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必先行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大以来,中央下大力气夯实农业基础,连续出台了八个一号文件,涵盖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以及水利建设等方方面面。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花、油料、糖料、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民生得到很大改善,农业农村工作成就巨大。
   为此,中央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农业农村出现的新变化,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2012年农村工作的主题,丰富发展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为今后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农业面临四大问题
  (一)居民消费群体结构变化,农产品需求进入较快增长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降到50%以下,相当一部分农民实现在城镇定居,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商品粮、油、肉、蛋的消费者,相当一部分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需求进入了较快增长期。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机械替代人工,资本、技术投入增加。
  中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已降至不足50%,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低于50%,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
  这虽然体现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对农民的生产性补贴等政策力度,但也反映出农民兼业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很多农民已从原来单一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平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生产模式,随之而来的是机械替代人工,技术、资本投入增加。
  (三)水土资源约束不断增强,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加大。
  中国人多地少,受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大,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8%。随着城镇化加速,中国耕地面积已不足18.2亿亩,逼近18亿亩的“红线”,农作物播种面积难以超过24亿亩,单纯靠消耗农业水土资源增加产量的余地越来越小,继续靠增施化肥农药提高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农村迫切需要新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造成生态环境隐患。
  中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不高,亩均化肥施用量已数倍于发达国家,畜禽养殖粪便大部分直接排放,污染土壤水源,农业源排放的COD及氮磷已成为中国江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更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今后农业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更严峻,保持农产品稳定供应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农业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是科技解决问题。科技进步和技术变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用科技打破当今农业发展瓶颈是当务之急。
  (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首先要解决科研方向与生产实际脱节问题。
  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对未来农业科技主攻方向明确定位,才能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科研领域研究方向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农业科研单位片面追求热点高新技术,导致过多科研资源集中于热点技术,忽略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农作物品种选育与生产需求脱节,种子发芽率低不适于机械化精量播种,农机机型与种植、栽培技术脱节,农机与农艺不配套。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抓好重大关键技术,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放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首位,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等技术集成手段,提高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突出科技创新重点。
  中国杂交水稻等几项技术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已占有领先性地位,但在其他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作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种业发展比较薄弱,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同质化严重、抗逆水平低、商品品质不高。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小麦、玉米种质资源研发以及贮备技术研究等方面也很薄弱。三大粮食作物品种每年参试、审定数量成倍上升,但是突破性的品种少,能被农民认可并迅速产业化的品种更少。近年玉米的增产量,60%来自播种面积的扩大,40%来自单产的提高。“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业的强弱代表着农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客观上讲中国只是农业产量大国,还不是农业强国。
  要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一方面要抓好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在生物基因及育种、作物抗逆机理、有害生物及疫病防控等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兼顾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品种选育、疫病防控、农机装备、农业化肥农药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创新的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农业科技研究是一项连续性工作,突破性的成果往往依赖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多单位协同作战、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多、规模小,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组织协调和有效合作,难以形成合力。不同领域农业科技研究各自为战,造成良种良法不配套、农机与农艺不协调。
  科研单位公益性与经营开发性职能不分,热衷于经营开发,不重视后续研究,难以发挥技术的叠加效应。加上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缺乏沟通,致使资金分散、陷入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及院校分工明确、联合攻关的新格局。要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解决科技成果进村入户问题。
