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质疑 乐于质疑 善于质疑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为此,教师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就如何让每个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问题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学会学习,介绍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敢于质疑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的训练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人,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促进者。德图佐斯也说过,点燃学生心中的求学之火,树立教师风范,建立起学生—教师纽带,才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让学生敢于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步。
  
  1. 正确引导,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保障
  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力保障。如在教学“季风的影响”时,笔者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在充分讨论中理解了教材的有关内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如“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我国的季风气候影响这么显著?”“季风气候是怎样引发旱涝灾害的?”等等。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以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主动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辩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傍水而居”时,笔者给出如下一个问题:“水对水乡人们的生活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哪一方面是主要的?”组织学生开了一次小型辩论会。辩论中学生分成正反两派,一派振振有词,说正面影响是主要的;另一派针锋相对,说负面影响是主要的。通过辩论,学生把他们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一致得出“水对水乡人们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负面影响是次要的,而且有些负面影响是可以克服的”正确结论,树立起“爱我家乡、保护水乡、保护环境”的观念。
  
  2. 营造积极健康的集体民主氛围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就能发展发散性思维;而有了心灵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高度民主、轻松活泼、互相信任的课堂气氛,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如笔者给七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学生发言特别踊跃。当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旦出了一点差错,有些学生便忍不住予以冷嘲热讽,使发言的学生倍感压力而失去自信。此时,教师应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和态度,使课堂重新回到积极健康的集体民主氛围上来。
  
  二、保证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乐于质疑
  
  创造力人人都有,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使学生时时有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积极思维带来的乐趣。
  
  1. 正确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激励学生质疑
  让学生乐于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是否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处理。如学生的提问有时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甚至是幼稚的,教师如不予以充分理解,表示出不悦,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一闪即逝的眼神,都可能给学生的提问积极性造成打击。如在教学“石油宝库”时,有学生认为教材中关于石油是一种黑色液体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淡黄色的液体。这显然是把石油和汽油混为一谈了,但却表明该生在积极思考。于是,笔者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再顺势把这个问题交给其他学生回答,待学生正确回答后,笔者再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石油的性质和作用。
  对学生因缺乏有关知识而产生的问题,则应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找出解决的方法。如在教学“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时,学生对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为什么都先后衰落或突然中断产生了疑问,探究兴趣很浓厚。笔者考虑,该问题放在课中讲解、探究,时间不允许,但置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热情于不顾,仅笼统解说一下了事,学生肯定不满意。于是,笔者灵机一动,建议学生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外作业带回家,查找有关资料,给出正确答案,鼓励学生把搜集来的材料放在教室里展示、交流,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2. 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让学生体验质疑
  让学生有机会质疑,时间必须保证。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还是书面、口头,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提问,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以便上课时有问题可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需要时,在教学结束后,可留一段时间让学生继续提问,或鼓励学生课后把没解决的问题带到办公室当面向教师提问。如讲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时,笔者请学生针对目前网络十分普及、内容良莠不齐的现状,让学生讨论“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在讨论中,学生不断地提出诸如“为什么有的教师要禁止学生上网?”“为什么越禁学生越要上网?”“网络的魅力到底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关问题,通过质疑和讨论,提高自己对网络这一大众传媒影响的认识,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加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授之以渔,促进学生善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敢问、善问是科学人才的基本品质之一。为了让学生善于质疑,教师应在教学中提供提问的示范、建议和指导,把学生的提问纳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1. 计划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吸引学生热烈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想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的欲望。如教学“不同地形的影响”时,笔者考虑到让学生独自解决相关问题比较困难,就尝试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分别代表生活在五类地形区的居民,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不同地形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有哪些影响?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个要求:到班上反馈学习结果时,同小组同学可以各自单独答题,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回答,最后看哪一组的整体表现最好。教师的意图学生心领神会,在组长带领下,都主动积极地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互问互学,力求答案完整、具体,学习的效率很高,秩序也有条不紊,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再如,在教学“我的家在哪里”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画学校教学楼平面图的活动。显然,学生要完成这样一幅图,必然牵涉到相关知识和工具的应用,如要把教学楼画在平面图上,就涉及到比例尺的本质;而要恰当缩小,又牵涉到比例尺的选择。诸如此类,所有的相关知识,学生都不是坐在教室里直接从教师口中获得的,而是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同学合作探究后才能真正掌握。这一切都体现出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2. 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知如何提问的这一认知过程中常有的障碍。因此,需要教师围绕课题、难点、重点设置疑问和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进而培养问题思维。在学生能提出一般性的问题后,教师要深入引导,培养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屈辱的岁月”教学中,在笔者的启发下,有学生提出了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落后就必然会要挨打吗?”笔者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以“为什么是落后的挨打,不是先进的挨打?”“挨打的仅仅是因为其落后吗”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前半问较易理解,学生用处于落后状态的近代中国及其亚非拉国家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事实予以了证明。后半问就有争议了,学生各执己见、多方论证,有的从“打人者、被打者分别是谁,为何会打人、被打”进行探讨,提出“遭受挨打国家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有的从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中提出“落后者挨打并非不好,中国就是挨打后才痛定思进、不断发展起来的”观点。无论这些答案是否全面和正确,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提问习惯和质疑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
  
