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进生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不好,很容易形成后进生。在当前小学教育中,转化后进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研究,笔者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因素。转化后进生是培养学生发展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和家长要付出更多的关爱与精神去影响转化后进生。
一、对后进生要正确对待,关心爱护
首先,尊重差异。后进生易被周围的人歧视,但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多数很聪明,心灵手巧,但往往不用于正当的学习上;有些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天赋确实不高,从语言输入技能(听、读),到语言输出技能(说、写)都与同龄孩子差距很大。但是暂时的落后,并不影响他以后在这方面的学习,很多孩子都是到了高年级甚至多年后才有了语言学习的概念;他们有时能明辨是非,但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明知故犯。我们应坚持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时学生的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特长,我们应引导发扬他们的优点去克服缺点,使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占主导的力量。所以作为教师,首先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因为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其次,实行爱的教育。爱护、尊重、信任,是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前提。叶圣陶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将学生作为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子女那样去对待和帮助他们。“教书育人”四个字,其实前两个字“教书”特别简单,基本上经过几年培训和实践,都会教的差不多;但是后两个字就太难了。“育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也是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也唯有爱,能够解决这一辈子的事情。
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恢复自信心
自卑是后进生常有的矛盾心理状态。解决不好这一问题,他们或趋于消沉,或表现出抗拒心理,更严重的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要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恢复其自信心。首先,建立联系。建立师生关系,建立家校联系。不管学习优劣,师生关系首先是必须要融洽的。从学生层面,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伙伴,而不是商人样的知识买卖,尝试着去了解这些孩子,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朋友,他的兴趣点,带他打次篮球,甚至课下谈论下游戏,说不定马上就会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从家长层面,必要时求助于家长的协助,我们需要让家长明白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发微信也好,建立博客也好,都是这个目的。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持。其次,真诚相待,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委派他们做一定的工作,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信任他们能做好,并给予指导与鼓励,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向好的方面转化。但应注意几点: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相信他们的能力与力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善于对学生提出合理严格的要求,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这种严格要求必须是正确的、适当的、具體的,而且是有序、有恒的,是学生可以接受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严格执行,坚持到底;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为学生做出榜样。
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后进生往往是纪律差、学习差的"双差生",却又因为学习差而导致了纪律差。所以教师要以其学习作为突破点,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把他们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首先,分层次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我们从备课环节能做到的,是从目标设置到环节设置,从问题设置到讨论设置,都为他们考虑一点;从上课环节能做到的,是鼓励和提醒;从课后环节能做的是面批作业和方法指导;其次,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把竞争引入课堂,实行分级教学。每节英语课老师可以通过竞赛,选出上课表现最好的小组,奖励好的,激励差的。让后进生融入小组的学习中,减少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清楚地明白,小组的荣誉只有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而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得失。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最后,课下结对子,互帮互助。老师在课下应多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到学习上的优秀生"好伙伴",让他们结成互助组。帮助其明确近期学习目标且坚持认真检查,一旦他们达到了目的,老师就应激励他们再接再励提出更高目标;否则老师给予鼓励注意把失败归结于努力因素,以免他们产生挫折感。总之,这样使他们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往复中,在一点一滴的成功中满足自我,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其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提高工作,就能促使更多的学生由后进变先进,昂首挺胸地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范丽.小学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9).
[2]胡粉干.小学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5).
关键词:小学英语;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因素。转化后进生是培养学生发展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和家长要付出更多的关爱与精神去影响转化后进生。
一、对后进生要正确对待,关心爱护
首先,尊重差异。后进生易被周围的人歧视,但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多数很聪明,心灵手巧,但往往不用于正当的学习上;有些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天赋确实不高,从语言输入技能(听、读),到语言输出技能(说、写)都与同龄孩子差距很大。但是暂时的落后,并不影响他以后在这方面的学习,很多孩子都是到了高年级甚至多年后才有了语言学习的概念;他们有时能明辨是非,但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明知故犯。我们应坚持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时学生的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特长,我们应引导发扬他们的优点去克服缺点,使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占主导的力量。所以作为教师,首先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因为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其次,实行爱的教育。爱护、尊重、信任,是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前提。叶圣陶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将学生作为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子女那样去对待和帮助他们。“教书育人”四个字,其实前两个字“教书”特别简单,基本上经过几年培训和实践,都会教的差不多;但是后两个字就太难了。“育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也是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也唯有爱,能够解决这一辈子的事情。
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恢复自信心
自卑是后进生常有的矛盾心理状态。解决不好这一问题,他们或趋于消沉,或表现出抗拒心理,更严重的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要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恢复其自信心。首先,建立联系。建立师生关系,建立家校联系。不管学习优劣,师生关系首先是必须要融洽的。从学生层面,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伙伴,而不是商人样的知识买卖,尝试着去了解这些孩子,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朋友,他的兴趣点,带他打次篮球,甚至课下谈论下游戏,说不定马上就会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从家长层面,必要时求助于家长的协助,我们需要让家长明白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发微信也好,建立博客也好,都是这个目的。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持。其次,真诚相待,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委派他们做一定的工作,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信任他们能做好,并给予指导与鼓励,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向好的方面转化。但应注意几点: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相信他们的能力与力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善于对学生提出合理严格的要求,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这种严格要求必须是正确的、适当的、具體的,而且是有序、有恒的,是学生可以接受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严格执行,坚持到底;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为学生做出榜样。
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后进生往往是纪律差、学习差的"双差生",却又因为学习差而导致了纪律差。所以教师要以其学习作为突破点,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把他们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首先,分层次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我们从备课环节能做到的,是从目标设置到环节设置,从问题设置到讨论设置,都为他们考虑一点;从上课环节能做到的,是鼓励和提醒;从课后环节能做的是面批作业和方法指导;其次,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把竞争引入课堂,实行分级教学。每节英语课老师可以通过竞赛,选出上课表现最好的小组,奖励好的,激励差的。让后进生融入小组的学习中,减少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清楚地明白,小组的荣誉只有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而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得失。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最后,课下结对子,互帮互助。老师在课下应多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到学习上的优秀生"好伙伴",让他们结成互助组。帮助其明确近期学习目标且坚持认真检查,一旦他们达到了目的,老师就应激励他们再接再励提出更高目标;否则老师给予鼓励注意把失败归结于努力因素,以免他们产生挫折感。总之,这样使他们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往复中,在一点一滴的成功中满足自我,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其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提高工作,就能促使更多的学生由后进变先进,昂首挺胸地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范丽.小学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9).
[2]胡粉干.小学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5).