  将农业科技转变为生产力,关键在于成果推广。目前,农业科技转化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体制不完善,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参与度低,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
  究其原因,一是推广人员在重科研、轻推广的高等院校难以获得高级职称;二是基层推广人员大锅饭,奖惩不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高等院校可借鉴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做法设立推广教授,将推广人员指导的农场收益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赢得社会的公认,扭转高校“重研轻推”的风气。要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服务与工资奖金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按种养规模分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费,接受农民考评。鼓励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挂钩,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只有抓好农业技术推广,才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才能做到把“论文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才能切实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五)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国家必须建立稳定的、连续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上要向国家及省级院所基础性、公益性、高风险、高新技术、前瞻性研究领域倾斜。
  要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乡镇农技推广站是联结科技成果和农民的最后一环,要尽快改善乡镇站工作条件。财政投入要突出“保基础、保基本、保基层”的原则,农业科技推广支出重点向基层倾斜,保障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既能“养兵”,又能“打仗”。
  中国农业基础薄弱,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推进农业技术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只要扎扎实实走下去,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进入世界农业强国之列。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
其他文献
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是著名的中国和亚洲问题专家,他曾任里根、老布什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助理兼亚洲事务主任,后又担任小布什政府美国在台协会最高长官,他熟知美国亚洲战略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来龙去脉。   他认为,冷战后美国坚守化敌为友,构建掌控亚洲之均势。里根执政是美国亚太重心的全盛时期,老布什始终关注亚洲,克林顿错失布局亚洲契机,小布什专注反恐,奥巴马
期刊
我曾两次与夹边沟失之交臂。1986年由京骑车去新疆路过酒泉,因好诗的陈新民热情,让我与伙伴蹭住在酒泉地区招待所,大堂里的一巨幅毛泽东画像,就是在夹边沟劳改过的高尔泰“文革”时所绘。我当时只在意酒泉一带的古代遗址,对当代的夹边沟全然不知。   两年后,因赵世民介绍高尔泰来我西单的甲八斋,我又去高尔泰的建国门住所,才略知夹边沟及高在那的劳改经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要不是会画画也肯定饿死了。”1
期刊
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从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来看,金融服务实体将成为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原则。     金融与经济转型应良性互动  金融业根植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通过转变金融业发展理念,促进金融业自身快速发展,可以实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金融既
期刊
李侃如,最早师从于布热津斯基,后又成为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的弟子,他广泛研究中国和亚洲事务。作为著名的政治学专家,他坦诚地告知财经记者,“美国从来不善于避免重大失误和危机,但总能随机应变,善于调整,其制度的活力在于纠错机制有效,能够从危机中恢复元气,并最终变得更为强大。这是美国制度的巨大优势所在。”    美国选举:高度政治化  《财经》:2012年,对中美两国来说都具有特殊含义,两国都面临着最
期刊
PIMCO与其他经济学家所谓的“新常态”(New Normal)描述的是包括西方世界成长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相对有序的去杠杆化世界。现在的情势却似乎逐渐演变成一个趋向两端肥尾风险(fatter tails)的双峰世界。   旧常态始于20世纪初部分国家的银行货币储备制度,在1971年趋于成熟,当时美国与全世界舍弃金本位,改以债务为基础的信用体制。然而,不同于黄金的稀有性与硬货币特性,无论是
期刊
经济规律冷峻地告诉我们:既要冻结车票价格,又要有效地分配车票,是不可能的任务。《财经》本期的报道表明,从过去十多年起延续至今,春运火车票分配过程的种种乱象,都是价格管制部门企图逾越经济规律、不顾供求的剧烈变动、冻结火车票价格和代理服务收费标准,以及废止铁路系统分管部门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春运期间乘客数量激增,导致车票不够。为了赢得车票,乘客间就必须展开更激烈的竞争。非要冻结票面价格,实质上就
期刊
预期之中的挑战终成现实,“稳增长”在2012年初变成不可回避的宏观难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全国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测算全年GDP为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而全年GDP呈逐季回落的态势,其中四季度8.9%的GDP增速创近两年来新低点。   好消息是,9.2%的年度经济增速略高于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此前公布的2011年CPI同比涨5.4%,超
期刊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国家能源局官员曾透露,总量控制目标将分解落实到各地政府,并将受到严格控制和考核。  不过,在中国能源行业越来越市场化的背景下,推行总量控制这类计划经济年代的调控手段会否无果而终,在“十一五”期间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如2007年公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2010年全国年产规模为26亿吨,而实际高达32.4亿吨。   中国如果要推
期刊
走进华沙市海尔姆大街上的《选举报》大楼,就像走进一所艺术馆,墙上挂的每一幅照片都充溢着艺术的美感。各个角落随意地摆放着植物,生机盎然。   不远处的服务台前站着一位中等身材的壮硕男子,短头发,一件夹克衫搭配着一条牛仔裤,就像一位刚下班的普通工人。  当翻译告诉我们说,这就是《选举报》总编辑米奇尼克先生时,我有些失礼地多打量了他几眼,因为我很难把眼前这位有些“土”的人和那位有世界声望的波兰著名知识
期刊
2011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共实现净利润5183亿元,同比增长29%。   对此,一些舆论认为,银行存在榨取实体经济利益之嫌;另一些舆论则以为,银行在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条件下可以轻松赢利。   正确看待银行赢利水平,必须要客观分析影响因素,深入研究银行收入结构,理性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