  3. 授予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学生质疑时,往往会产生表述上的困难。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些方法,让他们懂得怎样来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进而提高质疑水平。如直感提问法——相信自己的直觉,感到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比较提问法——在比较中发现差异、发现矛盾、发现不足;归类提问法——把同一类现象归类,找出共性;故错提问法——教师故意说错、做错,锻炼学生对问题的灵敏度;顺向提问法——从事物正常的发展顺序中发现问题;逆向提问法——从果溯因的反向过程中发现问题,等等。让学生了解上述方法,有利于他们掌握提问技巧,善于回答问题,提高思维品质,从而把问题解答的过程表述清楚,正确地解决问题。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达成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基于标准和学生认知心理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是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发展点,以激发学习胜任力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步推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一个互动性学习过程. 在此过程中,应依据学的情况不断调整教的行为,使之不断适应学的行为,它是以推进成功的感受阈为目标,不断促进学习者自主和有效建构的过程,它是合作背景下的协作性学习.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
摘 要:主题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史学阅读是深度学习的必由路径,问题解决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史学研究成果和教材内容分析,自主建构学习主题,设计问题链,指导学生研读与主题有关的史学文献,思考解决系列问题,不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学习;史学阅读;问题解决;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以考定教”,随意缩压课程;“以练定教”,使学生深陷题海战术。语文教学成了模块化的“死应试”!   我们的现代文阅读评价到底是基于阅读素养的考查,还是基于答题技术能力的考查?值得深思,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要不要教真语文的问题。   作为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核心——阅读素养,PISA(Programme for
人教社物理必修1教材第一章第3节是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研究,是高中学生第一次将微元和极限思想结合起来,对较为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匀变速运动规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 教材首先通过“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用分段累积的方法估算物体的位移,用语言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如果时间间隔越小,应该是估算越精确,然后用v-t图直观显示,时间间隔取得越小,越来越窄的
摘 要:“时空观念”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思维方式。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时空观念水平的划分来指导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提升。其具体实施策略可以是:运用时空表达方式,培养历史思维的准确性;搭建特定时空框架,促进历史思维的深刻性;构建相关时空联系,增强历史思维的综合性;选取恰当时空尺度,培养历史思维的创新性。  关键词:历史思维;学科素养;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
摘 要: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讲完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内容后指出:宰相一定程度上能制约君权,而内阁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事实上,历史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合作、协调是主要的,而且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是很脆弱的。说阁权不能制约君权也不符合史实。只有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官僚制度;君权;相权;阁权  在一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
初中思想品德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诚信”“责任”“理想”等说理课占了很大的篇幅。然而,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这些道理,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教学才能把这些“理”说清楚,并使学生自觉地付之以行呢?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以及对一些优秀课例的剖析,笔者总结出了提高说理课实效性的一些做法,供参考。  一、 通读教材,厘清“理”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框架  说理课中的“理
大陆和台湾,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但两岸毕竟分隔多年,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大陆和台湾来说,英语学习都属于外语学习范畴,都有着大多数以中文作为母语的学生的教与学方面的规律探索的要求,其中包括指导英语具体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文件规定了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具有纲领性、法规性的特点,对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国家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普
为了实实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文化素质、个性特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积极而有成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桐乡七中一直努力探索适合城郊结合部初中的“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我们认为,学生学业“轻负担”应该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也能够承受的课业负担;而教学“高质量”是学生学业“轻负担”的前提,它应是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大面积提高。近几年来,桐乡七中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把“
写作是一种高级和高尚的创造,是运用自己的智慧调动阅读积累、人生体验、哲理思考的抒写性灵的生命之旅。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佳体现,但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作文反馈信息来看,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大量的语文教师要么在作文教学中基本不作为,要么把全部精力花在指导所谓的写作方法、技巧指导上,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