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吴文化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是古代文人的精神故乡。把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中,就是一种教学创新。职业学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服务地方、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职业学校的语文学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之一,职校学生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汲取文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本文从苏州地区职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吴文化;高职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吴文化区域以太湖为核心,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孕育了吴地独有的人文气质。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一、苏州的吴文化及其在职校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汪长根、王明国在《论吴文化的特征——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一文中认为,“对吴文化的不同表述恰恰表现了吴文化的博大精深……离开苏州文化谈吴文化,吴文化无疑就失去了光彩。苏州是吴地的中心,苏州文化在整个吴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个性,是吴文化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如果说,广义的吴地文化反映了吴文化的一般特征,那么,以苏州为中心的文化则反映了吴文化的本质特征”。
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吴文化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将个人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创造精神,使人们勇于进取、不畏艰险。在进行现代苏州建设时,我们必须弘扬吴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研究吴文化,让苏州更好地发展。
目前,许多专家在探索如何将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赵君尧的《区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论述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德育教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的学校类型多为中小学,也有部分高职院校。但是以职校语文教学为载体,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较为缺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深深感觉到地方文化,特别是吴文化的浸润,对学生专业特长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对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整理、研究,从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三个层面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推进吴文化与职校语文教学的融合,使职教语文迈上新的台阶。
1.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表征,是特定地域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吴文化区域以太湖为核心,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就是用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化培养人才,开发课程资源,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职业学校在招生时服务范围的区域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地域文化必然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开展职业教育时,只有融入地域文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帮助。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更好地发展。所以,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认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2.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特征
对于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特征,大多学者都围绕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以及过程性五个方面展开。其中,赵君尧从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静态、动态特点,重点探究了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而把握了其总体特征,突出了该教学改革与一般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区别。
3.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价值
文化本身便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凝聚力以及生命力的表现,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们精神的家园。在文化传承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教育而言非常重要。
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2500年的历史。吴文化内容广泛,如昆曲、评弹、缂丝、玉雕、园林,承载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吴地文化组织语文教学是对苏州历史文化的再审视。语文教学需要文化的浸润,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沃土。职校学生在升学方面没有压力,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吴文化的精髓,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从本专業出发,研究身边的吴文化,如饮食文化、昆曲评弹、苏州园林等。苏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厚,学生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资源,可以引导他们感受吴文化独特的魅力,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学生可以把调查内容总结为报告进行发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这样的学习契合语文课题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意义
笔者的研究以吴地文化为抓手,改革职校语文教学,以弥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由于苏州人口结构的巨变,使得吴地文化日益衰落。评弹、昆曲往往曲高和寡,吴侬软语更是难觅正宗。在人们心中,吴地文化逐渐淡化了,这对于古老又深厚的吴文化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笔者借助对吴文化的研究,希望激发学生传承经典的动力,对吴文化有所了解,从而将其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职校语文教学多年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基础课程在职业学校往往不受重视,缺少硬性考核标准。所以,学生往往不够重视,认为学了也没有用。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正是这样宽松的环境为笔者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职校语文教学改革为抓手,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基础学科,如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将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研究较少,其原因是职校语文教育并不是一个热点,研究的人自然不多。但正是这样的现状给了笔者很大的实施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笔者已经开始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笔者将对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实现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与职校语文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吴文彬.浅谈高职语文教育的本地文化融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164-165.
[2]努尔江·朱.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7):15-16.
[3]吴恩培.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乔慧君.浅谈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方法改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133-134.
[6]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8]吴维.昆山地方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依据及设想[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06-108.
[9]吴崇周.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的探讨[J].现代语文,2011(6):119-120.
[10]赵君尧.区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闽都文化资源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关键词:吴文化;高职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吴文化区域以太湖为核心,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孕育了吴地独有的人文气质。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一、苏州的吴文化及其在职校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汪长根、王明国在《论吴文化的特征——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一文中认为,“对吴文化的不同表述恰恰表现了吴文化的博大精深……离开苏州文化谈吴文化,吴文化无疑就失去了光彩。苏州是吴地的中心,苏州文化在整个吴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个性,是吴文化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如果说,广义的吴地文化反映了吴文化的一般特征,那么,以苏州为中心的文化则反映了吴文化的本质特征”。
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吴文化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将个人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创造精神,使人们勇于进取、不畏艰险。在进行现代苏州建设时,我们必须弘扬吴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研究吴文化,让苏州更好地发展。
目前,许多专家在探索如何将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赵君尧的《区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论述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德育教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的学校类型多为中小学,也有部分高职院校。但是以职校语文教学为载体,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较为缺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深深感觉到地方文化,特别是吴文化的浸润,对学生专业特长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对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整理、研究,从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三个层面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推进吴文化与职校语文教学的融合,使职教语文迈上新的台阶。
1.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表征,是特定地域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吴文化区域以太湖为核心,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就是用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化培养人才,开发课程资源,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职业学校在招生时服务范围的区域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地域文化必然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开展职业教育时,只有融入地域文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帮助。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更好地发展。所以,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认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2.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特征
对于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特征,大多学者都围绕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以及过程性五个方面展开。其中,赵君尧从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静态、动态特点,重点探究了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而把握了其总体特征,突出了该教学改革与一般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区别。
3.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价值
文化本身便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凝聚力以及生命力的表现,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们精神的家园。在文化传承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教育而言非常重要。
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2500年的历史。吴文化内容广泛,如昆曲、评弹、缂丝、玉雕、园林,承载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吴地文化组织语文教学是对苏州历史文化的再审视。语文教学需要文化的浸润,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沃土。职校学生在升学方面没有压力,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吴文化的精髓,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从本专業出发,研究身边的吴文化,如饮食文化、昆曲评弹、苏州园林等。苏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厚,学生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资源,可以引导他们感受吴文化独特的魅力,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学生可以把调查内容总结为报告进行发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这样的学习契合语文课题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意义
笔者的研究以吴地文化为抓手,改革职校语文教学,以弥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由于苏州人口结构的巨变,使得吴地文化日益衰落。评弹、昆曲往往曲高和寡,吴侬软语更是难觅正宗。在人们心中,吴地文化逐渐淡化了,这对于古老又深厚的吴文化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笔者借助对吴文化的研究,希望激发学生传承经典的动力,对吴文化有所了解,从而将其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职校语文教学多年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基础课程在职业学校往往不受重视,缺少硬性考核标准。所以,学生往往不够重视,认为学了也没有用。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正是这样宽松的环境为笔者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职校语文教学改革为抓手,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基础学科,如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将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的研究较少,其原因是职校语文教育并不是一个热点,研究的人自然不多。但正是这样的现状给了笔者很大的实施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笔者已经开始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笔者将对吴文化融入职校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实现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与职校语文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吴文彬.浅谈高职语文教育的本地文化融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164-165.
[2]努尔江·朱.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7):15-16.
[3]吴恩培.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乔慧君.浅谈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方法改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133-134.
[6]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8]吴维.昆山地方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依据及设想[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06-108.
[9]吴崇周.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的探讨[J].现代语文,2011(6):119-120.
[10]赵君尧.区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闽都文化资源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