基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山区高速公路路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也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合同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就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和探索,以期对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尽微薄之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水灾旱灾常有发生,而水利投资建设长期滞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曾经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问题,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与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更是日新月异。本文从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的现状出发,就交通工程设施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浅略的探讨,并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交通工程 设施检测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虽然重要但却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且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为提高工程勘察质察中不仅应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
期刊
摘要:探讨18#无砟高速埋入式道岔详细技术方案及数据分析和精调方案。  關键词:18#无砟高速埋入式道岔;施工工艺;轨道;测量;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U215、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施工工艺   1.1施工流程   高速18#埋人式道岔底座板,需经监理质量验收及沉降变形经评估合格后方可施工。道岔区精测网测设完毕后,计划开始道岔铺设,拟采用2套工装设备,在六王屯线路所分别开设2个
期刊
摘要:最近几年在社会经济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现代化、信息化也在不断更新,人们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发现TN-C方式蕴含着诸多不足.取而代之人们更多的选择TN-S、 TN-C-S以及TT等方式,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方式运作的时候安全性较高,当然偶尔也会采用IT方式。我对接地系统进行如下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市政;问题;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研究运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手法,将典型案例在采购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案例公司最佳化采购策略,以联合、统购、批购、预购和间接的采购策略,在使用求解最佳化问题的软件LINGO验证后,发现以项目控制的采购次数与模式结果相近,证明在项目管理之下,可达到采购所产生的最适总成本及减少采购次数的多方策略
期刊
摘要:目前很多重大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工程中,出于特殊时限的需要,绿化要打破季节限制,克服不利条件,进行非正常季节施工。为了使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施工方在施工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非正常季节施工工艺,从而有效提高非正常季节绿化施工的成活率 ,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园林工程中反季节绿化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